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與自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Image: Lilawind)
容易自責的人常覺得自己不夠好,沒有價值,害怕失敗與犯錯,無形中也將自己看成受害者。
當我們能夠覺察,為自己的情緒與感受負責,在面對失敗與錯誤,我們仍然願意接納這樣的自己,這樣的不足,允許自己從較高的角度,較全觀的視野看待發生的一切,看見自己在關係裡的角色與姿態,期待與需要;
那麼,我們就開始接納自己,賦予自己內在力量的支持,以自我負責取代自我責備,放下無謂的罪惡感,生命將因此更加寬廣與自在。
avatar-img
26會員
823內容數
<<提供卡巴拉天使療癒、基礎靈魂藍圖解讀、心靈對談分享>> 認識自己是一輩子的事,愛自己是一輩子的學習,這個空間分享我認識自己的過程,除了見證自己的生命經驗,也但願啟發所有接觸者心中的內在之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anuya心靈內在空間 的其他內容
我們是否覺察在關係裡期待著什麼?渴望著什麼? 在關係裡我們需要什麼? 我們看待自己的觀點與態度,形成對外關係的回應方式,我們對於自我存在與價值的認同與看法,也影響著對外關係的互動姿態; 覺察,是有意識地看見對自己的認同與價值, 行動,是有意識地調整關係間的回應與態度,
內外一致地對話與溝通,需要用「心」看見與感受; 看見內心的軟弱與糾結, 感受內在的痛苦與悲傷, 覺察自己不是受害者, 連結完整的自我。 那麼, 在對話與溝通裡, 將開啟真實情感的連結, 不再企圖控制或依賴, 不再針鋒相對或小心翼翼; 而能夠正視自我價值的完整, 我們深知, 我們意識到,
平衡,存在於每個人之內; 每個人對於平衡有不一樣的理解與觀點、不一樣的表達與感受。 在當下裡,我們是否覺察、是否願意面對、是否同意允許、是否接納所有的自己, 我們或許就能夠體會從極端走向平衡,從分裂邁向和諧的狀態。
內在衝突源自於內在對於想要的與渴望的出現不一致,是小我與高我的分歧,產生了不舒服的情緒與感受, 然而,我們不需要消滅小我,也毋需壓抑情緒; 就只是如實接納,接納小我、接納情緒,允許自己可以不夠好、允許感受的存在。 那麼,小我與情緒知道被接納、理解與正視了,也就不需要再衝突了。
真正的溝通和對話,不是呈現上對下、強對弱、權威對服從的姿態,也不是操弄控制和依附的關係; 真正的溝通和對話,是雙向的、真誠的,是願意傾聽與自在表達的、是平等的、尊重的,是傳遞生命間和諧與互動的樣子。
信念,是我們深信不移的觀點、感受和想法; 我們相信它、習慣它,如同每天吃飯睡覺那樣的自然,又那樣的必然,已無所謂相不相信,它彷彿就是我們的一部分,在生活中實踐它、活出它。 因此,覺察一個限制與束縛我們的信念不容易,正如同我們很少對吃飯睡覺有所懷疑;
我們是否覺察在關係裡期待著什麼?渴望著什麼? 在關係裡我們需要什麼? 我們看待自己的觀點與態度,形成對外關係的回應方式,我們對於自我存在與價值的認同與看法,也影響著對外關係的互動姿態; 覺察,是有意識地看見對自己的認同與價值, 行動,是有意識地調整關係間的回應與態度,
內外一致地對話與溝通,需要用「心」看見與感受; 看見內心的軟弱與糾結, 感受內在的痛苦與悲傷, 覺察自己不是受害者, 連結完整的自我。 那麼, 在對話與溝通裡, 將開啟真實情感的連結, 不再企圖控制或依賴, 不再針鋒相對或小心翼翼; 而能夠正視自我價值的完整, 我們深知, 我們意識到,
平衡,存在於每個人之內; 每個人對於平衡有不一樣的理解與觀點、不一樣的表達與感受。 在當下裡,我們是否覺察、是否願意面對、是否同意允許、是否接納所有的自己, 我們或許就能夠體會從極端走向平衡,從分裂邁向和諧的狀態。
內在衝突源自於內在對於想要的與渴望的出現不一致,是小我與高我的分歧,產生了不舒服的情緒與感受, 然而,我們不需要消滅小我,也毋需壓抑情緒; 就只是如實接納,接納小我、接納情緒,允許自己可以不夠好、允許感受的存在。 那麼,小我與情緒知道被接納、理解與正視了,也就不需要再衝突了。
真正的溝通和對話,不是呈現上對下、強對弱、權威對服從的姿態,也不是操弄控制和依附的關係; 真正的溝通和對話,是雙向的、真誠的,是願意傾聽與自在表達的、是平等的、尊重的,是傳遞生命間和諧與互動的樣子。
信念,是我們深信不移的觀點、感受和想法; 我們相信它、習慣它,如同每天吃飯睡覺那樣的自然,又那樣的必然,已無所謂相不相信,它彷彿就是我們的一部分,在生活中實踐它、活出它。 因此,覺察一個限制與束縛我們的信念不容易,正如同我們很少對吃飯睡覺有所懷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接到保險推銷電話,總讓人煩躁不已,但保險的意義絕不止於此。本文從風險的正確認知談起,解析保險如何幫助普通人面對疾病、意外等不確定性,並分享一個罹癌康復者的故事,展示保險在關鍵時刻的重要性。除了風險控制,保險也是成年人負責任的表現,能為家庭留下一份安全感與未來的彈性空間。
Thumbnail
鮮少去反思教養孩子的過程中,關於道德發展的培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是我在教育現場最憂心的其中一環,可是直到這次的德國旅行,我才警覺到,也許這裡頭的關鍵在於成長過程中,孩子們鮮少需要自己去評估對與錯,因為家庭教育剝奪了他們從付出代價中學習的權利。
