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6|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利用「未完成」,或趕快完成它:關於「蔡加尼克效應」

〈利用「未完成」,或趕快完成它:關於「蔡加尼克效應」〉2024-07-26

 

  讀到一個心理學名詞,叫做蔡加尼克效應(Zeigarnik effect),簡短來說,大致可以描述為:人們會更容易記得未完成的工作。這樣的效應被一些人用來幫助學習或增加工作效率,譬如說每次做一件事的時候不把它做完,而是先做到九成,這樣休息之後會更加心心念念想再繼續進行這項活動,以此來增加自己做這件事的動力。

 

  以讀書為例,如果想要讀完一本書,這種方法認為:你可以第一次先讀到第一章的九成,然後下一次從沒讀完的繼續讀,再接著讀到第二章的九成,依此類推。雖然每次大約是讀一章的量,但不是一次剛好讀一章。在一些動畫或劇集中我們也會看到這種思路的應用,故事往往收在一段情節快結束的位置,好讓你迫不及待想要繼續看下去,相關的情節在下一集中得到收尾,但又結束在另一個未完的段落。

 

  我也想起以前看過的皮亞傑訪談,訪談開始前皮亞傑正在寫作,訪談者略帶歉意地問到這樣是否打擾到他,他輕巧地回答:「在句子中間停筆,反而比寫完整段好,因為在提筆時知道怎麼接。」背後或許正是相同的邏輯。

 

 

  但在「能夠幫助我們記得」、「讓我們想要再回去繼續做」的正面效果背後,這個效應也揭示了未完成工作可能對人造成的負面影響。因為我們之所以會被催促著想要再回去做這些事,正是因為我們的大腦其實不那麼喜歡任務未完成的這種狀態。

 

  同時,就像前面說的劇集,這樣的效應也被用在吸引用戶持續投入注意力。譬如許多電子遊戲用一個又一個簡單但瑣碎耗時的任務將玩家綁住,前面的幾個已經順利完成了,後面的就會想繼續解完;社群軟體被設計為去強調「未讀」與「未回應」,所以要點進去清除「紅點」,於是不知不覺又花了很多時間。

 

  這種效應指出了我們對未完成事物的焦慮以及我們有多麼容易被這種狀態控制。從這個角度來說,利用這樣的方式來促進自己學習或繼續工作的方式雖然很大程度是有效的,但未必是一種健康的作法。我們的大腦更喜歡的事情其實是:把一件事情完成,然後忘掉,如果沒有什麼新的需要的話,從此就不再想它。

 

 

  對於一些必須要做但不太容易在短時間內做完的工作,我的確也會習慣先開個頭,把相對快能做完的前置工作先就一點,然後把工作放一放之後再做。在我的經驗裡面這有助於我後續更順的把它完成,並且有機會在中間做其他事的時候得到額外的靈感。

 

  但對於其他大部分的事情,我更傾向快速去累積多一點小小的「完成」。譬如觀察到某個現象或學到某個新詞,寫一篇跟它有關的文章,以便趁這個機會查一查資料並認真地想一想。完成之後,丟到腦後。如果沒有什麼新的需要的話,暫時就可以不必再想它。





延伸閱讀:

〈”Three good things”--一個簡單的正向心理學練習〉

〈遊戲化的激勵作用:用遊戲落實你的健康目標〉

〈誰最能「延遲享樂」?:棉花糖實驗的三個版本〉

〈在「選擇」之前:鑲嵌於處境之中的主體〉

〈I feel better:不僅僅是「安慰劑」〉

〈主體如何應對實際生活世界:從Schneider案例談起〉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前圖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