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One Muse 的底層邏輯來看 MECE的概念|達哥教練隨筆(長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1. 什麼是 MECE?

MECE 是「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的縮寫,代表「互斥且完全」。這個概念是來自管理諮詢領域,用於分析與解決問題時確保邏輯結構完整無漏洞。具體來說,互斥(Mutually Exclusive)意味著每個分類或部分都不重疊,而完全(Collectively Exhaustive)則表示所有可能性都被涵蓋。這種方法確保我們在分析時避免遺漏或重複,為問題提供全面的視角。

舉例來說,當你在分析市場策略時,若將目標客群分為「年齡群」和「收入水平」,就必須確保不同的年齡段之間沒有重疊,並且收入範圍覆蓋所有可能的收入水平,這樣才能達到 MECE 的要求。

2. 什麼時機該用 MECE?

MECE 的應用時機廣泛,但通常在以下情況下特別有用:

  • 問題分析與拆解:當你面臨複雜問題時,MECE 幫助將其拆解成不同的子問題,以確保分析的全面性。例如,在制定企業的市場策略時,MECE 可用於將市場細分、競爭對手分析或產品定位進行拆解。
  • 策略規劃:在制定企業或個人發展策略時,使用 MECE 能幫助確認是否每一個行動都具有清晰的界限,且所有可能的路徑都已考慮。
  • 團隊合作與分工:在設計團隊的分工時,MECE 能確保每位成員的任務互不重疊,且所有關鍵任務都有人負責。

舉例來說,當企業面臨市場下滑挑戰時,MECE 可以幫助將原因分解為內部與外部因素,進一步拆解成「產品品質」、「客戶服務」等不同面向,確保問題得到全面分析與處理。

3. 如何落實 MECE?

落實 MECE 不僅是一個理論概念,而是需要實踐中的具體步驟與方法。以下是幾個關鍵步驟:

  1. 定義問題或目標:首先需要明確你所處理的問題或目標。例如,你想提升公司業績,必須先明確這是否是提升銷售收入、降低成本,還是增加市占率。
  2. 構建結構化框架:這一步是將問題進行系統化分類。使用清晰的分類標準,確保每一個分類都是互斥且完全的。例如,將市場需求分為「地域性需求」和「產品功能需求」,這樣就避免了重疊,並確保所有可能需求都被考慮在內。
  3. 確保每一類別內的互斥性:確保每一個子類別彼此之間沒有重疊。例如,在分解公司目標時,可以分成「增加銷售收入」、「降低營運成本」和「優化流程」,這些目標之間互不干擾,各自獨立。
  4. 檢查全面性:檢查是否所有可能性都涵蓋在內。這是「完全」的部分。確認每一個細分領域都有負責人或對應策略,沒有遺漏任何潛在問題或機會。
  5. 持續檢討與調整:MECE 的結構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應該持續檢討、修正你的分析框架,確保它始終保持有效性。

4. 落實 MECE 時,通常會有哪些容易犯的錯誤?

在實踐 MECE 的過程中,企業和個人常常會犯一些容易被忽略的錯誤:

  1. 分類不夠互斥:最常見的錯誤是分類之間出現重疊。例如,將「客戶需求」分成「個人需求」和「技術需求」,但某些需求可能同時屬於這兩個分類,這樣就不符合 MECE 原則。
  2. 沒有完全涵蓋所有可能性:另一些情況是,只看到了問題的部分面向,而忽略了其他重要部分。例如,只針對產品質量進行分析,卻忽略了市場推廣策略,這會導致分析不完整。
  3. 過度細化分類:過度細化會讓分析框架變得過於複雜和無法實際操作。例如,將市場劃分為太多微小的細分市場,導致難以得出具體的行動計劃。
  4. 忽略數據支持:在運用 MECE 分析時,容易忽視數據支持,只憑經驗和假設進行分類。這會導致分析結論的偏差。因此,必須有數據驗證你的分類是否合理和可行。
  5. 過度依賴 MECE,忽略靈活性:雖然 MECE 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分析工具,但它不應該成為束縛思維的框架。有時候,問題需要從不同角度反覆思考,而不是僅僅依賴於 MECE 結構。例如,某些跨領域的創新思維可能會打破 MECE 的分類方式,但卻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

