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培養認知同理心—認識情緒、表情及身體語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進行自閉症者的認知同理心訓練,認識情緒,是首要的訓練。
因此,可以用以下的活動,進行認識情緒。

1情緒配對(靈感來自:手機軟體—單字腦中瘋)

準備相等的表情圖卡和名稱,先帶自閉症者建立情緒的認知。
以聽覺為主的自閉症者,可以藉由帶自閉症者,重覆唸出情緒名稱。
如此一來,在進行數次,聽覺自閉症者就有建立情緒的名稱。
在視覺為主的自閉症者,藉由表情圖卡的分析,協助視覺自閉症者記住所有情緒。
當然,剛開始不要多。
接下來,聽覺自閉症者,可以陳述該表情的樣子、那面部的部位有移動等。
而視覺自閉症者,就可以協助視覺自閉症者,如何記表情名稱。
最後,就是活用在這小活動。
如此一來,在情緒配對過程,由少量開始,到多時,比較感到有類似的情緒,就有順利記住。

2情緒模仿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58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自閉症者的出路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80會員
1.4K內容數
這是關於自閉症者的安置和就業的兩條路問題,在這之前,大多為了有個人的生活費,通常以進入職場為主。問題是,在台灣的大部分職場環境,是對自閉症者不利的,因此,自閉症者容易有職場霸凌的危機。所以,在選擇安排自閉症者的安置機構,往往無法進去。因此,這是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星星兒的出路 的其他內容
每個自閉症者的表現不同,所以,在協助自閉症者訓練認知同理心時,要務必找到自閉症者想學的方式。 換句話說,務必把主導權給自閉症者。 分兩類學習認知同理心的自閉症者 通常主要分兩類,是聽覺和視覺。 因此,要憑運氣,就有50%的機率可以中。 要是認為,都沒有呢?以下的原因,導致阻礙自閉症者學認知同理心。
在學校,自閉症者容易遇上帶頭霸凌的惡劣教師。 因此,這是防不慎防的問題。 而轉班轉學又不是根本辦法,是只能要自閉症者顧好自己? 惡師見不到〝小老師〞的自閉症 帶頭霸凌的惡師,是見不到自閉症者的優勢。 因此,總是自以為是就一手包辦。 直到出狀況,才重視。 甚至,趕自閉症者住急性病房。 在這情況,真要是
有句話說,天生我材必有用,這句話,也能用在自閉症者身上。 只是,大部分的自閉症者,需要後天的培養,才能活用。 先天的記憶力強 在自閉症者活用記憶力時,只要是喜歡的科目,必然學得快。 而因為教師的帶頭霸凌,導致該科目的成績差,這就要注意了。 因此,在自閉症者自顧自狂讀書,反而是好事。 因此,比起學業,
目前可以確定,認識自閉症,是整個社會大眾人士的責任。 因為,人也是環境的一部分。 而時代的變遷,就代表停在自閉症者務必自我改善,將來是過時的時代了。 要求自閉症者改善 如果是我,我不排斥。 問題是,要是藉由這點來攻擊自閉症者,就是我的禁忌。 因為,不理解自閉症是因為沒有親自遇過,這是情有可原。 要是
其實,自閉症者完全見不到對方感興趣的話題是什麼,就有出現單向的情況。 要改善,就要先從自閉症者的喜好做延伸。 找出相關主題為主 先和自閉症者建立關係,在這過程,見到自閉症者的喜好,像是動漫、玩具,各有各的不同。 像我來說,可以藉由遊戲王的戰鬥怪獸牌做交友。 其實,我不會組牌組,因為,我都用自動組牌組
