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意義的人生經驗往往是痛苦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們通常不會想要對人展示脆弱的一面,甚至於要刻意隱藏。但《重啟人生》的作者Auther Brooks指出,脆弱對人生有益。研究顯示當護理師向病患坦承自己的日子也不好過時,會更加投入工作,病患也會獲得更多的勇氣,來配合醫護的照護,醫療效果因此更好。曾經被關在奧斯威辛集中營的心理學家弗蘭克(Victor Frankl)在其《活出意義來》(Man’s Search for Meaning)的著作中,除了以他親身的例子描述自己如何在集中營中努力的活下來之外,也提及:人能在各種苦難中,找到人生的意義與個人成長。

有人說人們面對逆境時所引發的負面情緒會對身體與心理造成極大傷害,例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但近期的研究顯示那其實不是常態,多數人具備復原力,甚至能夠在失去與負面事件中成長。Brooks在書中並提出:負面情緒能讓我們在日常活動中提高效率,而且可能是人類演化的過程中刻意被留下來的。他引用了2009年演化心理學家Paul W. Andrews與湯瑪斯J. Anderson Thomson在《心理學評論》(Psychological Review)所發表的論文:演化沒淘汰掉憂傷的原因,在於憂傷能帶來認知上的好處。憂傷讓我們在社會情境下更能評估現實,我們更不可能洋洋得意,掩飾負面的事實。憂傷甚至能讓我們更具工作生產力,強化專注力,協助我們從錯誤中學習。心理學家發現,生活中最有意義的經驗,通常相當令人痛苦。

這點過往有服兵役的人都知道,新兵訓練那段痛苦的日子,往往也是印象最深刻的回憶。有些人則是準備大考那段懸樑刺股經歷,更多人是罹患重症但後續恢復健康所回想起那段治療的過程,或是剛剛喪失至親的那段時間。這段時間當下的感覺是很痛苦,但一旦走出來了,反而會有所體會,並在生命中產生意義。Brooks提出主要的原因是出現真正的危機時,暴露於負面情緒會使人更堅強,研究顯示暴露於刺激,將帶來憤怒、恐懼與焦慮等感受的壓力免疫訓練(stress inoculation training),讓人得以學習處理相關情緒,有效培養情緒復原力。

Brooks告訴我們這些事實,主要是強調:不該完全從負面的角度看待衰弱。我們全都會有那麼一天,而且脆弱將以許多形式展現。因此,當我們誠實虛心面對自己的弱點,將更能自在做自己。當我們用自己的弱項與他人連結,生活中的愛會成長,最後終於能放下擔子,不再擔心被人看破手腳。但Brooks也知道,大部分的人做不到這點,特別是過往我們都習慣於對外展現自己的長處不可能輕易認輸。

他提供以下的思考方式:如果我們不願意接納自己的脆弱,先想像他人被我們吸引,是因為我們做人真誠,不渾身是刺,而且心中沒有恐懼。在我們身邊時人們可以放鬆,吐露心事。他們受到啟發,看見像我們這樣事業有成的人,不害怕說出:「我以前比現在優秀。」因為做真正的自己,不必隱藏任何事,不擔心結果會如何,身心得以舒展。因為謙遜做自己,得以放鬆,準備好跳上第二曲線。

