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情緒難題#10|《情緒修練》:掌控背後是對生命深切的不信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很多時候,當我們越想控制一件事情,結果卻越不容易按照我們所想的發生。就像是越想留住的感情,卻越容易走向分手;越想留住的孩子,卻選擇在外打拚不願回家;越想留住的年輕美貌,歲月卻催人老。
許醫師在《情緒修練》裡提到兩種掌控的力量。一是確有其人,實際在掌控你的生活,二是無形的社會道德加索,綑綁著你的生命
一就像是我們的父母或伴侶,時刻期待我們過得更好,而試圖名正言順地控制我們符合他們的期待,反過來說我們也會試圖控制他們符合自己的期待。別以為自己才不會控制別人呢,有時候在細節裡就能看出我們內心的控制欲。
例如:當年幼的孩子吃得亂七八糟時,我們就忍不住大吼,要求他按照我們規定的方式,好好吃東西;或者是看你的伴侶不喜歡你穿衣的風格、職業類別或身材等等,經常對你曉以大義、動之以情地要求你改變。
二是社會道德枷鎖,它不只無形也無所不在,24小時與自己的心緊緊相繫,有時可會讓人喘不過氣來。舉凡功成名就、減肥、父母親或其他角色形象均是一道道難以掙脫的枷鎖。
例如:期待成為符合社會價值的好母親,當孩子還無法睡過夜時,其他親友便會提供各式各樣的建議給母親,而母親會自覺糟糕,竟然沒有做到完美,而在育兒過程中試圖控制更多,或是在哄睡時顯得更加焦慮與緊張,反而無法讓孩子放鬆入睡。

在現在的生活裡,你花了多少時間控制自己呢?

為什麼想要控制人呢?《情緒修練》書裡提到心懷恐懼的人,才會不自覺得地想要控制別人、掌控一切,而當執著於控制一切時,只會讓身體逐漸失控
我在練瑜珈時,老師最常說的不是「用力」,而是「放鬆」,即使出力時也不是憋住呼吸,使用蠻力,而是帶著呼吸有彈性地運用肌肉的力量。
如果,我們一味的控制自己的身體,讓身體呈現緊繃的狀態,久了身體也會過度疲勞,而不聽使喚。
武俠小說裡最厲害的練功方法,永遠是在一張一弛之間剛柔並濟。
因此,請停止控制人生的手段,試著開放自己的心,迎接不確定的未來,你的人生才會真正的「鬆」開。

放手讓生命帶著自己走

因為疫情的關係,我有一個工作始終無法確定辦理的形式為何,因此我就一直在觀望疫情,但有不少同事問我:「目前,你的進度如何?」
我告訴他:「零。」我確實是沒有任何的準備,因為現在多規劃什麼未來不見得有機會用上,可能因為疫情又被打亂了,我得趁現在這個時間,做其他的工作,才能達到時間的最佳使用效率。
每一位同事都感到震驚,我怎麼能如此泰然,但其中一位同事回應我說:「也許你是很熟練這份工作了,不管如何你都會想到辦法去處理的。」
這句話,點出了我「信任」自己的能力,我相信無論疫情如何改變,我都有方法能夠完成這一項工作。
前陣子我們遇到了一個危機個案,他屢次試圖自殺,使大家十分擔憂,我們為他做了很多事情,但卻仍舊無法改變他自殺的企圖,當時我們問了一位資深督導,遇到這樣的個案可以怎麼辦?
督導只說了一句話,就是:「好好地相信他有能力面對自己的人生。」而我們負責的老師練習全然的相信個案,最後個案也深深地相信自己能夠面對自己的人生。
我們為何要控制別人?就是不相信對方能夠活得好,但我們越是控制,對方就失去越多成長的機會,也就越無法相信自己。