到目前為止,很多人認為,世界自閉症日沒有用。 那麼,有沒有想過,世界自閉症日沒有用,那其用途,是什麼呢? 明明知道過同樣日子容是乏味,那麼世界上只有普通人,不也乏味嗎? 試著想像,在這世界上只有普通人,當然,我說的普通人,是腦子正常發展的普通人。 在這只有普通人的狀態下,所過的日子有什麼感受? 可想
每個自閉症者的表現不同,所以,在協助自閉症者訓練認知同理心時,要務必找到自閉症者想學的方式。 換句話說,務必把主導權給自閉症者。 分兩類學習認知同理心的自閉症者 通常主要分兩類,是聽覺和視覺。 因此,要憑運氣,就有50%的機率可以中。 要是認為,都沒有呢?以下的原因,導致阻礙自閉症者學認知同理心。
在學校,自閉症者容易遇上帶頭霸凌的惡劣教師。 因此,這是防不慎防的問題。 而轉班轉學又不是根本辦法,是只能要自閉症者顧好自己? 惡師見不到〝小老師〞的自閉症 帶頭霸凌的惡師,是見不到自閉症者的優勢。 因此,總是自以為是就一手包辦。 直到出狀況,才重視。 甚至,趕自閉症者住急性病房。 在這情況,真要是
有句話說,天生我材必有用,這句話,也能用在自閉症者身上。 只是,大部分的自閉症者,需要後天的培養,才能活用。 先天的記憶力強 在自閉症者活用記憶力時,只要是喜歡的科目,必然學得快。 而因為教師的帶頭霸凌,導致該科目的成績差,這就要注意了。 因此,在自閉症者自顧自狂讀書,反而是好事。 因此,比起學業,
目前可以確定,認識自閉症,是整個社會大眾人士的責任。 因為,人也是環境的一部分。 而時代的變遷,就代表停在自閉症者務必自我改善,將來是過時的時代了。 要求自閉症者改善 如果是我,我不排斥。 問題是,要是藉由這點來攻擊自閉症者,就是我的禁忌。 因為,不理解自閉症是因為沒有親自遇過,這是情有可原。 要是
其實,自閉症者完全見不到對方感興趣的話題是什麼,就有出現單向的情況。 要改善,就要先從自閉症者的喜好做延伸。 找出相關主題為主 先和自閉症者建立關係,在這過程,見到自閉症者的喜好,像是動漫、玩具,各有各的不同。 像我來說,可以藉由遊戲王的戰鬥怪獸牌做交友。 其實,我不會組牌組,因為,我都用自動組牌組
到目前為止,很多人認為,世界自閉症日沒有用。 那麼,有沒有想過,世界自閉症日沒有用,那其用途,是什麼呢? 明明知道過同樣日子容是乏味,那麼世界上只有普通人,不也乏味嗎? 試著想像,在這世界上只有普通人,當然,我說的普通人,是腦子正常發展的普通人。 在這只有普通人的狀態下,所過的日子有什麼感受? 可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文探討如何協助神經典型者理解自閉光譜者的獨特需求與行為,強調直接溝通、可預測性環境及具體指令的重要性。透過郝柏瑋諮商心理師的專業建議,讀者能學會如何有效支持自閉光譜者的情緒及行為,進而促進彼此的理解和互動。文章中還提到管理感官尋求行為及發脾氣的有效應對策略,幫助建立更良好的溝通橋樑。
Thumbnail
在現代生活中,保持積極的心態和堅強的韌性至關重要。這篇文章介紹了幾個簡單的日常習慣,例如設定小目標、寫日記、練習正念、擴展舒適區等,幫助提升自己的正面思維和心理韌性。透過這些方法,每個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實現自我成長和心理健康,提高對挑戰的適應能力,變得更強大與樂觀。
Thumbnail
學習設定與現實相符的期待,是一種智慧。 而智慧,不是與生俱來,也不是老了就有,需要有意識地追求。
Thumbnail
此書作者是周嶺,書中結合心理學和腦科學等知識,提出有關於一些成長的建議,以下選一些書中內容,寫出一些我的心得
同理心是人際關係中十分重要的因子,也是可以從小與孩子一同思考的心理歷程。如何與孩子一起感受與他人的互動、進而引導孩子思考、咀嚼同理心的重要,是身為主要照顧者陪同孩子人格養成的歷程之一。
