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無法讓孩子擁有好老師 網羅人才、留住人才進入教職才能

綠園嬿語-avatar-img
發佈於教育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最近,又看到有報導以「年資是原罪」為主題,希望我國的教育體制可以加強師資汰換。(註1)

綜觀整篇文章發現,該文作者對於「如何讓孩子擁有好老師」這個議題,明顯開錯藥方。為何?建立更嚴苛的淘汰機制,意味著學校需要更多的資源處理不適任教師,學生原本可以獲得的資源就很自然地被剝奪。

另外,以淘汰和懲罰為主的教育職場文化,對人才缺乏吸引力。當人才不願意進入教育職場,孩子的學習又不能停的時候,就會變成有老師就好,根本無從挑選,在交通不便利的偏鄉更難招到好老師。

換言之,如果希望孩子有好的老師,其政策重點應放在如何網羅並留住人才在教育職場。當學校老師都是優質老師,自然沒有不適任教師可以淘汰,孩子也可以有好老師的指導,獲得良好的教育品質。

講到這裡,也許有人會問,現在師資如此難考,難道不是人才嗎。

讓我把時空拉到當年的師專時代。

在當年我國以師專培育師資時,由於其是公費,吸引相當多一等一的人才進入教職。在那個時候,幾乎可以進入師專的學生,同時也是可以進入第一志願高中的人。

當時,公費培育師資制度真的不錯,的確吸引了許多人才進入師範體系;唯,它也存在一個盲點,就是吸收了貧困家庭的好人才,而非性向對教育感興趣的人才。因此,當初透過師專體系進入教職的老師,轉換跑道的著實不少。這意味著,也許師專能吸引人才進入,但是教育職場留不住人才。

也許有人想說,對,也許當時進入師專的人確實是人才,但是,會考試不見得會教書啊!

講到這裡,我們來思考兩個問題:

1、為何同樣的智商,會有不同的學習成就?

2、為何當時師專畢業生,能有那麼多人成功轉換跑道?

針對問題1,其解答為學習態度決定學習成就的高下。也就是說,當年能就讀師專的學生,不僅資質好,更重要的是,學習態度更好。他們卓越的學習成就源於紮實的學習態度,在進入職場之後,這樣的學習態度會轉換為工作態度,出現不敬業、不適任的機率自然大幅降低。

至於問題2的解答則是,由於這些人都是人才,死板僵化的教育職場會很快讓他們失去興趣。那麼,失去興趣之後該怎麼辦呢?這類人通常不會讓自己在這樣的環境下浪費青春,於是,發展其他專長並轉換跑道就會成為選項。

由於他們本身的學習態度和工作態度,要發展其他專長並不困難,所以,在以前公費生的時代,才會有人選擇賠公費並離開教育職場。

既然如此,該如何延攬人才並留住人才呢?也許我們可以看看芬蘭和新加坡怎麼做。

芬蘭吸引人才進入教育職場的重要誘因之一,是提升教師的社會地位。當然,其篩選和教育準老師的專業模式,也讓教師成為社會中的高聲望人士。因此,許多嚮往高聲望並對教育感興趣的人才便對教職趨之若鶩,進而讓孩子得到好老師的教導。

很可惜,芬蘭教師待遇吸引力不足,造成不少老師轉進高收入的工作。不過,由於老師的高社會地位,芬蘭的老師要轉業是容易的。

新加坡在延攬人才進入教職也十分用心,政府教育單位會到學校去招生,延攬對教育感興趣的優秀學生進入教職,也重視老師進入職場後的待遇。不僅讓同等學歷的教師待遇不輸業界,也建立不同管道,讓老師可以依自己的興趣發展,選擇教學、教育研究和教育行政。

這樣的用心經營,才能留住人才的心,讓人才願意為教育打拼。

總之,我國對於「如何讓學生擁有好老師」的議題,若其解方總是糾結在如何踐踏並淘汰老師,整個師資政策就會集中火力於不適任教師。

若我國在處理此議題上,著重於延攬並留住好老師,不僅學生能擁有更多優質老師,學校也不用為處理不適任教師而鬧得雞飛狗跳,這樣才是造福學生、造福教育、造福社會的做法。

期許關心教育的人,能提出更專業的教育解方,不然只會害了孩子、害了教育,最後讓社會受重傷。

註1:年資優先的校園,何時能有積極「汰弱換新」機制?(親子天下)

