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負面情緒漩渦:改變歸因、改變你的未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當挫折來臨,你是如何解釋發生的一切?

每當我們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大腦總會急著尋找「為什麼會這樣?」我們渴望找到原因,試圖拼湊出一個合理的解釋,讓一切變得可控。但如果我們的解釋方式是錯誤的,情緒就會被帶偏,讓我們在懊悔、無助、甚至憤怒中越陷越深。

有時,我們會過度自責,覺得「一定是我不夠好」;有時,我們會讓絕對化思維掌控自己,認為「我永遠不會成功」;有時,則把責任全推給外界,讓自己停滯不前,如同站在一條充滿霧氣的道路上,遲遲不敢向前。

但事實是,你不是不夠好,而是你的「解釋方式」影響了你的情緒和行動力。 就像同樣的雨,有人視為災難,有人卻看見了滋養萬物的契機。我們如何解讀一件事,決定了它對我們的影響。

raw-image

這篇文章將揭示 6 種最常見的錯誤歸因,並告訴你如何調整思維,讓情緒不再束縛你的腳步,幫助你找回前進的力量。


1. 過度自責:「一定是我不夠好」


錯誤歸因:有些人一遇到困難,第一時間不是分析問題,而是責備自己。「如果我再努力一點,結果就不會這麼糟」、「是不是因為我太笨了?」這種過度自責的想法,像是一座沉重的枷鎖,把我們困在沮喪與自我懷疑之中。

調整方法:試著站在更客觀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問自己:「這真的是我的問題,還是還有其他影響因素?」不是每場風暴都因你而起,有時候,環境、時機、甚至純粹的運氣,都是影響結果的變數。

例子:面試沒通過,不代表你能力不足,可能只是競爭者剛好更符合企業需求。與其陷入「我不夠好」的漩渦,不如思考:「這次的經驗告訴了我什麼?下次可以如何更好地表現?」

2. 過度放大:「這件事毀了一切」


錯誤歸因:有時,一件小小的挫折,卻讓我們覺得世界都崩塌了。「這次失敗,就代表我再也沒有機會了!」、「這件事毀了我整個計畫!」這種思維讓我們把短期的低谷視為無法跨越的深淵。

調整方法:試著拉長時間軸,問問自己:「這件事五年後還會影響我嗎?」大部分時候,答案是否定的。生命是一場漫長的旅程,今天的波折,只是未來故事中的一個小片段。

例子:考試失利,不代表學業生涯結束;職場上受挫,不代表未來沒有更好的機會。與其讓失敗壓垮自己,不如把它視為一次經驗累積,讓自己在下一次挑戰中更有準備。

3. 絕對化思維:「我永遠都做不好」


錯誤歸因:當我們經歷一次失敗,容易不自覺地給自己貼上標籤:「我就是不行」、「每次都這樣,我根本沒救了」。這種全或無的想法,讓我們忽略了成長的可能性,像是為自己的人生寫下了一條無法改變的結局。

調整方法:提醒自己:「現在的狀況並不等於未來的結果。」學習任何技能、達成任何目標,都是一個累積的過程,而不是一個瞬間決定的成敗。

例子:演講時表現不佳,不代表你不適合公開說話,而是你還需要多練習,熟悉舞台感。所有的高手,都是從「不擅長」開始的,每一次經驗,都是進步的墊腳石。

4. 他人歸因:「都是別人的錯」


錯誤歸因:當事情不順利時,我們可能會本能地把問題推給外界:「主管根本不懂得欣賞我」、「這是別人的錯,不是我的問題」。這種思維會讓我們習慣性地放棄掌控權,覺得自己是個被動的受害者。

調整方法:試著問自己:「即使環境不理想,我還能做些什麼?」即使外在因素影響我們,我們仍然擁有選擇權,決定如何回應、如何調整自己的策略。

例子:如果團隊效率低落,與其抱怨隊友,不如主動提出更好的工作方式,或是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讓合作變得更順暢。

