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9|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內在自我語言

有一天,

孩子請我用遙控器幫他開電視,

為了不讓他看電視

我只好裝傻說:

「我不知道怎麼開欸...」

這時候,

他竟然對我說:

「你可以的!你一定可以的!」

這時候,我笑了XD


內化

我們常對孩子說的話,

會成為孩子的內在自我語言,

而孩子也會把類似的話語

應用在人際關係中。


如果我們常責備孩子,

孩子可能把責備的語言內化,

因為自責而變得自卑;

反之,我們如果過度稱讚孩子,

孩子也可能因為過度膨脹的自我,

而變得好強與自我中心。


在教育現場中,

我看見許多孩子

因為理想我與現實我的差距,

而感到挫折與生氣,

有的孩子氣老師、家長,

有的孩子則是氣自己...


投射

我們很容易把自我內在語言與需求,

套用在他人身上,

例如:討好型的人,

雖然在人際關係中

常以他人需求為優先,

但其實內在可能極度渴望

被理解、被看見與被愛,

所以當他們自認為付出了所有

但卻不被重視或被愛時,

他們可能感到失落、甚至是憤怒。


許多家長與孩子之間的衝突,

其實並不是因為意見相左,

而是因為家長感覺到孩子的不友善,

甚至可能把孩子的行為

詮釋成不尊重、不禮貌或不愛自己,

家長因為失落、失望

而感到生氣與憤怒。


其實,

我們常對他人或孩子所說的話,

也是我們自己的內在語言,

如果是指責型的家長,

可能也對自己相當嚴苛。


或許,

當我們努力想著

如何肯定孩子以前,

我們得先練習

肯定自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