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4|閱讀時間 ‧ 約 27 分鐘

休閒卻沒有帶來放鬆?注意是不是休閒被標準化了

當談到休閒時,很多人會認為,休閒帶來放鬆是自然而然的結果

但是,為什麼有時候我們在經歷了休閒活動後,反而感覺並沒有真正得到放鬆呢?

最近有想到一個原因,就是會不會是因為休閒被「標準化」了

有些休閒方式,可能是一些人比較認為比較推崇的,可是,它真的適合自己嗎? 不一定

這也讓我開始思考,休閒是否應該更加考慮個人化,而不是被社會或他人定義的模式

以前國小中小教育,我們常常要寫出個標準答案,畢竟因為要去學些正確的知識分和拿成績,但如果是連休閒都被標準化呢? 感覺就很像是活成一個機器人,一值在符合外在標準,結果就導致忽略個人情況

舉例來說,某些長輩或其他人,可能會認為某些休閒活動是普遍適合的,像是外出旅行或聚會,可是這些,真的適合每個人嗎?

例如

小時候年節,有時候會和家中長輩去遊山玩水,他們喜歡拍攝一些風景照,大概就是走到哪裡拍個照而已

但是,對於我們我和親戚家小孩來說,這種活動,其實挺無聊的。旅行結束後,因為整個過程沒有什麼特別有趣的事情發生,感覺就只是到很多景點去拍照,我們很難跟別人分享這些經歷,因為實在沒什麼可說的

或者,一些年節一些家族聚餐,也會讓人感到無趣,就碰到一些人或面對各種話題,氣氛變得很緊繃或做作,過程中不僅感受不到快樂,反而覺得很不自在,結束後也常常會覺得心裡空虛,除了一些平常沒有吃到的食物之外,沒有任何滿足感

相對來說,對於我和一些親戚家的小孩來說,我們小時候,更享一些其他的活動

例如,當時我們會一起玩各種遊戲,不論是線上、桌遊、口語互動類的;或例如,我們也會一起看有趣的書和漫畫,或是一起解謎類書籍挑戰,或一起出題目給對方猜,或一起畫畫等等

這些事情,不僅在進行的過程中充滿樂趣,事後回想起來,也會覺得是珍貴的回憶

(圖:例如小時候會玩一些卡牌)


我現在大學後,也是有類似感覺

例如有次,家裡的長輩曾經一直要我去一些地方玩,但到了一定年紀後,我發現和他們一起出遊幾乎從來都不會好玩,加上我也有些自己的興趣了

而且,這種不好玩的感覺比小時候更為強烈

例如之前有次旅行,他們出去外面,我就選擇待在飯店裡做自己的事情,例如補眠和創作,然後我們的作息時間也完全不同,甚至還因為這樣有點吵起來

所以,之後當他們再提出一起旅行的要求,我都會盡量都先拒絕,因為我知道這樣的方式並不適合我,也無法帶來真正的放鬆


現在的我,就很喜歡寫文章和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和經歷,過程中,可以探索和表達自己,而之後看到自己的作品時,也會感到非常滿足

或者,我也會花時間看一些課外書籍,從中學習新的知識或方法,這些內容能成為我創作的靈感素材,或者能有效改善生活

而一個活動能否真正讓人感到滿意,除了跟活動選擇有關,也跟採用的方式有關

以旅行為例,我會更傾向於選擇與我興趣相關的旅行,例如,之前我參加過 Dcard 舉辦的活動,這活動跟創作者有關,當時就有在先前一些創作經驗,那活動過程有趣,事後也讓我感覺滿意,就是我比較喜歡的旅行方式


所以

選擇什麼樣的休閒方式,更多的是需要回到內心,去評估自己在活動中的感受,還有過程結束後的感受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需求和偏好,所以強迫自己去參加那些未必能讓自己感到放鬆的活動,就可能會表面休閒,但是過程中或者事後,就會覺得不滿足

一個活動,對A來說可能會覺得很有趣或令人滿意,但對B來說卻可能毫無感覺,而對C來說,整個過程可能會讓他感到心累

因此,我們常常網路上看到的廣告或宣傳,可能或多或少,去推崇某種「標準化」的休閒方式,讓人感覺這些活動是普遍適合所有人的

然而,這些真的就是我們最佳的休閒選擇嗎?

有時候,即便是那些花費較高的休閒方式,也未必能帶來更大的放鬆效果或更多的快樂,但是因為它比較有商機所以被宣傳較多,因此容易被人提起

但這些活動真的適合自己嗎? 不一定

之前也看過一些文章,裡面提到價格常常會反過來影響感受,即使相同的東西,但因為賣比較貴,會讓人有比較好的感受

這也提醒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購買產品還是服務,都應該對價格與感受之間的關係保持警覺,並思考這些因素如何影響我們的決策和滿意度,才不會因此花更多的錢,而是去回到更本內心,去體會一下過程和事後感受


https://dq.yam.com/post/3101

https://www.forbes.com/sites/daviddisalvo/2017/08/16/how-your-brain-tricks-you-into-thinking-more-expensive-wine-tastes-better/

真正的關鍵在於,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體驗這個活動的過程和之後的感受

每個人都會對同一種活動有不同的反應,與其追隨一種標準化模式,不如去體會屬於自己的感受,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休閒方式,才能讓休閒帶來滿足吧


這影片也可以去參考看看喔


相關文章

幸福並非僵化、意義的意義《過得還不錯的人生:運用幸福心理學的智慧,避開不幸的陷阱,成就愉快而滿足的生活》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