5. 結論

MECE 是管理諮詢中的一個強大工具,它通過「互斥且完全」的分類方式來幫助企業和個人進行清晰的問題分析、策略規劃和資源分配。然而,在落實 MECE 的過程中,必須注意避免重疊、遺漏,並平衡分類的細化程度。同時,MECE 也不是一個絕對的框架,靈活運用才能真正發揮其效用。

總結來說,MECE 的成功落實需要具備良好的邏輯能力、嚴謹的數據支持,以及持續的反思與調整。通過這種方法,我們能夠更有效地掌握全局,避免在分析和決策中出現盲點。


讓我用一個簡單、生活化的方式來解釋 MECE 如何應用在減重計劃中。我們以一位 29 歲的女生為例,她的身高是 156 公分,體重是 55 公斤,目標是在三個月內把體重減到 50 公斤。這聽起來很容易,但如果要有計劃、有系統地進行,並且確保能夠健康且安全地達成目標,我們就需要用到 MECE 來幫助規劃。

1. 定義目標和問題

首先,我們要清楚定義問題和目標:

  • 目標:三個月內,從 55 公斤減到 50 公斤,也就是減掉 5 公斤。
  • 問題:要如何才能在這段時間內有效減重?

2. 應用 MECE 的思考步驟

MECE 的重點是「互斥且完全」。在這裡,我們可以把問題分成兩大類:

  1. 減少熱量攝取(吃得更少)
  2. 增加熱量消耗(動得更多)

這兩類是互斥的,也就是說「吃得更少」不會影響「動得更多」,而且這兩類合在一起,剛好涵蓋了所有影響體重的因素(完全)。接下來,我們會逐步把這兩類再進行更細的分解。

3. 進一步拆解每一大類

A. 減少熱量攝取(吃得更少)

這部分,我們可以再把它拆成以下幾項:

  1. 調整每日飲食的熱量
    針對目前的飲食習慣,計算每天攝取的熱量。假設她每天平均攝取 2000 大卡,那麼要減重,就需要降低熱量攝取到 1500-1800 大卡之間。這樣會創造一個熱量赤字(消耗的熱量大於攝取的熱量),促進體重下降。
  2. 改變飲食結構
    • 減少碳水化合物(如:白飯、麵條、麵包)的攝取量。
    • 增加蛋白質(如:雞胸肉、豆腐、蛋類)和蔬菜的比例,讓身體在減少熱量的同時不會覺得過度飢餓。
  3. 避免高熱量食物和飲料
    • 避免喝含糖飲料、手搖飲(奶茶、果汁等),因為這些飲料含有非常多的隱藏熱量。
    • 少吃油炸、甜點等高熱量但低營養的食物。
  4. 進行間歇性斷食或控制進食時間
    • 例如:採用「16/8 間歇性斷食法」,也就是每天有 16 小時不進食,僅在 8 小時內進食,這樣可以幫助身體在其他時間燃燒脂肪。

這四個項目互相之間不重疊,且都圍繞在「減少熱量攝取」這個大類別內,彼此獨立,但又合併起來構成完整的減少熱量攝取策略。

B. 增加熱量消耗(動得更多)

接下來,我們看看要怎麼增加熱量消耗。這部分可以分成以下幾項:

  1. 有氧運動(跑步、游泳、騎自行車等)
    • 每週進行至少 3-5 次有氧運動,每次 30-45 分鐘,以提升心肺功能和燃燒脂肪。
  2. 重量訓練(無氧運動)
    • 每週安排 2-3 次重量訓練,如深蹲、伏地挺身、啞鈴運動等,增加肌肉量,提升基礎代謝率(即便不運動時也能消耗更多熱量)。
  3. 增加日常活動量
    • 日常生活中多走路、爬樓梯,少坐著不動。像是上下班時盡量步行或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代替開車,這樣可以增加每天額外的熱量消耗。
  4. 加入間歇訓練(HIIT,高強度間歇訓練)
    • 每週 1-2 次進行 HIIT 訓練,每次 20-30 分鐘,這種運動可以在短時間內大量燃燒熱量,同時提高運動後身體的耗氧量和熱量消耗。

