這期YT中,心理師提到了兩種考生心理:
有一種考生,臨場發揮很好,在大型的考試或面試中,他反而能夠超常發揮。
而另外一種,則是遇到重要的考試時,反而被焦慮所淹沒。比方說,明天你有一個很重要的工作面試,但是前一天晚上,你非常的焦慮,連睡都睡不好,結果隔天的面試也因為緊張過度,而表現得差強人意。
這時候,可以問問自己
我是哪一種呢?
武志紅心理師說,我們每一個人都面臨著這樣一種隱喻─
我們生命中最初的考官,你和他們的關係是怎麼樣的?
我們知道,生命中最初的考官,其實就是我們的父母。他們會在你的心裡你種下一個種子,或者說一個很深的烙印。
對於我們生命中的「權威」或者「考官」,我們可以大致上分為兩種:一種是善意的權威,另外一種則是嚴厲的、苛刻的權威。
- 第一種善意的權威,這類權威能夠如實的衡量孩子的能力,並且對於孩子,大部分抱持著一種滋養性、支持性、鼓勵性的態度;當你水平上升時他很開心,當你水平下降的時候,他會替你有些著急,但也會給你一些支持,鼓勵你。
- 第二種敵意的、苛刻的權威,他們通常有這樣子的特點:「我對你本身是什麼樣子並不感興趣,我只感興趣一點──你是否聽我的話?你是否按照我的意思來?」你會發現有一些公司老闆,他並不喜歡能幹的員工,他看起來對員工的才能並不感興趣,他不在乎你能貢獻多少東西,通常他們最在乎的一點就是──你是否是聽話的?他總是要打壓你的自我,並且鮮少稱讚你。
最後,問問自己
誰是你心目中的好權威?好考官?
把心中對於權威的印象,改成這些善意的、好的權威,或許,就有機會化解對於考試、對於權威的焦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