Thumbnail
把一切都歸給外在相對於自己負責實在是輕鬆得多,我們就會直接把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推卸責任到外在的人事物上。
Thumbnail
無法原諒自己的你,其實是一個有責任感又重感情的人,與其怪罪別人,不如自己將一切承擔下來。但這樣的心情只會在你的一生中不斷地吸引更多的負面靠近,只會不斷地讓你做出錯誤的選擇,累積愈來愈多無法原諒自己的事情,讓自己不斷地在泥沼中深陷。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選擇權賺錢,林杯真開心(不好意思,開放觀摩已結束,請直接訂閱,見證在此 訂閱連結如下:https://vocus.cc/pay/salon/monthly/645345c1fd897800018c8aec?planId=66756bc4fd897800014bf57a&fromPage=salon
Thumbnail
結果沒有好壞對錯,那是屬於你的人生經驗, 你一步步地,在選擇與負責當中改變與成長, 你會培養出強大的內在力量,做出下一次的選擇與行動, 從行動中累積更大的智慧與勇氣。
Thumbnail
元大臺灣50的投資結果顯示長期投資加上複利效應,能夠大幅增值資產。不同投資額的成長計算以及七二法則均呼籲聽眾早日開始投資,利用時間與複利增值資產。
Thumbnail
3A省察卡 --忽略自己是假慈悲 我承認有焦急的部分 我因曾經的創傷失望 以致我對所有事情都抱著完美一次性完成 很怕別人會對我做得不好而有任何評價甚至是無視 習慣先開口承認自己什麼也是錯 時間久了忘記了人生其實只需要對自己交代 我承認有內疚的部分 我容
Thumbnail
倖存者內疚,在心理學上,是指當一個人面臨災難性事件後,出現創傷性的情感反應,他認為自己是有過錯的,並且為自己做得不夠多,而感到內疚。 那麼,沒有經歷過生死關頭的我們,也會有這種無助感與罪惡感嗎?近幾年,曾經很流行一句話,這句話就是:「身而為人,我很道歉。」 內疚感,不僅僅是發生在PTSD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接到保險推銷電話,總讓人煩躁不已,但保險的意義絕不止於此。本文從風險的正確認知談起,解析保險如何幫助普通人面對疾病、意外等不確定性,並分享一個罹癌康復者的故事,展示保險在關鍵時刻的重要性。除了風險控制,保險也是成年人負責任的表現,能為家庭留下一份安全感與未來的彈性空間。
Thumbnail
鮮少去反思教養孩子的過程中,關於道德發展的培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是我在教育現場最憂心的其中一環,可是直到這次的德國旅行,我才警覺到,也許這裡頭的關鍵在於成長過程中,孩子們鮮少需要自己去評估對與錯,因為家庭教育剝奪了他們從付出代價中學習的權利。
Thumbnail
把一切都歸給外在相對於自己負責實在是輕鬆得多,我們就會直接把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推卸責任到外在的人事物上。
Thumbnail
無法原諒自己的你,其實是一個有責任感又重感情的人,與其怪罪別人,不如自己將一切承擔下來。但這樣的心情只會在你的一生中不斷地吸引更多的負面靠近,只會不斷地讓你做出錯誤的選擇,累積愈來愈多無法原諒自己的事情,讓自己不斷地在泥沼中深陷。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選擇權賺錢,林杯真開心(不好意思,開放觀摩已結束,請直接訂閱,見證在此 訂閱連結如下:https://vocus.cc/pay/salon/monthly/645345c1fd897800018c8aec?planId=66756bc4fd897800014bf57a&fromPage=salon
Thumbnail
結果沒有好壞對錯,那是屬於你的人生經驗, 你一步步地,在選擇與負責當中改變與成長, 你會培養出強大的內在力量,做出下一次的選擇與行動, 從行動中累積更大的智慧與勇氣。
Thumbnail
元大臺灣50的投資結果顯示長期投資加上複利效應,能夠大幅增值資產。不同投資額的成長計算以及七二法則均呼籲聽眾早日開始投資,利用時間與複利增值資產。
Thumbnail
3A省察卡 --忽略自己是假慈悲 我承認有焦急的部分 我因曾經的創傷失望 以致我對所有事情都抱著完美一次性完成 很怕別人會對我做得不好而有任何評價甚至是無視 習慣先開口承認自己什麼也是錯 時間久了忘記了人生其實只需要對自己交代 我承認有內疚的部分 我容
Thumbnail
倖存者內疚,在心理學上,是指當一個人面臨災難性事件後,出現創傷性的情感反應,他認為自己是有過錯的,並且為自己做得不夠多,而感到內疚。 那麼,沒有經歷過生死關頭的我們,也會有這種無助感與罪惡感嗎?近幾年,曾經很流行一句話,這句話就是:「身而為人,我很道歉。」 內疚感,不僅僅是發生在PT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