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讀書 35|聰明工作——《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 大多數提升個人生產力的建議彷彿要你像轉輪上的倉鼠跑得更快……但你不是倉鼠,這本書教你如何別再這樣。

——Heidi Grant Halvorson


聰明工作——《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

聰明工作——《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


🌟導讀:


我們都知道工作是一隻會無限擴張的金魚,與其忙碌的被代辦清單淹沒落入「效率陷阱」,試圖盡可能地在一天內各種間隙塞滿工作,到不如做好「精力管理」將專注力放在真正重要的工作上。


作者 Josh Davis 具有機械工程學士和心理學博士,專攻體化認知和情緒調節,用簡單易讀的方式,提出五種策略,幫助我們集中火力,吞掉工作上最大最醜的那隻青蛙同時避免無盡工作帶來的失控感。

特別強調一下,作者所提到的每天最重要的兩小時,並不是意味著每天只需集中兩小時,或者人類的專注上限只有兩小時。這僅是基於作者的經驗,認為在這段時間內,心智能量能夠集中,且能完成關鍵任務。視工作型態不同,這段時間完全可以延長或縮短。


🌟心得:


Josh Davis 專攻的「體現認知」(embodied cognition)是指人類的生理狀態與動作會影響我們的思考方式。我們會因為情緒與激素分泌等影響我們的狀態,使我們無法常時間像電腦或機器般具有一致性的高速運轉,因此我們應該把最高效的狀態留給最重要的任務,依次遞減。以下為他所提出的五大策略


●|辨識每個決定點|✏️

妥善利用完成一件事或被打斷後的五分鐘,想一下接下來該處理哪件事。不急於投入,處理最關鍵的問題才是重要的。


●| 管理心智能量|✏️

所有事情都會消耗心智能量、引發情緒。如同賈伯斯穿相同的服裝,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選擇。在心智因決策疲勞之前,先集中精神做最重要的事。

我們也可以引發正面情緒,促使我們投入工作。


●| 停止對抗分心|✏️

專注是成功的要素,但人類的注意力系統天生善於留意分心事物,這是演化的生存必要策略之一。因此不要將精力放在過分抗拒,接受偶爾的心思漫遊,對提升創意和思考未來都有幫助。
我們也可以像費曼,帶著「12道最愛的難題」由此控制我們的分心方向,逐步達成長期目標。




●| 妥善利用身心關連性|✏️

除了老生常談的定期運動可以降低壓力與提升自制力,精神不濟或重大會議幾小時前也推薦可適量運動,有利於提升表現。

至於飲食,除了蛋白質外,也推薦不飽和脂肪有較大助益,且平均小量的進食,像將早餐分成兩部分,可以讓血糖維持平穩,有利於思考和工作記憶。


●|打造工作環境|✏️

如果無法避免噪音,或許可以考慮用耳機撥放白噪音,盡量確保工作環境光線充足,給自己加隻帶有藍光的檯燈吧。

桌面過於雜亂會影響工作表現,盡可能確保桌面物品都是當下所需要使用的,並且定期喝水,和不要過長時間保持相同姿勢。




🌟總結:


關於這本書我想提出些我個人的看法。

首先,盡量不要把每天的工作排滿,我自己的習慣是大概只排四個小時因為需要將彈性留給各種會議延遲和突發事件。

其次,我不是很推薦每完成一件事情就重新對手頭的工作重新盤點,我認為一天一次盤點就可以,不論是政策頒布或者修正需求在 24 小時內都不會是大問題,並保持電話暢通避免緊急聯繫。

最後,我建議的盤點時間是下班前,一來寫下後可以徹底把工作留在公司,二來隔天早晨只要稍微確認沒有突發狀況就可以開始工作,減少暖機時間。



這本書最精彩的部分在於,除了內文,在導讀與總結再度複習五點策略,並將參考文獻分類放在尾頁,如果想進一步了解可以再行閱讀。

書中前言也提及一個有趣的觀點,與大多數諾貝爾得主多才多藝的論點相似,美國開國元勛班傑明·富蘭克林同樣具有多元嗜好。作者認為這與集中精力完成兩小時的工作後,利用閒暇時間培養與從事的行為有高度關係,才導致他後續的事業版圖能不斷地互相支援更上高峰。


以上就是本周的分享,喜歡請記得追蹤跟小紅心鼓勵創作者們持續更新~ 下週預定是  Arlie Hochschild 的《第二輪班》,有興趣可以先閱讀,這樣下週收看書籍推薦時就能有線上讀書會的效果哦。


《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心智圖

《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心智圖



🌟衍生閱讀:

