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依婷醫師在兒童心智科執業十年,寫下這本的《親愛的小孩,今天有沒有哭》。
看完其實心情有點複雜。
愛,是一個人長大的養分,但成長環境中帶來的傷,孩子往往也默默地承接吸收了。
父母關係的不和諧,同儕之間的人際困境,學業成績的考試壓力...等等,都是讓孩子深感焦慮與困住自己的議題。
一個個兒童心智科診間的故事,串起父母的擔心與孩子的眼淚,也揭開孩子行為背後的問題。
想爸爸想到心痛的男孩,真正不捨的是被丈夫拋棄的媽媽;父母爭奪監護權而選擇沉默的女孩,是希望能維持住這個家;少年嚴重失眠,認為考上理想學校,他的存在才有意義。
家庭的爭執,父母的不快樂,孩子其實都懂,他們都看在眼裡,只是無法說出口,甚至在有些家庭裡,孩子還會成為夫妻關係角力的犧牲品。
孩子不但承接大人的情緒,也會最直接吸收大人的所有焦慮、傷痛。
更多時候,孩子無形中扮演了家庭照妖鏡的角色,用他們的情緒跟行為問題,反映了家裡大人的狀況。
在功課成績的嚴格要求下,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愛,只有焦慮和壓力,沉重的石頭壓得孩子幾乎無法呼吸。
兒心科醫師常常必須扮演家長與孩子之間的翻譯,安撫雙方的情緒,試著疏通與重建親子溝通的路徑。
過度堅強的孩子只是為了被愛,常翹課逃家的孩子是不想面對孤單,過動跟亞斯的孩子需要的是被理解而不是貼標籤。
深深有感,兒童心智科醫師與孩子,不僅僅是醫病關係,彼此之間更需要有著安全感與很深的信賴,才能張開接住孩子的那張安全網,讓孩子可以有喘息的空間,能夠做出不同的選擇。
身為父母,唯有好好地穩定自己的狀態,給孩子的才會是愛,而不是勒索。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著大大小小的事件,父母無法完全保護孩子不去面臨這些考驗,但可以「調整自己面對孩子的態度」。
苦口婆心的嘮叨、擔心緊張的責備、恨鐵不成鋼的要求,都會把孩子越推越遠。
唯讓孩子感受到被支持、理解和關愛。
才能陪他一起面對,成為他的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