*******************************************************

持續創作不易,若您喜歡我的文章,請不吝追蹤、訂閱、分享、留言並點擊愛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綠園嬿語的沙龍
105會員
208內容數
自從新教師法暨退休新制實施後,教育職場遭逢鉅變。因此,此專題會探討教育職場狀況與風險,以幫助更多人瞭解教育職場的實際狀況。
綠園嬿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8
新竹縣教師已逾一年無法在校外線上請假,縣府以資安問題為由,引起教師們質疑。文章探討此問題並非技術問題,而是學校行政人員與校長的心態,呼籲保障教師請假權益。
Thumbnail
2025/04/08
新竹縣教師已逾一年無法在校外線上請假,縣府以資安問題為由,引起教師們質疑。文章探討此問題並非技術問題,而是學校行政人員與校長的心態,呼籲保障教師請假權益。
Thumbnail
2025/03/28
本文章探討一起老師因學生課堂行為產生肢體衝突,最後被判無罪的案例。文中詳細描述案件經過、各審級判決結果以及法官的判決理由,並分析此案例在教育調查和法律程序上的啟示。
Thumbnail
2025/03/28
本文章探討一起老師因學生課堂行為產生肢體衝突,最後被判無罪的案例。文中詳細描述案件經過、各審級判決結果以及法官的判決理由,並分析此案例在教育調查和法律程序上的啟示。
Thumbnail
2025/03/25
從臺灣冤案實錄探討教育界調查員制度缺失,以案例分析檢察官草率起訴與調查員引導證詞的相似性,呼籲教師面對校園調查應更謹慎。
Thumbnail
2025/03/25
從臺灣冤案實錄探討教育界調查員制度缺失,以案例分析檢察官草率起訴與調查員引導證詞的相似性,呼籲教師面對校園調查應更謹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去歐洲真的是又興奮又緊張。網路上常說歐洲治安不好,行前說明會時領隊也提醒:「不要背後背包,隨身物要放在前面比較安全!」 但出國玩總是想打扮得美美的啊~而且隨身總得帶些實用小物:雨傘、濕紙巾、小瓶水、萬用藥膏……體積雖小,但零零總總裝起來也不少。我在蝦皮購買了這4樣超實用旅遊好物!減緩我的焦慮感。
Thumbnail
去歐洲真的是又興奮又緊張。網路上常說歐洲治安不好,行前說明會時領隊也提醒:「不要背後背包,隨身物要放在前面比較安全!」 但出國玩總是想打扮得美美的啊~而且隨身總得帶些實用小物:雨傘、濕紙巾、小瓶水、萬用藥膏……體積雖小,但零零總總裝起來也不少。我在蝦皮購買了這4樣超實用旅遊好物!減緩我的焦慮感。
Thumbnail
開箱 3 套深受 0-6 歲寶寶喜愛的互動式童書,包含 Bizzy Bear 推拉書、小小音樂大師有聲書、Poke A Dot 泡泡書,有效提升寶寶閱讀興趣與親子共讀時光。搭配蝦皮雙 11 購物攻略,教你如何鎖定免運、折價券、高額回饋,並透過蝦皮分潤計畫,將日常購物開銷轉化為穩定育兒基金,聰明消費。
Thumbnail
開箱 3 套深受 0-6 歲寶寶喜愛的互動式童書,包含 Bizzy Bear 推拉書、小小音樂大師有聲書、Poke A Dot 泡泡書,有效提升寶寶閱讀興趣與親子共讀時光。搭配蝦皮雙 11 購物攻略,教你如何鎖定免運、折價券、高額回饋,並透過蝦皮分潤計畫,將日常購物開銷轉化為穩定育兒基金,聰明消費。
Thumbnail
我國的師培教育,長期以來與現實情境落差太大。隨著少子女化越演越烈,師培機構終於發現師培教育不接地氣的問題。
Thumbnail
我國的師培教育,長期以來與現實情境落差太大。隨著少子女化越演越烈,師培機構終於發現師培教育不接地氣的問題。
Thumbnail
過去許多人認為專注於執行「淘汰」可以提升教育品質,殊不知,若教育職場本身對人才不具吸引力,根本沒有人才要進入教職,再怎麼淘汰,孩子都只能擁有二、三流,甚至不入流的老師。因此,讓孩子擁有好老師的不二法門,就是讓教育職場對人才擁有吸引力。針對這點,新加坡和芬蘭的經驗可供借鏡。
Thumbnail
過去許多人認為專注於執行「淘汰」可以提升教育品質,殊不知,若教育職場本身對人才不具吸引力,根本沒有人才要進入教職,再怎麼淘汰,孩子都只能擁有二、三流,甚至不入流的老師。因此,讓孩子擁有好老師的不二法門,就是讓教育職場對人才擁有吸引力。針對這點,新加坡和芬蘭的經驗可供借鏡。
Thumbnail
校長是學校的領導人,其一言一行皆會影響學校的發展及校風的形塑。可是,在我國,對於不適任校長的樣態和標準遲遲未制定,這樣的政策拖延讓校長的治校沒有規則可依循,也影響學生的受教品質。因此,教育部應儘速制定不適任校長的樣態及標準,才能讓孩子的教育品質得到保障。