臣服於自己的衰退,接受沒有過去優秀的事實,對外坦承,這是重啟人生,發展第二曲線的起點。

圖片來源: Dall.E 生成

圖片來源: Dall.E 生成



avatar-img
18會員
41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Roger學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隨著年紀的增長,我們的身體會衰退,我們的思考與能力無法與我們在巔峰一樣,此時我們我們有時候會感到自己變得脆弱,這時我們應該去掩蓋我們的弱點嗎?Arthur Brooks在《重啟人生》一書中告訴我們:「明白自身的弱點,反而是愈來愈強大的祕訣,你失去的事、你的衰退,有可能是你和他人的禮物。」 Broo
《重啟人生》的作者Arthur Brooks提出了三個練習,讓我們不會在人生終止時留下後悔與遺憾。這些包括事先分配時間,做核心要務和聰明投資。關注這些關係帶來的回報,而不是看我們自己的方便。
Arthur Brooks在《重啟人生》一書中談到,全心投入工作的人,往往忽略兩種重要的人際關係:愛情跟親密的友誼,缺乏這兩種關係會讓人感到孤獨。 隨著時代變遷,夫妻間的關係與過往有很大的不同,2022年台灣婚齡未滿五年即離婚的比例為34.75%,這表示有三分之一的婚姻不到五年即吿終止。美國狀況也
人的一生好像都在不斷的追求,追求新的目標,追求更大的成功。不斷的追求的背後,代表著我們沒有辦法得到持續的滿足感,就如同肚子餓這種生理需求一樣,吃了食物之後會感到飽足感,但一陣子之後,肚子又會開始餓了,迫使我們又需要去找食物來填補肚子,這是人類為了持續繁衍的進化結果。《重啟人生》一書的作者Arthur
很多工作狂的起因主要是對「成功」成癮,不斷的追求成功所帶來的金錢、地位、掌聲或稱讚,當成功來臨時,腦內會像喝酒或抽菸、吸毒一樣的分泌多巴胺,帶來欣快、愉悅的感覺,會讓人一次一次的想要重現這樣的感受,就會持續投入工作,追求成功。 另外一個導致成功成癮症的原因是「害怕失敗」,《重啟人生》一書的作者Ar
工作成癮症(workaholism)或稱工作狂一詞由心理學家奧茲(Wayne Oates)提出,美國的CEO平均每星期工作62.5小時,一般工作者是44小時,某些領導者的工時甚至比這更長,這篇文章探討了工作成癮者的工作模式與行為特點,以及如何檢測自己是否有成癮的跡象。
隨著年紀的增長,我們的身體會衰退,我們的思考與能力無法與我們在巔峰一樣,此時我們我們有時候會感到自己變得脆弱,這時我們應該去掩蓋我們的弱點嗎?Arthur Brooks在《重啟人生》一書中告訴我們:「明白自身的弱點,反而是愈來愈強大的祕訣,你失去的事、你的衰退,有可能是你和他人的禮物。」 Broo
《重啟人生》的作者Arthur Brooks提出了三個練習,讓我們不會在人生終止時留下後悔與遺憾。這些包括事先分配時間,做核心要務和聰明投資。關注這些關係帶來的回報,而不是看我們自己的方便。
Arthur Brooks在《重啟人生》一書中談到,全心投入工作的人,往往忽略兩種重要的人際關係:愛情跟親密的友誼,缺乏這兩種關係會讓人感到孤獨。 隨著時代變遷,夫妻間的關係與過往有很大的不同,2022年台灣婚齡未滿五年即離婚的比例為34.75%,這表示有三分之一的婚姻不到五年即吿終止。美國狀況也
人的一生好像都在不斷的追求,追求新的目標,追求更大的成功。不斷的追求的背後,代表著我們沒有辦法得到持續的滿足感,就如同肚子餓這種生理需求一樣,吃了食物之後會感到飽足感,但一陣子之後,肚子又會開始餓了,迫使我們又需要去找食物來填補肚子,這是人類為了持續繁衍的進化結果。《重啟人生》一書的作者Arthur
很多工作狂的起因主要是對「成功」成癮,不斷的追求成功所帶來的金錢、地位、掌聲或稱讚,當成功來臨時,腦內會像喝酒或抽菸、吸毒一樣的分泌多巴胺,帶來欣快、愉悅的感覺,會讓人一次一次的想要重現這樣的感受,就會持續投入工作,追求成功。 另外一個導致成功成癮症的原因是「害怕失敗」,《重啟人生》一書的作者Ar
工作成癮症(workaholism)或稱工作狂一詞由心理學家奧茲(Wayne Oates)提出,美國的CEO平均每星期工作62.5小時,一般工作者是44小時,某些領導者的工時甚至比這更長,這篇文章探討了工作成癮者的工作模式與行為特點,以及如何檢測自己是否有成癮的跡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是誰?在哪裡?主導了我們的生命? 有些時候在面對生活中一些壓力時好像總會覺得力不從心,感受到了很多負面情緒,有些時候則是覺得自己根本無法掌握生活中的一切,內心滿是無力與無奈,也許會開始產生懷疑,覺得自己快被生活的一切給壓垮了,也許會想著:「我的人生也就這樣了嗎?」「這真的就是真實了嗎?」
Thumbnail
弗蘭克從集中營歷劫到意義治療的誕生,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E. Frankl的生死與惡劣環境的逼迫、在苦痛與絕望中找到生命活下去的意義,並創立了「意義治療法」,幫助世人尋找生命的意義。
Thumbnail
此文章在描述作者面對自己的脆弱,常常感到無助和害怕。有時她會害怕失控,幸好她懂得尋求外部的支持與資源。 作者表達,如果有人願意聆聽、接納她的脆弱,她一定會願意告訴這個世界。
Thumbnail
