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一個做運動無助改善健康的原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各位都了解到,運動能改善健康,所以都市人在日常忙碌之餘從不忘做運動。

以香港為例,從廿四小時運作的健身中心接二連三地開幕、各式各樣的運動課堂大行其道,可見我們對運動的熱衷。


圓瑩也不例外,每週定時定候踏進瑜伽室學習瑜伽。除了瑜伽式子,老師也會透過生活的小事,和我們分享瑜伽生活的思想。來看看其中一課我們的對話:

老師:「為甚麽要做運動?」

我們:「想身體健康一點。」

老師:「但是最近很多同學也因病告假啊。他們平日除了上瑜伽課,有的去行山,有的去游泳,還有的去練跑,參加五至十公里馬拉松的大有人在,身體應該有充足的運動量才是,為甚麽會這樣呢?」

課室內鴉雀無聲。

老師徐徐說了句:「假如生活不調整,做再多的運動也沒意思的。」

這是因為,做運動能改善健康的前提,是基於穏健的體魄。

到底「健康」是怎樣的一個狀態呢?又,生活上有哪些小習慣我們只要稍微調整一下,現有的生活形態便能輕鬆來個大扭轉,讓運動能發揮多一點它的「功能」—進一步提升健康呢?這個很值得聊聊。


沒有生病就是「健康」嗎?


既然我們的目標是「健康」,就得先了解一下健康的定義。

raw-image


世界衞生組織(「世衞」)在《組織法》的序言中,便為此提供了清晰的定義:「健康不僅是疾病或虛弱之消除,而是在體格、心理與社會幸福感上保持完好的狀態。

可見,除了沒有患病,健康的意思,是一種在身體、精神和社會適應上達到完好的狀態。


全球只有 5% 人是真 ‧ 健康

raw-image


所謂體格虛弱,就包括介乎被診斷患病(第二狀態)和身心完全健康(第一狀態)的「亞健康」狀態(第三狀態)。

世衞在一項關於全球人類健康狀態的調查中發現有 75% 以上的人群正處在「亞健康」狀態,真正健康的人群只有 5%。

「亞健康」狀態,就是健康檢查沒有太大問題,但日常身體卻總是感到不適。

不適感,就是「不爽」的感覺,其實是身體向我們發出的呼救訊號,但我們生活在現代化城市,緊張又急速的節奏總是讓我們疏忽了這些症狀。

接下來,我們一起宏觀地看看這些症狀的種類吧。


「亞健康」的症狀及影響

raw-image


宏觀地看,「亞健康」的症狀會削弱我們的身體機能,繼而降低生活品質。這些症狀主要環繞以下五方面:

  1. 身心疲勞
  2. 慢性疼痛
  3. 精力下降
  4. 免疫力下降
  5. 內分秘失調


以下具體地簡列出部份「亞健康」症狀,如您發現有以下任何一項,代表身體正處於「亞健康」狀態,是時候認真檢視一下現有的生活習慣了。

  • 疲倦
  • 睡眠質量差:失眠,或睡醒自覺精氣神未能恢復
  • 常常頭暈、頭痛
  • 健忘:昨天午餐和晚餐吃過甚麽也要費勁想一想……
  • 專注度低:工作效率低,常常提不起勁
  • 腰酸背痛:筋骨肌肉繃緊,不聽使喚
  • 胃口欠佳:面對喜歡吃的食物也提不起胃口
  • 消化不良:如肚瀉和便秘
  • 口臭
  • 抵抗力差:流感季節,小病必定有你份
  • 情緒問題:如焦慮、「疑心病」
  • 皮膚問題:乾燥,色斑,暗瘡等等


上述的症狀,雖然只帶給我們一點不適感,但在急速緊張的社會環境,仍會對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不良影響。因此,我們都本能地採取「高效率」的手段把症狀緩和,以免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或學業的進度。


消除「亞健康」的「三類方法」

raw-image


要紓緩或掩蓋上述的症狀,一般我們會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1. 針對性藥物/貼:如止痛藥、鎮痛貼、胃腸、各式整腸藥等等。
  2. 身體活動(Physical activity):就是任何讓身體處於非休息狀態的身體動作,這些動作讓骨骼肌收縮,如從事家務通勤按摩散步伸展活動等。
  3. 運動(Exercise):是身體活動的一種,又指具有計畫性、組織和重複性,以用於改善或維持一項或多項身體適能,如我們恆常的跑步瑜伽課健身訓練等等。