1. 命名情緒: - 當你有情緒時,給情緒「命名」(如快樂、開心、幸福、憤怒、愧疚、焦慮、心虛)。這是理解情緒的第一步,能幫助你更清楚地辨識和理解自己的情緒狀態。命名情緒讓你能夠客觀地看待它,而不會被情緒淹沒。 2. 理解情緒來源: - 理解這個情緒與「什麼事」有關,並找到
Thumbnail
探索人類六種基本情緒:快樂、驚訝、恐懼、厭惡、憤怒和悲傷。文章深入探討每種情緒的細微差別,並以輔導教學的角度,說明在團體輔導中,如何觀察學生的情緒,以及如何透過分組活動,促進性別多元的觀點交流,避免團體迷思。
Thumbnail
多數的家長表示在「情緒自我調節」練習中,發現自己不了解自己深層的需求是什麼? 這教養上會有個阻礙,當家長不了解自己的內在需求,也就很難看懂孩子行為情緒下可能的內在需求?因此,就不容易找出對應孩子內在需求的方法。
Thumbnail
事實上,掃描和提醒卻造成了反效果,大人愈是提醒、孩子愈是不在意;然後又進入負面循環,因為孩子不在意,父母就更加提醒;因為父母的一再提醒,孩子就更不在意。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文探討如何協助神經典型者理解自閉光譜者的獨特需求與行為,強調直接溝通、可預測性環境及具體指令的重要性。透過郝柏瑋諮商心理師的專業建議,讀者能學會如何有效支持自閉光譜者的情緒及行為,進而促進彼此的理解和互動。文章中還提到管理感官尋求行為及發脾氣的有效應對策略,幫助建立更良好的溝通橋樑。
Thumbnail
在現代生活中,保持積極的心態和堅強的韌性至關重要。這篇文章介紹了幾個簡單的日常習慣,例如設定小目標、寫日記、練習正念、擴展舒適區等,幫助提升自己的正面思維和心理韌性。透過這些方法,每個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實現自我成長和心理健康,提高對挑戰的適應能力,變得更強大與樂觀。
Thumbnail
學習設定與現實相符的期待,是一種智慧。 而智慧,不是與生俱來,也不是老了就有,需要有意識地追求。
Thumbnail
此書作者是周嶺,書中結合心理學和腦科學等知識,提出有關於一些成長的建議,以下選一些書中內容,寫出一些我的心得
同理心是人際關係中十分重要的因子,也是可以從小與孩子一同思考的心理歷程。如何與孩子一起感受與他人的互動、進而引導孩子思考、咀嚼同理心的重要,是身為主要照顧者陪同孩子人格養成的歷程之一。
1. 命名情緒: - 當你有情緒時,給情緒「命名」(如快樂、開心、幸福、憤怒、愧疚、焦慮、心虛)。這是理解情緒的第一步,能幫助你更清楚地辨識和理解自己的情緒狀態。命名情緒讓你能夠客觀地看待它,而不會被情緒淹沒。 2. 理解情緒來源: - 理解這個情緒與「什麼事」有關,並找到
Thumbnail
探索人類六種基本情緒:快樂、驚訝、恐懼、厭惡、憤怒和悲傷。文章深入探討每種情緒的細微差別,並以輔導教學的角度,說明在團體輔導中,如何觀察學生的情緒,以及如何透過分組活動,促進性別多元的觀點交流,避免團體迷思。
Thumbnail
多數的家長表示在「情緒自我調節」練習中,發現自己不了解自己深層的需求是什麼? 這教養上會有個阻礙,當家長不了解自己的內在需求,也就很難看懂孩子行為情緒下可能的內在需求?因此,就不容易找出對應孩子內在需求的方法。
Thumbnail
事實上,掃描和提醒卻造成了反效果,大人愈是提醒、孩子愈是不在意;然後又進入負面循環,因為孩子不在意,父母就更加提醒;因為父母的一再提醒,孩子就更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