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小說】:來體驗諮商的學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小女生主動來諮商,態度很冷靜,我問她想要聊什麼,她說:「有沒有不害怕死人的方法?」
啥?雖然一頭霧水,但根據過去經驗,主動諮商又是死亡議題,她的過去可能發生了什麼事。我得謹慎問問,或許需要長期晤談。
1972年,心理學者 David Rosenhan 作了一項有名也很有爭議的實驗,他派了若干假病人去測試精神科醫師,每個人都陳述聽到幻聽,藉此測試精神科醫師是否能分辨「正常」與「不正常」。實驗後所引起的爭論讓人有哲學性的思考,剛好可以用來對比這個諮商故事。
「我很害怕死人,最近看到新聞裡那麼多意外畫面,我很擔心會看到不該看的,做事不能專心」小女生講話冷冷的。
「還有其他令你擔心的嗎?」我問,她想了很久,沒有,害怕看到死人的樣子,只有這樣。「嗯嗯,這確實是很可怕,不過現實中遇到這樣的機率還蠻低的。我想多問一些其他訊息。」
小女生來自南部,家庭環境健全,家人及朋友關係自覺良好沒有衝突,過去也沒有印象深刻的負面經驗。對了,童年時有遠親過世,參加過追思禮拜,感覺不好。最近睡眠品質差,應該是太晚睡。個性內向,不過與同學處的都好,有歸屬的小團體。
這些線索與死亡焦慮沒有連結,我想繼續深問,但小女生被動且簡短的回應感覺她也不是很想講。
我抓抓頭髮、沈思許久,諮商到此卡住,倒是小女生顯得無關緊要,似乎在等我下一步怎麼做,有時候她也不是很專心,現場凝結沒有情緒流動,感覺不出她對這議題的焦慮。
我想了想,這有兩種可能,一是小女生過度冷靜,情緒封鎖,潛意識刻意疏離,不過既然她是主動諮商,在動力部份應該多少會洩漏些焦慮,她應也會對這尚未明朗的狀況感興趣才對,但都沒有,比較像她丟一個議題出來,看看心理師怎麼應付,與她無關。這讓我有被考試的感覺,也就是第二個可能,小女生並非真的來諮商,而是來「體驗諮商」,做諮商作業的。

體驗諮商的作業

「體驗諮商」是多數心理系所的學生會被要求的作業,少數社工、兒童工作、家庭相關科系的老師也會要求,體驗後要寫一份觀察與心得,例如覺得心理師溫不溫暖、使用什麼同理問句或策略,最後給什麼建議,被諮商後的感受等等。我相信老師出作業時,會要求學生選一個自己最近的困擾去談,把作業當成「真的在諮商」一般,才會真的有體驗。不過對學生就不是這麼一回事,只想交作業或不願坦誠的勉強想了個議題,諮商就是來看心理師如何應對。
因為不是真正的困擾,所以感覺不到情緒/情感,所以不見合作的積極,也不是不能談,但該如何拖一個不想動的人呢?而心理師又鮮少會在第一次談話就「面質」對方說,「你剛剛說的都不是認真的,你真正的目的是什麼?」

David Rosenhan 的實驗

這讓我聯想到 David Rosenhan 的實驗與爭議(註 1),Rosenhan 派了 8 位假病患,以「有人一直在我耳邊發出『碰、碰、碰』的聲音」,刻意以這種無特殊意義的聲音為主訴症狀,去測試精神科醫師的診斷,結果多數都被判入院治療,實驗藉此諷刺醫師常標籤化病患的草率診斷。
Rosenhan 說:「我一直聽到一個聲音。」
精神科醫師問:「你聽到什麼聲音?」
Rosenhan 說:「碰、碰、碰。」此時 Rosenhan 的心裡很得意。
精神科醫師問:「碰、碰、碰?你說的是碰、碰、碰嗎?」
Rosenhan 說:「碰、碰、碰,沒錯。」
聽他這樣說,醫師也許會抓抓頭髮,茫然不知所措,也可能放下紙筆,瞪著天花板沈思好幾分鐘。然爭議是:多數醫事人員並不會懷疑前來求診的病人在說謊,儘管任何檢查都無異狀,也無法保證後續皆無問題,因此醫師可能就會根據病人的自述給予相關治療。
我此刻的心情就像這樣,想破頭,問問題也碰一鼻子灰,有挫折感。只是這種事對方若不承認,要確定為假議題也不容易,還是菜鳥時容易將案主所說的字面意思當成要表達的,結果卡在語言陷阱,常常不知所措,現在以情緒、直覺輔助判斷,稍微可以鎮定。

