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在衝突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Image: jiao tang)
內在衝突源自於內在對於想要的與渴望的出現不一致,是小我與高我的分歧,產生了不舒服的情緒與感受,
然而,我們不需要消滅小我,也毋需壓抑情緒;
就只是如實接納,接納小我、接納情緒,允許自己可以不夠好、允許感受的存在。
那麼,小我與情緒知道被接納、理解與正視了,也就不需要再衝突了。
avatar-img
25會員
806內容數
<<提供卡巴拉天使療癒、基礎靈魂藍圖解讀、心靈對談分享>> 認識自己是一輩子的事,愛自己是一輩子的學習,這個空間分享我認識自己的過程,除了見證自己的生命經驗,也但願啟發所有接觸者心中的內在之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anuya心靈內在空間 的其他內容
真正的溝通和對話,不是呈現上對下、強對弱、權威對服從的姿態,也不是操弄控制和依附的關係; 真正的溝通和對話,是雙向的、真誠的,是願意傾聽與自在表達的、是平等的、尊重的,是傳遞生命間和諧與互動的樣子。
信念,是我們深信不移的觀點、感受和想法; 我們相信它、習慣它,如同每天吃飯睡覺那樣的自然,又那樣的必然,已無所謂相不相信,它彷彿就是我們的一部分,在生活中實踐它、活出它。 因此,覺察一個限制與束縛我們的信念不容易,正如同我們很少對吃飯睡覺有所懷疑;
當你內在有了衝突,有了矛盾,而你選擇壓抑,那麼你以為的平靜並不是平靜,它只是被壓抑了,但不代表它不存在;它會在你不注意的時候,虛弱的時候,進行反撲。 當你面對外在的衝突與意見,你若只是試圖說服對方,想改變對方,那麼你與對方的關係也容易產生矛盾。
你以為你是你,不是別人, 其實在你的行為狀態裡,接收了外在的訊息與姿態,成為了現在的自己。 你能否覺察自己本來的樣子, 你能否清楚內在真正的感受, 你的想法與觀點是否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你能否真正地接納自己, 你是否理解自己,愛自己; 當你能夠覺察,能夠認出,能夠理解, 你才有接納的空間,
過去的經驗縱然令你難過、沮喪、生氣、無奈、不平……., 你需要做的, 是正視自己過往因之而起的情緒、感受、對待自己的方式、回應外在的態度, 那些並沒有隨著事件的過去而消失, 它們仍然深深影響你,即使你並不覺得。 覺察,在所有的療癒過程裡,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有了覺察,你才能探索自己, 改變,
耐心地傾聽不容易,它需要我們真心地理解與接納, 真實地表達不容易,它需要我們真正地認識和展現; 因此,在傾聽與表達之前,我們需要傾聽自己,理解自己的想法與感受,接納自己的渴望與需要, 那麼,在傾聽與表達的過程裡,我們就能夠聽出對方內在的聲音,也會對如實表達的自己感到平靜與自在。
真正的溝通和對話,不是呈現上對下、強對弱、權威對服從的姿態,也不是操弄控制和依附的關係; 真正的溝通和對話,是雙向的、真誠的,是願意傾聽與自在表達的、是平等的、尊重的,是傳遞生命間和諧與互動的樣子。
信念,是我們深信不移的觀點、感受和想法; 我們相信它、習慣它,如同每天吃飯睡覺那樣的自然,又那樣的必然,已無所謂相不相信,它彷彿就是我們的一部分,在生活中實踐它、活出它。 因此,覺察一個限制與束縛我們的信念不容易,正如同我們很少對吃飯睡覺有所懷疑;
當你內在有了衝突,有了矛盾,而你選擇壓抑,那麼你以為的平靜並不是平靜,它只是被壓抑了,但不代表它不存在;它會在你不注意的時候,虛弱的時候,進行反撲。 當你面對外在的衝突與意見,你若只是試圖說服對方,想改變對方,那麼你與對方的關係也容易產生矛盾。