同樣地,這四項是彼此獨立、互不重疊的,且涵蓋了所有增加熱量消耗的主要方式。

4. 綜合 MECE 的完整策略

透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完整的 MECE 減重策略,如下:

減重策略分類

  1. 減少熱量攝取
    • 調整每日飲食的熱量(控制在 1500-1800 大卡)
    • 改變飲食結構(減少碳水化合物,增加蛋白質和蔬菜)
    • 避免高熱量食物和飲料(戒掉含糖飲料和油炸食品)
    • 採用間歇性斷食或控制進食時間
  2. 增加熱量消耗
    • 每週進行 3-5 次有氧運動
    • 每週 2-3 次重量訓練
    • 增加日常活動量(多走路、多站立)
    • 每週 1-2 次 HIIT 訓練

這樣一來,個案就能清楚知道,自己應該在哪些方面著手,而不是一開始就感到無所適從或盲目亂試。

5. 常見的錯誤與注意事項

在落實 MECE 減重策略時,容易犯的錯誤有:

  1. 同時改變太多項目:想要快速達成效果,過度改變飲食習慣或增加運動量,容易導致身體適應不良,產生強烈飢餓感或運動疲憊,最終無法持續。
  2. 忽視個體差異:沒有考慮到個體的生活習慣、健康狀況及運動能力,使用了不適合自己的計劃,容易受傷或感到挫折。
  3. 焦點過於單一:只專注於飲食或運動其中一項,忽略了兩者是相輔相成的,結果可能無法達成預期效果。
  4. 沒有設定階段性目標與調整計劃:減重過程中若未設立小目標,無法追蹤進展並根據狀況調整計劃,可能導致中途放棄。

6. 結論

透過 MECE 分析的方式,我們可以將減重這個看似複雜的目標分解為互斥且完全的兩大類,再進一步分解成具體可行的子項目。這樣不僅讓減重的策略更加清晰、易於執行,也幫助我們避免在減重過程中犯下重疊、遺漏的錯誤。希望這個減重的 MECE 分析能幫助你更有效地達成目標!💪💪


依據剛才設計的 MECE 減重策略,我們可以制定出三個月的詳細行動計劃,以利教練能夠逐步追蹤個案的進展。這個行動計劃會以週為單位進行安排,並結合飲食與運動兩個面向,逐步增加強度與調整策略,以達到健康且可持續的減重效果。

三個月減重行動計劃

第 1 個月:適應期(建立基礎)

目標:幫助身體適應新的飲食與運動習慣,降低體重1公斤。

飲食策略:

  1. 第 1-2 週:調整飲食熱量
    • 目標熱量:每天 1800 大卡(比平常熱量略微降低)。
    • 每餐結構:碳水化合物 30%、蛋白質 40%、蔬菜 30%。
    • 改變早餐習慣:以高蛋白(如雞蛋、豆腐)取代高糖(如甜麵包、手搖飲)。
    • 控制飲料:全面戒掉含糖飲料,改喝無糖綠茶、白開水或黑咖啡。
  2. 第 3-4 週:嘗試間歇性斷食
    • 採用 16/8 斷食法(16 小時不進食,僅喝水或無糖飲料),並將進食時間控制在每天中午 12 點到晚上 8 點。
    • 逐步減少碳水攝取比例,調整為碳水 20%、蛋白質 40%、蔬菜 40%。

運動策略:

  1. 第 1-2 週:建立運動習慣
    • 每週進行 3 次 30 分鐘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
    • 增加日常活動量:避免久坐,每小時站立活動 5 分鐘,多利用步行方式上下班。
  2. 第 3-4 週:增加強度
    • 每週加入 1-2 次 HIIT(高強度間歇訓練),每次 20 分鐘。
    • 每週安排 1 次基礎重量訓練(啞鈴、伏地挺身),每次 30 分鐘,鍛鍊全身肌肉群。