我們一向理所當然地認為恆常運動比使用藥物或一般身體活動,來得更正面和積極地處理「亞健康」問題。

以恆常練習跑步來說,練習後的確會讓我們精神抖擻,但假若失衡的生活習慣從未調整,在日復一日的練習下,我們非但未能享受跑步帶來的好處,反倒是不斷累積疲勞,結果只會越運動越「虛」。

在身心俱疲的狀態下練習,還會增加慢性運動傷害的風險,甚至運動猝死

raw-image


以馬拉松競賽為例,猝死機率大約是十萬分之一,而台北馬拉松每次的參加者不超過三萬人,卻幾乎每年都發生猝死事件

這個事實,足以讓所有跑步愛好者省思最初讓自己穿上跑鞋、參與馬拉松競賽的原因—是為了享受練習期間帶來的肌肉撕裂酸痛感、挑戰或比賽中得到的快感?還是改善身心健康?

所以扭轉「亞健康」,穏定身心狀態,才是關顧健康的首要任務。


小習慣,大改造


唯有認識和接納自己,才能作出改變和轉化。

調整生活模式雖然是改善「亞健康」的方法,但別焦急,我們先花一點時間重新認識和了解自己的生活習慣,才開始進入檢討環節。

「我們造就習慣,然後習慣成就我們」

英國詩人約翰 ‧ 德萊頓(John Dryden)提醒了我們:一天廿四小時內選擇的各種行為,將變成習慣,填滿我們的生活,結果塑造出我們現在的狀態。

細想之下,「習慣性」的威力,小而強,極有效率,應予正視

以下就和各位精選出六個生活小習慣:—

  1. 早起十五分鐘
  2. 坐下來緩緩喝一杯溫開水
  3. 二至十分鐘的晨坐呼吸練習
  4. 走好每一步
  5. 每餐細嚥慢嚼
  6. 多吃原型食物


一、早起十五分鐘

raw-image


能有效避免一早起床情緒就進入慌亂狀態,讓我們從容自在,更好地準備早上要做的事情。


二、坐下來緩緩喝一杯溫開水

raw-image


睡醒一覺,身體同時缺水一晚。梳洗後,拿起一杯溫開水,坐下來好好地飲用,溫柔地喚醒體內各個細胞及器官。


三、二至十分鐘的晨坐呼吸練習


大家不會否認呼吸是維持我們生命最重要的元素吧?

raw-image


但除了在走千級樓梯級後喘著氣時才感受到呼吸外,日常生活中我們又可曾關注過呼吸質量呢?

不妨按個人能力,在早上安排晨坐呼吸練習。

練習能讓我們重新感受和了解自己的呼吸質量,並透過一呼一吸的流動,讓空氣溫柔地把我們的身軀調整和坐正,帶我們找回最適合自己,亦是最舒適的坐姿

而且練習過後,能讓我們全天更冷靜,更心平氣和。


四、走好每一步


人體全身上下內外有多組肌肉支撐和協助我們完成日常各種活動。

各位知道嗎?步行,並非單靠腿部肌肉,還要用上日常不會感受到的深層核心肌肉—腰大肌(Psoas)

raw-image


腰大肌,是唯一一組連接上半身與下半身的肌肉,而且跨越橫隔膜、腰、骨盆和髖關節,所以扮演多重角色,包括:

  • 支撐及穏定脊椎與骨盆
  • 維持髖關節穩定
  • 輔助呼吸功能


日常站起身、走路或跑步,都是在腰大肌的協助下不知不覺地完成。

正因腰大肌位於腹部重要器官的上方,所以健康的腰大肌,能配合上方放鬆的橫隔膜,持續按摩軀幹、器官及放鬆神經

所以,學會用髖關節走路,能更好地運用及鍛鍊腰大肌,並減少腰部及脊椎的壓力,繼而避免骨盆歪斜、內臟下垂

假設以右腳先走,走路的步驟如下:—

  1. 先抬起右腿,膝蓋自然伸直(仍帶微曲的)
  2. 然後右腳跟先著地
  3. 重心落在右腳掌,以屁股、大腿等後方肌肉,推重心前移
  4. 左腳會自然抬起,準備走下一步


