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魔獸瘋台灣談「尋找自我價值,即使偶爾迷惘,也不會從此迷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自新聞媒體證實NBA大咖球星要來加入桃園雲豹隊打球的消息後,手機上幾乎每天都會跳出數則魔獸有關的新聞,但在此之前,我其實不知道他是誰,還特別問了老公:「他真的很大咖嗎?」,老公不疑有他的回:「那當然,只是現在NBA沒有他的定位。」
魔獸的年薪破台幣九千萬,相當於桃園雲豹隊的資本額。付出這麼高的代價請魔獸來台打球,桃園雲豹隊還真是豁出去了,但截到目前為止這制勝奇招,短期效益無庸置疑(延伸閱讀:「魔獸」效應!雲豹能源市值激增8.5億 霍華德年薪300萬美元值了​​)。
然而這九千萬之於魔獸個人而言,相比在美巔峰時期年薪曾達兩千三百萬美金,還真是微不足道,相信他來台灣主要不是為了錢。從來台後對粉絲的來者不拒、到處遊歷融入當地文化、高調的直播行銷台灣,還為了歐尼爾對台灣籃球水平的酸言酸語做出捍衛等等,台灣之於魔獸就像是一個空窗許久後結交的新歡,講到台灣就是滿臉笑意滿心歡喜。
或許魔獸曾陷於「我身手這麼好卻沒有球隊願意用,要“屈就自己”去台灣打球嗎」的複雜心情。然而想要再次拿下大三元、MVP,被球隊當作珍寶、有球迷為他尖叫,這樣的誘因強大的足以讓他對抗可能的負面輿論。或者說不見得是來台灣,任何一個可以再次讓他被掌聲簇擁的舞台,都可能成為他職業生涯的最終站。
從魔獸瘋台灣的現象,我聯想到兩個心理學理論:「​​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雙因子激勵理論(two-factor theory)」。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人類五大需求的滿足順序,一般會從1~5逐層滿足:
1.生理需求 (Physiological needs)
2.安全需求 (Safety needs)
3.社會需求 (Social needs)
4.尊重需求 (Esteem needs)
5.自我實現需求 (Self-actualization needs)
雙因子理論(或稱激勵保健理論)中將因子分為兩類:
1.激勵因子:生涯發展、工作特性、責任、成就、賞識。
2.保健因子:工資、改善人際關係、工作條件、地位、福利。
欠缺保健因子會感到不滿意,但擁有保健因子不能產生激勵,
相對的,給予激勵因子能讓人感到滿意且受到激勵。
魔獸為什麼瘋台灣?因為台灣滿足了他的社會需求(所到之處所向披靡)與尊重需求(票房保證、球隊台柱),而這兩個層次的需求,是NBA給不了的。除了提供基本的保健因子(九千萬年薪)之外,更重要是提供了魔獸成就感、賞識、被重用等激勵因子,創造了他極大的熱情與動力。一言以蔽之,台灣籃壇給了他一個重現「自我價值」的舞台,想要不愛台灣都難。
「自我價值」因人而異,也無法攀比
魔獸追求的是只要還打得動球,就要成為場上最閃耀的那顆星。而作為一般人的我們,有人嚮往響亮的頭銜、出門有司機接送、住在精華地段豪宅等,這些身份象徵是實現自我價值的證據。但也有人沒有這麼高的名利欲,有個還不錯的工作,生活能夠平衡,每天睡得好吃得飽,對他而言就是最好的狀態。
「自我價值」是一個人最真實的內在動力
如果你正在轉職的十字路口,手上有一些選項但有一好沒兩好,或是你有一份還算穩定的工作(你沒有不滿意),但是每天朝九晚五沒什麼工作熱情(但你並未受到激勵),這正是用來進行自我價值對話的好時機。
通過以下問題來探索自我價值,可以減少你的職涯徬徨:
  • 你最在意的是什麼?即便你得犧牲其他面向來滿足。
  • 如果要撰寫你的職涯傳記,你希望別人記得你什麼?寫下怎樣的篇章?