教練跟進要點:

  • 每週檢查個案的飲食紀錄(確認飲食熱量與結構是否達標)。
  • 測量體重變化,觀察是否開始出現體重下降趨勢。
  • 檢查運動日誌,確認是否按計劃完成運動項目。

第 2 個月:加強期(提升效果)

目標:進一步提升運動強度與飲食控制,達到 1-2 公斤的減重效果。

飲食策略:

  1. 第 5-6 週:控制熱量至 1500 大卡
    • 進一步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取量,碳水比例控制在 15%(如:減少米飯、麵食),增加蔬菜至 45%,蛋白質 40%。
    • 加入一天「低碳水日」(碳水攝取控制在每日總熱量的 10% 內),讓身體適應低碳飲食狀態,提升燃脂效果。
  2. 第 7-8 週:保持間歇性斷食
    • 斷食時間改為 18/6(18 小時不進食,6 小時進食),進一步降低進食時間,提升代謝效率。
    • 週末進行一天「欺騙日」(Cheat Day),讓個案放鬆,適當吃一些平時想吃的食物,但總熱量控制在 2000 大卡以下。

運動策略:

  1. 第 5-6 週:提升運動頻率
    • 每週增加到 4 次有氧運動,每次 45 分鐘,逐漸提升心肺耐力。
    • 每週安排 2 次重量訓練,加入更多的複合動作(如深蹲、硬舉),提升肌肉量。
  2. 第 7-8 週:加入多元運動方式
    • 每週增加 1 次其他形式的有氧運動(如游泳、跳舞),避免身體對單一運動模式的適應。
    • HIIT 每週增加至 2 次,每次 30 分鐘,並加入跳躍、衝刺等高爆發力的動作。

教練跟進要點:

  • 每週檢查個案的飲食與斷食紀錄,確認熱量攝取與斷食時間是否符合計劃。
  • 測量體脂率變化(除了體重外,還需確認體脂率是否下降),檢查身體組成。
  • 調整運動計劃,根據個案反饋適當降低或提高運動強度。

第 3 個月:衝刺期(達成目標)

目標:調整飲食與運動,將體重降至 50 公斤,達成最終目標。

飲食策略:

  1. 第 9-10 週:穩定控制熱量在 1300-1500 大卡
    • 減少晚餐的熱量攝取,並提高蛋白質比例(如:水煮蛋、雞胸肉、豆腐),避免肌肉流失。
    • 增加水分攝取,每天至少 2-3 升水,幫助代謝。
  2. 第 11-12 週:嘗試短期超低碳飲食(僅限於專業指導下執行)
    • 每週 2 天進行「超低碳日」(碳水攝取低於 50 克),促進脂肪燃燒效果。
    • 避免吃宵夜、減少外食次數,確保飲食控制精確。

運動策略:

  1. 第 9-10 週:持續提高運動強度
    • 每週安排 5 次有氧運動(每次 45-60 分鐘),並搭配 2 次 HIIT 訓練。
    • 重量訓練改為每週 3 次,逐步提升重量,增加肌肉強度與代謝率。
  2. 第 11-12 週:調整運動模式,避免運動疲勞
    • HIIT 減少至每週 1 次,避免過度訓練,保持身體活力。
    • 加入瑜伽、伸展訓練,幫助放鬆肌肉、減少運動造成的緊繃感。

教練跟進要點:

  • 密切觀察個案的情緒與身體狀態,避免飲食和運動過度導致健康問題。
  • 每週量測體重、體脂率,確認是否朝著目標前進。
  • 檢查飲食與運動日誌,針對卡關或成效不顯著的地方進行調整。

重要注意事項

  1. 健康優先:即便個案的目標是減重,但身體健康是最重要的。若出現任何身體不適(如頭暈、無力、過度疲倦),應立即停止並調整計劃。
  2. 心態調整:減重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平台期(體重不變),教練應幫助個案調整心態,避免因效果不明顯而氣餒放棄。
  3. 彈性調整: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這份計劃可視情況調整。教練可根據個案的反應,調整飲食與運動比例,確保計劃能持續進行。

