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做米糆包,我喜歡用直接法。因為低溫冷藏酵種的方式,需要退冰到室溫才能使用,在我家往往需要2小時,等待時間太長是一大缺點,因此需要低溫冷藏發酵的烘焙方法,我通常會等到夏天才做。
台灣的米穀粉烘焙是從學習日本的米粉吐司開始的。日本用的是湯種法(或燙種),先將冷水與部分米穀粉混合均勻,再加熱(微波或爐火)持續攪拌成黏稠糊狀物,降溫後加進主糆團中使用。也就是我稱為的「米膠」或廠商稱呼為的「預糊化」米穀粉。目的都是利用澱粉糊化後吸收更多的水份,讓米糰的含水量增加,使米吐司鬆軟並延緩老化速度。
但是,可能我的飲食喜好跟日本人不一樣,用台灣蓬萊米穀粉做湯種法,烤出來的米吐司,黏度也增加了,多吃幾次發現實在不合口味,甚至覺得不加湯種的直接法吐司還比較鬆爽好吃哩~(但直接法的老化速度較快也是真的)。雖然不喜愛湯種米吐司的口感,但學習還是要學習的。在我會做米吐司之後便開始尋找並實驗其他食材來取代它,例如改用片栗粉做湯種、添加山藥......等等,照樣可以增加米烘焙品的保濕度,而且重點是--口感不發黏。
這周的實驗影片更是腦洞大開,將加速麵筋形成用的波蘭種(液種)發酵法,嘗試添加到無麩質的米糆包中,哈哈,會產生什麼化學變化呢?我很好奇啊。
同時我也想知道,如果食譜設計含水量高,粉水比1:1,用直接法和波蘭種做的米糆包表現會有差別嗎?有差喔,二種我都做了,但容我在這裡賣個關子。
做法和實驗成果請大家看影片,在這裡補充二點小提醒(本來有放進影片中,但後來覺得自己怎麼那麼嘮叨啊,就剪掉了)。
第一點是製作波蘭種的容器。因為使用的酵母很少量,請選用容量小、瘦長型、開口大的透明容器來製作,才能有明顯的發酵高度。如果你跟我一樣找不到這樣條件的容器,利用家中現成的PP盒製作,室溫靜置二小時後,若完全沒長高,請別擔心,是正常的。可以放進冰箱冷藏一夜,隔天取出退冰使用;或者也可以直接放在室溫一晚(室溫溫度約26-28度C),只要盒底有密集小氣泡,代表酵母還活著,就可放心使用~
第二點同樣是容器。請務必將容器以熱開水燙過消毒再使用,以免發酵失敗喔。若室溫發酵二小時之後出現分層現象,上面有一層水狀,如圖,就丟掉重新製作吧~
大蒜奶油醬:
液種:
主糆團:
如果我的內容對你有用,歡迎加入沙龍或分享文章給需要的人,來支持我,讓我可以持續前進,把台灣米的無限創意製作出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