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典、美國等西方國家,「國文課」分成「語文教育」與「文學教育」兩門課。語文有標準答案,而文學卻沒有。在瑞典,前者是必修,後者是選修,兩者貌似水火不融。那麼,在沒有區別「語文課」與「文學課」的台灣,「國文課」當如何自處?不揣固陋,以〈醉翁亭記〉為例,野人獻曝自己的陋見。
課堂上,為了測驗學生是否真的理解文章內容,會請同學採用「切一刀」的方式,亦即將段落分成兩部分。
以第一段來說:
環滁皆山也。 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讓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曰智僊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可以將文章分成:
甲、環滁皆山也。 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讓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乙、作亭者誰?山之僧曰智僊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第一部分是客觀的自然之景,第二部分是主觀的人文之景。
有了整體概念後,接著請學生以「句點」斷句,以自然之景為例:
1.環滁皆山也。
2.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
3.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4.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讓泉也。
5.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斷句完,學生明顯可以感受到,五句話分別描述五個景色,此時再拈出由大到小、由遠而近、由高到低的「剝殼見筍法」。另外,由於句末充滿語助詞「也」,學生容易察覺到,再順水推舟討論可能的原因,諸如突出重點、舒緩語氣,甚至帶出判斷句的閱讀方法。
當然也可以再玩「切一刀」的遊戲,讓學生自由發揮,不同切法,呈現出不一樣的分類概念。譬如「第1句vs第2-5句」就是「大vs小」、「第1-2句vs第3-5句」是「群體vs個體」、「第1-3句vs第4-5句」是「山vs水」、「第1-4句vs第5句」是「自然vs 人文」,凸顯出第五句正好是第一段上下兩部分的過渡句,體現由景而人的寫作方法。
如果是「大vs小」的分類,還是可以連結「剝筍法」寫作技巧,讓寫景的文字不再是簡單的摹寫,而是具備景深,像攝影鏡頭一樣移動。
這樣的寫法,會使得景色的出現有層次感,也更加聚焦。此外,沒有在開頭就點出重點「醉翁亭」,產生懸疑感,製造出帶領讀者往下看的引子。當然,這種一步步探索的感覺,不就符合遊山的歷程?不會一次知道前方是什麼,而是像打怪一樣,一個接著一個,會使人有身歷其境的感受。
縱使學生是1-3句一組,4-5句一組的「山vs 水」,也可以想想有否其他分類理由?譬如「定點描寫vs隨步挪移」,如此一來就可以介紹寫景的第二個技巧。通常學生寫景多半採定點式的描摹,然而也可以隨著自己的腳步,帶領讀者逐步挖掘前方奧秘的隨步挪移。
總而言之,閱讀與寫作密不可分,閱讀是解構的過程,寫作是結構的歷程。學會拆解後,再去模仿文章寫法,可能是國文教學可以努力的部分,也符合當今教學、考試(學測國文閱讀與寫作各佔一半分數)的趨勢。
語文教育主要的核心重點是「閱讀」與「寫作」。由上述閱讀拆解發現,可以藉由閱讀斷句,理解文章,進而帶入寫作技巧的說明。同時,文章的賞析也輔助我們深刻的閱讀,加強深層的閱讀體驗,使得閱讀、寫作、文學三位一體。從而瞭解到語文與文學並非完全敵我矛盾、壁壘分明,而是相輔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