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讓我們感覺被承接住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情緒難以消化的時候,堵在心口的鬱結實在難以安放呀!總要想著現在、立刻就能衝破令人彈不得的淤塞感。此時你也會找人聊聊天、抒發自己的感受嗎?憂鬱伴侶曾經分享她的傾訴經驗:「很常被打斷,然後對方就開始講道理了。有時候還會被笑說這又沒什麼,真的是越說越氣。」

從此伴侶不太找人說心裡話。那你呢?說到傾訴心裡話,你心中有浮現適合的人選嗎?為什麼會想到這個人,而不是另一個人?伴侶分享了一個有趣的感受:「我願意說是因為我相信你。而且,我覺得被承接住了。」



是什麼讓我們感覺被承接住了?

除了「被承接」外,有些人是因為「信任感」而選擇向他人傾訴。與伴侶的相處中,我發現要讓對方在親密關係中暢所欲言,光有「信任」是不夠的。信任感是親密關係的基礎。不過,有信任感不一定會有被承接的感覺。


被承接的3種可能

透過與伴侶的對話,我試著從個人在關係中的3種「自我需求」切入,整理出我們感覺被安全接住的3種可能


感到同理
「在我與你的關係裡,自我被看見了」

都道同理重要,但如何讓對方有「被同理」的感覺呢?我認為在同理之前,首要著重的事是好好聽人家把話說完。如同伴侶所描述的,話都還沒說完就被打斷,對方還開始講起道理,有時候會讓當事人認為我們只是想灌輸自己的價值觀、捻斷不好的念頭。

  • 我的陪伴方式:傾聽是很好起點。傾聽能聽見通往感受的關鍵,畢竟心情好不好與感受有關嘛!知道感受才能夠提取相關的情感記憶去「同理」別人。

有些人很快就能捕捉到他人感受,透過共情來同理對方。可惜我沒這樣的技能(擦汗),我的方法是「用問的」。例如:發生了讓他誤解你的事情,你有什麼感受呢?

tips:有些時候,光是傾聽就能舒緩對方的焦慮與不安。另外,當我們不知道對方的感受時,切勿胡亂猜測。我們只需要詢問,並依照對方的描述表達明確的接收或相關的情感反饋,也能達到同理的效果。


內外梳理
「在我與世界的關係裡,自我被接納了」

有些人喜歡同仇敵愾,能爲被同理而舒緩情緒。但思緒糾結如伴侶,內在一邊摧毀自我價值,同時以主觀的視角超譯外在發生的事。光是自我被看見,還無法阻止胡攪蠻纏的自我為難。此時陪伴她釐清相對的客觀事實變得重要,有種類似引渡的效果。

  • 我的陪伴方式:伴侶詮釋她的視角,我會重述並確認她的意思。再分享我觀察到的版本與我感受到的意思,試著讓伴侶的痛苦視野看向另一種可能性。

不否認對方的觀點與感受,會讓人有被接納的感覺。此時再加上基於觀察的實況描述,則能練習以另一種視角看待事情。更深層的釐清事情全貌能減少不安,協助伴侶安全地將情緒落地。

tips:確認語意很重要,我不會也不能代替她詮釋某個視角帶來的感受,否則我也極大可能會超譯她。超譯疊加超譯,會讓事情扭曲到面目全非。


回歸平靜
「在我與自己的關係裡,自我被安放了」

有些時候,明明被同理了感受,也知道事實不是自己想的那樣,可內心就是不平靜。此時我們需要的不只是自我能被看見、被接納,而是允許事情流經自己,讓內在回歸平靜、安放自己的心。

  • 我的陪伴方式:將伴侶的立場與客觀的描述重疊,比對出差異性、指出可能性。試著讓事情從負面事件平衡成「好像也還好」。允許事情稀鬆又平常。

一旦願意放開對單一詮釋的執著,以更富有彈性的視角看待事件,等同於是放過自己、讓自己能平靜自處。

tips:如果你能讓事情被認知成「一件好事」,那也是很不錯的結果。我們只需要留意過於積極的引導,是否會將人帶往其他面向的失衡。




總結

是什麼讓我們感覺被承接住了呢?我認為是「感受同理、內外梳理、回歸平靜」。除了常見的同理,梳理與平靜之於我而言,也有從不同面向承接的效果。

從不同關係中的「自我需求」為切入,用個人與「他人、世界和自己」的關係,辨識出我們墜落時,可能是被哪一層關係承接住了。同時也提醒自己,在感到鬱結時我們有不同方法可以使用。


