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底坦率:一種有溫度而真誠的領導》(Radical Candor: Be a Kick-Ass Boss Without Losing Your Humanity)是一本我很喜歡的書,寫這篇書評時才發現出了中文版!本心得以原文書為主,與中文翻譯可能不同。
作者 Kim Scott 是一名「坦率顧問」,她提出的觀點,讓我進一步思考什麼是「好的溝通」。Scott 的核心理念是:
「關心他人,直言不諱」(Care Personally, Challenge Directly)。
Scott 在書中分享了一段經歷:Google 前 VP Sheryl Sandberg 在一段愉快的談話告訴她:「你是我認識最聰明的人之一,但簡報時說『嗯⋯⋯』的語氣讓妳聽起來很蠢」。但接下來 Sandberg 說:「好消息是,口語教練可以幫你解決『嗯⋯⋯』的問題。我認識一位優秀的教練,你絕對能解決這個問題。」
大家肯定知道,這是典型的三明治說話術(Sandwich Feedback Technique),但這樣的提綱挈領只發生在兩分鐘內,就徹底改善了 Scott 往後的簡報技巧。話說當年,我留學時期也有相似經驗——教授直接指出我的報告「東拉西扯,重點不明」。當下確實不好受,卻也改變了我製作簡報的方式。當然,我還是提倡「非暴力溝通」(笑)。
Scott 提出的「回饋象限」很實用:
我曾經是典型的「虛假和諧」者。看到簡報有問題,只說「不錯,稍微調一下就好」,結果對方在簡報時上出糗。後來我學會新的說法:「這個架構客戶可能會比較難理解,我們一起想想怎麼調整。」
《徹底坦率》提到,好的回饋必須具體:「這份報告做得不好」是無效回饋;報告缺少數據,建議加入過去三個月的銷售趨勢」才是有幫助的建議。
Scott 提到了文化差異這點。在某些文化,直接回饋可能很無禮。她建議要理解不同背景的溝通方式,同時清晰傳達訊息。在這裡,我再次推薦「非暴力溝通」,很適合東方職場。
很多人怕得罪人,寧願保持表面和氣。但要是因為怕傷感情而不指出問題,反而不負責任,就像醫生發現病症卻不告訴病人。我的第一份工作在老牌生技公司,也遇過這種兩難:各區的目標分配不合理,其他業務私下抱怨,卻不敢直接溝通,反而使不滿越來越嚴重。最後責任落到我頭上:離職訪談、重新招募。
Scott 在《徹底坦率》強調「及時回饋」的重要。等到年度考核才提出問題,通常為時已晚。她建議建立定期談話機制,即時處理問題。這需要投入時間、心力,但是以我的經驗,長期來看絕對值得。不過,要求別人接受直接的回饋,自己也要能坦然面對批評。這部分特別困難,因為我們容易把工作表現與自我價值畫上等號。
我特別喜歡她用的比喻:好的回饋像是給地圖的導航系統,不只指出你走錯路,還會提供正確的方向。真誠的溝通,就是要幫助對方找到更好的路。「好好說話」不是婉轉客氣,但真正的善意,是用對的方式說出實話。畢竟職場上最傷人的,不是直接的建議,而是背後的閒言閒語。
我是 Marty,一位職場觀察人
如果你對我的內容感興趣,歡迎加入我的沙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