這種走路方法的好處是比較不易疲累步寛亦較闊,而且不會因走得多路而膝蓋痛


五、每餐細嚥慢嚼


在講求高效益的社會,連進餐時間亦同樣講求效率和速度。我們不但會在不知不覺間吃得更多,更會加重消化系統的負擔。


相信大家對「七分飽」的養生觀念並不陌生,七分飽的感覺就是:—

  • 胃裏有飽足感但未滿
  • 吃食物的速度降低
  • 對「吃」的慾望降低
  • 繼續吃或不吃亦可


唯有透過細嚐食物,方能體會到「七分飽」,並改善消化機能。同時亦對餸菜的品質更清楚,對烹調的人和曾有生命的食材也多一份感恩的心


六、多吃原型食物


速食文化在工業化社會迅速發展,再加上製作速度快、簡單加熱便可食用、成本低,成為現代文化的標記。

「You are what you eat」

十八世紀的法籍作家薩瓦蘭(Jean Anthelme Brillat-Savarin)這句話狠狠地警醒身處廿一世紀的我們。

raw-image

速食雖能「填飽肚子」,味道亦豐富,但方便和美味的背後是經過大量食用油、調味料和食品添加物的加工,增加了心血管疾病與其他慢性疾病發生的風險,對人體的危害不容忽視。

相反,原型食物,因為工序簡單,亦較少添加物,從而保留了豐富的營養素,如纖維和蛋白質,也因此提升我們對食物的飽足感和減輕消化系統的負擔


結語

「運動是給身體健康的人去做的。」

回想在學時一位中醫師曾如些告誡著超級孱弱,卻喜歡做運動的我。

我們運動的目的,無非想改善身體健康。但拖著「甩皮甩骨」的軀體做運動,徒增消耗和傷害。

本篇想分享的是無忘做運動的初衷:建立,保持和增強身心的健康,但更要記得良好的生活形態才是身體健康的根本,運動一直只是在擔當輔助的角色。 

假若生活陋習不改,讓處在「亞健康」狀態的身體做運動,非但在保持健康,反倒是在修復日常不良習慣下所產生的身體毛病。

相反,透過微調整日常生活習慣,我們的身心已能體會多一分輕鬆感。配合運動,持之以恆,除了能感受到身心健康的提升,還能進一步降低發生嚴重疾病的風險。

重溫本篇分享的六個生活小習慣:—

  1. 早起十五分鐘
  2. 坐下來緩緩喝一杯溫開水
  3. 二至十分鐘的晨坐呼吸練習
  4. 走好每一步
  5. 每餐細嚥慢嚼
  6. 多吃原型食物


大家有自家一套養生小習慣嗎?

 

圓瑩祝各位有美好的一天。


參考資料:

What is the WHO definition of health? 

健康管理中心專題介紹—何謂「健康體適能」?

疲勞是二十一世紀人類健康的頭號大敵

台北馬拉松連年有人猝死!中年男在「最後1/4階段」最危險

腰大肌顧得好 腰酸背痛沒煩惱

腰大肌 系列一:談到腰大肌…

盤踞在脊柱的眼鏡蛇 - 腰大肌

伸展核心健走術:只要注意2關鍵,鍛鍊深層腰大肌

鍛鍊腰大肌、調整骨盆不腰痛!3組動作躺著就能練

讓人背痛、腰痛、髖部痛的髂腰肌症候群(附自我檢測)