透過這個三個月的行動計劃,教練可以在每週進行追蹤與調整,幫助個案有系統地達到減重目標,同時確保健康與心態上的平衡。

行知合一|沒有拿來操練、驗證過的知識,是無用的

附上 One Muse 的相關社群及預約隨喜體驗的資訊:


One Muse 顯化的底層邏輯

如果你對個人成長和心靈提升感到困惑,或者你的職業發展正處於瓶頸期,那麼《One Muse 顯化法則》將是你突破現狀的最佳指南。這本書不僅講述了顯化法則的核心原理,更提供了具體的實踐方法,幫助你從內在信念開始,逐步改善外在結果。

達哥結合多年在企業顧問與心靈教練領域的經驗,深入探討了「念頭」與「能量」的相互作用,揭示了成功與失敗背後的本質原因。書中所提及的「一念生萬象」理念,幫助你認識到,所有的現實都是由內在信念和念頭所形塑。當你學會正確運用這股力量,所有困難都能迎刃而解。

特別是在面對職場困境、創業挑戰和人際關係等現實問題時,本書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行動指南。從念頭的調整、思維模式的改變,到行動計劃的落實與優化,你將逐步掌握顯化的技巧,並最終實現你想要的結果。

這不是一本充滿口號的勵志書,而是一部實務性極強的操作手冊。它的每個章節、每個觀點,都是為了解決真實生活中的難題而設計。立即購買《One Muse 顯化法則》,讓這本書成為你生活中的實踐工具,幫助你改變現狀、實現目標,成為真正的「人生大師」!