整理

  • 同理:最常被感受到承接,療癒之處在於自我狀態能被看見。因為被同理了,在「我與你(他人)」的關係裡,我感受到自己的情緒被看見。
  • 梳理:不被否認感受並以客觀的視角一起梳理現況,因而知道自己被接納了。在「我與世界」的關係裡不再逃避,願意讓內心與實際情況對接。
  • 平靜:回歸內在平安、安放自己的心,允許事情稀鬆又平常。在「我與自己」的關係裡,我能夠放過自己、平靜自處。


你也曾經被承接住嗎?你的傾訴經驗通常是踩雷還是被好好接住了呢?歡迎在底下留言分享你的經歷,說不定能為他人帶來一點靈感唷~

祝福看見文章的您:)



【延伸閱讀:傾聽】


一個普通人
陪伴憂鬱伴侶的小記


👉🏻如果喜歡文章請按下【愛心】❤️
👉🏻持續來點靈感請按下【追蹤】✅
👉🏻文章有所幫助也歡迎【贊助】☕️

每個慷慨的行動,都將成為我持續前行的燃料🚀

🌟 追蹤 👉🏻「憂鬱你好,這是我女友

avatar-img
17.9K會員
296內容數
捕捉稍縱即逝的覺察時刻,分享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不想改變他人價值觀,只期望在生活淤塞不前時提供一點靈感。認為事情是中性的,若能鬆動僵固信念,就能更輕鬆面對關係、自在的活著。☞ 常見主題:陪伴憂鬱伴侶 |自我覺察 |鬆動信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碎進時間的裂縫 的其他內容
在關係中,我們是如何建立信任,讓對方能夠將堵塞的感受傾訴而出?普通人如我,還真沒有神丹妙藥,與伴侶相處的幾年裡,我大概只能看出一件之於我個人的事實:日常生活。信任搭建在日常生活中的每個時刻。
對我來說很難不說出「謝謝」,尤其是親密的人。相處的時間長、見面的頻率高,實在很難避免需要感謝的事情發生(就跟要避免說「你我他」一樣困難)。事後也才知道,直接把內心感受到的美好說出來,能讓「對人沒有安全感」的伴侶,因為不用猜測而感到安心。
「我不說他怎麼知道?」老實說,要在情緒衝腦時想起這句話,實在不容易。但值得慶幸的是,這就跟任何技能一樣,這是可以練習的。具體而言,在接受彼此不會通靈後,該如何在關鍵時刻也能夠想起「我不說他怎麼知道」,而不是被情緒拖著走呢?我試著拆解幾個對我與伴侶相處有益處的思考面向,期望能夠帶給需要的人一點靈感。
我們強迫不會通靈的另一半,必須穿透皮肉看見我們的內心時,實在是很為難人。在關係裡,你我從來都不是為了為難對方而走在一起的。覺知到自己正在「為難」對方,並且停下來,讓緊繃的關係放鬆下來,我想是每個人都想要給彼此的溫柔。
憂鬱症不像外傷,能夠輕易被指認出來,再體貼的為對方敷上藥料讓疼痛飛走。面對隱而難辨的內在黑洞,有時候連當事人都沒有察覺,相處中的兩個人更常需要時間,才能意識到憂鬱這個面向。如果交往後發現另一半有憂鬱症,我該怎麼辦?
雖說陪伴很要,可事實上就像任何一種人際關係一樣,並不是每次拍拍對方的肩,就能以釋懷和歡笑做結尾。如果說陪伴不能解決事情,也無法讓人破涕為笑,那麼,陪伴到底為什麼重要?
在關係中,我們是如何建立信任,讓對方能夠將堵塞的感受傾訴而出?普通人如我,還真沒有神丹妙藥,與伴侶相處的幾年裡,我大概只能看出一件之於我個人的事實:日常生活。信任搭建在日常生活中的每個時刻。
對我來說很難不說出「謝謝」,尤其是親密的人。相處的時間長、見面的頻率高,實在很難避免需要感謝的事情發生(就跟要避免說「你我他」一樣困難)。事後也才知道,直接把內心感受到的美好說出來,能讓「對人沒有安全感」的伴侶,因為不用猜測而感到安心。
「我不說他怎麼知道?」老實說,要在情緒衝腦時想起這句話,實在不容易。但值得慶幸的是,這就跟任何技能一樣,這是可以練習的。具體而言,在接受彼此不會通靈後,該如何在關鍵時刻也能夠想起「我不說他怎麼知道」,而不是被情緒拖著走呢?我試著拆解幾個對我與伴侶相處有益處的思考面向,期望能夠帶給需要的人一點靈感。
我們強迫不會通靈的另一半,必須穿透皮肉看見我們的內心時,實在是很為難人。在關係裡,你我從來都不是為了為難對方而走在一起的。覺知到自己正在「為難」對方,並且停下來,讓緊繃的關係放鬆下來,我想是每個人都想要給彼此的溫柔。