avatar-img
33會員
27內容數
以輕記事的形式整理一下日常的腦袋碎碎念。也透過分享日常小故事,和各位一起找回柔軟的心。歡迎交流:letsdrinkandrelax@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圓瑩的茶飯筆思 的其他內容
圓瑩在上一篇向各位格友透露為了在本月製作「日式草莓蛋糕」而先後學習製作海綿蛋糕和「咖啡拿鐵鮮奶油蛋糕」。12 月了,那到底圓瑩能成功嗎?這次蛋糕又敗在甚麽地方呢?
大家有統計過,一天花了多少時間在「坐」上嗎?本文分享久坐的風險,以及有關步行對健康的好處和享受散步的方法。
今天嘴饞的作者下班後忍不住把看了幾天的巴斯克蛋糕買回家,並對這款蛋糕有更深入的了解。
藉著在展覽活動中與咖啡櫻桃茶的邂逅,帶我重新認識咖啡之餘,亦再次反思生活形態,謹記食物的珍貴,並同時在生活實踐珍惜食物,減少廚餘。
乘客和車長在公共巴士的互動,引發我更關注都市人的精神健康。
圓瑩在上一篇向各位格友透露為了在本月製作「日式草莓蛋糕」而先後學習製作海綿蛋糕和「咖啡拿鐵鮮奶油蛋糕」。12 月了,那到底圓瑩能成功嗎?這次蛋糕又敗在甚麽地方呢?
大家有統計過,一天花了多少時間在「坐」上嗎?本文分享久坐的風險,以及有關步行對健康的好處和享受散步的方法。
今天嘴饞的作者下班後忍不住把看了幾天的巴斯克蛋糕買回家,並對這款蛋糕有更深入的了解。
藉著在展覽活動中與咖啡櫻桃茶的邂逅,帶我重新認識咖啡之餘,亦再次反思生活形態,謹記食物的珍貴,並同時在生活實踐珍惜食物,減少廚餘。
乘客和車長在公共巴士的互動,引發我更關注都市人的精神健康。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你知道嗎,本來只是5個人的家庭旅遊,最後因為一個揪一個,截至最後人數膨脹到25人,總共四個家庭,我真的嚇壞了。後來我這個建立群組的人變成了主揪兼聯絡人,我的老天鵝!」 每個人對於行程規劃從天數到逛哪些點都有不同意見、吃什麼更是一門大學問,還要配合請假時間,大家都想要符合自己的時間表,盡善盡美。
玩單機遊戲時可以無限重來,就算輸了也不會怎樣,也可以說是以平常心看待,多嘗試幾次,就有可能闖過難關,往後推進進度。而對於顯化願望這件事,其實也跟玩遊戲有相似之處,大不了就顯化不出來,然後什麼事也沒發生,繼續維持現狀而已。既然如此,那什麼腦洞大開的願望都可以去試試看,所以可以用兩個方向來
Heibon有陣子的工作是on call,假日過得比平日很累,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有電話打來、要被交代的是怎樣的工作,而這些出現在假日。 工時過長與缺乏休息時間和過勞、筋疲力盡與失眠有著密切關聯。晝夜不分工作、即時回覆、隨時注意訊息通知提醒等文化,讓生活失去了界線。
你有想過生活碰到很多的爛事爛人、不喜歡不想要的情境,其實都是我們自己去顯化出來的嗎?我們觀察到所有的現象,是由我們的信念也就是覺察,來解釋才會成立,碰到後產生情緒,如此不斷循環。 所以當我們碰到一件認為很衰的事,代表現象已經被我們的信念解釋完,來被我們接觸,此時又因為我們把意識放在上面
「你知道嗎,本來只是5個人的家庭旅遊,最後因為一個揪一個,截至最後人數膨脹到25人,總共四個家庭,我真的嚇壞了。後來我這個建立群組的人變成了主揪兼聯絡人,我的老天鵝!」 每個人對於行程規劃從天數到逛哪些點都有不同意見、吃什麼更是一門大學問,還要配合請假時間,大家都想要符合自己的時間表,盡善盡美。
玩單機遊戲時可以無限重來,就算輸了也不會怎樣,也可以說是以平常心看待,多嘗試幾次,就有可能闖過難關,往後推進進度。而對於顯化願望這件事,其實也跟玩遊戲有相似之處,大不了就顯化不出來,然後什麼事也沒發生,繼續維持現狀而已。既然如此,那什麼腦洞大開的願望都可以去試試看,所以可以用兩個方向來