問題一:你最在意的是什麼?即便你得犧牲其他面向來滿足。
例如:
  • 我最在意工作是不是能由我自己做主、成就我想成就的。我願意脫離相對穩定的受僱者生活,做一個freelancer甚至創業,承擔收入不穩定,或是創業者十之八九都是失敗的風險。
  • 我最在意在職場中出類拔萃,達到高社經地位。我願意為了快速晉升,每天工作超過12個小時(如果這可以幫助我最快爬到上位),犧牲家人相處時間也在所不惜,而這樣的狀態可能長達十到二十年甚至更久。
  • 我最在意能否保有自由,享受人生。工作只是我支撐這個目標的經濟來源,夠用就好。工作狂與我絕緣,大量消耗金錢的事物我也敬謝不敏,例如買房、生兒育女等等。

追求心之所向的過程經常是苦樂參半,所以回答這個問題是為了盤點可能的缺點或代價。而你評估利弊得失的越充分,你越能夠泰然面對可能要做的犧牲。
問題二:如果要撰寫你的職涯傳記,你希望別人記得你什麼?寫下怎樣的篇章?
例如:
  • 我希望成為一個好導師,桃李滿天下,造就很多成功的經理人。(追求影響力)
  • 我希望把餘生大部分投入公益,直到做不動為止。(追求社會責任)
  • 我希望我創造的是史上數一數二的、難以超越的輝煌戰績。(追求個人成就)
  • 我希望我為每位曾與我共事的人創造了一段美好的工作回憶。(追求人際歸屬)
  • 我希望我能成為___的專家,啟發更多後進投入這個志業。(追求專業地位)

職涯後期的每一個轉折,更需要傾聽自己內心對未來的描繪來決定。你越能不假思索的回答問題二,表示你經常做職涯的長線思考,知道自己最終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即使偶爾迷惘,也不至於從此迷失,你會說服自己那只是過程中必要的沈潛跟摸索。
最後有兩個提醒:
= 當現實因素產生干擾時,先不要談自我價值 =
因為經濟壓力而不得不為五斗米折腰,為了家庭照顧或因病而短暫離開工作崗位,這類情況下談自我價值有些奢侈。因為這時的我們暫時降到了較低的需求層次(馬斯洛需求理論),生理或安全感未被滿足,還談不上更高層次的需求。
待這個短期困擾被解決,或是找到與其共處的方法後,再來進行自我價值對話並不嫌晚。否則你的選項將非常有限,更會因為找不到滿意的答案而心慌,因為最後都會「不得不為現實低頭」。
= 職涯前期,不用急著找自我價值 =
當你還在職涯前期,談自我價值則操之過急。
建立專長、積累經驗,自我價值的輪廓也會越來越清晰,透過工作歷練,你會逐漸發現從事這個總能讓你不屈不撓,從事那個卻經常讓你意興闌珊。利用職涯前期先滿足底層需求(例如攢到一定存款,減少空窗期沒收入的不安全感),想往有機會實現自我價值的工作轉換,也會更有底氣。
當然如果你的自我價值發現的很早,那麼只要鎖定方向步步為營,離馬斯洛需求理論最高層次的「自我實現」則不遠矣。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2會員
1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麥卡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職場中有四種不可或缺的人脈關係「導師、教練、贊助者、連結者」,他們各扮演什麼角色,又可以為你帶來什麼好處?
信任是人際關係中不可或缺的要素,然而它並非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它是可以加以頗析、盤點並強化的行為科學。想強化信任,需從檢視自己是不是一個可信的人開始.....
很多公司標榜人才來源主要來自員工推薦(有些公司來自員工推薦的新人比例甚至高達30%),但是推薦親友到任職公司並不總是喜劇收場,該注意什麼來增加推薦成功的機率呢?
根據104人力銀行『員工價值認知報告』,「不喜歡主管的領導風格」在離職原因調查中排名第二,僅次於薪資不滿意。婚姻都可以是愛情的墳墓了,職場的從屬關係更是利益糾葛充滿挑戰。人人都有可能遇到不合拍的主管,但是馬上離職卻不是最好的選項.......
「懷才不遇」對用人與被用雙方都是損失,「但不是所有千里馬都能順利遇到伯樂」。掌握3C基本準則來讓有才能的你被看見!