5. 逃避責任:「這是環境的問題,我改變不了」


錯誤歸因:當現實不如預期時,我們有時會選擇逃避,認為「這不是我的錯,這世界本來就不公平」,於是我們選擇不行動,讓自己停留在原地。

調整方法:環境確實影響我們,但我們仍然擁有選擇權。我們可以選擇抱怨,也可以選擇在有限的條件下找到突破點。

例子:如果覺得目前的工作發展有限,與其抱怨公司,不如提升自己,學習新技能,為未來開創更多機會。

6. 過度泛化:「一次失敗代表一輩子都會失敗」


錯誤歸因:一次失敗,讓我們開始害怕所有相似的挑戰,覺得「這條路不適合我」、「我就是這樣,沒辦法改變了」。這種想法,會讓我們不敢嘗試新的可能性,讓潛在的機會從指縫中溜走。

調整方法:提醒自己,每次經歷都是獨立的,過去的失敗,並不代表未來沒有成功的機會。

例子:如果一場比賽失利,不代表你不適合這個領域,可能只是這次準備不足。下一次調整策略,結果可能完全不同。

結語:改變解釋方式,改變你的未來


情緒不是由事情本身決定,而是由我們如何解釋它決定的。當你學會調整思維,你會發現,很多困境其實並沒有你想得那麼糟,而你也擁有比自己想像中更多的選擇權。

當你下一次陷入負面情緒時,請試著問自己:

