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和高中端的學習環境落差也不是一二天
最早的不習慣,是已經沒有人會主動督促課業。
高中讀數專的時候,因為不努力的人才是多數,當成績優良的學生被聚集到一個班級裡去,這些「好好讀書」的話日日聽在耳邊,下課不用人催也會自己去自修室報到;但大學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往往期中考出來才知道自己前面書真的沒讀好。
更可怕的是爭取成就的心態會隨著漫無目的的日子在消磨,空殼的完成學業。
最近畢業季看到很多上不上榜、考不考試、填志願這些字眼,總覺得與生活比起來,就是有些違和感:這過程全然不記得自己為的什麼考大學,到現在也不知道何謂志願,即使經歷過數學、經濟的洗滌,我也只大概感覺到經濟好像還可以。
為了這張文憑真是被坑慘了,如果那年會知道自己 28 歲走出校園大門的話。
...
我認為這是許多人在決定志願之前,要想清楚的事。
當年在中正面試的時候被問到一題:你覺得人要如何決定自我價值;我的答案是:能把自己放到社會上合適的位子;這個合適指的是一席之地,一個領域裡有的一席之地,這個一席之地如果只單憑成績來斷定,指標性相當單薄。
這個成績總有一天會到頭,這東西不會篩不完。
當年最震撼的是踏入師大的第一步,腦子就冒出:靠北,這是我剛填好志願的學校嗎;光看過去景色就覺得失望,多年的志願被物理環境給驚呆,之後的每一天我就像是在這學校裡苟延殘喘,勉強自己去發現好像有點好玩的事情。
然後這就是大學,為了想當老師我得假裝不疑有他。
必須得說,如果要接近人們口中所想的大學環境,文組是應該被放在第一志願。
會這麼說是因為我覺得每一次在「創造」選擇的時候,可以多一點空間,如此不會過濾完永遠就幾個只是自己曾經看過的東西在選,適逢畢業還以為自己的選擇性不多,那問題就大了:工作是工作,而讀書可以只是讀書。
不是不能講究有用,而是什麼東西都準備好給人拿去用,你要服務自己什麼。
這種與自身問題連結的部分如果沒有解決,找工作還會再來一次,你會不斷反覆被「自己是誰、什麼個性」的問題纏住,隨著階段變化還會纏得越久、越過越不快樂;這也是為什麼大學教授其實並不喜歡回答「讀這個系能做什麼」的原因。
他如果是基於喜歡而出現在這裡,他沒辦法說服沒有目的的人無故愛上這門專業。
...
初衷當然可以說變就變,去當作階段性成長的指標
遇到問題的時候可能會有人請你去回顧初衷,你就掉入抓著不放的陷阱。
什麼意思,你會跳出來檢視這件事,是因為當時不全的想法已經帶你到一個不適合自己的地方,你是因此被「提醒」目前的處境,而非跟這個不適感繼續硬幹下去,這時候的初衷已經在限制自己繞路抵達目標的可能,它到了應該要被捨棄的時刻。
它之所以不適用,是因為比起之前又更了解自己一點。
生存是低階問題,過完一段高教人生就只學會跟生存抗衡,我不認為這是多數人讀大學追求的終極目標;就明知道自己可以不用這樣子活著,明明有個更好的自我價值擺在那裡,要變現有變現、要幸福有幸福。
你就是你,名字不叫成績、不叫證照,更不是什麼野雞工作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