工作上我們常提到 "這件事我要escalate(上報)",這個在工作場合很常見的行動,弄的好可以快速幫你解決問題,弄不好卻會傷害同事關係。那escalation究竟有什麼眉角?
職場中有四種不可或缺的人脈關係「導師、教練、贊助者、連結者」,他們各扮演什麼角色,又可以為你帶來什麼好處?
信任是人際關係中不可或缺的要素,然而它並非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它是可以加以頗析、盤點並強化的行為科學。想強化信任,需從檢視自己是不是一個可信的人開始.....
很多公司標榜人才來源主要來自員工推薦(有些公司來自員工推薦的新人比例甚至高達30%),但是推薦親友到任職公司並不總是喜劇收場,該注意什麼來增加推薦成功的機率呢?
根據104人力銀行『員工價值認知報告』,「不喜歡主管的領導風格」在離職原因調查中排名第二,僅次於薪資不滿意。婚姻都可以是愛情的墳墓了,職場的從屬關係更是利益糾葛充滿挑戰。人人都有可能遇到不合拍的主管,但是馬上離職卻不是最好的選項.......
「懷才不遇」對用人與被用雙方都是損失,「但不是所有千里馬都能順利遇到伯樂」。掌握3C基本準則來讓有才能的你被看見!
工作上我們常提到 "這件事我要escalate(上報)",這個在工作場合很常見的行動,弄的好可以快速幫你解決問題,弄不好卻會傷害同事關係。那escalation究竟有什麼眉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貪狼星在命宮中的特質及其對職涯選擇的影響。貪狼星的人具備強烈的慾望和創造力,適合從事娛樂產業、廣告產業、藝術產業、八大行業和運動產業等需要創意和表現的工作。了解這些特質和職涯選擇,有助於個人更好地規劃職業生涯。
Thumbnail
本書作者為傑西.謝爾,為美國遊戲設計教授,以下選些書中內容和寫出我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救美的王子若容貌醜陋、利慾薰心,而美麗的公主卻好吃懶做、喜歡虐待小動物,則成了一個令人無法接受的荒謬故事。     十幾年前,有四個年輕人結伴從中部的鄉下到台北來。他們原是高中同學,其中三個考上台大醫科,另一個則連私立學校的門邊都沒摸到,他是到台北來補習的,準備明年重考。四個人在台大附近
Thumbnail
魔球記載MLB奧克蘭運動家隊的真實故事。該隊以小搏大,用數據思維選出一批從未被看好的球員,打出最瘋狂的佳績。 這本是經典老書了,書中細節大家已多有討論,我只著重在「統計數據」與「新舊觀念衝突」兩部分。透過魔球的精神,反思今天科技時代下「人」或「人才」的價值,我也會表達我對一個大趨勢形成的看法。
Thumbnail
簽約金是球團衡量運動員對團隊的價值評估,包括潛力、實力、知名度等;而從另一個面向來說,藉由簽約金的金額,也讓運動員知道自己對於團隊所需要負擔的責任。 因此金額的多寡,是能夠讓當事人思考自己是否要繼續在同條路上努力的指標之一。
Thumbnail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人們所追求的目標和需求多種多樣,而這些需求的優先順序究竟是怎樣排列的? 馬斯洛需求理論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清晰的框架來理解這一問題。 由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於1943年提出的這一理論,將人類需求分為五個層次,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到最高層次的自我實現需求。
Thumbnail
在金裕鎮的《其實你可以再賣貴一點》一書中,向我們展示了從「需要」到「想要」的轉變過程,以及如何透過策略性的創新思維來創造和提升商品的市場價值。他的思考邏輯主要是運用馬斯洛的需求層級理論,即人類的行為基本上是根據「需求」賦予動機,有有二個原則:原則一:如果需求被滿足後,就不會再做出行為,且需求是有階級
Thumbnail
在行銷策略中運用馬斯洛需求理論可以幫助創造更具吸引力的內容,吸引目標消費者,提高流量和互動。本文探討了馬斯洛需求理論的五個層次,並提供了NIKE和星巴克兩個案例,以實際事例說明如何根據消費者的需求進行行銷。認識消費者的需求層次,分析產品/服務能提供哪些解決方案,善用故事行銷,創造更具吸引力的行銷內容
Thumbnail
