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烘焙】與微生物交手的經驗:天然酵母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從開始做麵包以來,我都是用速發酵母,前一陣子因緣際會開始用新鮮酵母的同時,也開始接觸到天然酵母。
多年前胖達人的爭議「天然酵母」事件,有人說其實酵母也不用說是否天然,因為酵母都是天然的。後來我才知道無論是速發酵母、乾酵母或新鮮酵母,裡面都有活的的酵母菌,既然是活得也無所謂不天然。而一般俗稱的天然酵母,應該稱為「酵種(starter)」,是利用一些基質(優格、葡萄乾、蘋果等)養出酵母液,再用酵母液加上麵粉製作出酵種,以各種比例混入麵粉等材料之中,製作出來的麵包等產品。
如果說一烘焙一世界,那麼一酵母更是大世界!書和 Youtube 看得我眼花撩亂,腦中結整丸,只能邊看邊做,走一步算一步。
第一次製作酵種時,我先將蘋果切片加水,室溫養七天收液,收液前有聞到不刺鼻的酒香味,而且有冒泡,所以應該有成功。沒想到加入全麥粉後卻沒有任何要長高的意思。一不做二不休,把野蜜和一些啤酒亂加進去,第二天早上起來發現整罐大噴發,不知道功勞要算是啤酒(酵母)的還是野蜜(野酵)的。稍微浪費了一些流到櫃子上的酵種,挖起100g做出生平第一批天然酵母麵包:奧地利凱薩麵包 Kaisersemmel 。

