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都了解到,運動能改善健康,所以都市人在日常忙碌之餘從不忘做運動。
以香港為例,從廿四小時運作的健身中心接二連三地開幕、各式各樣的運動課堂大行其道,可見我們對運動的熱衷。
圓瑩也不例外,每週定時定候踏進瑜伽室學習瑜伽。除了瑜伽式子,老師也會透過生活的小事,和我們分享瑜伽生活的思想。來看看其中一課我們的對話:
老師:「為甚麽要做運動?」
我們:「想身體健康一點。」
老師:「但是最近很多同學也因病告假啊。他們平日除了上瑜伽課,有的去行山,有的去游泳,還有的去練跑,參加五至十公里馬拉松的大有人在,身體應該有充足的運動量才是,為甚麽會這樣呢?」
課室內鴉雀無聲。
老師徐徐說了句:「假如生活不調整,做再多的運動也沒意思的
。」
這是因為,做運動能改善健康的前提,是基於穏健的體魄。
到底「健康」是怎樣的一個狀態呢?又,生活上有哪些小習慣我們只要稍微調整一下,現有的生活形態便能輕鬆來個大扭轉,讓運動能發揮多一點它的「功能」—進一步提升健康呢?這個很值得聊聊。
既然我們的目標是「健康」,就得先了解一下健康的定義。
世界衞生組織(「世衞」)在《組織法》的序言中,便為此提供了清晰的定義:「健康不僅是疾病或虛弱之消除,而是在體格、心理與社會幸福感上保持完好的狀態。」
可見,除了沒有患病,健康的意思,是一種在身體、精神和社會適應上達到完好的狀態。
所謂體格虛弱,就包括介乎被診斷患病(第二狀態)和身心完全健康(第一狀態)的「亞健康」狀態(第三狀態)。
世衞在一項關於全球人類健康狀態的調查中發現有 75% 以上的人群正處在「亞健康」狀態,真正健康的人群只有 5%。
「亞健康」狀態,就是健康檢查沒有太大問題,但日常身體卻總是感到不適。
不適感,就是「不爽」的感覺,其實是身體向我們發出的呼救訊號,但我們生活在現代化城市,緊張又急速的節奏總是讓我們疏忽了這些症狀。
接下來,我們一起宏觀地看看這些症狀的種類吧。
宏觀地看,「亞健康」的症狀會削弱我們的身體機能,繼而降低生活品質。這些症狀主要環繞以下五方面:
以下具體地簡列出部份「亞健康」症狀,如您發現有以下任何一項,代表身體正處於「亞健康」狀態,是時候認真檢視一下現有的生活習慣了。
上述的症狀,雖然只帶給我們一點不適感,但在急速緊張的社會環境,仍會對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不良影響。因此,我們都本能地採取「高效率」的手段把症狀緩和,以免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或學業的進度。
要紓緩或掩蓋上述的症狀,一般我們會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止痛藥
、鎮痛貼、胃腸、各式整腸藥等等。家務
、通勤
、按摩
、散步
和伸展活動
等。跑步
、瑜伽課
、健身訓練
等等。
我們一向理所當然地認為恆常運動比使用藥物或一般身體活動,來得更正面和積極地處理「亞健康」問題。
以恆常練習跑步來說,練習後的確會讓我們精神抖擻,但假若失衡的生活習慣從未調整,在日復一日的練習下,我們非但未能享受跑步帶來的好處,反倒是不斷累積疲勞,結果只會越運動越「虛」。
在身心俱疲的狀態下練習,還會增加慢性運動傷害的風險,甚至運動猝死。
以馬拉松競賽為例,猝死機率大約是十萬分之一,而台北馬拉松每次的參加者不超過三萬人,卻幾乎每年都發生猝死事件。
這個事實,足以讓所有跑步愛好者省思最初讓自己穿上跑鞋、參與馬拉松競賽的原因—是為了享受練習期間帶來的肌肉撕裂酸痛感、挑戰或比賽中得到的快感?還是改善身心健康?