同場加映:送給難以停止控制的你


書籍資訊
書名:《情緒修煉
作者:許添盛,齊世芳
出版社:賽斯文化

💝感謝文字讓我們彼此相遇💝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請你按下追蹤和分享,或是給我一些讚助唷!
也可以搜尋臉書粉絲專頁:胡瑋婷諮商心理師的療心話
祝福你,看到更多喜歡的文字,以及幫助你的生活改變得更加美好。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93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閱讀成長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邀您一同品味平凡生活裡的美好故事,傳遞與延續生命裡的愛與正向能量。聯繫方式:waiting10722@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今天「擔憂」了嗎?每天,大多人都會擔心許多大大小小的事情。 大事情例如:「是否辭職?工作是否順利?孩子與自己的身體健康?自己的婚姻或感情關係可能出現危機?」 小事情例如:「今天中午要買什麼吃?剛剛講的那句話是否太沒禮貌?明天晚上的聚餐要訂哪一家餐廳?明天要如何搭配衣服才好?」 曾經有一位母親,兒子
請你試著停止控制,練習接納自己所有的想法,並專注於當下,採取符合自己價值觀的行動方案。 什麼!控制不好嗎?如果停止「控制」,那人生不失控了? 心理學裡有個專有名詞,叫做「矛盾意向」。越想達成一件事情,就越難達成,例如越想睡覺就越睡不著、越想得到愛就越得不到,我想這是因為我們想要控制那我們所不能掌控的
我不敢上台報告,我怕講得不好而丟臉;我也不敢在分組討論中,提供一些作業上的建議,我怕我說錯了;我也不敢分享自己的負面情緒,我擔心別人怎麼看我。 我的工作場所是在大學場域,有不少學生因為這些問題,前來申請個別諮商。 我問他們,究竟在怕什麼?在擔心什麼?大部分的人會回答我:「怕丟臉,怕難堪。」 當我再進
最近疫情嚴峻,你的焦慮不安是否隨即而來,經常造成你的情緒困擾呢? 近七年的諮商實務經驗中,我發現因為焦慮症前來來訪者,越來越多了。 對大學生而言,最常焦慮的就是人際關係與上台報告這兩件事情。害怕在同儕面前說錯話做錯事情,或被同儕討厭,因此不敢表達自己真正的想法;或者擔心上台報告變現不好,而翹課或拖延
在諮商室裡,同理心特別旺盛的來訪者,常常會出現自己與他人標準不一的情況,對自己有完美的標準,不容許自己犯錯,但別人犯了同樣的錯誤,卻沒關係。 他們可能會說:「我上台說錯話好丟臉,但當別人上台說錯話時,我並不覺得他丟臉。」 你是不是也曾說過同樣的話呢?小時候的教育,都教我們要有同理心,但卻忽略了一件
《流金歲月》是我近幾年來,看得最入迷的戲劇之一。劇中女角蔣南孫的父親蔣鵬飛,是一位見錢眼開的勢力人,看不起蔣南孫的男友只夠錢買郊區的房子,而不支持兩人交往。 蔣鵬飛一生從未工作,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投資股票,而南孫十分看不慣父親的行事作風,但他為了向女兒證明自己的能耐,鋌而走險將更多的金錢購入股票,甚至
你今天「擔憂」了嗎?每天,大多人都會擔心許多大大小小的事情。 大事情例如:「是否辭職?工作是否順利?孩子與自己的身體健康?自己的婚姻或感情關係可能出現危機?」 小事情例如:「今天中午要買什麼吃?剛剛講的那句話是否太沒禮貌?明天晚上的聚餐要訂哪一家餐廳?明天要如何搭配衣服才好?」 曾經有一位母親,兒子
請你試著停止控制,練習接納自己所有的想法,並專注於當下,採取符合自己價值觀的行動方案。 什麼!控制不好嗎?如果停止「控制」,那人生不失控了? 心理學裡有個專有名詞,叫做「矛盾意向」。越想達成一件事情,就越難達成,例如越想睡覺就越睡不著、越想得到愛就越得不到,我想這是因為我們想要控制那我們所不能掌控的
我不敢上台報告,我怕講得不好而丟臉;我也不敢在分組討論中,提供一些作業上的建議,我怕我說錯了;我也不敢分享自己的負面情緒,我擔心別人怎麼看我。 我的工作場所是在大學場域,有不少學生因為這些問題,前來申請個別諮商。 我問他們,究竟在怕什麼?在擔心什麼?大部分的人會回答我:「怕丟臉,怕難堪。」 當我再進
最近疫情嚴峻,你的焦慮不安是否隨即而來,經常造成你的情緒困擾呢? 近七年的諮商實務經驗中,我發現因為焦慮症前來來訪者,越來越多了。 對大學生而言,最常焦慮的就是人際關係與上台報告這兩件事情。害怕在同儕面前說錯話做錯事情,或被同儕討厭,因此不敢表達自己真正的想法;或者擔心上台報告變現不好,而翹課或拖延