1.關於習慣改變 →陪你讀書|喚醒你心中的騎象人——《你可以改變別人》

2.關於12道最愛的難題 →我的卡片盒筆記

avatar-img
335會員
226內容數
對社會脈動、產業現況提出觀點與省思,找尋進步空間或接受現況、活在當下,並有足夠智慧區分其兩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哈斯的煉金工房 的其他內容
在閱讀 Sönke Ahrens 的《卡片盒筆記》後,我分享了自己的筆記方式,涵蓋作筆記的目的性、12道最愛的難題、少即是多、建立連結等要點,並介紹靈感筆記、文獻筆記和永久筆記三種筆記方式。透過這些筆記方式,對照所閱讀的文章和書籍產生新關聯,是過濾、提煉和再創作的過程。
本書介紹了在當今社會中,如何透過聰明簡潔的方式,讓溝通更加直接和有效。將文章分為四塊,包括吸引讀者的引子、有力的導言、背景脈絡和讓讀者自行選擇是否要了解更多。這些技巧適用於社交媒體、電子報,以及會議和電子郵件。這本書特別適合在科技業工作的朋友。
教育哲學講師 Sönke Ahrens 參考德國社會學家 Niklas Luhmann 的筆記方式,總結出「卡片盒筆記」,卡片盒筆記方法旨在解決閱讀後沒有正確輸入,事後無法使用或活用,以及輸入後無法產出,對生活沒有實質影響的問題。本書適合有在進行內容創作的朋友,幫你提供源源不斷的靈感。
《發現快樂》是我年度花最久時間讀完的一本書。通過書中的四條快樂真理,作者帶領我們思考成長、與他人的關係以及自我認知。這些真理啟發了我在生活中的改變,並且提醒了我們要珍惜當下,讓自己和他人都能快樂。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研究所學習的心得與看法,以及在實驗室生活的經驗和觀察。文章中提到了研究所學習的能力、學術圈的黑暗面、研究能力的活用與轉化等內容,是一篇分享研究所求學和生活的寶貴經驗的文章。
這篇文章介紹了《深度學習的技術》中的五大學習部分:記憶力,理解力,知識網,拓展能力與生活應用。作者分享了對於這些學習部分的心得與建議,並提供了主題相關的書籍推薦及閱讀資料。
在閱讀 Sönke Ahrens 的《卡片盒筆記》後,我分享了自己的筆記方式,涵蓋作筆記的目的性、12道最愛的難題、少即是多、建立連結等要點,並介紹靈感筆記、文獻筆記和永久筆記三種筆記方式。透過這些筆記方式,對照所閱讀的文章和書籍產生新關聯,是過濾、提煉和再創作的過程。
本書介紹了在當今社會中,如何透過聰明簡潔的方式,讓溝通更加直接和有效。將文章分為四塊,包括吸引讀者的引子、有力的導言、背景脈絡和讓讀者自行選擇是否要了解更多。這些技巧適用於社交媒體、電子報,以及會議和電子郵件。這本書特別適合在科技業工作的朋友。
教育哲學講師 Sönke Ahrens 參考德國社會學家 Niklas Luhmann 的筆記方式,總結出「卡片盒筆記」,卡片盒筆記方法旨在解決閱讀後沒有正確輸入,事後無法使用或活用,以及輸入後無法產出,對生活沒有實質影響的問題。本書適合有在進行內容創作的朋友,幫你提供源源不斷的靈感。
《發現快樂》是我年度花最久時間讀完的一本書。通過書中的四條快樂真理,作者帶領我們思考成長、與他人的關係以及自我認知。這些真理啟發了我在生活中的改變,並且提醒了我們要珍惜當下,讓自己和他人都能快樂。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研究所學習的心得與看法,以及在實驗室生活的經驗和觀察。文章中提到了研究所學習的能力、學術圈的黑暗面、研究能力的活用與轉化等內容,是一篇分享研究所求學和生活的寶貴經驗的文章。
這篇文章介紹了《深度學習的技術》中的五大學習部分:記憶力,理解力,知識網,拓展能力與生活應用。作者分享了對於這些學習部分的心得與建議,並提供了主題相關的書籍推薦及閱讀資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工作上有太多雜事會耽誤正事,下班之後又總因為一天的忙碌不想去思考只想放空或是滑手機,如此一來就像隻整天瞎忙的倉鼠,你的夢想與人生目標就離你越來越遠, 從「人生時薪」角度去思考工作與人生,學會成功人士是怎麼利用時間,提早脫離你的倉鼠人生。
Thumbnail
當你想完成一項任務時,請想辦法分拆成小分段的工作,每天堅持一小步,慢慢更有效率地完成任務。
Thumbnail
你還在想盡辦法,要在一天當中,擠出更多的時間工作嗎? 但親愛的,最高效的工作,並不是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工作填滿,而是把自己的狀態調整到最好,然後最高效的在兩個小時內,完成最關鍵的工作! 《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的作者喬許.戴維斯博士認為,人類並不像機器,可以持續工作、不中斷休息片刻。並不是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提升工作效率的技巧。文章建議每天僅安排四小時專注工作。每週五下午不安排會議,讓大腦休息,類似洗澡時靈感迸發的效果。持續反思與改進,尋找更有效率的方法。透過提前規劃、減少干擾和不分心,優化時間管理以達成工作與生活平衡。文章鼓勵讀者學會這些技巧後能更高效完成工作,享受更多生活時間。
Thumbnail
