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2|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沒人告訴過我們:做不好也沒關係,還是很值得被愛

💡如果你是第一次路過的讀者,這裡分享觀察憂鬱伴侶的日常。

上一篇「電視機事件」與伴侶一起梳理了她委屈的感受。雖然事情圓滿落幕,他們一家如常相處,可我腦海總時不時縈繞著:伴侶明明只是想協助別人,為什麼到頭來卻覺得自己很糟?真要我以吃瓜群眾來瞧,絕對會吐槽「蛤~?你已經做你能做的了耶!」


退一步說,如果都盡所能去做了,沒做好就沒做好,會怎麼樣嗎?(這不是擺爛的推託之辭,讀過上一篇你就能明白那種努力。)我透過另一場無關的對話,觀察到伴侶情緒卡住的地方,這才意識到「沒做好」的心理重量⋯⋯





另一場對話


「我爸一直說他 gogoro(電動機車) 很重,聽了很煩。」伴侶說。

「煩什麼呢~?」我問。

「可能是因為我陪他去選的,我就覺得也有責任啊。」伴侶停下來思考一陣之後:「雖然最後是他自己做決定的啦,但他否定車就很像在否定我。」

「你陪他去選車,他可能覺得幫了大忙。」我說。

「大概吧?我不知道,他沒說過謝謝。」伴侶說。


我們心裡都知道,爸爸只是在說車子很重。但之於伴侶而言,爸爸每提出哪裡不好、哪裡麻煩,伴侶就會出現「被否定」的想法,慣性地渾身煩躁。這次對話也間接叩擊了我所好奇的:「沒做好就沒做好,會怎麼樣嗎?」




沒做好就沒做好,會怎麼樣嗎?


我觀察到,這是一個循環


熱心的伴侶時常會因為他人的反應,而評判自己的表現。即便她在提供協助的當下,已經做完她所能盡的人事,但潛意識裡還是認為「結果」跟自己有關。有毒的是,結果好或不好取決於對方的感受,而這份感受又連結著伴侶的自我認同。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