你以為你是你,不是別人, 其實在你的行為狀態裡,接收了外在的訊息與姿態,成為了現在的自己。 你能否覺察自己本來的樣子, 你能否清楚內在真正的感受, 你的想法與觀點是否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你能否真正地接納自己, 你是否理解自己,愛自己; 當你能夠覺察,能夠認出,能夠理解, 你才有接納的空間,
過去的經驗縱然令你難過、沮喪、生氣、無奈、不平……., 你需要做的, 是正視自己過往因之而起的情緒、感受、對待自己的方式、回應外在的態度, 那些並沒有隨著事件的過去而消失, 它們仍然深深影響你,即使你並不覺得。 覺察,在所有的療癒過程裡,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有了覺察,你才能探索自己, 改變,
耐心地傾聽不容易,它需要我們真心地理解與接納, 真實地表達不容易,它需要我們真正地認識和展現; 因此,在傾聽與表達之前,我們需要傾聽自己,理解自己的想法與感受,接納自己的渴望與需要, 那麼,在傾聽與表達的過程裡,我們就能夠聽出對方內在的聲音,也會對如實表達的自己感到平靜與自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是每個人內心都有的那條線,若有人跨越了你的那條線,爭執或對立就會發生。然而,界線並非永恆不變,就端看你的心,願不願意鬆開那條線。
一直在學習整合生命的矛盾,接納各種極端的矛盾面向出現在生命裡。 在重要關係中反覆發生矛盾的經驗是正常的,當我們允許自己去體驗完整的感覺光譜,並維持「連結自己內在」在關係裡去溝通,我們將不會壓抑自己的情緒,也不會把它們累積到發火的程度。 因此,榮格說,容忍矛盾性是一種進階的情緒技巧,以及健
Thumbnail
許多人害怕衝突,時常裝聾作啞而維持表面的和平, 但殊不知努力維持的和諧,卻始終進不到人的心裡去, 一輩子活在謊言中而留下內心的空虛感, 身而為人本來就可以有情緒, 但絕對不要以傷害人的姿態做溝通, "你可以有情緒,但不能夠傷害人", 而是利用衝突,看見彼此",然後越來越了解彼此後,連結更緊密的關係。
Thumbnail
職場中的人際衝突常令人感到壓力,你是否知道自己的衝突風格?本文分享TKI衝突解決模型,探討競爭型、合作型、退讓型、逃避型和妥協型,以及如何提升自我覺察以促進自我成長和改變。瞭解衝突模型的內在反應歷程和建構性衝突的重要性。文章結尾有實戰工作坊邀約。#溝通必修課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特別容易生氣,可能一件外人看起來微不足道的事,卻能讓我們暴跳如雷、無法釋懷 我自己以前也會這樣,只要看到事情沒有依照我認為「應該」的方式進行,我就會大發雷霆,甚至氣到無法言語 最近一年來,我學著用另一種方式跟自己對話,問自己生氣或有情緒的真正原因是什麼,真的是因為某件事情發生了
Thumbnail
        人生在世,難免會遇到痛苦。通常,造成痛苦的因素,來自於某些「讓自己不舒服」的人。為什麼與某個人不合?為什麼就是「不對盤」?也許只是簡單的磁場不合,也許有宿怨,也許擋了別人的財路,不論什麼原因,這個「怨憎會」的業力總會在某個時間點引爆。
Thumbnail
或許你也有過類似經驗,在一段關係中,無法認同對方的說法或做法,可是害怕傷害到對方,不敢說出口;對於對方無理的要求,雖然內心深處知道自己並不願意,可是害怕拒絕會使關係生變,因此假裝欣然接受。「沒有界限的善良,成了討好,以卑微隱忍和順應,來迴避不想面對的衝突,讓人總是失去自我、在關係裡受傷受苦。」
適合與不適合,磨合與不磨合,都需要雙方的共識。一方熱,一方冷,看似平䚘,卻早已失衡。不斷重複出現的問題,是雙方沒有人肯改變,雙方都在期待對方成為那個符合自己理想的模樣。在不斷沒有結果的討論,雙方沒有人願意退讓的時候,一方成為了那個想逃離的人。而另一個人還是持續努力著,希望能夠有一個合人意的平衡。
這是一個意識層面、實際情況不斷交疊的過程,簡單來說就是大腦的直覺反應與心理的防備反應,在那些非我的能量裡所產生的分裂情緒。 - 我們不可能知道每個人到底經歷了什麼、整合了什麼,能夠明白的是,那些能夠說出口的都是淺層的,和解能夠藏在對話裡,也會躲在殘酷的事實裡。 - 有時過於理性而失去了情感連