人究竟是什麼? 為什麼要如此的努力?有的人找到了方向,有的人仍在迷惘。   我們來談談馬斯洛的八大需求。   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1943年發表於《心理學評論》期刊的論文〈人類動機的理論〉(英語: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中提出的心理學觀點。   生理、安
Thumbnail
公司讓員工拚命工作的原動力是金錢和人事。 想要變得比別人更偉大,想要更有錢。這並沒有錯,人的慾望層次;為了追求自我實現,在實現了全家溫鉋、子女教育支出無後顧之憂後,就會想要滿足更多的物質需求或支配慾,行有餘力,還會希望終老為自己留下一點本錢。而這些都能用人事晉升來完成。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貪狼星在命宮中的特質及其對職涯選擇的影響。貪狼星的人具備強烈的慾望和創造力,適合從事娛樂產業、廣告產業、藝術產業、八大行業和運動產業等需要創意和表現的工作。了解這些特質和職涯選擇,有助於個人更好地規劃職業生涯。
Thumbnail
本書作者為傑西.謝爾,為美國遊戲設計教授,以下選些書中內容和寫出我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救美的王子若容貌醜陋、利慾薰心,而美麗的公主卻好吃懶做、喜歡虐待小動物,則成了一個令人無法接受的荒謬故事。     十幾年前,有四個年輕人結伴從中部的鄉下到台北來。他們原是高中同學,其中三個考上台大醫科,另一個則連私立學校的門邊都沒摸到,他是到台北來補習的,準備明年重考。四個人在台大附近
Thumbnail
魔球記載MLB奧克蘭運動家隊的真實故事。該隊以小搏大,用數據思維選出一批從未被看好的球員,打出最瘋狂的佳績。 這本是經典老書了,書中細節大家已多有討論,我只著重在「統計數據」與「新舊觀念衝突」兩部分。透過魔球的精神,反思今天科技時代下「人」或「人才」的價值,我也會表達我對一個大趨勢形成的看法。
Thumbnail
簽約金是球團衡量運動員對團隊的價值評估,包括潛力、實力、知名度等;而從另一個面向來說,藉由簽約金的金額,也讓運動員知道自己對於團隊所需要負擔的責任。 因此金額的多寡,是能夠讓當事人思考自己是否要繼續在同條路上努力的指標之一。
Thumbnail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人們所追求的目標和需求多種多樣,而這些需求的優先順序究竟是怎樣排列的? 馬斯洛需求理論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清晰的框架來理解這一問題。 由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於1943年提出的這一理論,將人類需求分為五個層次,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到最高層次的自我實現需求。
Thumbnail
在金裕鎮的《其實你可以再賣貴一點》一書中,向我們展示了從「需要」到「想要」的轉變過程,以及如何透過策略性的創新思維來創造和提升商品的市場價值。他的思考邏輯主要是運用馬斯洛的需求層級理論,即人類的行為基本上是根據「需求」賦予動機,有有二個原則:原則一:如果需求被滿足後,就不會再做出行為,且需求是有階級
Thumbnail
在行銷策略中運用馬斯洛需求理論可以幫助創造更具吸引力的內容,吸引目標消費者,提高流量和互動。本文探討了馬斯洛需求理論的五個層次,並提供了NIKE和星巴克兩個案例,以實際事例說明如何根據消費者的需求進行行銷。認識消費者的需求層次,分析產品/服務能提供哪些解決方案,善用故事行銷,創造更具吸引力的行銷內容
Thumbnail
人究竟是什麼? 為什麼要如此的努力?有的人找到了方向,有的人仍在迷惘。   我們來談談馬斯洛的八大需求。   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1943年發表於《心理學評論》期刊的論文〈人類動機的理論〉(英語: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中提出的心理學觀點。   生理、安
Thumbnail
公司讓員工拚命工作的原動力是金錢和人事。 想要變得比別人更偉大,想要更有錢。這並沒有錯,人的慾望層次;為了追求自我實現,在實現了全家溫鉋、子女教育支出無後顧之憂後,就會想要滿足更多的物質需求或支配慾,行有餘力,還會希望終老為自己留下一點本錢。而這些都能用人事晉升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