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成長|有些看似正向的思考,其實是毒性(無效)的正向思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覺得正向思考是什麼呢?

有些看似正向的思考,其實是毒性(無效)的正向思考。

在生命經驗當中,有沒有人跟你說過這些話,你聽到的感受是甚麼?

raw-image

毒性正向思考1.「凡事都往好處想。」

通常會說這句話的人,是自己害怕面對負面的情緒。他碰到負面情緒不知所措,不知道該怎麼處理,所以只能拋下那些情緒,告訴自己跟別人要往好處想。

我的寵物過世了,我很難過啊!要怎麼往好處想?想說他解脫病痛了嗎?但我的傷心難過怎麼辦?感覺情緒被否定了,傷心難過沒有被看見,被接納。

我自己以前也常跟別人講這句話,因為我不想對方再繼續傷心難過,而我也很難允許自己一直處在悲傷的情緒。而這麼做到最後的情況,就是我的情緒很滿,在某些情況下就會一發不可收拾。

毒性正向思考2.「不要想就沒事了。」

常常告訴自己,要好好睡一覺,不要再失眠了!可是卻發現越這樣想,越是失眠睡不著。

大腦很容易受到語言的暗示,越不想去想就越容易想。比如我提醒你喔,盡量不要想到猴子,千萬不要想。假如你剛剛有認真看,你會發現你腦海中馬上出現猴子的模樣。說「不要想」其實就是提醒自己、暗示自己不要忘記了。

毒性正向思考3.「不要惦記壞心情。」

假如有件事情在你的生命當中,不斷會有某情緒出現。表示在那事情當中,一定有很重要的訊息沒有被處理、沒有被看見,所以它才會卡在你的心裡面。永遠只要談到這件事,只要遇到跟這件事有關或很像的人,那情緒就會被引發。「不要惦記」只是不想看不要看,不代表它就此消失不見。

所以我們要去練習的是,去看看、辨識這個情緒,真正想要告訴我什麼?

正向思考三元素

1.練習正向聚焦

接受別人給你的稱讚感謝,我們很容易聚焦在做不好的地方,關注自己不好的部分,大過於自己好的部分。自己沒有辦法真心接受別人的讚美。要記得,人應該活的完整不是完美。

提醒曾經有過的成功經驗,比如慣性說謊的孩子,一定有不說謊的時候。那時候發生甚麼事?該怎麼讓他不說謊的行為擴大複製。當你要讓人看到不好的地方的時候,要伴隨著要讓他看到自己好的能量。往前的動力在於那個做得好的部分。

問題沒有出現的時候,人都很需要被鼓勵跟肯定。而在這些不如意的情況之外,有些情況是很不錯的。

2.珍惜過程的回饋

過程中,有效的就多做一些;無效的就避免重蹈覆轍,成功很好,成長更重要。

看見自己行動過程中的回饋,不是每次努力都會成功,但每次努力都會有成長。每次調整一點點,最後一定會有改變。短時間的練習會帶來短暫改變,長時間的練習就會帶來心理素質。

不要只是去看成果。別人很容易帶著我們去看成果,而我們需要的是要帶自己去看見過程的回饋。

3.欣賞自己的投入

能不能看見你的勇氣、努力、毅力、熱情、良善的意圖。試著練習對自己正向聚焦。

在華人文化中,我們從小被教導要謙虛,要看到自己不足的部分,才能不斷的進步。但是,如果常常用做不夠、做不好的方式來看自己或他人,慢慢就會形成一種認同,對,我就是做不好、做不到,到最後就是沮喪、放棄。

當我們可以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自己與他人,肯定優點,看見過程中的努力,而不是結果論。每個人都希望被讚美跟肯定,就能產生繼續下去的動力。

