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了,又有一批新的實習老師進入校園,每年這時候都想起恩師郭老師跟我說的話:「當你哪天有能力及影響力的時候,要盡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是你的使命。」現在,我也這樣跟考上正式老師的徒弟們說。
從前幾年到現在,一路都有實習老師相伴,最近因為有一些朋友詢問關於帶實習老師的想法及方法,正好這兩年都有到全國實習輔導教師的會議分享,在此也記下一些關於帶實習老師的思考跟經驗。
這個世代,需要什麼樣的老師?
時代改變很快,很多人都說現在的老師已經不能「用過去的知識,教現在的學生,面對未來的生活」,因此,一位教師對於新知識的學習、創新教法的嘗試,需要有謙卑積極的學習態度及勇於嘗試的精神,此為實習學生需要具備的態度。所以,讓實習老師具備「謙卑積極的學習態度,自信熱情教學風采」是重要的目標之一。
再者,就是備課能力的提升,高中國文教材深度深,不只「國文」本身,更包含閱讀寫作策略的引導、選修課的設計、情意的感發與生命價值的思索⋯⋯等等,都是國文教學的一部分。因此,引導實習老師能在備課上有既廣又深的專業建構,教學上具備深入淺出教學轉化的能力就相當重要。
第三,現在一位高中國文老師的課表上,大概有將近三分之一不是必修課,所以,中學階段除必修國文之外,108課綱上路之後,每位老師都要具備設計選修課的能力,再加上新型學測變革,實習學生學習設計選修及閱讀寫作課的能力相當重要。
以上這三個部分,或許是我在帶實習老師時最想傳達的理念,也希望可以帶他們建構的專業能力。然而,又該如何讓他們在短短的時間內具備這些條件呢?
實習教師在教學現場的限制
其實,實習教師在教學現場常常會遇到許多限制。首先,即為實習半年時間過短的問題,實習教師往往對於學校稍微熟悉、與學生有更進一步的互動時,實習就結束了,因此,許多時候雖然已經實習完,可是對於整體高中學校的各面向,仍難以全盤掌握。
此外,由於實習往往只能在一個年級實習,跟隨一位教學實習輔導教師及導師實習輔導教師,所接觸的教學風格及班級經營理念都只有一個面向,若不幸遇到的輔導老師與自己風格迥異,不但難以學習師父的教學方式,實習過程也難以找出自己的教學風格。
再者,國文科教師所需具備的知識深度、廣度大,且課堂堂數多,各年級教材內容、學生特質皆有所異,難以在實習時就有所接觸若未於實習結束錄取正式教師,擔任代理教師往往也只能教授高一,對於高中三年的規劃仍然難以了解。
以上限制讓我們開始思考,有沒有什麼樣的方式,可以帶給這些實習老師有更多的訓練,讓他們在離開校園,正式成為老師之前,就已經具備相當程度的實力及經驗。
實習輔導思維的改變1:團隊實習輔導的嘗試
即便大家都是國文老師,但每位老師的專長及特質都不相同,因此在教學風格、班級經營的理念也都有所差異,依目前現行的狀態來說,實習老師普遍在學校的實習的模式都是一對一,一位實習輔導老師帶一位實習教師,但就如同前述,一位老師實在難以提供學生更多元的視角及嘗試。
而且我認為每位實習老師在這階段最重要的是,能看到不同風格的老師,而且不是看一兩堂那種,至少要跟一段時間,才能啟發他們對於自我教學風格的形塑。因為我總覺得帶實習老師並非把他們變成很多個跟我很像的老師,而是要讓他們能夠成為他們最自在、最能發揮自己特質的老師。
因此,我認為實習輔導的思維應該有所調整。有鑒於此,這幾年,我就嘗試以「團隊輔導」與「團隊實習」的模式進行實習輔導,從一對一變成團隊與團隊。
1. 團隊輔導模式:
國文團隊主要有橫跨三個年級的專任老師、導師及教學資源,實習團隊則由當年度所有實習老師一同合作。在以團隊輔導實習老師的過程,大家彼此間要建立相當程度的信任關係,且須有共識以「年級」為單位,採指定任務方式進行。
我通常會找4-6位老師一起帶,然後實習老師大概1-3位。會先試著帶領實習老師加入我們共備的模組,如此將能讓他們參與並學習科內相關事務。