Thumbnail
#哲學諮商 #心理諮商 #心靈探索 昨天體驗了一個小型的哲學諮商活動,過程中我們不談論感受,就純粹的了解「煩惱」,煩惱通常是因為我們被自己的想法觀點遮蔽了,大腦的運作是二元性的,當你框住了妳認為所是的觀點時,在這個觀點以外的全部都被大腦排除,但感受無法處理這個被排除的部分是什麼,進而產生「
Thumbnail
這是每個人內心都有的那條線,若有人跨越了你的那條線,爭執或對立就會發生。然而,界線並非永恆不變,就端看你的心,願不願意鬆開那條線。
一直在學習整合生命的矛盾,接納各種極端的矛盾面向出現在生命裡。 在重要關係中反覆發生矛盾的經驗是正常的,當我們允許自己去體驗完整的感覺光譜,並維持「連結自己內在」在關係裡去溝通,我們將不會壓抑自己的情緒,也不會把它們累積到發火的程度。 因此,榮格說,容忍矛盾性是一種進階的情緒技巧,以及健
Thumbnail
許多人害怕衝突,時常裝聾作啞而維持表面的和平, 但殊不知努力維持的和諧,卻始終進不到人的心裡去, 一輩子活在謊言中而留下內心的空虛感, 身而為人本來就可以有情緒, 但絕對不要以傷害人的姿態做溝通, "你可以有情緒,但不能夠傷害人", 而是利用衝突,看見彼此",然後越來越了解彼此後,連結更緊密的關係。
Thumbnail
職場中的人際衝突常令人感到壓力,你是否知道自己的衝突風格?本文分享TKI衝突解決模型,探討競爭型、合作型、退讓型、逃避型和妥協型,以及如何提升自我覺察以促進自我成長和改變。瞭解衝突模型的內在反應歷程和建構性衝突的重要性。文章結尾有實戰工作坊邀約。#溝通必修課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特別容易生氣,可能一件外人看起來微不足道的事,卻能讓我們暴跳如雷、無法釋懷 我自己以前也會這樣,只要看到事情沒有依照我認為「應該」的方式進行,我就會大發雷霆,甚至氣到無法言語 最近一年來,我學著用另一種方式跟自己對話,問自己生氣或有情緒的真正原因是什麼,真的是因為某件事情發生了
Thumbnail
        人生在世,難免會遇到痛苦。通常,造成痛苦的因素,來自於某些「讓自己不舒服」的人。為什麼與某個人不合?為什麼就是「不對盤」?也許只是簡單的磁場不合,也許有宿怨,也許擋了別人的財路,不論什麼原因,這個「怨憎會」的業力總會在某個時間點引爆。
Thumbnail
或許你也有過類似經驗,在一段關係中,無法認同對方的說法或做法,可是害怕傷害到對方,不敢說出口;對於對方無理的要求,雖然內心深處知道自己並不願意,可是害怕拒絕會使關係生變,因此假裝欣然接受。「沒有界限的善良,成了討好,以卑微隱忍和順應,來迴避不想面對的衝突,讓人總是失去自我、在關係裡受傷受苦。」
適合與不適合,磨合與不磨合,都需要雙方的共識。一方熱,一方冷,看似平䚘,卻早已失衡。不斷重複出現的問題,是雙方沒有人肯改變,雙方都在期待對方成為那個符合自己理想的模樣。在不斷沒有結果的討論,雙方沒有人願意退讓的時候,一方成為了那個想逃離的人。而另一個人還是持續努力著,希望能夠有一個合人意的平衡。
這是一個意識層面、實際情況不斷交疊的過程,簡單來說就是大腦的直覺反應與心理的防備反應,在那些非我的能量裡所產生的分裂情緒。 - 我們不可能知道每個人到底經歷了什麼、整合了什麼,能夠明白的是,那些能夠說出口的都是淺層的,和解能夠藏在對話裡,也會躲在殘酷的事實裡。 - 有時過於理性而失去了情感連
Thumbnail
#哲學諮商 #心理諮商 #心靈探索 昨天體驗了一個小型的哲學諮商活動,過程中我們不談論感受,就純粹的了解「煩惱」,煩惱通常是因為我們被自己的想法觀點遮蔽了,大腦的運作是二元性的,當你框住了妳認為所是的觀點時,在這個觀點以外的全部都被大腦排除,但感受無法處理這個被排除的部分是什麼,進而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