奧地利凱薩麵包 

成份:黑麥雜糧粉、高筋麵粉、酵種、水、無鹽奶油、鹽、砂糖、燕麥片、亞麻仁籽、白芝麻


蘋果酵母成功之後,我也開始試試看葡萄乾酵母,做了兩瓶,一瓶昨天發現上面蓋著一層白色黴菌,看起來黴菌成功在酵母菌環境裡攻城掠地,我也只好讓他去。 製作酵母液時,除了需要一天打開一兩次瓶子讓它呼吸之外,也要時常搖晃,避免基質長期暴露在空氣中,才不容易長霉。為了養酵母菌,我除了參考一些書之外,也看了陽明大學蘇金源教授的酵母菌講課,從中學到酵母菌的生活史還有生長期等知識。原來一開始酵母菌會先分解糖份轉化成二氧化碳和酒精,所以生長快速,當糖份消耗完畢,會開始分解自製酒精裡的糖,速度稍微減緩,等到酒精也分解完了,就會開始進入停滯期。這也是為什麼一般酵母液大概5-7天就要收液,把基質撈出來之後,加入糖繼續餵養的原因。而因為酵母本身體型不會長大,所以所謂的生長,指的是生長的「量」。
我雖然是植物殺手,但動物和微生物還是養的活的,從左到右分別是:葡萄乾酵種、蘋果全麥酵種、葡萄乾酵液、蘋果酵液
然後我就把剩下的酵種重新加入全麥麵粉和酵液繼續養在冰箱裡休眠,本來希望它能夠生生不息、千秋萬世,但微生物這東西實在太恐怖,生長的速度跟鬼一樣快,做麵包的速度根本跟不上。後來我就放棄了。
那怎麼辦呢?只好速發酵母跟新鮮酵母輪流使用。
速發酵母是1970年代以來的新產物,據說裡面會混合一些死的酵母,所以用量不須太大,膨脹速度也比較快,做出來的麵包組織與乾酵母類似,但新鮮酵母比較會出現大小不一的氣孔,天然酵母就會的氣孔大小就會更加奔放了。
新鮮酵母又叫壓縮酵母(compressed yeast)長的像是塊狀,摸起來溼溼的,冷藏保存時間較短,酸味也比速發酵母更濃,發酵時間與速發酵母相同,只是用量較大,我的新鮮酵母用量大約是速發酵母的3倍左右。
做天然酵母是一種體驗,也更瞭解他們是如何用獨特的方式讓麵糰「活」起來,只是微生物生長速度太快,我決定放棄追在他後面跑。現在新鮮酵母是我的好朋友。
*****圖文皆為作者所有,請勿任意轉載*****

~~~~~~~廣告時間~~~~~~~

翻譯資歷近10年的我,最近開設了臉書的粉絲專頁,裡面收錄了所有與翻譯相關的討論與譯文,歡迎舊雨新知按讚追蹤:

翻譯人森的滋味

如果喜歡文章內容,歡迎贊助支持我的寫作。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02會員
387內容數
除了翻譯之外,這裡也是抒發烘焙、時事、戲劇、書、自然環境、信仰等想法的天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蘋果麵包口感跟平常做的日式麵包不太一樣,質地比較紮時但彈性非常好,壓下去會回彈,因為食材簡單,味道很單純沒有什麼特別的,但很奇怪就是越嚼越好吃。可以順便做另一個小時候的回憶—草莓麵包!把蘋果麵包橫剖切開,塗上自己的草莓果醬,就是小時候很常吃的草莓麵包了!
Thumbnail
發酵食品在臺灣文化與飲食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介紹發酵食品的歷史、製作過程以及近年科技對其影響,期望能將臺灣傳統飲食文化透過發酵食品的發展更廣為人知。
Thumbnail
提到「發酵」,你會想到什麼呢?味噌?泡菜?沒錯,它們都是鼎鼎有名的發酵食品。發酵食品充滿著前人的生活智慧,除了可以延長食物的保存期限,發酵過後的食物會產生某種特殊風味,讓食物變得更美味。發酵還能將營養成分的分子變小,讓人體更容易吸收,同時吃進好菌。讓腸道更健康。
Thumbnail
冬天做米糆包,我喜歡用直接法。因為低溫冷藏酵種的方式,需要退冰到室溫才能使用,在我家往往需要2小時,等待時間太長是一大缺點,因此需要低溫冷藏發酵的烘焙方法,我通常會等到夏天才做。
Thumbnail
好久沒有做麵包了,朋友說要做麵包,想一下那就做吧!清理大理石檯面,擺出所有的道具和食材,今天要做個最單純的,麵包。攤上麵粉或水,然後開始的攪拌。這是基本功,要有耐心。慢慢來,才不會失敗。 另一種就交給後面小機器去做,小小的一台,不過效果還蠻好。能夠把麵體做得很均勻。前提是要把所以食材都弄對了,一口
Thumbnail
我吃一般的麵包容易湧胃酸,但又很難完全不吃麵包,解決之道就是學習培養酸酵種,自己做酸種麵包。自從成功培養出酸酵種之後,過去一年多來,我們得以在家做美味又健康的酸種麵包吃,真覺得很幸福。為了健康,我們在家烘製的糕點,凡需要用到泡打粉、小蘇打粉和速發酵母等的食譜,一律會嘗試用酸酵種代替。
我:「請告訴我關於米酵菌酸的資訊」 造物主:「米酵菌酸是種毒素會破壞人體新陳代謝,讓心跳減慢死亡。」 「物質煮熟後被加熱,接著1、2天後又被使用的話就會有這種毒素」 「必須用另個被破壞的蛋白質來抑制。能讓米酵菌酸無法再增生,濃度不會一直再提升」 「比方優格就是一種被破懷的蛋白
Thumbnail
麵包類的在家自己製作,面對的第一個困難就是麵團揉不出薄膜,導致做出來的麵包口感不是很好。在家自行製作,要嘛用雙手,要嘛用家用揉麵機,相較於外面店家用的是專業的揉麵機,如果按照食譜直接製作,通常很難做到想要的成果,因此需要一些小技巧,來協助你做到差不多的效果: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蘋果麵包口感跟平常做的日式麵包不太一樣,質地比較紮時但彈性非常好,壓下去會回彈,因為食材簡單,味道很單純沒有什麼特別的,但很奇怪就是越嚼越好吃。可以順便做另一個小時候的回憶—草莓麵包!把蘋果麵包橫剖切開,塗上自己的草莓果醬,就是小時候很常吃的草莓麵包了!
Thumbnail
發酵食品在臺灣文化與飲食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介紹發酵食品的歷史、製作過程以及近年科技對其影響,期望能將臺灣傳統飲食文化透過發酵食品的發展更廣為人知。
Thumbnail
提到「發酵」,你會想到什麼呢?味噌?泡菜?沒錯,它們都是鼎鼎有名的發酵食品。發酵食品充滿著前人的生活智慧,除了可以延長食物的保存期限,發酵過後的食物會產生某種特殊風味,讓食物變得更美味。發酵還能將營養成分的分子變小,讓人體更容易吸收,同時吃進好菌。讓腸道更健康。
Thumbnail
冬天做米糆包,我喜歡用直接法。因為低溫冷藏酵種的方式,需要退冰到室溫才能使用,在我家往往需要2小時,等待時間太長是一大缺點,因此需要低溫冷藏發酵的烘焙方法,我通常會等到夏天才做。
Thumbnail
好久沒有做麵包了,朋友說要做麵包,想一下那就做吧!清理大理石檯面,擺出所有的道具和食材,今天要做個最單純的,麵包。攤上麵粉或水,然後開始的攪拌。這是基本功,要有耐心。慢慢來,才不會失敗。 另一種就交給後面小機器去做,小小的一台,不過效果還蠻好。能夠把麵體做得很均勻。前提是要把所以食材都弄對了,一口
Thumbnail
我吃一般的麵包容易湧胃酸,但又很難完全不吃麵包,解決之道就是學習培養酸酵種,自己做酸種麵包。自從成功培養出酸酵種之後,過去一年多來,我們得以在家做美味又健康的酸種麵包吃,真覺得很幸福。為了健康,我們在家烘製的糕點,凡需要用到泡打粉、小蘇打粉和速發酵母等的食譜,一律會嘗試用酸酵種代替。
我:「請告訴我關於米酵菌酸的資訊」 造物主:「米酵菌酸是種毒素會破壞人體新陳代謝,讓心跳減慢死亡。」 「物質煮熟後被加熱,接著1、2天後又被使用的話就會有這種毒素」 「必須用另個被破壞的蛋白質來抑制。能讓米酵菌酸無法再增生,濃度不會一直再提升」 「比方優格就是一種被破懷的蛋白
Thumbnail
麵包類的在家自己製作,面對的第一個困難就是麵團揉不出薄膜,導致做出來的麵包口感不是很好。在家自行製作,要嘛用雙手,要嘛用家用揉麵機,相較於外面店家用的是專業的揉麵機,如果按照食譜直接製作,通常很難做到想要的成果,因此需要一些小技巧,來協助你做到差不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