結案

我決定不去深究小女生「這個人」。一來是她也不打算讓我進入和她的關係,二來直覺是假議題,於是我轉向對問題的認知與邏輯。
「我問一個假設喔,希望你不要介意。有一天人都會死亡,當你年紀越長時,你的父母可能會先離你而去,你必須幫他們辦後事,當他們壽終正寢躺在醫院冰櫃時,你會不會害怕已經死亡的他們?」
「不會。」還是很短的回應。
「為什麼呢?」我問。
「嗯…他們是我的親人,而且我可能會很想他們。」她說。
「是的,因為是親人,所以即使他們過世,他們的身體也不會令我們害怕是吧。那麼我進一步問,你會去觸摸他們,說說再見嗎?」這是引導。
「會啊。」她說。
「你可以想像一下那個畫面,假如有一天我們的親人過世,那個遺體對你而言會有恐懼嗎?」
「好像不會。」她說。
「這樣想像後,你覺得是否還會害怕死亡的人?」我做認知的結論。
「不會了。」她有一點領悟的感覺。
「嗯嗯,關於遺體,現實生活裡也只有親人死亡我們才有機會接觸到,現在你不會擔心了;至於陌生人的死亡與畫面平常是沒有機會接觸的,你更可以選擇不去看那些新聞。」我如此說。
「嗯嗯。」她又恢復冷漠的應答。
「這樣,談話結果是你所需要的嗎?你是否覺得還有哪些地方沒有談到,我們可以接著繼續談。」我問。
「沒關係,不用了。」我注意到她在看時間。
(沈默)
「好,那我們今天就要結束囉。」我說。
「好。」她很乾脆。
事後我想了想,她應該是來體驗的沒錯,因為議題結束快、也很在乎結束時間。
Rosenhan 的實驗發表後引起精神科醫師們的不滿,雙方公開宣戰,三個月後醫師們發表聲明,他們至少抓到了41名 Rosenhan 派來的假病患,然而 Rosenhan 一個人也沒派。到底這場戰役影響了誰,我認為權益受損的是真正需要治療的人。我覺得來體驗或做作業都沒關係,只是一定要做好準備坦誠參與,否則對雙方都會很傷,心理師會變得很小心,案主也被影響變得更謹慎,形成惡性關係。

【創作聲明】

故事主要彰顯某個人性、心理主題及關係情境。分為兩個形式,「諮商小說」:人物、背景、情節皆為杜撰,強調某些類型、族群及心理機制的議題;「諮商故事」:為心理師所經歷的自省或經驗,若大量使用案主故事,則另會加註〈已徵求案主同意〉。

