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拋擲進來之後

前圖紙-avatar-img
發佈於前圖紙2024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被拋擲進來之後〉2024-03-06


  「人是被拋擲在這個世界的」。



  很多人說,歐陸哲學很難懂,太文學性、很多詞都需要來回詮釋才能比較知道它的意義。不過,我總是覺得,我們不一定要急著讀懂,或至少,不用立即地讓自己「那麼懂」。


  就像讀一首詩或和一個人相處一樣,在第一次交談、第一次會面之中,有一些氛圍性的東西傳達到你這裡了。你產生了一些想法、一些感受。那個人或那首詩讓你覺得特別,不是某些特別具體的意義,但你覺得不同了。並且會想在之後有更多了解。


  比起得到了什麼知識,我更期待的是那裡存在著的「啟發性」。譬如短短的一句話,甚至就「拋擲」這一個詞,就可能打開一種我們未曾仔細走過的思考方向。



  世界是令人茫然的。作為西勒努斯(Silenus)口中「可憐的一日生」,那包裹著我們的所謂「客觀世界」以一種冰冷的、對我們毫不關心的方式落在那裡。特定的時間點、特定的膚色、特定的地理位置。在我們出生之前,我們的上一輩、上上一輩以及更早之前的先祖,就已經都背負著那些他們不該承擔,也沒有辦法承擔的歷史。


  他們或多或少發出過疑問。但在那個威權與戰爭的年代裡面,很多事情沒辦法展開。我們被迫以一種想像的共同體將自己與他人凝聚起來。我們換上相同的衣服、說相同的語言、崇拜相同的偶像、殺相同的敵人。


  但我們並非應該或必須彼此為敵、並非應該或必須總是為了尋求認同而排除異己。但我們的歷史只教了我們這一種可能性,這可能如某些人想要相信的是「人性」、是「必然」;可也有可能,就僅僅是在某一段重要的時期中,有些人犯了錯,於是後世對信任所有人類不再敢過於有信心。



  即便我們不預設亞當與上帝的故事為真,「原罪」或某種不該但先天存在的傷害還是具體地被放置進了每個人。即便我們每個人都有著獨一無二的樣貌、思想與生命經歷。但我們永遠有那些能夠被輕易地貼標籤的特徵。


  每個人從小都遇過被叫做「矮子」和「小胖」的同學、見過有人因為胸部小或胸部大被嘲笑戲弄。我們會在每一次的移工議題、性別議題、身心障礙議題中聽見那些毫不在意的玩笑話與歧視語言。其中也有一些時候,這些聲音就是對著我們說。


  「那是錯的」每當我們奮力去指出那之中的問題時,「社會就是這樣」不費吹灰之力便將一切反抗都壓了回來。保守主義者、失敗主義者、或者僅僅是怠於去思考這些問題的人,都倚靠在這道牆上。


  自從被拋擲進來之後,他們很快接受了現狀、接受了自己被安排的位置。有時候這是因為他們恰恰被拋到那些比較輕鬆的位置,但更大的理由是,他們不敢、或不願意去想像這是可能被改變的。



  小時候和家人有過一段對話。大概是在學校聽說了一些要珍惜愛護地球之類的事情,回到家之後,我說如果每個人都種一棵樹的話,世界就可以變得比較好。家人回答「不可能,不會每個人都去種」。我還記得當時的難過與回應:「對,但那是因為你們覺得不可能,所以才會不可能」。直到現在,我還是這樣想。





到粉絲專頁閱讀:

https://www.facebook.com/PreBluePaper/posts/pfbid0B6aJHfdJLriwtfYWJ2HE9TiMoWv8Crdo6QmGcY6gaPTTaZ3BzenBc87sLU4TRGFEl

avatar-img
89會員
784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圖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那個比我們都認識自己情緒的孩子〉
〈40000分:「理所當然很強」的LeBron〉
〈關於「想要發起讀書會」這件事〉
〈來不及長成好人:《少事法》與社會對少年犯的虧欠〉
〈生命與生態:從《第一神拳》到《迷宮飯》〉
〈那個比我們都認識自己情緒的孩子〉
〈40000分:「理所當然很強」的LeBron〉
〈關於「想要發起讀書會」這件事〉
〈來不及長成好人:《少事法》與社會對少年犯的虧欠〉
〈生命與生態:從《第一神拳》到《迷宮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某個關於生命經驗的真相,像忽然掉落的隕石那樣,不由分說地擊中了自己。 在這一瞬間,我們看待生命或世界的方式從根本上發生變化,不會再與之前相同。
Thumbnail
光是看到那還沒被理解的、感覺可以被理解的,我就恨不得立馬把那層魔法扯下來
放棄的背後,是期限到了,執著累了,主動夠了,心傷透了。
Thumbnail
每個座位在自己的時空裡陷落時
Thumbnail
思緒雜亂無章 被文字捕捉在 哪一頁書香 寫下無數的見解   遨遊在哪一片書海 飛越過的高山與海岸 最後被拍上岸的貝殼 是否可以被珍藏 放置在透明的玻璃罐裡   指尖 指示著目光 一字一句的朗誦 聲音帶領著 起承轉合 意識 牽動著思緒 一本本曾經 閱讀過的書籍
有時候對於自己已經產出、創作出來展顯、公諸於眾的文本內容
Thumbnail
某個關於生命經驗的真相,像忽然掉落的隕石那樣,不由分說地擊中了自己。 在這一瞬間,我們看待生命或世界的方式從根本上發生變化,不會再與之前相同。
Thumbnail
光是看到那還沒被理解的、感覺可以被理解的,我就恨不得立馬把那層魔法扯下來
放棄的背後,是期限到了,執著累了,主動夠了,心傷透了。
Thumbnail
每個座位在自己的時空裡陷落時
Thumbnail
思緒雜亂無章 被文字捕捉在 哪一頁書香 寫下無數的見解   遨遊在哪一片書海 飛越過的高山與海岸 最後被拍上岸的貝殼 是否可以被珍藏 放置在透明的玻璃罐裡   指尖 指示著目光 一字一句的朗誦 聲音帶領著 起承轉合 意識 牽動著思緒 一本本曾經 閱讀過的書籍
有時候對於自己已經產出、創作出來展顯、公諸於眾的文本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