🌱 「這件事真的像我想的那麼嚴重嗎?」

🌱 「我能從這次經驗中學到什麼?」

🌱 「下一步,我可以做些什麼?」


你的解釋方式,決定了你的人生方向。改變思維,前方的路,會變得更加清晰。

avatar-img
9會員
177內容數
生活與工作就像一場冒險,而「刻意微挑戰」就是你的指南針。 「刻意微挑戰」=刻意練習+微習慣+自主挑戰 透過一點點的小改變、累積大成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刻意微挑戰 的其他內容
我們不是不夠努力,而是被「不如預期」的情緒困住了。你明明已經很拼,但結果不如想像,失望、焦慮、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但問題不在於結果,而是我們怎麼看待它。本文幫你剖析 5 種常見的情緒反應,讓你學會面對落差,而不是被它拖住。失敗不是終點,只要願意調整心態,每一次「不如預期」都能變成成長的轉機!
壓抑情緒看似能讓我們更冷靜、理性,但事實上,它會偷偷消耗我們的大腦資源,讓專注力下降,記憶力變差,甚至影響創造力和決策能力。情緒其實是大腦的訊號,忽略它只會讓我們的思維變得僵硬、無法靈活應對挑戰。學會適時處理情緒,讓情緒流動,而不是壓抑,才能讓我們保持清晰的頭腦,進而提高學習和工作的效率。
焦慮常讓我們想掌控一切,但結果卻越想控制,越感覺失控。其實,焦慮讓我們陷入了五種錯誤的控制感,讓自己不停地思考、準備,卻無法真正行動。過度思考會讓我們行動力下降,擔心未來又讓我們忽略當下,反而更難解決問題。學會放下這些控制的假象,接受不確定性,專注於當下的行動,才能真正走出焦慮,獲得內心的平靜。
改變很難,但不是因為你不努力,而是努力的方向可能錯了。我們常被情緒干擾卡住腳步,舊習慣像無形的枷鎖,新習慣又難以啟動,而繁雜的目標讓人無從下手。其實,改變不需要天大的決心,也不是一場硬碰硬的戰鬥,而是一次次小而堅定的調整。當你停下來,釐清這些阻礙,改變就不再是巨大的挑戰,而是可見的進步。
你以為的自責,其實是在消耗你前進的力量。 很多人把自責與負責混為一談,覺得自責能讓自己更有責任感。事實上,自責只會讓我們停留在對錯誤的悔恨中,而負責才是真正改變的關鍵。學會面對錯誤,用建設性的態度尋找解決方案,比陷入負面情緒更有意義。停止內耗,將注意力轉向可以改善的方向,是讓自己進步的關鍵。
遇到問題時,我們的大腦經常會「添油加醋」,讓壓力變得更大。這就是「3P陷阱」:持久性,覺得問題永遠不會好;普遍性,覺得一次失敗影響整個人生;個人化,覺得全都是自己的責任。學會識別這些陷阱,重新檢視情況,你會發現情緒不是敵人,而是幫助你找到解決方法的向導。理解它,生活就能輕鬆許多!
我們不是不夠努力,而是被「不如預期」的情緒困住了。你明明已經很拼,但結果不如想像,失望、焦慮、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但問題不在於結果,而是我們怎麼看待它。本文幫你剖析 5 種常見的情緒反應,讓你學會面對落差,而不是被它拖住。失敗不是終點,只要願意調整心態,每一次「不如預期」都能變成成長的轉機!
壓抑情緒看似能讓我們更冷靜、理性,但事實上,它會偷偷消耗我們的大腦資源,讓專注力下降,記憶力變差,甚至影響創造力和決策能力。情緒其實是大腦的訊號,忽略它只會讓我們的思維變得僵硬、無法靈活應對挑戰。學會適時處理情緒,讓情緒流動,而不是壓抑,才能讓我們保持清晰的頭腦,進而提高學習和工作的效率。
焦慮常讓我們想掌控一切,但結果卻越想控制,越感覺失控。其實,焦慮讓我們陷入了五種錯誤的控制感,讓自己不停地思考、準備,卻無法真正行動。過度思考會讓我們行動力下降,擔心未來又讓我們忽略當下,反而更難解決問題。學會放下這些控制的假象,接受不確定性,專注於當下的行動,才能真正走出焦慮,獲得內心的平靜。
改變很難,但不是因為你不努力,而是努力的方向可能錯了。我們常被情緒干擾卡住腳步,舊習慣像無形的枷鎖,新習慣又難以啟動,而繁雜的目標讓人無從下手。其實,改變不需要天大的決心,也不是一場硬碰硬的戰鬥,而是一次次小而堅定的調整。當你停下來,釐清這些阻礙,改變就不再是巨大的挑戰,而是可見的進步。
你以為的自責,其實是在消耗你前進的力量。 很多人把自責與負責混為一談,覺得自責能讓自己更有責任感。事實上,自責只會讓我們停留在對錯誤的悔恨中,而負責才是真正改變的關鍵。學會面對錯誤,用建設性的態度尋找解決方案,比陷入負面情緒更有意義。停止內耗,將注意力轉向可以改善的方向,是讓自己進步的關鍵。
遇到問題時,我們的大腦經常會「添油加醋」,讓壓力變得更大。這就是「3P陷阱」:持久性,覺得問題永遠不會好;普遍性,覺得一次失敗影響整個人生;個人化,覺得全都是自己的責任。學會識別這些陷阱,重新檢視情況,你會發現情緒不是敵人,而是幫助你找到解決方法的向導。理解它,生活就能輕鬆許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我們沉浸在負面情緒中時,我們的思維模式就被局限了。 試著觀察你的想法,而不是認同它們。
Thumbnail
我們的許多煩惱,都是因為在人與事之間琢磨錯了方向。很多時候,我們被眼前的問題困住,以為解決了它們就能心安。然而,真正讓我們煩惱的,往往不是表面的事,而是我們的心態和思維方式。與其在小事上糾結,不如退一步看看整體情況。當我們能夠看清事情的真相,找到真正的問題所在,就能用更輕鬆的心態去面對挑戰。人生就像
Thumbnail