註1:有關此實驗的豐富內容,可見張老師出版社的 《打開史金納的箱子》 一書,P80~109。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14會員
222內容數
亞斯伯格(AS)、過動特質(ADHD)及邊緣性人格(BP)整理專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遊戲永遠是拉近人們距離的方法,尤其是不善使用語言的男孩們,這也讓我之後進行社區諮商時,若獲得機構允許總是安插他們的興趣一邊遊戲一邊諮商,並藉機請教他們的故事,在社會生存真的不簡單。先遊戲、再談話,傾聽那些青少年的生存與道理。
我曾經在監獄兼任「性侵害強制治療師」一年。進監獄是一件謹慎的事,我與學長換證件、包包檢查,再由專人帶領通過好幾道鐵門,徒步到某棟大樓,穿過交誼廳與中庭,在側邊教室有專屬的幾間晤談室,水泥隔間灰色牆面,沒有裝潢,簡配一桌兩椅及寫紀錄的電腦,即使如此,還是像單人囚房。
小依,15 歲,因中輟此時在諮商室與我對坐,帶著老練又稚氣的臉龐。小依來學園已經半年,早期曾適應不良,合併憂鬱症狀,紀錄寫說進學園前在母親及社工的勸說下墮胎,但事後她卻非常後悔,與母親的關係更是降至冰點。後來狀況稍好,社工師希望她談談與母親的關係,小依願意諮商,不過想談的是自我瞭解及情緒管理這一類。
女孩覺得很髒,所以不停地洗洗洗,洗久了皮膚乾澀難受,於是再塗塗塗乳液保護。重複行為的發生,其實跟髒不髒或有沒有鎖門不是直接關係,「隱藏的焦慮」才是關鍵,通常是未解決的創傷。當事人無法面對或解決隱藏的焦慮,對內宣洩就只能在自己生活上找事情來煩惱,重複行為抵銷焦慮能量。
在諮商室裡。案主喜歡上心理師怎麼辦?是愛情,是迷戀,還是什麼? 會來到諮商室談感情的,通常是在現實裡跌撞太多次了。 不過諮商不是跟心理師談戀愛,而是跟心理師談談「情」為何物,對心理師的移情/迷戀是好的素材,「移情」是治療的關鍵,治療要以此關係為中心進行,形成動力,持續探索。
有家屬來諮詢,說婆婆剛滿 60 歲,性情大變,從開朗變憂鬱,不聽家人勸,不願看醫生,整天關在家裡鬱鬱寡歡甚至想自殺。家人們都很頭痛,認為是老潘顛、老年失智症狀,因此來詢問精神藥物是否有效,如果有效,希望藉此偷偷餵藥。
遊戲永遠是拉近人們距離的方法,尤其是不善使用語言的男孩們,這也讓我之後進行社區諮商時,若獲得機構允許總是安插他們的興趣一邊遊戲一邊諮商,並藉機請教他們的故事,在社會生存真的不簡單。先遊戲、再談話,傾聽那些青少年的生存與道理。
我曾經在監獄兼任「性侵害強制治療師」一年。進監獄是一件謹慎的事,我與學長換證件、包包檢查,再由專人帶領通過好幾道鐵門,徒步到某棟大樓,穿過交誼廳與中庭,在側邊教室有專屬的幾間晤談室,水泥隔間灰色牆面,沒有裝潢,簡配一桌兩椅及寫紀錄的電腦,即使如此,還是像單人囚房。
小依,15 歲,因中輟此時在諮商室與我對坐,帶著老練又稚氣的臉龐。小依來學園已經半年,早期曾適應不良,合併憂鬱症狀,紀錄寫說進學園前在母親及社工的勸說下墮胎,但事後她卻非常後悔,與母親的關係更是降至冰點。後來狀況稍好,社工師希望她談談與母親的關係,小依願意諮商,不過想談的是自我瞭解及情緒管理這一類。
女孩覺得很髒,所以不停地洗洗洗,洗久了皮膚乾澀難受,於是再塗塗塗乳液保護。重複行為的發生,其實跟髒不髒或有沒有鎖門不是直接關係,「隱藏的焦慮」才是關鍵,通常是未解決的創傷。當事人無法面對或解決隱藏的焦慮,對內宣洩就只能在自己生活上找事情來煩惱,重複行為抵銷焦慮能量。
在諮商室裡。案主喜歡上心理師怎麼辦?是愛情,是迷戀,還是什麼? 會來到諮商室談感情的,通常是在現實裡跌撞太多次了。 不過諮商不是跟心理師談戀愛,而是跟心理師談談「情」為何物,對心理師的移情/迷戀是好的素材,「移情」是治療的關鍵,治療要以此關係為中心進行,形成動力,持續探索。
有家屬來諮詢,說婆婆剛滿 60 歲,性情大變,從開朗變憂鬱,不聽家人勸,不願看醫生,整天關在家裡鬱鬱寡歡甚至想自殺。家人們都很頭痛,認為是老潘顛、老年失智症狀,因此來詢問精神藥物是否有效,如果有效,希望藉此偷偷餵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隨著青壯年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啟動,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心理諮商。然而,初次諮商常伴隨疑慮與不安。這篇文章將從壓力反應到個人需求,幫助你理解心理諮商的意義。無論是生活壓力、情緒困擾或是自我成長,每個人都有尋求專業支持的理由。透過這個指南,希望你能對諮商有更深入的認識。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在諮商過程中發現自己的特質與固化的情緒處理方式,並探討瞭如何辨別自己該看身心科還是心理諮商,以及培養韌性的重要性。享受彈性的諮商過程,瞭解高敏感的特質,並撕掉被標籤的身份,以文字記錄理解自己的諮商心路歷程。
