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有很多書都在說「要好好愛自己」,在我執業接案的生涯中,也有不只一位民眾詢問過我:老師,怎麼樣愛自己?剛好最近正在著手準備主題為「助人者的情緒覺察與自我照顧」的團體督導課程,就想整理一下自己對於愛自己與自我照顧的看法,我想,有些原則不僅助人者適用,一般大眾也適用。我試著用文字分享愛自己、自我照顧的主要原則與概念如下。
在留佩萱博士撰寫的「擁抱你的內在家庭」這本書當中,有提到「愛自己,就是只能夠愛你內在所有部分」,沒錯!我覺得這句話很精準地傳達出愛自己的最核心精隨就是:「接納你內心每一個部分,真心感受到自己內心沒有哪一個部分是不好的」。因為接案的關係,會大量接觸很多成長過程中身心受創或情緒遭受忽略的個案們,他們常常會感覺自己的感覺不重要,也會覺得自己不夠好,或者更精確地來說,他們沒辦法接納自己內在的所有情緒、想法、行為模式,會覺得某一個部分的自己是不理想的、是不好的、是不應該存在的。當他們這樣想的時候,內心就會有各種戰爭與掙扎、紛擾、混亂產生,更無法愛內在所有的自己。
如果你發現自己沒辦法接納你內心的所有部分時,最有效的解決方向是:想一想你生命中是否有人曾經接納過你內心的大部分想法?如果有這樣的經驗的話,恭喜你!你算是蠻幸運的喔!當你遇到一些挫折或瓶頸,有點覺得自己不夠好或心情煩亂時,就去找那個人聊聊吧!透過跟他接觸、聊天,你就能重新感受到自己被接納,進而你也會更加接納自己的內在很多想法、感受。萬一,你目前的生命中很缺乏以上角色,包括曾經有過這樣一個人是如此接納你,但他已經離開你身邊了,或者他現在很忙碌,無法及時的支持或回應你,提供給你必要的充電與支持,或者,你生命中根本沒有那種被接納的經驗,那麼,就找諮商師聊聊吧!透過諮商師給予你的包容與接納,漸漸地,你也能接受你的所有想法、感受、行為模式並不可恥,也能漸漸正視自己、接受自己的每一個面向,進而練習愛自己內在的每一個部分。
當我們不管能透過與他人相處的美好經驗,或者透過心理諮商與治療建立被諮商師接納的經驗,進而能夠自己接納自己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開始做自我照顧的工作了。什麼是「自我照顧」呢?簡單來說,就是:對自己好一點。所有你想得到的,對自己會有好處的,會讓自己做了開心的事情,又不會帶來太多副作用的,都可以去做。舉凡:聽音樂、泡杯自己喜歡的飲料來喝、睡個好覺、運動、旅行、閱讀、寫日記等等,這些都是可以去做的。上面之所以特別強調不要帶來太多副作用,是因為有些民眾會透過酒精、毒品的使用,或者狂買東西、狂打遊戲、性愛上癮、自殘、自殺、暴食等方式來「讓自己舒服一點」,但可能付出的代價有點大,身為專業人員,可以同理大家想要透過這些行為讓自己舒服一點的初衷,但你我始終都清楚這些行為若長期去做的話,會對大家造成其他傷害或後遺症,所以還是鼓勵大家盡量挑選副作用小一點的方法喔!
最後,我想要坦承一下,諮商師如我本身也會有自己的弱點跟黑暗面,所以我自己到現在都還在學習如何愛自己跟好好照顧自己,有時候難免也會「歪樓」(台語),用一些副作用比較高的方式來麻痺自己的感受或不去看自己的內在,然後「歪」了一段時間,再試圖把自己拉回自我覺察的軌道上,才又透過個人的專業學習與生活歷練,不斷調整自己對待自己的方式。所以,我們都是一樣的,在愛自己跟自我成長的道路上,我們是好夥伴,我也不見得每一天都能百分之百愛自己跟百分之百照顧好自己,我們就一起持續學習與成長,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