Thumbnail
校長是學校的領導人,其一言一行皆會影響學校的發展及校風的形塑。可是,在我國,對於不適任校長的樣態和標準遲遲未制定,這樣的政策拖延讓校長的治校沒有規則可依循,也影響學生的受教品質。因此,教育部應儘速制定不適任校長的樣態及標準,才能讓孩子的教育品質得到保障。
Thumbnail
「老師」是一份受人尊敬的職業 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這份職業在20年前...台灣各地廣設大學之際 許多人紛紛進修教育學分 只為了爭取教師一職,享有穩定的收入 而少子化的趨勢,在20年後已經產生衝擊 不僅許多私立大學招生不到學生,關門了! 就連
Thumbnail
「老師」是一份受人尊敬的職業 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這份職業在20年前...台灣各地廣設大學之際 許多人紛紛進修教育學分 只為了爭取教師一職,享有穩定的收入 而少子化的趨勢,在20年後已經產生衝擊 不僅許多私立大學招生不到學生,關門了! 就連
Thumbnail
二月份開始,正式暫停「在學校任教」的任務,回到單純的「學生」身分。那我與「教」這個主題又有什麼關係?以後要在「教」這個主題可以放什麼呢?
Thumbnail
二月份開始,正式暫停「在學校任教」的任務,回到單純的「學生」身分。那我與「教」這個主題又有什麼關係?以後要在「教」這個主題可以放什麼呢?
Thumbnail
「教育」這個議題讓所有家長和老師都不斷地思考,我們這麼努力地想,不是為了把孩子越教越依賴,也不是為了把孩子訓練成考試機器,那麼,我們做了這麼多,到底是為了什麼呢?我想在進入正式主題前,談論一個觀點,那就是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我們都要不斷地提醒自己:「教育本身是為了成就孩子,不是成就自己」.....
Thumbnail
「教育」這個議題讓所有家長和老師都不斷地思考,我們這麼努力地想,不是為了把孩子越教越依賴,也不是為了把孩子訓練成考試機器,那麼,我們做了這麼多,到底是為了什麼呢?我想在進入正式主題前,談論一個觀點,那就是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我們都要不斷地提醒自己:「教育本身是為了成就孩子,不是成就自己」.....
Thumbnail
第一篇提過的教師四大問題,這篇會一次談第三「薪資福利感受不平等」及第四「缺人」,後續的文章再談教育制度的演變,如何受到少子化和經濟因素影響,以及對於補習教育的迷思和素養教育的建議。
Thumbnail
第一篇提過的教師四大問題,這篇會一次談第三「薪資福利感受不平等」及第四「缺人」,後續的文章再談教育制度的演變,如何受到少子化和經濟因素影響,以及對於補習教育的迷思和素養教育的建議。
Thumbnail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一篇媒體報導學校行政大逃亡,學校行政逃亡潮。乍看之下,搞不清楚,在經過求證之下,原來是學校的老師兼行政人員已經行之有年,但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經過反復追朔,大
Thumbnail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一篇媒體報導學校行政大逃亡,學校行政逃亡潮。乍看之下,搞不清楚,在經過求證之下,原來是學校的老師兼行政人員已經行之有年,但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經過反復追朔,大
Thumbnail
教師法修法最近鬧得沸沸揚揚,不適任教師的淘汰機制也再度成為熱議焦點,教師不適任當然應該淘汰,但在擬定教師淘汰機制前,鐵定有另一個職務不適任,會造成學校教育更大的問題!
Thumbnail
教師法修法最近鬧得沸沸揚揚,不適任教師的淘汰機制也再度成為熱議焦點,教師不適任當然應該淘汰,但在擬定教師淘汰機制前,鐵定有另一個職務不適任,會造成學校教育更大的問題!
Thumbnail
<p>今日,從台政清交成政,到街邊巷口的幼兒園、才藝班,都需要能和家長與學生清楚述說:「因此,我們提供的教育是有價值的。」在這樣的時代,教育是動態的經營過程,更包涵了溝通、述說、對話的專業。</p>
Thumbnail
<p>今日,從台政清交成政,到街邊巷口的幼兒園、才藝班,都需要能和家長與學生清楚述說:「因此,我們提供的教育是有價值的。」在這樣的時代,教育是動態的經營過程,更包涵了溝通、述說、對話的專業。</p>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