Heibon有陣子的工作是on call,假日過得比平日很累,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有電話打來、要被交代的是怎樣的工作,而這些出現在假日。 工時過長與缺乏休息時間和過勞、筋疲力盡與失眠有著密切關聯。晝夜不分工作、即時回覆、隨時注意訊息通知提醒等文化,讓生活失去了界線。
你有想過生活碰到很多的爛事爛人、不喜歡不想要的情境,其實都是我們自己去顯化出來的嗎?我們觀察到所有的現象,是由我們的信念也就是覺察,來解釋才會成立,碰到後產生情緒,如此不斷循環。 所以當我們碰到一件認為很衰的事,代表現象已經被我們的信念解釋完,來被我們接觸,此時又因為我們把意識放在上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越來越受到重視,其中特別是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然而,我們都知道,光是下定決心要運動是遠遠不夠的,如何設計有效的誘因機制,讓人真正能夠持續運動,成為了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話題。在Uri Gneezy所著的《誘因設計:精準傳遞訊號,讓人照著你的想法行動》一書中,關於如何增加運動誘因,做出
Thumbnail
許多人在健身的初衷中可能只考慮身體健康,但是否能透過其他的好處來激勵自己更重要?本文探討了健身的多重動機,例如提升自信、改善形象及面對生活挑戰的勇氣。即便身體健康需重視,但許多我們追求的生活品質及成就,往往需依賴定期的鍛鍊和自律。本文也反思了現代人對健身的看法,以及如何找到個人動力。
運動不僅能帶來健康,還能大幅度改善心態,讓生活更順利。尤其是在面臨創業壓力時,透過瑜珈、跳舞、爬山等運動,我重新找回了快樂與平衡。雖然無法確定運動能否直接改命,但它確實讓我更有力量迎接挑戰。身心靈的和諧,是掌握命運的重要關鍵。立即開始運動,透過團體課程更容易堅持,讓你更快感受到運動帶來的正向改變!
Thumbnail
微小的運動習慣比沒有運動習慣好 在2023年1月時,除了斷捨離以外我同步開啟了養成運動習慣的計畫。但比起丟垃圾計畫,這個運動習慣計畫反而一直不太順利。 我自己本身有在練習合氣道和劍道,也喜歡去山中野林散步,所以本來一周就至少會有兩三天去運動。但隨著年紀增長和平常要上班,我會覺得每次練習的強度都會
Thumbnail
我們不得不承認,“運動”這個詞可能聽起來有點嚇人,好像只有健身狂熱者或超級英雄才能勝任這項艱鉅的任務。但如果我告訴你,運動其實並不需要這麼嚴肅呢?如果我說,我們即將揭開讓運動成為像晨間咖啡(或晚上茶飲)一樣上癮的習慣的秘密呢? 首先,我們來打破運動是一件乏味工作的觀念。把它想像成你每天與自己的
Thumbnail
不論你是什麼原因終止了運動習慣,都建議再重新開始運動之前,先建立正確的心態,並且在增加運動負荷前先建立健康基礎,避免造成傷害。
Thumbnail
運動健身&超慢跑好處 1.上健身教練課好處與心得 動作正確避免受傷 呼吸正確提升力度 增加效率效能/細節調整提升感受度 其他:細緻的觀察,有減重減脂肪經驗,好溝通;注意體態均勻,影像紀錄 我的生活實際改善:跳彈簧床不會漏尿(凱格爾運動)、扁平足復健/增加穩定度、肌膚變好、可以少吃保健食品
Thumbnail
健身「增肌減脂」觀念   釐清動機:很多人為了要減肥瘦身開始上健身房,但有動機卻沒有正確觀念。健身的增肌減脂是同步進行,可以降體脂卻無法指定部位,若沒搭配正確飲食更無法降體重 瘦身最有效:有氧+無氧+舒緩這幾個運動搭配缺一不可,每天運動累積至少一個半小時很快就可以看到成果;在運動前暖身和後續
Thumbnail
你是不是也曾經想要開始運動,但總是找不到時間,或者覺得看不見成果,就放棄了? 別擔心,如果你真的想把運動融入生活中,建立一個可持續的運動習慣,以下幾點或許能夠幫助你。
Thumbnail