所以扭轉「亞健康」,穏定身心狀態,才是關顧健康的首要任務。
唯有認識和接納自己,才能作出改變和轉化。
調整生活模式雖然是改善「亞健康」的方法,但別焦急,我們先花一點時間重新認識和了解自己的生活習慣,才開始進入檢討環節。
「我們造就習慣,然後習慣成就我們」
英國詩人約翰 ‧ 德萊頓(John Dryden)提醒了我們:一天廿四小時內選擇的各種行為,將變成習慣,填滿我們的生活,結果塑造出我們現在的狀態。
細想之下,「習慣性」的威力,小而強,極有效率,應予正視
。
以下就和各位精選出六個生活小習慣:—
能有效避免一早起床情緒就進入慌亂狀態,讓我們從容自在,更好地準備早上要做的事情。
睡醒一覺,身體同時缺水一晚。梳洗後,拿起一杯溫開水,坐下來好好地飲用,溫柔地喚醒體內各個細胞及器官。
大家不會否認呼吸是維持我們生命最重要的元素吧?
但除了在走千級樓梯級後喘著氣時才感受到呼吸外,日常生活中我們又可曾關注過呼吸質量呢?
不妨按個人能力,在早上安排晨坐呼吸練習。
練習能讓我們重新感受和了解自己的呼吸質量,並透過一呼一吸的流動,讓空氣溫柔地把我們的身軀調整和坐正,帶我們找回最適合自己,亦是最舒適的坐姿。
而且練習過後,能讓我們全天更冷靜,更心平氣和。
人體全身上下內外有多組肌肉支撐和協助我們完成日常各種活動。
各位知道嗎?步行,並非單靠腿部肌肉,還要用上日常不會感受到的深層核心肌肉—腰大肌(Psoas)。
腰大肌,是唯一一組連接上半身與下半身的肌肉,而且跨越橫隔膜、腰、骨盆和髖關節,所以扮演多重角色,包括:
日常站起身、走路或跑步,都是在腰大肌的協助下不知不覺地完成。
正因腰大肌位於腹部重要器官的上方,所以健康的腰大肌,能配合上方放鬆的橫隔膜,持續按摩軀幹、器官及放鬆神經。
所以,學會用髖關節走路,能更好地運用及鍛鍊腰大肌,並減少腰部及脊椎的壓力,繼而避免骨盆歪斜、內臟下垂。
假設以右腳先走,走路的步驟如下:—
這種走路方法的好處是比較不易疲累,步寛亦較闊,而且不會因走得多路而膝蓋痛。
在講求高效益的社會,連進餐時間亦同樣講求效率和速度。我們不但會在不知不覺間吃得更多,更會加重消化系統的負擔。
相信大家對「七分飽」的養生觀念並不陌生,七分飽的感覺就是:—
唯有透過細嚐食物,方能體會到「七分飽」,並改善消化機能。同時亦對餸菜的品質更清楚,對烹調的人和曾有生命的食材也多一份感恩的心。
速食文化在工業化社會迅速發展,再加上製作速度快、簡單加熱便可食用、成本低,成為現代文化的標記。
「You are what you eat」
十八世紀的法籍作家薩瓦蘭(Jean Anthelme Brillat-Savarin)這句話狠狠地警醒身處廿一世紀的我們。
速食雖能「填飽肚子」,味道亦豐富,但方便和美味的背後是經過大量食用油、調味料和食品添加物的加工,增加了心血管疾病與其他慢性疾病發生的風險,對人體的危害不容忽視。
相反,原型食物,因為工序簡單,亦較少添加物,從而保留了豐富的營養素,如纖維和蛋白質,也因此提升我們對食物的飽足感和減輕消化系統的負擔。
「運動是給身體健康的人去做的。」
回想在學時一位中醫師曾如些告誡著超級孱弱,卻喜歡做運動的我。
我們運動的目的,無非想改善身體健康。但拖著「甩皮甩骨」的軀體做運動,徒增消耗和傷害。
本篇想分享的是無忘做運動的初衷:建立,保持和增強身心的健康,但更要記得良好的生活形態才是身體健康的根本
,運動一直只是在擔當輔助的角色。
假若生活陋習不改,讓處在「亞健康」狀態的身體做運動,非但在保持健康,反倒是在修復日常不良習慣下所產生的身體毛病。
相反,透過微調整日常生活習慣,我們的身心已能體會多一分輕鬆感。配合運動,持之以恆,除了能感受到身心健康的提升,還能進一步降低發生嚴重疾病的風險。
重溫本篇分享的六個生活小習慣:—
大家有自家一套養生小習慣嗎?
圓瑩祝各位有美好的一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