如果今年度實習老師有2位,或2位以上,則可以採三個年級的任務制進行。如果只有1位實習老師,大概就是安排兩個年級,然後兩個年級任務錯開,例如:第一個月完成高三任務,第二個月完成高二任務之類的。
我這四年都是專任,所以導師實習都需要找其他老師協助,有別於過往會找任教班的其他科導師,我都會找國文科其他夥伴來帶他們導師實習,這樣他們教學實習可以跟著我,導師實習的班可能不同年級,也可以跟課上課。
例如:我今年高三專任,以110-1來的2位實習老師為例,我就安排我的實習老師給一位二導帶導師實習,所以我會請實習老師排出一張觀、上課表,可能定時看315、210跟112,其他班就是隨機調配,這一年也會辦文藝季,也有開選修課,我就會讓他們跟著一起規劃跟上課。
而任務制又例如:前年的高一彈性時間、高二第八節輔導課,經過老師們商討,決定帶領實習老師設計閱讀寫作課,並在每周的共備完成下一周周的講義、學習單、投影片及簡單教案,並透過說課的方式,與團隊教師進行備課。高三的任務則為國寫的命題與閱卷。命題部分,實習團隊可以共同商量,找出適合的素材並命題。
過程中,主要讓實習老師做中學的工作,除了上正課外,也會讓他們命混合題或閱讀題,然後給學生考完後,由他們閱卷,再針對題目進行討論。
國寫部分,我會讓他們自己尋找材料、命題,撰寫評分規準,與他們初步討論後,就給學生練習寫。之後讓他們先輪流閱卷,每一個人閱卷完都把分數彌封,最後,我跟其他老師再批閱、彌封、批閱,等大家都批閱完後,再拆開彌封,並挑出一些分數差異很大的的卷子一起討論。最後,再讓他們製作檢討講義,上台檢討,這才是完整流程。
2.給他們參與各種活動的機會
除了正課相關的觀課、共備、上課之外,我們這幾年每學期都會辦南湖文藝季,我通常都會安排電影座談讓他們選片,帶學生討論。
偶爾也會規畫一些場次讓他們講,提供他們不同場域練習的機會,可以累積不同的經驗。
另外,如果比較近的學校演講,我也會帶他們去,有時或許也可以讓他們講一小段,讓他們體驗如何對老師進行教學分享。
以上這些是例行的經驗,但因爲我跟科內姊姊們每一年想做的事情不大一樣,所以不同學期來的實習老師也都會經歷不一樣的事,這就是要看緣份讓他們剛好遇到什麼。
實習輔導思維的改變2:一年以上的實習規劃
通常實習表訂只有一學期,但半年實習說實在有點蜻蜓點水,因此,我都會以「一年」以上來做完整的實習規劃。通常第一學期的實習學生,我都會邀請他們從前一學期就排固定時間來觀課,實習完的下學期(教甄季),我就會把這些實習老師約在一起開讀書會,找老師幫他們看筆試、試教,一起共備。
時程規劃大概會是這樣:
1.先備知識奠基階段(實習前一學期二月至八月)
2.見習與實務階段(八月~隔年一月)
3.共備與分享階段(九月~隔年一月)
4.教甄衝刺階段(三月~六月)
5.售後服務階段
其實我覺得我自己帶實習老師就是讓他們跟著,我們在做的事就讓他們一起,畢竟「做中學」對一位老師的養成蠻重要,過去我自己實習時也是這樣,覺得效果不錯,因此就一直這樣做了。
不過,這方式對實習老師壓力蠻大、也蠻辛苦,而且我應該算是蠻嚴格的人,也自知不太會講很多讚美的話,所以團隊一起帶實習的另一個好處又出現,通常負責鼓勵、安慰實習老師,並陪他們聊聊心事的部分,都會是溫暖的姊姊們來幫忙。
我覺得一個人帶實習老師,其實蠻辛苦的,如果可以找到幾個人一起幫忙會蠻有效率,但前提是老師彼此間可能要夠熟,這樣才不會因為工作分配或其他問題而搞到不愉快。因此,我也非常感謝淑娟、文娟、姵君、曉惠、雅雯、士朋,因為他們總是在我開口的時候義不容辭的答應。
總之,我覺得身為一位實習輔導老師最重要的事,除了幫助他們考上正式老師外,引導他們成為一位獨一無而的「好」老師,這個「好」指的是有專業、有熱情、符合自己特質、具個人風格,也是相當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