憂鬱症不像外傷,能夠輕易被指認出來,再體貼的為對方敷上藥料讓疼痛飛走。面對隱而難辨的內在黑洞,有時候連當事人都沒有察覺,相處中的兩個人更常需要時間,才能意識到憂鬱這個面向。如果交往後發現另一半有憂鬱症,我該怎麼辦?
雖說陪伴很要,可事實上就像任何一種人際關係一樣,並不是每次拍拍對方的肩,就能以釋懷和歡笑做結尾。如果說陪伴不能解決事情,也無法讓人破涕為笑,那麼,陪伴到底為什麼重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經常面臨挑戰,尤其當需要朋友的支持時,經歷的失落與理解往往是促進關係深化的關鍵。本文分享了一段關於如何與朋友坦誠溝通感受的故事,雖然一開始遭遇拒絕,但最終的對話讓彼此更加親近,重申了友誼的重要性,以及在困難時刻相互支持的價值。這種真誠的交流能夠讓我們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情感的依靠。
Thumbnail
在感情中,良好的對話是建立穩定關係的關鍵。理解對方的感受和期待,並能清晰表達自己的需求,是情感健康的重要基石。透過主動詢問、觀察需求和具體表達,可以有效增進彼此的理解與信任。這篇文章探討了情感交流中的聆聽技巧和表達方式,並提供了改善溝通的實用建議,幫助伴侶之間建立更深的情感聯繫。
Thumbnail
在當代的社交環境中,深刻的聆聽變得尤為重要。這篇文章分享了在《幸福魔法團體》中的經歷,讓我們瞭解陪伴並不只是回應與提問,更是能夠深入理解對方內心的能力。作者透過與夥伴的對話,揭示了專注聆聽的價值,讓對方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的力量。最終,陪伴的真正意義在於準備好自己的內在,成為對方最好的支持者與理解者。
Thumbnail
情緒勒索是甚麼? 在親密關係裏,用明示或暗示的方法操控他人情緒,令對方產生恐懼感,義務感,罪惡感,從而妥協,都是情緒勒索。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判斷能力的正常人,理應自由行事。父母子女,朋友兄弟姊妹,情侶夫妻間不知不覺地用情緒威逼對方順應自己,達至操控他人的行為。情緒操控的受害者心身受壓
Thumbnail
本書作者透過多年來在各種諮商、教練課程中累積的大量溝通案例,開宗明義即表示:『認可(validation)』,可以在溝通中讓對方感覺到自己被聽見、理解。 閱讀後十分喜歡,想推薦想推薦給想好好被傾聽&想好好傾聽的人🫶🏻
Thumbnail
“世上所有是非對錯、煩惱都是自己創造的,人幾乎能渡己…往往無法渡人” 改變一個人,這是癡心妄想!其實對方比較需要的是「聆聽」 —來自宇牛發佈於進擊的宇牛你會安慰人嗎? 會寫這篇‘’緣‘’自內心真心有感,也覺得這個~你會安慰人。亦也是我們人生中會碰到的一件事。 我除了擁抱,我最常說的話就是“
Thumbnail
這篇文章闡述瞭如何從心理學角度理解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模式,以及如何在人際關係中實踐容納與被容納的概念。文章指出,人與人之間最治癒的體驗就是彼此間的容納與被容納。這種情感上的交流能夠幫助個人更好地忍受和消化內在的負面情緒,對於提升心理成熟度和情緒管理能力有著積極的影響。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伴侶之間對話的重要性,強調自我價值的肯定比付出更重要。作者認為,被喜歡的應該是自己本身而不是為對方做了什麼。文章提供了多個例子來支持這個觀點,並呼籲讀者思考自己被喜歡的原因。
Thumbnail
如何辨別和給予認同感的情緒價值,會是社交中最重要的一項超能力。每個人都渴望被理解和接受,而這種渴望往往源自於對認同感的需求,認同感是我們對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和價值的認知和感受,它影響著我們的自尊、自信和心理健康。
Thumbnail