2023年的10月透過朋友的推薦和網路資訊,於是打開了這本我觀望已久的哲學心理書。初品此書當下的心境是對於人際、社會、自我感到無力和絕望,不再相信人與人之間有純粹的信任,也不再相信社會是單純的,更不再相信自己有勇氣和能力可以面對困境,但當我翻開第一個章節,簡單明瞭的一句話:生命中所遇到的困境都和人際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面對困難時的心情壓力,以及如何樂觀面對人生挑戰。文章呼籲讀者要保持堅強,並給予了鼓勵和支持。這篇文章鼓勵人們把痛苦留到明天,並表達了作者的支持和陪伴。
Thumbnail
《活出意義來》是由曾在集中營存活下來的弗蘭克所著,書中記錄了在集中營遭遇的非人經歷,並創建了「意義治療學」這個新領域。 【這本書推薦給誰讀?】 1. 尋找生活方向的人:對於那些感到迷茫、不知道該往哪裡走的人 2. 對心理學感興趣的人:如果你對心理學有興趣,《活出意義來》會給你帶來大量的啟發。
Thumbnail
《活出意義來》Man’s Search for Meaning作者是心理學家、精神科醫生維克多·弗蘭克,他在此書分享自己在納粹集中營的經歷;並分析集中營倖存者的心理特徵。 整本書以敘事性的方式講述作者在集中營看到的故事,讓讀者透過這些故事及心理分析的內容去尋找「自己人生的意義」。   書中一段
Thumbnail
《活出意義來》這本書的作者維克多·弗蘭克,曾經在二戰納粹集中營中,經歷了如同地獄般的生活,但是在那極度惡劣的環境中,他因為心裡強大而活下來 這本書是他在倖存後的回憶,第一部分書寫在集中營中的經歷和想法;第二部分則是談到意義療法 以下列出書中部分的內容,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人生中,你會經歷很多艱難的時刻,但這也會讓你意識到以前不曾在意過的好時光。” 每一段艱難的經歷都是人生中的一堂課,一次深刻的反思。在逆境中,我們學會了堅韌和毅力,培養自己克服困難的能力。
Thumbnail
佛蘭克博士,一個在納粹集中營倖存的精神醫學家,他經歷了納粹集中營的各種折磨後提出了新的心理治療法:「意義治療」。在書中,他多次引用哲學家尼采的一句話:「懂得為何而活的人,差不多任何痛苦都忍得住。」而這也正是意義療法的主張。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是誰?在哪裡?主導了我們的生命? 有些時候在面對生活中一些壓力時好像總會覺得力不從心,感受到了很多負面情緒,有些時候則是覺得自己根本無法掌握生活中的一切,內心滿是無力與無奈,也許會開始產生懷疑,覺得自己快被生活的一切給壓垮了,也許會想著:「我的人生也就這樣了嗎?」「這真的就是真實了嗎?」
Thumbnail
弗蘭克從集中營歷劫到意義治療的誕生,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E. Frankl的生死與惡劣環境的逼迫、在苦痛與絕望中找到生命活下去的意義,並創立了「意義治療法」,幫助世人尋找生命的意義。
Thumbnail
此文章在描述作者面對自己的脆弱,常常感到無助和害怕。有時她會害怕失控,幸好她懂得尋求外部的支持與資源。 作者表達,如果有人願意聆聽、接納她的脆弱,她一定會願意告訴這個世界。
Thumbnail
2023年的10月透過朋友的推薦和網路資訊,於是打開了這本我觀望已久的哲學心理書。初品此書當下的心境是對於人際、社會、自我感到無力和絕望,不再相信人與人之間有純粹的信任,也不再相信社會是單純的,更不再相信自己有勇氣和能力可以面對困境,但當我翻開第一個章節,簡單明瞭的一句話:生命中所遇到的困境都和人際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面對困難時的心情壓力,以及如何樂觀面對人生挑戰。文章呼籲讀者要保持堅強,並給予了鼓勵和支持。這篇文章鼓勵人們把痛苦留到明天,並表達了作者的支持和陪伴。
Thumbnail
《活出意義來》是由曾在集中營存活下來的弗蘭克所著,書中記錄了在集中營遭遇的非人經歷,並創建了「意義治療學」這個新領域。 【這本書推薦給誰讀?】 1. 尋找生活方向的人:對於那些感到迷茫、不知道該往哪裡走的人 2. 對心理學感興趣的人:如果你對心理學有興趣,《活出意義來》會給你帶來大量的啟發。
Thumbnail
《活出意義來》Man’s Search for Meaning作者是心理學家、精神科醫生維克多·弗蘭克,他在此書分享自己在納粹集中營的經歷;並分析集中營倖存者的心理特徵。 整本書以敘事性的方式講述作者在集中營看到的故事,讓讀者透過這些故事及心理分析的內容去尋找「自己人生的意義」。   書中一段
Thumbnail
《活出意義來》這本書的作者維克多·弗蘭克,曾經在二戰納粹集中營中,經歷了如同地獄般的生活,但是在那極度惡劣的環境中,他因為心裡強大而活下來 這本書是他在倖存後的回憶,第一部分書寫在集中營中的經歷和想法;第二部分則是談到意義療法 以下列出書中部分的內容,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人生中,你會經歷很多艱難的時刻,但這也會讓你意識到以前不曾在意過的好時光。” 每一段艱難的經歷都是人生中的一堂課,一次深刻的反思。在逆境中,我們學會了堅韌和毅力,培養自己克服困難的能力。
Thumbnail
佛蘭克博士,一個在納粹集中營倖存的精神醫學家,他經歷了納粹集中營的各種折磨後提出了新的心理治療法:「意義治療」。在書中,他多次引用哲學家尼采的一句話:「懂得為何而活的人,差不多任何痛苦都忍得住。」而這也正是意義療法的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