  「從來沒有人恨惡自己的身子,總是保養顧惜,正像基督待教會一樣」以5:29   除非是有要追求健身強度或是高難度瑜珈動作 一般運動都可以,而且我大推有氧運動!   我有運動習慣,運動年齡依照不同頻次也有近10年,接觸了跑步、重量訓練、瑜珈、皮拉提斯、有氧舞蹈等各類。   來分享一下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越來越受到重視,其中特別是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然而,我們都知道,光是下定決心要運動是遠遠不夠的,如何設計有效的誘因機制,讓人真正能夠持續運動,成為了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話題。在Uri Gneezy所著的《誘因設計:精準傳遞訊號,讓人照著你的想法行動》一書中,關於如何增加運動誘因,做出
Thumbnail
許多人在健身的初衷中可能只考慮身體健康,但是否能透過其他的好處來激勵自己更重要?本文探討了健身的多重動機,例如提升自信、改善形象及面對生活挑戰的勇氣。即便身體健康需重視,但許多我們追求的生活品質及成就,往往需依賴定期的鍛鍊和自律。本文也反思了現代人對健身的看法,以及如何找到個人動力。
運動不僅能帶來健康,還能大幅度改善心態,讓生活更順利。尤其是在面臨創業壓力時,透過瑜珈、跳舞、爬山等運動,我重新找回了快樂與平衡。雖然無法確定運動能否直接改命,但它確實讓我更有力量迎接挑戰。身心靈的和諧,是掌握命運的重要關鍵。立即開始運動,透過團體課程更容易堅持,讓你更快感受到運動帶來的正向改變!
Thumbnail
微小的運動習慣比沒有運動習慣好 在2023年1月時,除了斷捨離以外我同步開啟了養成運動習慣的計畫。但比起丟垃圾計畫,這個運動習慣計畫反而一直不太順利。 我自己本身有在練習合氣道和劍道,也喜歡去山中野林散步,所以本來一周就至少會有兩三天去運動。但隨著年紀增長和平常要上班,我會覺得每次練習的強度都會
Thumbnail
我們不得不承認,“運動”這個詞可能聽起來有點嚇人,好像只有健身狂熱者或超級英雄才能勝任這項艱鉅的任務。但如果我告訴你,運動其實並不需要這麼嚴肅呢?如果我說,我們即將揭開讓運動成為像晨間咖啡(或晚上茶飲)一樣上癮的習慣的秘密呢? 首先,我們來打破運動是一件乏味工作的觀念。把它想像成你每天與自己的
Thumbnail
不論你是什麼原因終止了運動習慣,都建議再重新開始運動之前,先建立正確的心態,並且在增加運動負荷前先建立健康基礎,避免造成傷害。
Thumbnail
運動健身&超慢跑好處 1.上健身教練課好處與心得 動作正確避免受傷 呼吸正確提升力度 增加效率效能/細節調整提升感受度 其他:細緻的觀察,有減重減脂肪經驗,好溝通;注意體態均勻,影像紀錄 我的生活實際改善:跳彈簧床不會漏尿(凱格爾運動)、扁平足復健/增加穩定度、肌膚變好、可以少吃保健食品
Thumbnail
健身「增肌減脂」觀念   釐清動機:很多人為了要減肥瘦身開始上健身房,但有動機卻沒有正確觀念。健身的增肌減脂是同步進行,可以降體脂卻無法指定部位,若沒搭配正確飲食更無法降體重 瘦身最有效:有氧+無氧+舒緩這幾個運動搭配缺一不可,每天運動累積至少一個半小時很快就可以看到成果;在運動前暖身和後續
Thumbnail
你是不是也曾經想要開始運動,但總是找不到時間,或者覺得看不見成果,就放棄了? 別擔心,如果你真的想把運動融入生活中,建立一個可持續的運動習慣,以下幾點或許能夠幫助你。
Thumbnail
  「從來沒有人恨惡自己的身子,總是保養顧惜,正像基督待教會一樣」以5:29   除非是有要追求健身強度或是高難度瑜珈動作 一般運動都可以,而且我大推有氧運動!   我有運動習慣,運動年齡依照不同頻次也有近10年,接觸了跑步、重量訓練、瑜珈、皮拉提斯、有氧舞蹈等各類。   來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