電子書購書連結:https://www.pubu.com.tw/ebook/467433

一套結合六大系統的卡牌,透過牌陣可以還原在你所問的問題下,潛意識投射出來的能量狀態。同時可以藉此擁有全局觀、掌握到挑戰與機會,並得出具體解決問題的下一步。進而可以造命改運~聽起來很玄妙吧,我自己一開始也不相信,這是條傳世兩千年的路,讓我們一起慢慢看下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當我們談到「團隊」時,許多人第一個聯想到的就是「一群人共同完成一件事」。但事實上,許多表面上看起來是團隊的群體,其實只是一群湊在一起的「團體」罷了。團體與團隊的本質差異在於是否擁有一個明確的、具體的、且每個人都深刻認同的目標。只有當目標清晰、行動一致時,團隊才真正形成。因此,讓我們從這個觀點出發..
One Muse 是一個結合哲學、心理學與能量學的顯化系統,旨在幫助個人透過內在信念的調整和能量的提升,創造理想的生活現實。這套系統包括四個顯化步驟,強調情緒與信念的連結、外在資源的運用,並透過不斷的反饋與優化來達成目標。讓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人生的創造者,與周遭建立深刻的互動與連結。
在當今生活中,許多人會依賴潛意識與自動化行為進行反射性選擇,導致後悔與情緒困擾。心理學與哲學的研究探討瞭如何做出更理性的決策,並強調停下思考的重要性。本文將探討選擇不選擇的智慧,教導讀者如何透過自我反省與覺察,避免被情緒驅動,進而掌握人生的主導權。
本文探討了人們如何習慣性地依賴結果來評估自我價值,並提出建立與結果的健康關係的策略。透過情緒反思與結果分析,我們可以學會從每一次結果中學習,而不被負面情緒所左右。文章中引入了心理學和文化的角度,鼓勵讀者在面對結果時,從多方面去理解與反思,提升自我成長的潛能。
在現代社會中,追求快速成功的心態日益普遍,許多人選擇抄捷徑而非磨練專業技能。本文探討了這種現象背後的心理因素,指出短期內看似成功的抉擇,長期來看其實可能阻礙自身的成長。透過尋找平衡、反思與累積專業技能,我們能夠真正面對挑戰,提升自我,建立穩固的職業發展基礎。最終,直面挑戰才會帶來真正的學習與成就。
這篇文章探討了成為一個「好好先生」的利與弊,指出在生活與人際關係中,過度迎合他人可能會導致壓力和失去自我主導權。文章提到學會拒絕的重要性,並提供幾個實用的方法來提升說「不」的能力,讓個體在追求自我價值與生活目標時,能夠更有效地管理他人的期望和請求。
當我們談到「團隊」時,許多人第一個聯想到的就是「一群人共同完成一件事」。但事實上,許多表面上看起來是團隊的群體,其實只是一群湊在一起的「團體」罷了。團體與團隊的本質差異在於是否擁有一個明確的、具體的、且每個人都深刻認同的目標。只有當目標清晰、行動一致時,團隊才真正形成。因此,讓我們從這個觀點出發..
One Muse 是一個結合哲學、心理學與能量學的顯化系統,旨在幫助個人透過內在信念的調整和能量的提升,創造理想的生活現實。這套系統包括四個顯化步驟,強調情緒與信念的連結、外在資源的運用,並透過不斷的反饋與優化來達成目標。讓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人生的創造者,與周遭建立深刻的互動與連結。
在當今生活中,許多人會依賴潛意識與自動化行為進行反射性選擇,導致後悔與情緒困擾。心理學與哲學的研究探討瞭如何做出更理性的決策,並強調停下思考的重要性。本文將探討選擇不選擇的智慧,教導讀者如何透過自我反省與覺察,避免被情緒驅動,進而掌握人生的主導權。
本文探討了人們如何習慣性地依賴結果來評估自我價值,並提出建立與結果的健康關係的策略。透過情緒反思與結果分析,我們可以學會從每一次結果中學習,而不被負面情緒所左右。文章中引入了心理學和文化的角度,鼓勵讀者在面對結果時,從多方面去理解與反思,提升自我成長的潛能。
在現代社會中,追求快速成功的心態日益普遍,許多人選擇抄捷徑而非磨練專業技能。本文探討了這種現象背後的心理因素,指出短期內看似成功的抉擇,長期來看其實可能阻礙自身的成長。透過尋找平衡、反思與累積專業技能,我們能夠真正面對挑戰,提升自我,建立穩固的職業發展基礎。最終,直面挑戰才會帶來真正的學習與成就。
這篇文章探討了成為一個「好好先生」的利與弊,指出在生活與人際關係中,過度迎合他人可能會導致壓力和失去自我主導權。文章提到學會拒絕的重要性,並提供幾個實用的方法來提升說「不」的能力,讓個體在追求自我價值與生活目標時,能夠更有效地管理他人的期望和請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組織架構的整合與建立是一個變化與多層面的過程,結合觀點戰略規劃、資源分配和持續改進。以下是一些關鍵步驟和方法。首先需要明確組織的使命、願景和戰略目標。對現有的組織架構進行全面分析,瞭解其優勢和不足之處。識別組織運營中最關鍵的職能和流程,確保這些核心要素在新的架構中得到充分支持和優化。