諮商師給我的感覺是 你覺得你正常就好 我們只針對你想做出改變的地方改變 我也發現 只有坦承面對自己的問題 才有機會變得不同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作者與心理師的第一次晤談。心理師在談話中細心地調整節奏,讓曉能夠面對敏感的話題並整理自己的情緒。在談話中,曉勇敢地展開心房,感受到了治療的力量。心理師的溫柔和陪伴讓曉感受到被看見的重要性,並給予了她找到自己的勇氣和力量。
Thumbnail
前陣子我在某個平台上看到一個網友的發文- 「我的心理師一直叫我專注呼吸跟練習呼吸,但我很想告訴他呼吸根本沒有辦法幫我解決問題」。 當時看到這篇文的心情是很五味雜陳的,因為這個網友很明顯的對諮商的功能有誤解,諮商從來都不是為了幫助一個人「解決問題」,而是透過諮商師的引導去覺察自己的認知(價值觀、信念
Thumbnail
  本片描述一位心理師,某天接到一名個案,個案是一名大學生,在與個案第一次面談時,個案表示自從上週教授突然在其面前微笑後自殺,之後便常出現幻覺,甚至出現已過世的親人的幻覺。就在心理師試圖用「理性」、「理論」解釋可能的原因時,個案突然驚恐的像看到鬼一樣跌坐在地,心理師急忙通知醫護人員後,轉身看見個
當我提問:為何您認為我不需要做諮商呢?醫生淡淡地說:因為你會把自己內心的想法說出來。 身為罹患憂鬱症已經4年的大學生,最近感到心情又到了另一個谷底。我的學校有免費諮商輔導的這項政策,所以我決定報名看看。報名完過了沒多久便接到電話,對方是健康中心的諮商師,他說:已成功收到我的預約,會盡快幫我安排時間
Thumbnail
昨天去看心理諮商,明明是在網上用英文報名的,結果諮商師跟我說她不知道我只會說英文,明明她英文講的還可以,可是她就一副極度驚嚇的態度。她給了我幾個會講英文的諮商師電話號碼,就把我趕出諮商室了。
當我一個人去諮商,我就知道我要一個人,去面對世界上最難的課題! 自己。 2023/09/02 我一個人獨自前往心理諮商,心情其實非常緊張,有些焦慮,在出發前,我在網路上看了,很多去心理諮商前,應該做什麼準備或是心態調整,看得越多越不知道要做什麼? 當天,早上我先上完了每週六的日文課後,到預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隨著青壯年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啟動,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心理諮商。然而,初次諮商常伴隨疑慮與不安。這篇文章將從壓力反應到個人需求,幫助你理解心理諮商的意義。無論是生活壓力、情緒困擾或是自我成長,每個人都有尋求專業支持的理由。透過這個指南,希望你能對諮商有更深入的認識。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在諮商過程中發現自己的特質與固化的情緒處理方式,並探討瞭如何辨別自己該看身心科還是心理諮商,以及培養韌性的重要性。享受彈性的諮商過程,瞭解高敏感的特質,並撕掉被標籤的身份,以文字記錄理解自己的諮商心路歷程。
諮商師給我的感覺是 你覺得你正常就好 我們只針對你想做出改變的地方改變 我也發現 只有坦承面對自己的問題 才有機會變得不同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作者與心理師的第一次晤談。心理師在談話中細心地調整節奏,讓曉能夠面對敏感的話題並整理自己的情緒。在談話中,曉勇敢地展開心房,感受到了治療的力量。心理師的溫柔和陪伴讓曉感受到被看見的重要性,並給予了她找到自己的勇氣和力量。
Thumbnail
前陣子我在某個平台上看到一個網友的發文- 「我的心理師一直叫我專注呼吸跟練習呼吸,但我很想告訴他呼吸根本沒有辦法幫我解決問題」。 當時看到這篇文的心情是很五味雜陳的,因為這個網友很明顯的對諮商的功能有誤解,諮商從來都不是為了幫助一個人「解決問題」,而是透過諮商師的引導去覺察自己的認知(價值觀、信念
Thumbnail
  本片描述一位心理師,某天接到一名個案,個案是一名大學生,在與個案第一次面談時,個案表示自從上週教授突然在其面前微笑後自殺,之後便常出現幻覺,甚至出現已過世的親人的幻覺。就在心理師試圖用「理性」、「理論」解釋可能的原因時,個案突然驚恐的像看到鬼一樣跌坐在地,心理師急忙通知醫護人員後,轉身看見個
當我提問:為何您認為我不需要做諮商呢?醫生淡淡地說:因為你會把自己內心的想法說出來。 身為罹患憂鬱症已經4年的大學生,最近感到心情又到了另一個谷底。我的學校有免費諮商輔導的這項政策,所以我決定報名看看。報名完過了沒多久便接到電話,對方是健康中心的諮商師,他說:已成功收到我的預約,會盡快幫我安排時間
Thumbnail
昨天去看心理諮商,明明是在網上用英文報名的,結果諮商師跟我說她不知道我只會說英文,明明她英文講的還可以,可是她就一副極度驚嚇的態度。她給了我幾個會講英文的諮商師電話號碼,就把我趕出諮商室了。
當我一個人去諮商,我就知道我要一個人,去面對世界上最難的課題! 自己。 2023/09/02 我一個人獨自前往心理諮商,心情其實非常緊張,有些焦慮,在出發前,我在網路上看了,很多去心理諮商前,應該做什麼準備或是心態調整,看得越多越不知道要做什麼? 當天,早上我先上完了每週六的日文課後,到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