想要與對方交心,你先接受了對方跟你不一樣的想法,同樣的你也不需要隱藏你內心的情感,只要真誠的說出你的想法即可,這樣對方才有機會認識真實的你,才有可能對你敞開心胸。 只有情感的互動才會產生共鳴,有共鳴才會有下一個共鳴,或是更深入的話題,總是要有人先開始。 交心並不是關於贏得或失去,而是關於理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經常面臨挑戰,尤其當需要朋友的支持時,經歷的失落與理解往往是促進關係深化的關鍵。本文分享了一段關於如何與朋友坦誠溝通感受的故事,雖然一開始遭遇拒絕,但最終的對話讓彼此更加親近,重申了友誼的重要性,以及在困難時刻相互支持的價值。這種真誠的交流能夠讓我們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情感的依靠。
Thumbnail
在感情中,良好的對話是建立穩定關係的關鍵。理解對方的感受和期待,並能清晰表達自己的需求,是情感健康的重要基石。透過主動詢問、觀察需求和具體表達,可以有效增進彼此的理解與信任。這篇文章探討了情感交流中的聆聽技巧和表達方式,並提供了改善溝通的實用建議,幫助伴侶之間建立更深的情感聯繫。
Thumbnail
在當代的社交環境中,深刻的聆聽變得尤為重要。這篇文章分享了在《幸福魔法團體》中的經歷,讓我們瞭解陪伴並不只是回應與提問,更是能夠深入理解對方內心的能力。作者透過與夥伴的對話,揭示了專注聆聽的價值,讓對方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的力量。最終,陪伴的真正意義在於準備好自己的內在,成為對方最好的支持者與理解者。
Thumbnail
情緒勒索是甚麼? 在親密關係裏,用明示或暗示的方法操控他人情緒,令對方產生恐懼感,義務感,罪惡感,從而妥協,都是情緒勒索。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判斷能力的正常人,理應自由行事。父母子女,朋友兄弟姊妹,情侶夫妻間不知不覺地用情緒威逼對方順應自己,達至操控他人的行為。情緒操控的受害者心身受壓
Thumbnail
本書作者透過多年來在各種諮商、教練課程中累積的大量溝通案例,開宗明義即表示:『認可(validation)』,可以在溝通中讓對方感覺到自己被聽見、理解。 閱讀後十分喜歡,想推薦想推薦給想好好被傾聽&想好好傾聽的人🫶🏻
Thumbnail
“世上所有是非對錯、煩惱都是自己創造的,人幾乎能渡己…往往無法渡人” 改變一個人,這是癡心妄想!其實對方比較需要的是「聆聽」 —來自宇牛發佈於進擊的宇牛你會安慰人嗎? 會寫這篇‘’緣‘’自內心真心有感,也覺得這個~你會安慰人。亦也是我們人生中會碰到的一件事。 我除了擁抱,我最常說的話就是“
Thumbnail
這篇文章闡述瞭如何從心理學角度理解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模式,以及如何在人際關係中實踐容納與被容納的概念。文章指出,人與人之間最治癒的體驗就是彼此間的容納與被容納。這種情感上的交流能夠幫助個人更好地忍受和消化內在的負面情緒,對於提升心理成熟度和情緒管理能力有著積極的影響。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伴侶之間對話的重要性,強調自我價值的肯定比付出更重要。作者認為,被喜歡的應該是自己本身而不是為對方做了什麼。文章提供了多個例子來支持這個觀點,並呼籲讀者思考自己被喜歡的原因。
Thumbnail
如何辨別和給予認同感的情緒價值,會是社交中最重要的一項超能力。每個人都渴望被理解和接受,而這種渴望往往源自於對認同感的需求,認同感是我們對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和價值的認知和感受,它影響著我們的自尊、自信和心理健康。
Thumbnail
想要與對方交心,你先接受了對方跟你不一樣的想法,同樣的你也不需要隱藏你內心的情感,只要真誠的說出你的想法即可,這樣對方才有機會認識真實的你,才有可能對你敞開心胸。 只有情感的互動才會產生共鳴,有共鳴才會有下一個共鳴,或是更深入的話題,總是要有人先開始。 交心並不是關於贏得或失去,而是關於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