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4|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你想像中的求職對手真的是你的對手嗎?或是你才是自己的對手?


先前到某私立大學協助職涯諮詢,來談的學生嚮往的工作與職涯路徑,大多跟所唸科系沒有直接相關,這在現在多元發展的趨勢下,似乎正常不過。不過,我也觀察到有些有趣的現象,像是將重點放在自己缺乏的部分、對於想做的工作停留在蒐集資訊階段,缺乏實際接觸經驗,以及過度放大與未知競爭者同台較勁的恐懼。


將想要停留在想像,錯過累積時間點

舉例來說,有來談學生想要從事跟導遊、領隊相關的工作,但是起心動念比較來自於自己對於相關工作的初淺概念,尚未進入到搜尋資訊、諮詢相關業界人士甚至弄清楚考試需要的科目與資格等步驟,也尚不理解華語導遊、領隊與外語導遊、領隊等不同工作內容與服務對象的差別。這樣的知識落差,或許更多來自於習慣被動接收資訊,而非主動蒐集資訊的習慣,傾向被動等待到需要做決定的時間點,才在時間或是身邊家長或同儕壓力下,匆促做了當下看來最好的決定。


但是,若將對相關產業感興趣的時間點倒推,或許這樣的興趣早就在大一、大二時就萌芽,當時若能老老實實地搜尋、探索相關資訊,或許會更早就發現高中畢業的自己,已經有應考資格,而在先前的幾個寒暑假,或許也就可以到相關產業工讀,可以透過實際浸淫在目標產業中,了解產業的上下游與實務知識,也幫自己連結實務的人脈。


將重點放在缺乏,錯過展現自己優勢的機會

另外,也有來談學生將重點放在自己缺乏的部分,擔心自己的私立大學學歷無法與國立大學學生競爭,或是自己的英文不夠好,詢問大概多益要到幾分才能符合用人單位門檻?其實這樣的提問,仍未跳脫被動等待篩選或淘汰的思維,只將自己的籌碼限定在普遍條件式的門檻,無論是學歷、語言證照、程式語言等外顯資格。


然而,這樣的思維卻往往排除了個人在不同生命經驗積累下,每個人所具備不同性格、經驗、技能之間的差異。舉例來說,與其比較多益考試分數是500分還是600分,如果有接待國外學生的親善大使或是語言交換資歷,或許更能證明自己對於外語的自學動機,以及運用外語與人溝通、實際用於專案的能力。


企業挑人不是食品工廠挑水果,而是挑讓團隊更好的人

其實,每個企業在找的人,並不是某個符合標準的人,而是適合特定工作需求與特定團隊的人。企業選人的原則,並不是像是食品工廠進行品管篩選,超過某些重量或是尺寸的水果就會被篩掉。求職更像網路交友或配對,除了履歷的外在條件過了第一關,更看重求職者在過往經歷、面試中展現出自己所累積的經驗、技能,以及求職者如何輔助或補充既有團隊的能力。


記得自己有次的公關工作面試,總共面試了五關到了最後一關,在面試過程中,面試官的提問或是一起討論的實務案例都可以應答如流,但最後我沒有拿到那個工作機會。後來,基於好奇問了負責招募的人資夥伴,後來得到的答案是團隊最後決定要招募的人,可以讓既有團隊的有「更好的團隊組成」。


後來知道是哪位候選人拿到工作後,我了解了該位候選人的背景,更了解人資夥伴所說的「更好的團隊組成」是什麼意思,包括該候選人的企業年資、專業年資或是跨國的工作經驗等,要帶領既有團隊的資深成員的能力,都會是更合適既有團隊的人選。但這樣的選人邏輯,通常不會是求職者一開始知道,或是之後有辦法問得到的。


如果將這樣的邏輯換到投遞履歷與求職上,求職者與其去揣想與自己競爭同一工作競爭者的狀態,資歷有多優秀,或許求職者更可以做的功課是,將專注力拉回自己的身上,試著仔細梳理自己的經歷、能力與可能可以貢獻既有團隊的部分,無論是特殊的學習/產業相關經歷、專案、還是曾經歷過目標求職產業上下游公司的歷練,都是可以補足團隊,讓團隊更好的加分項。


有了你之後,你未來的團隊會更好嗎?

回到求職與長期的職涯探索,在向外探索可能感興趣的產業與職缺時,身為求職者,或許更應該回到自己現有的座標,整理自己過往一路走來,具體幫助他人與團隊的成就,與可資證明的經歷,讓用人單位主管與既有團隊,可以具體想像,有了你的加入,我們的團隊可以獲得什麼技能與經驗的補充,你是能讓我們團隊更好的人嗎?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