發現我還是沾滿一身濃厚的「班味」,會為了虛度光陰而感到自責。最好能將時間開槓到最大,在同個時間內多工才感受得到自己的價值似的,用緊湊的行程證明自己很努力,也焦急地渴望在短時間內就看到成果,但回頭看才剛開始轉換生活模式而已耶。
Thumbnail
提升工作效率是提高生產力和完成工作的關鍵。本文介紹了10個方法可以幫助你提升工作效率,包括設定明確的目標、優先任務、制定計劃、使用工具和技術、減少幹擾、學習委派、採用時間管理技巧、持續學習和改進、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以及休息和放鬆。
Thumbnail
3/29讀書會已圓滿完成,在這篇文章中,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從這本書中學到的幾個關鍵點,以及我如何將這些理念應用到我的工作和生活中,以達到更高的效率和更佳的生活質量。
Thumbnail
本書介紹一些觀念和心理學原理,幫助我們在工作中做出更好的決定、利用情緒激發創意和提升心智表現…
Thumbnail
每天面對無休止的工作和壓力,容易感到疲憊不堪,甚至快要放棄。瞎忙的生活方式不僅浪費時間,而且讓人忽略了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本文介紹了從斷捨離、價值工作計畫、PDCA、到排除干擾等方法,幫助讀者提高工作效率,專注於重要的任務,並將生活過得更有意義。內文並分享了線上免費讀書會以及相關社群資訊。
Thumbnail
1.作者本書的目的是希望協助讀者創造出最符合生理機能,每天2個小時的高效能狀態;其策略如下 (1) 辨識每個決定點 (2) 管理心智能量 (3) 停止對抗分心 (4) 妥善利用身心關聯性 (5) 打造對自己有益的工作環境 2.學習有意識的思考如何運用時間。 3.如果你每次在面臨決定點時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工作上有太多雜事會耽誤正事,下班之後又總因為一天的忙碌不想去思考只想放空或是滑手機,如此一來就像隻整天瞎忙的倉鼠,你的夢想與人生目標就離你越來越遠, 從「人生時薪」角度去思考工作與人生,學會成功人士是怎麼利用時間,提早脫離你的倉鼠人生。
Thumbnail
當你想完成一項任務時,請想辦法分拆成小分段的工作,每天堅持一小步,慢慢更有效率地完成任務。
Thumbnail
你還在想盡辦法,要在一天當中,擠出更多的時間工作嗎? 但親愛的,最高效的工作,並不是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工作填滿,而是把自己的狀態調整到最好,然後最高效的在兩個小時內,完成最關鍵的工作! 《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的作者喬許.戴維斯博士認為,人類並不像機器,可以持續工作、不中斷休息片刻。並不是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提升工作效率的技巧。文章建議每天僅安排四小時專注工作。每週五下午不安排會議,讓大腦休息,類似洗澡時靈感迸發的效果。持續反思與改進,尋找更有效率的方法。透過提前規劃、減少干擾和不分心,優化時間管理以達成工作與生活平衡。文章鼓勵讀者學會這些技巧後能更高效完成工作,享受更多生活時間。
Thumbnail
發現我還是沾滿一身濃厚的「班味」,會為了虛度光陰而感到自責。最好能將時間開槓到最大,在同個時間內多工才感受得到自己的價值似的,用緊湊的行程證明自己很努力,也焦急地渴望在短時間內就看到成果,但回頭看才剛開始轉換生活模式而已耶。
Thumbnail
提升工作效率是提高生產力和完成工作的關鍵。本文介紹了10個方法可以幫助你提升工作效率,包括設定明確的目標、優先任務、制定計劃、使用工具和技術、減少幹擾、學習委派、採用時間管理技巧、持續學習和改進、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以及休息和放鬆。
Thumbnail
3/29讀書會已圓滿完成,在這篇文章中,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從這本書中學到的幾個關鍵點,以及我如何將這些理念應用到我的工作和生活中,以達到更高的效率和更佳的生活質量。
Thumbnail
本書介紹一些觀念和心理學原理,幫助我們在工作中做出更好的決定、利用情緒激發創意和提升心智表現…
Thumbnail
每天面對無休止的工作和壓力,容易感到疲憊不堪,甚至快要放棄。瞎忙的生活方式不僅浪費時間,而且讓人忽略了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本文介紹了從斷捨離、價值工作計畫、PDCA、到排除干擾等方法,幫助讀者提高工作效率,專注於重要的任務,並將生活過得更有意義。內文並分享了線上免費讀書會以及相關社群資訊。
Thumbnail
1.作者本書的目的是希望協助讀者創造出最符合生理機能,每天2個小時的高效能狀態;其策略如下 (1) 辨識每個決定點 (2) 管理心智能量 (3) 停止對抗分心 (4) 妥善利用身心關聯性 (5) 打造對自己有益的工作環境 2.學習有意識的思考如何運用時間。 3.如果你每次在面臨決定點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