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8|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作為軟體工程師對於Dcard裁員的一些看法

本週知名社群平台「Dcard」爆出裁員。

我們不是業內人士,但對於背後的原因感到好奇,因此做了以下的推敲,僅供參考。

1.產業面的威脅

Dcard作為社群平台,也是一間軟體公司,理所當然面臨許多的挑戰,包含但不限於抖音、小紅書、YouTube、Threads、X...,手機打開就有許多軟體,可以輕易地佔據我們每天的時間。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個感受,在AI時代,不僅進步的速度加快,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舉例來說:

Meta執行長馬克祖克柏暗示將向輝達AI晶片投入近90億美元的巨額投資,揭示了其對提升AI能力的承諾。這項重大舉措是在Meta繼續專注於通用人工智慧(AGI)研究、定位長期成長和創新之際做出的關鍵決定。
且Meta正在訓練下一代模型Llama 3,因此建立一個龐大的運算基礎設施成為關鍵,其中Meta預計將在2024年底購買輝達的350,000顆H100。

Meta訓練大型語言模型的好處很明顯,就是優化FB、IG、Threads的推薦系統,快速判別使用者的喜好,進而推薦其喜好的圖文。

像小弟自從Threads出來以後,發現上面的文章很有趣,而且有不同類型,因此使用Threads的時間越來越多...

相同的道理,軟體公司若想要得到同樣的成果,必然要不斷砸錢擴充自家基礎建設...

Dcard作為一個本土軟體公司,資金難以跟國際大廠抗衡,因此只能將目標放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台灣論壇」。

-

2.服務面的威脅

Dcard v.s. PTT

Dcard最大的特色算是「匿名發文」。

優點是隱私性高,讓使用者可以隨心所欲的發言。

有的人會因為匿名比較樂於分享,例如科技版的薪資分享、公司評價。

壞處是有的人會在上面唬爛,例如學生常常逛科技版、股票版,可能會誤以為出社會以後第一年年薪三百萬、第三年年薪五百萬...

Dcard最大,也最難的問題是唬爛文太多,容易引發使用者的不信任、反感。

因為,如果每次逛Dcard都看到炫富的文章,難免會產生負面的情緒,會造成使用者漸漸排斥這個平台。

相反的,雖然PTT有人口老化、流量退步的問題,但還是有不少高品質文章產生。

-

Dcard v.s. Threads

Threads強項就是演算法很強,不斷推薦文章,讓你一篇接一篇滑下去...

而且對創作者來說,只要文案夠好,即使原本追蹤數不多,也有機會獲得大量的曝光。

Dcard則使用傳統的分類看版,而且也有不少聲音抱怨看版分類太細。

對創作者來說,看版分類太細,不容易獲得曝光,也會降低發表創作的慾望。

對使用者來說,推薦的文章會因為看版受到侷限。

因此相對於Thread的精準推薦,Dcard難免讓人覺得較單調。

我認為方格子的文章推薦機制也是應該要加強的地方。

-

3.技術面的改變

這邊要提到「AI工具的出現可能減少初級工程師的需求,甚至是改變了科技業生態」。

舉例來說,以前要培養一位成熟的後端工程師可能需要1~3年的時間。

在AI工具的幫助下,原本寫前端的工程師,可以請教AI關於後端技術的問題,從而獲得該領域的專業能力。

又或者Android工程師,可以在AI的輔助下,分析及學習IOS程式,進而承接專案的維運工作。

未來科技業的趨勢是「初階的Coding工作會漸漸被AI取代」。

關於Dcard的裁員,我聯想到的其中一個可能是:

管理層評估,目前業務需求兩名資深工程師,加上三名初級工程師。

但有了AI的輔助後,可以改為兩名資深工程師,加上一名初級工程師。

(純屬猜測,並非真實消息。)

-

這部分也算是給我自己的一個警惕,期望AI能帶給我的是幫助,而非威脅。

期許未來在AI工具的幫助下,我能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更具創造性和挑戰性的工作中。而不是被繁瑣的重複性任務所困擾。

此外,還可以利用AI工具進行自我學習,鑽研更好的程式語言、架構、技術,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

畢竟人生是一場無限賽局,共勉之,謝謝大家。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EMO先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