病由心生,是指疾病會依心情的感受,變好或變壞。內心狀態支配著身體這件事,許多人都有真切地感受過。 當精神壓力導致的緊張狀態持續時,身體就會出現各種不適。 許多人在下班回家後,腦海裡還是不斷盤旋著白天發生的事。比如:跟同事或客戶之間發生的不愉快,跟家人之間的摩擦,擔心業績壓力、擔心
Thumbnail
今天這篇文章我想要分享一個轉化負面情緒的小技巧。 當你遇到糟糕的事情打壞了你的心情,比如說在交友軟體上遇到不順心的事。你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把這件事在心裡打上一個標籤,最簡單就是打上「我真的超不爽」標籤。第二件事情是關注這個情緒,去觀察這個情緒在你身上造成的作用,比如說讓你連飯都吃不下去,或者不想去
Thumbnail
在心理層面,當我們想做出改變卻遲遲無法踏出第一步時,往往是因為設定了不合理的目標和標準。透過降低期待,做一些容易達成的目標,可以為心靈帶來良好的感受,並激勵我們持續努力。
Thumbnail
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事情冒出不舒服的情緒,情緒其實並沒有好壞之分,而是感覺舒不舒服。
Thumbnail
在我們在引導尋求療癒的當事人進入內心最深處,試圖找出情緒困擾的根源時,因為每位當事人習慣的表達方式或是使用的詞彙甚至對事情的理解方式都天差地別,有時就會像進入複雜的迷宮一樣,不但走不出來,甚至可能會離出口越來越遠,這時,當然就得修改路線,重新開始 記得有一次,當我覺得路線開始偏移時,腦海中突然出現
Thumbnail
在生活中,情緒與思維方式對人們的行為和目標達成有著深遠的影響。本文探討瞭如何分析情緒、不同的情緒反應和錯誤的思維方式,並提供了走出情緒迷宮的方法。透過正確的思考方式,我們能夠更健康地面對生活的挑戰。
Thumbnail
人際關係中的挑戰可能會給我們帶來壓力與情緒波動。本文分享如何認識自身問題及處理關係危機的方法,並鼓勵讀者以寫作的方式釐清內心。內文也提到心理學書籍《被討厭的勇氣》中的觀點,並分享我調整內心的心路歷程。
你曾陷在負面漩渦中,難以自拔? 你曾鑽牛角尖,重複思考無法改變的事? 你曾輾轉反側,焦心憂慮於未知的答案? 別總是把情緒低潮推給水逆、賀爾蒙作祟 你要做的事是認清負面思考的影響與運用解決問題的思考方式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我們沉浸在負面情緒中時,我們的思維模式就被局限了。 試著觀察你的想法,而不是認同它們。
Thumbnail
我們的許多煩惱,都是因為在人與事之間琢磨錯了方向。很多時候,我們被眼前的問題困住,以為解決了它們就能心安。然而,真正讓我們煩惱的,往往不是表面的事,而是我們的心態和思維方式。與其在小事上糾結,不如退一步看看整體情況。當我們能夠看清事情的真相,找到真正的問題所在,就能用更輕鬆的心態去面對挑戰。人生就像
Thumbnail
病由心生,是指疾病會依心情的感受,變好或變壞。內心狀態支配著身體這件事,許多人都有真切地感受過。 當精神壓力導致的緊張狀態持續時,身體就會出現各種不適。 許多人在下班回家後,腦海裡還是不斷盤旋著白天發生的事。比如:跟同事或客戶之間發生的不愉快,跟家人之間的摩擦,擔心業績壓力、擔心
Thumbnail
今天這篇文章我想要分享一個轉化負面情緒的小技巧。 當你遇到糟糕的事情打壞了你的心情,比如說在交友軟體上遇到不順心的事。你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把這件事在心裡打上一個標籤,最簡單就是打上「我真的超不爽」標籤。第二件事情是關注這個情緒,去觀察這個情緒在你身上造成的作用,比如說讓你連飯都吃不下去,或者不想去
Thumbnail
在心理層面,當我們想做出改變卻遲遲無法踏出第一步時,往往是因為設定了不合理的目標和標準。透過降低期待,做一些容易達成的目標,可以為心靈帶來良好的感受,並激勵我們持續努力。
Thumbnail
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事情冒出不舒服的情緒,情緒其實並沒有好壞之分,而是感覺舒不舒服。
Thumbnail
在我們在引導尋求療癒的當事人進入內心最深處,試圖找出情緒困擾的根源時,因為每位當事人習慣的表達方式或是使用的詞彙甚至對事情的理解方式都天差地別,有時就會像進入複雜的迷宮一樣,不但走不出來,甚至可能會離出口越來越遠,這時,當然就得修改路線,重新開始 記得有一次,當我覺得路線開始偏移時,腦海中突然出現
Thumbnail
在生活中,情緒與思維方式對人們的行為和目標達成有著深遠的影響。本文探討瞭如何分析情緒、不同的情緒反應和錯誤的思維方式,並提供了走出情緒迷宮的方法。透過正確的思考方式,我們能夠更健康地面對生活的挑戰。
Thumbnail
人際關係中的挑戰可能會給我們帶來壓力與情緒波動。本文分享如何認識自身問題及處理關係危機的方法,並鼓勵讀者以寫作的方式釐清內心。內文也提到心理學書籍《被討厭的勇氣》中的觀點,並分享我調整內心的心路歷程。
你曾陷在負面漩渦中,難以自拔? 你曾鑽牛角尖,重複思考無法改變的事? 你曾輾轉反側,焦心憂慮於未知的答案? 別總是把情緒低潮推給水逆、賀爾蒙作祟 你要做的事是認清負面思考的影響與運用解決問題的思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