在諮商室裡,同理心特別旺盛的來訪者,常常會出現自己與他人標準不一的情況,對自己有完美的標準,不容許自己犯錯,但別人犯了同樣的錯誤,卻沒關係。 他們可能會說:「我上台說錯話好丟臉,但當別人上台說錯話時,我並不覺得他丟臉。」 你是不是也曾說過同樣的話呢?小時候的教育,都教我們要有同理心,但卻忽略了一件
《流金歲月》是我近幾年來,看得最入迷的戲劇之一。劇中女角蔣南孫的父親蔣鵬飛,是一位見錢眼開的勢力人,看不起蔣南孫的男友只夠錢買郊區的房子,而不支持兩人交往。 蔣鵬飛一生從未工作,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投資股票,而南孫十分看不慣父親的行事作風,但他為了向女兒證明自己的能耐,鋌而走險將更多的金錢購入股票,甚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情緒勒索是甚麼? 在親密關係裏,用明示或暗示的方法操控他人情緒,令對方產生恐懼感,義務感,罪惡感,從而妥協,都是情緒勒索。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判斷能力的正常人,理應自由行事。父母子女,朋友兄弟姊妹,情侶夫妻間不知不覺地用情緒威逼對方順應自己,達至操控他人的行為。情緒操控的受害者心身受壓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焦慮的人總是試圖掌控婚感情、健康、財富,甚至他人的行為和感受,以尋求安全感和滿足。 但生活中很多事情是無法控制的。
Thumbnail
研究表明,有1/4清醒的時間都在抗拒自我的慾望,最普遍的自我慾望是吃、睡眠、休閒和性。自我控制需要耗費意志力,而意志力是有限的資源。透過培養正向習慣,可以提升自己而不必依賴意志力。
Thumbnail
家長在對孩子做情緒輔導,最常見的困難就是:「知道卻做不到!」。 ✅自己當下也很有情緒。 ✅自己身心疲累。 ✅自己處在很有壓力的狀況。 ✅夫妻間教養衝突的內耗。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限制的產生,來自於一些情緒信念或感覺。透過觀察、認識和願意釋放某些東西,能夠使限制流動;學會愛自己的情緒,觀察限制產生的原因。內在的信任對於接受情緒及接納自己是相當重要的。
Thumbnail
你始終可以有意識地採取行動,去實現你想要的結果。你可以釋放身體內的情緒,重新找回平靜。你可以利用你的專業知識,無論他人如何阻撓,你都知道如何說服他們並與他們合作。你可以成為一個為自己和他人創造心理安全感的人。
將專注力拉回自己身上吧 過度的擔心都是多餘的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情緒勒索是甚麼? 在親密關係裏,用明示或暗示的方法操控他人情緒,令對方產生恐懼感,義務感,罪惡感,從而妥協,都是情緒勒索。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判斷能力的正常人,理應自由行事。父母子女,朋友兄弟姊妹,情侶夫妻間不知不覺地用情緒威逼對方順應自己,達至操控他人的行為。情緒操控的受害者心身受壓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焦慮的人總是試圖掌控婚感情、健康、財富,甚至他人的行為和感受,以尋求安全感和滿足。 但生活中很多事情是無法控制的。
Thumbnail
研究表明,有1/4清醒的時間都在抗拒自我的慾望,最普遍的自我慾望是吃、睡眠、休閒和性。自我控制需要耗費意志力,而意志力是有限的資源。透過培養正向習慣,可以提升自己而不必依賴意志力。
Thumbnail
家長在對孩子做情緒輔導,最常見的困難就是:「知道卻做不到!」。 ✅自己當下也很有情緒。 ✅自己身心疲累。 ✅自己處在很有壓力的狀況。 ✅夫妻間教養衝突的內耗。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限制的產生,來自於一些情緒信念或感覺。透過觀察、認識和願意釋放某些東西,能夠使限制流動;學會愛自己的情緒,觀察限制產生的原因。內在的信任對於接受情緒及接納自己是相當重要的。
Thumbnail
你始終可以有意識地採取行動,去實現你想要的結果。你可以釋放身體內的情緒,重新找回平靜。你可以利用你的專業知識,無論他人如何阻撓,你都知道如何說服他們並與他們合作。你可以成為一個為自己和他人創造心理安全感的人。
將專注力拉回自己身上吧 過度的擔心都是多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