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看到有報導以「年資是原罪」為主題,希望我國的教育體制可以加強師資汰換。(註1)
綜觀整篇文章發現,該文作者對於「如何讓孩子擁有好老師」這個議題,明顯開錯藥方。為何?建立更嚴苛的淘汰機制,意味著學校需要更多的資源處理不適任教師,學生原本可以獲得的資源就很自然地被剝奪。
另外,以淘汰和懲罰為主的教育職場文化,對人才缺乏吸引力。當人才不願意進入教育職場,孩子的學習又不能停的時候,就會變成有老師就好,根本無從挑選,在交通不便利的偏鄉更難招到好老師。
換言之,如果希望孩子有好的老師,其政策重點應放在如何網羅並留住人才在教育職場。當學校老師都是優質老師,自然沒有不適任教師可以淘汰,孩子也可以有好老師的指導,獲得良好的教育品質。
講到這裡,也許有人會問,現在師資如此難考,難道不是人才嗎。
讓我把時空拉到當年的師專時代。
在當年我國以師專培育師資時,由於其是公費,吸引相當多一等一的人才進入教職。在那個時候,幾乎可以進入師專的學生,同時也是可以進入第一志願高中的人。
當時,公費培育師資制度真的不錯,的確吸引了許多人才進入師範體系;唯,它也存在一個盲點,就是吸收了貧困家庭的好人才,而非性向對教育感興趣的人才。因此,當初透過師專體系進入教職的老師,轉換跑道的著實不少。這意味著,也許師專能吸引人才進入,但是教育職場留不住人才。
也許有人想說,對,也許當時進入師專的人確實是人才,但是,會考試不見得會教書啊!
講到這裡,我們來思考兩個問題:
1、為何同樣的智商,會有不同的學習成就?
2、為何當時師專畢業生,能有那麼多人成功轉換跑道?
針對問題1,其解答為學習態度決定學習成就的高下。也就是說,當年能就讀師專的學生,不僅資質好,更重要的是,學習態度更好。他們卓越的學習成就源於紮實的學習態度,在進入職場之後,這樣的學習態度會轉換為工作態度,出現不敬業、不適任的機率自然大幅降低。
至於問題2的解答則是,由於這些人都是人才,死板僵化的教育職場會很快讓他們失去興趣。那麼,失去興趣之後該怎麼辦呢?這類人通常不會讓自己在這樣的環境下浪費青春,於是,發展其他專長並轉換跑道就會成為選項。
由於他們本身的學習態度和工作態度,要發展其他專長並不困難,所以,在以前公費生的時代,才會有人選擇賠公費並離開教育職場。
既然如此,該如何延攬人才並留住人才呢?也許我們可以看看芬蘭和新加坡怎麼做。
芬蘭吸引人才進入教育職場的重要誘因之一,是提升教師的社會地位。當然,其篩選和教育準老師的專業模式,也讓教師成為社會中的高聲望人士。因此,許多嚮往高聲望並對教育感興趣的人才便對教職趨之若鶩,進而讓孩子得到好老師的教導。
很可惜,芬蘭教師待遇吸引力不足,造成不少老師轉進高收入的工作。不過,由於老師的高社會地位,芬蘭的老師要轉業是容易的。
新加坡在延攬人才進入教職也十分用心,政府教育單位會到學校去招生,延攬對教育感興趣的優秀學生進入教職,也重視老師進入職場後的待遇。不僅讓同等學歷的教師待遇不輸業界,也建立不同管道,讓老師可以依自己的興趣發展,選擇教學、教育研究和教育行政。
這樣的用心經營,才能留住人才的心,讓人才願意為教育打拼。
總之,我國對於「如何讓學生擁有好老師」的議題,若其解方總是糾結在如何踐踏並淘汰老師,整個師資政策就會集中火力於不適任教師。
若我國在處理此議題上,著重於延攬並留住好老師,不僅學生能擁有更多優質老師,學校也不用為處理不適任教師而鬧得雞飛狗跳,這樣才是造福學生、造福教育、造福社會的做法。
期許關心教育的人,能提出更專業的教育解方,不然只會害了孩子、害了教育,最後讓社會受重傷。
註1:年資優先的校園,何時能有積極「汰弱換新」機制?(親子天下)
*******************************************************
持續創作不易,若您喜歡我的文章,請不吝追蹤、訂閱、分享、留言並點擊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