Thumbnail
跟上第六屆曼陀號計畫主題講座啦!!(激動)這個講座真的超!級!讚! 身為PM總會有許多總會有許多臨時任務,或是各種文件資料需要歸檔,有時候不小心這些碎片就遺失在茫茫筆記海之中,但經過電腦玩物站長Esor老師的分析與步驟拆解,並套用在各種工作生活情境,瞬間解開自己長久以來的盲點跟困擾
Thumbnail
書中介紹策略顧問的幾個核心思考脈絡與方法,透過書中所教的思考脈絡與問題解決三大支柱:批判思考、邏輯思考、假說思考,掌握問題20%的關鍵,一一拆解並解決至少80%的問題!
這篇文章討論了「看清楚,想明白,做出來」這個簡單卻充滿啟發性的思考方式,並探討了在工作與人生中應用這種思維的重要性。
Thumbnail
重點摘錄: ※{意義}的本質:做某件事經過深度思考、具備了更深的精神層次、本質有向上成長的期待、{無限賽局}思想為核心的概念。 ※把工作做好的,對自己、老闆負責,這對工作者來說,就是一種意義。 ※沒有經過思考建立{深層的意義},就無法從高維度+整體的角度達到把事情做到盡善盡美。 ...
Thumbnail
介紹敏捷式管理的專案管理概念,以及對團隊成員潛力發揮的啟發。內容包括敏捷式領導的三個重要事項、自我管理與同仁間的信任建立,以及敏捷式管理對自己的幫助。分享在專案管理、客戶關係管理與員工管理上運用敏捷式管理的個人見解和體悟。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組織文化、知識管理、部門目標和策略等方面的問題,提供了各種建議和策略,讓您更好地理解並應對組織中的各種挑戰。
無論學涯規劃、職涯規劃或生涯規劃,層級是個人、團體或企業,身處在哪個產業、哪個部門,都必須學會「制定目標」。 目標就像是地圖一樣,指引我們行走的方向。許多人在做決策時習慣性採取「貪婪演算法」的方式,總是選擇眼下最好的選項,最終陷入短線思維的陷阱。當下看似為最佳解,從長遠來看對整個人生或者對整個企業
Thumbnail
1.職場中,每個年度各部門都會有不同的目標需要設定與達成,目標設定太大覺得空泛,設定太小又沒有挑戰。 2.目標的執行可以分成能力與意願,即會不會做和想不想做,適時激發提升同仁對目標的意義感對達標有莫大的幫助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組織架構的整合與建立是一個變化與多層面的過程,結合觀點戰略規劃、資源分配和持續改進。以下是一些關鍵步驟和方法。首先需要明確組織的使命、願景和戰略目標。對現有的組織架構進行全面分析,瞭解其優勢和不足之處。識別組織運營中最關鍵的職能和流程,確保這些核心要素在新的架構中得到充分支持和優化。
Thumbnail
跟上第六屆曼陀號計畫主題講座啦!!(激動)這個講座真的超!級!讚! 身為PM總會有許多總會有許多臨時任務,或是各種文件資料需要歸檔,有時候不小心這些碎片就遺失在茫茫筆記海之中,但經過電腦玩物站長Esor老師的分析與步驟拆解,並套用在各種工作生活情境,瞬間解開自己長久以來的盲點跟困擾
Thumbnail
書中介紹策略顧問的幾個核心思考脈絡與方法,透過書中所教的思考脈絡與問題解決三大支柱:批判思考、邏輯思考、假說思考,掌握問題20%的關鍵,一一拆解並解決至少80%的問題!
這篇文章討論了「看清楚,想明白,做出來」這個簡單卻充滿啟發性的思考方式,並探討了在工作與人生中應用這種思維的重要性。
Thumbnail
重點摘錄: ※{意義}的本質:做某件事經過深度思考、具備了更深的精神層次、本質有向上成長的期待、{無限賽局}思想為核心的概念。 ※把工作做好的,對自己、老闆負責,這對工作者來說,就是一種意義。 ※沒有經過思考建立{深層的意義},就無法從高維度+整體的角度達到把事情做到盡善盡美。 ...
Thumbnail
介紹敏捷式管理的專案管理概念,以及對團隊成員潛力發揮的啟發。內容包括敏捷式領導的三個重要事項、自我管理與同仁間的信任建立,以及敏捷式管理對自己的幫助。分享在專案管理、客戶關係管理與員工管理上運用敏捷式管理的個人見解和體悟。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組織文化、知識管理、部門目標和策略等方面的問題,提供了各種建議和策略,讓您更好地理解並應對組織中的各種挑戰。
無論學涯規劃、職涯規劃或生涯規劃,層級是個人、團體或企業,身處在哪個產業、哪個部門,都必須學會「制定目標」。 目標就像是地圖一樣,指引我們行走的方向。許多人在做決策時習慣性採取「貪婪演算法」的方式,總是選擇眼下最好的選項,最終陷入短線思維的陷阱。當下看似為最佳解,從長遠來看對整個人生或者對整個企業
Thumbnail
1.職場中,每個年度各部門都會有不同的目標需要設定與達成,目標設定太大覺得空泛,設定太小又沒有挑戰。 2.目標的執行可以分成能力與意願,即會不會做和想不想做,適時激發提升同仁對目標的意義感對達標有莫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