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19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梅根會客室|努力到崩潰,卻換來主管的失望:你的問題其實不在努力上!

raw-image


當問題發生時,你是否也總是選擇責怪自己?

Christine 是一名市場經理,負責策劃公司新品發布會。然而,在一次大型活動中,由於供應商交貨延遲,導致現場布置未能按時完成。雖然這明顯是供應商的責任,但她卻選擇向主管認錯,並加班到凌晨,試圖用「拼命補救」來減少損失。

活動結束後,她不僅沒有向團隊表達失望,反而一再自責:「如果我再多跟進幾次,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了。」久而久之,她的情緒越來越低落,身體也出現健康問題。而團隊則逐漸習慣將所有責任推給她,自己無需承擔後果。甚至,她的主管也開始對她的領導能力感到失望。  

最終,Christine 感到心力交瘁,無助地問自己:「我這麼努力,為什麼沒有人理解?是不是我根本不適合這份工作?」   

這樣的場景是否讓你感到熟悉?

或許,你也曾像 Christine 一樣,明明是團隊或外部因素的問題,卻總是第一時間責怪自己;即使已經很努力,卻依然覺得自己不夠好。這種「自我懲罰」的心態,正悄悄地耗盡你的能量與自信。 

「我不是完美的,但我正在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英國首相)  


讓我們深入探討:為什麼你會選擇「自我懲罰」?  

 

  • 逃避外部衝突 

   自責往往讓人覺得更「安全」。與其面對供應商或團隊的責任問題,很多人選擇將責任
攬在自己身上,避免外部衝突。然而,這只是一種「情感麻醉劑」,掩蓋了問題的本質 

  • 童年的影響 

   心理學研究顯示,童年經常被批評或忽視的人,容易形成習慣:當事情不順利時,第一
反應是責怪自己,希望透過「自責」換取外界的認可。  

  • 熟悉的安全感 

   自我懲罰雖然痛苦,但對某些人來說,這種痛苦是熟悉且可控的。比起未知的挑戰與人
際衝突,他們更願意選擇這種「安全的痛苦」。  


具體要如何跳出「自責漩渦」?  

 

  • 正視問題的本質 

   遇到問題時,可以問問自己:「這真的全是我的錯嗎?」在 Christine 的案例中,問題
的根源在於供應商的延誤,而非她的工作不到位。清晰劃分責任,並勇敢地與相關方溝
通,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 停止內化情緒,學會表達  

   內化情緒只會讓壓力倍增。不妨學會用建設性的方式表達感受,例如:「這次事件影響
了活動效果,我建議我們未來可以加強對供應商的監控流程。」這樣既能促進問題解
決,也不會讓自己受傷。  

  • 重新定義努力與成功 

   記住,努力並不等於自我犧牲。真正的努力是帶領團隊高效合作,而不是孤軍奮戰。善
待自己,才是通往成功的基礎。  

「善待自己,是所有成功的基礎。」  ——魯米(Rumi,詩人)  


當下一次挫折來臨時,請放下對自己的苛責,試著問問自己:

  • 這是誰的責任?  
  • 我能如何在健康的前提下,推動問題解決?  
     

因為,當你學會愛自己,別人才會真正欣賞你。  

 

你有過類似的經驗嗎?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故事,讓我們一起找到更好的方法來面對挑戰!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