建議平常多練習用正向思考三元素去看待事情,看待一個人。短時間的練習會帶來短暫改變,長時間的練習會帶來心理素質。慢慢培養出正向聚焦的能力,就能擁有真正的正向思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蘇菲雅生活筆記-Sophia Chen 的沙龍
85會員
300內容數
與親子相關議題,包括親子溝通、親子互動,育兒經驗。
2025/04/21
探討親子關係中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權力鬥爭,並提出父母應學習放手、信任孩子,才能培養孩子獨立自主,建立更緊密和諧的親子關係。文章以比爾蓋茨的童年故事作引,闡述諮商師建議父母「放棄」,讓孩子在探索中成長的理念。
Thumbnail
2025/04/21
探討親子關係中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權力鬥爭,並提出父母應學習放手、信任孩子,才能培養孩子獨立自主,建立更緊密和諧的親子關係。文章以比爾蓋茨的童年故事作引,闡述諮商師建議父母「放棄」,讓孩子在探索中成長的理念。
Thumbnail
2025/04/11
孩子不想補習,是藉口還是真的感到不舒服?親子間的信任與溝通,比一味要求孩子「更好」更重要。別讓愛成為壓力,給孩子空間、相信他們,一起開啟心對話。
Thumbnail
2025/04/11
孩子不想補習,是藉口還是真的感到不舒服?親子間的信任與溝通,比一味要求孩子「更好」更重要。別讓愛成為壓力,給孩子空間、相信他們,一起開啟心對話。
Thumbnail
2025/03/26
孩子不再事事告訴父母,是成長的表現,父母應學習調整心態,接受孩子的獨立,並維持關心但不干涉的態度,建立信任感,讓孩子在探索自我的過程中,仍能與父母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
Thumbnail
2025/03/26
孩子不再事事告訴父母,是成長的表現,父母應學習調整心態,接受孩子的獨立,並維持關心但不干涉的態度,建立信任感,讓孩子在探索自我的過程中,仍能與父母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不要這麼負面啦,正面一點」 「不要去想這麼多問題,要正向思考」 「要往好處看,不要總想著失敗會怎樣」 以上這些問題是不是常聽到? 先不談同理心,就來說說被誤解、誤用的正向思考, 在許多的自我成長的文章、書籍或講座中, 「正向思維」「正向思考」這類的詞經常出現, 但其實很多人誤解了這概念
Thumbnail
「不要這麼負面啦,正面一點」 「不要去想這麼多問題,要正向思考」 「要往好處看,不要總想著失敗會怎樣」 以上這些問題是不是常聽到? 先不談同理心,就來說說被誤解、誤用的正向思考, 在許多的自我成長的文章、書籍或講座中, 「正向思維」「正向思考」這類的詞經常出現, 但其實很多人誤解了這概念
Thumbnail
有別於心靈雞湯,心理學家在接住別人情緒後 正向引導
Thumbnail
有別於心靈雞湯,心理學家在接住別人情緒後 正向引導
Thumbnail
#無憂花學堂學習心得 當發生吵架或是挫折情境時,不斷回想當時發生的事情,雖然可能你正在作一件應該要開心的事,心情卻怎麼樣也好不起來。 是誰讓你沒有活在當下? #你內心怎麼想,#決定你心情怎麼樣 幾千萬年來的生存演化規則,讓習慣煩惱的人成為演化的優勢,我們的內心經常處於三個階段狀態: 內心對話→擔心煩
Thumbnail
#無憂花學堂學習心得 當發生吵架或是挫折情境時,不斷回想當時發生的事情,雖然可能你正在作一件應該要開心的事,心情卻怎麼樣也好不起來。 是誰讓你沒有活在當下? #你內心怎麼想,#決定你心情怎麼樣 幾千萬年來的生存演化規則,讓習慣煩惱的人成為演化的優勢,我們的內心經常處於三個階段狀態: 內心對話→擔心煩
Thumbnail
挾著正念的名義告訴我「這樣想才是對的」,已經給我巨大的壓力,勝過給我的安慰了。 有一個朋友,最近在上靈性課,也迷上吸引力法則。她跟我說她現在的思考模式都是「我要這樣想(好事)」,都只想好的面向,這樣才會有好事發生。 所以,她現在只要察覺到腦子跑出不好的念頭,就會第一時間用力甩頭,立刻喝叱自己「不要這
Thumbnail
挾著正念的名義告訴我「這樣想才是對的」,已經給我巨大的壓力,勝過給我的安慰了。 有一個朋友,最近在上靈性課,也迷上吸引力法則。她跟我說她現在的思考模式都是「我要這樣想(好事)」,都只想好的面向,這樣才會有好事發生。 所以,她現在只要察覺到腦子跑出不好的念頭,就會第一時間用力甩頭,立刻喝叱自己「不要這
Thumbnail
你覺得正向思考是什麼呢? 有些看似正向的思考,其實是毒性(無效)的正向思考。 在生命經驗當中,有沒有人跟你說過這些話,你聽到的感受是甚麼?
Thumbnail
你覺得正向思考是什麼呢? 有些看似正向的思考,其實是毒性(無效)的正向思考。 在生命經驗當中,有沒有人跟你說過這些話,你聽到的感受是甚麼?
Thumbnail
我努力去面對我做不好的事情,心裡想:「這樣總是對的吧」
Thumbnail
我努力去面對我做不好的事情,心裡想:「這樣總是對的吧」
Thumbnail
如何擺脫負面情緒一直是多數人在探討的議題之一,但負面情緒真有這麼可怕嗎?我可以大聲跟各位說「不」。其實負面情緒有時扮演著我們人生的導師,讓我們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如何擺脫負面情緒一直是多數人在探討的議題之一,但負面情緒真有這麼可怕嗎?我可以大聲跟各位說「不」。其實負面情緒有時扮演著我們人生的導師,讓我們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昨天直接在Matters排版寫作,沒有留意草稿未被保存下,在按回去分頁的時候不小心按到關閉。本來落後的發文進度又一再落後,瞬間一整個心情跌落谷底。負面情緒說來就來,擋也擋不住。與其逃避,不如直接面對……
Thumbnail
昨天直接在Matters排版寫作,沒有留意草稿未被保存下,在按回去分頁的時候不小心按到關閉。本來落後的發文進度又一再落後,瞬間一整個心情跌落谷底。負面情緒說來就來,擋也擋不住。與其逃避,不如直接面對……
Thumbnail
可以說,憂鬱、焦慮等負面情緒,是學習而來的。當我們遇到一些中性刺激,或挑戰;照理來說,我們應該會先去做評估,而後,整理自身資源,來因應當下的壓力。但是,有些人會跳過評估的階段,直接連結到擔心、害怕失敗,以及恐懼未發生的事物;甚至產生習得無助【註1】的感受,而陷入憂鬱。 對於焦慮、憂鬱的人來說,他
Thumbnail
可以說,憂鬱、焦慮等負面情緒,是學習而來的。當我們遇到一些中性刺激,或挑戰;照理來說,我們應該會先去做評估,而後,整理自身資源,來因應當下的壓力。但是,有些人會跳過評估的階段,直接連結到擔心、害怕失敗,以及恐懼未發生的事物;甚至產生習得無助【註1】的感受,而陷入憂鬱。 對於焦慮、憂鬱的人來說,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