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想找一個,什麼都不用說就懂你的人嗎?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心照不宣的關係有存在嗎

中文成語裡有一個詞彙叫做「心照不宣」,指的是兩個人彼此心靈相通,即使沒有說出口,也能理解對方想表達的內容。

很多人將這種心靈契合的狀態,認為是人與人之間最高的等級,的確我也這麼認同,要是有一個人能在你尚未做任何解釋前,就替你思考並且明白你的想法,確實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

我敢說在這世界上,如此昇華的人際關係,一定有極少的機率存在著,但絕大多數時候,這種事情只能可遇不可求,遇見了是我們幸運,沒有遇見則是常態。

認為他人該「感應」需求

但是卻有許多人,困在這樣的期待裡,總覺得周遭的人,應該要能感應自己內心的想法,突然像是開竅一般,理解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麼,並且給予符合自身期待的回應。

這樣的錯誤期待,不只存在於親密關係中,也時常在親情與友情裡,當對方沒有按照期望的方式活動,沒有偵測到隱藏於外表底下的需求時,就會覺得對方一點也不愛自己,而對關係失望,嚴重一點還會變成吵架的導火線,甚至是冷戰。

長大後仍無法溝通的巨嬰

這樣的需求回應,與還是嬰兒時期的我們相似,因此有些專家會把這些人稱為--巨嬰。在剛出生時,尚無法以語言溝通的我們,想哭就哭、想鬧就鬧,父母只能從照顧中不斷累積判斷的經驗,去分辨現在哭泣的原因,究竟是因為肚子餓了、尿布濕了、天氣太熱,然後在找到原因解決前,無條件的安撫著情緒,只因為我們當時還無法溝通與表達。

但許多人即使已經長大,卻仍然維持著上述的溝通習慣,沒有在成長的經驗中,學習如何表達自己的需求,總認為其他人就該像是父母親一般,無條件的呵護著自己。有可能是因為童年的需求沒有被滿足,所以在成年後,希望能找到一個可以替代父母的角色,來照顧與滿足這方面的需求,好彌補童年的遺憾。

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因為太幸運,一直都這樣被無條件呵護著,卻沒有覺察到行為的慣性,也忘記反過來體諒與觀察他人的狀況,若沒有保持時刻覺察,以及培養適度的同理心,意識到可能會帶給關係的困擾,將有可能持續被移轉至成人之後的關係中,並將期待從父母轉移到他人身上。

試著將自己的需求說出來

話說回來,這篇文章並不打算特別指責誰,因為在所有的關係裡,都是雙方自己認為舒服就可以,畢竟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沒有一定怎麼樣相處才是對的定律。只是絕大多數這樣的關係,通常不會太舒服,而且往往心裡會有許多疙瘩,總覺得自己被冷落、被忽略,甚至是不被愛。

舉個身邊親戚的例子,曾經有一個親戚和我分享過,他一直覺得自己的父母,似乎比較愛自己的哥哥,即使哥哥在成年後不斷的犯錯、做蠢事,但父母卻不斷替哥哥善後,而且也更常關心他的狀況。獨立的他,總覺得自己是被忽略的那一位,父母鮮少詢問他的需求,也比較少過問他的生活。

我問他:「那你曾經和父母表達過需求嗎?你有說過希望多得到一些關心嗎?」

他回答:「沒有,我覺得這種事情很難以啟齒,所以就算了。」

是否改變不是我們的責任

老實說,當我聽到他連嘗試都不願意,可是卻不斷期待父母哪天能改變時,內心替他感到相當可惜。在我眼裡,那位親戚一直都是聰明、伶俐的人,卻也因此時常被忽略,只因為家中有更需要被關照的角色。當然,當下能做的事情,就是聽對方說說話,表達自己的心聲,可是如果不改變,那麼,關係就會一直停留在這個階段。

你可能會想,可是當我提出需求之後,對方也不一定會願意承接呀!

沒錯,但是至少我們已經將所能做到的事情,盡可能去完成了!我們沒有辦法期待對方是否會依照需求去做調整,但是至少已經嘗試去溝通、表達自己的期待,也提出希望對方如何改變,那麼剩下的事情,就不是我們的責任了。

學習表達會是改變的開始

我一直覺得:在關係裡表達需求,是一門需要長期被訓練的功課,在亞洲習慣以打壓、排斥表達的社會風氣底下,我們向來不習慣說出內心真正的聲音。因為我們總是害怕,要是表達需求以後,會不會被當成難搞的異類,使得自己原本就動搖欲墜的人際關係,更跌入谷底從此一蹶不振,所以寧可假裝沒事繼續過生活。

可是,在尚未告知對方前,對方根本就難以察覺,內心真正的需求為何,當我們只有在告知對方以後,對方才有可能依照實際狀況去做出回應,不過最終是否能如願完成內心的需求,還是白忙一場的結局,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不是我們可以掌控的事情。

我們只要盡可能完成表達的義務,就已經是相當大的進步與成長。

學習面對失望與照顧自己

很多時候,沒辦法期待對方在聽見呼喊後,就完全的滿足我們的需求,所以更進一步,是學習面對提出需求卻失敗的失落,以及如何在不傷人的前提下,學會照顧自己,學習成為自己內在的父母,那才是我們真正重要的功課

因為我們永遠無法期待,對方能依照想像的給出回應;可是我們可以學習:一、試著釐清自己的需求。二、與自身在意的人溝通。三、面對關係不被滿足的失落感,以及學習在挫折中照顧自己。

最後想幫自己工商一下:

最近想來試試看開啟兒童作文課程&成人樂齡陶笛課,如果有興趣的朋友,或者你身邊朋友的小孩正好是國小的學習階段,都非常歡迎點進去參考喔!

點這裡看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溫柚榕聊聊天
101會員
170內容數
覺得這個社會上有好多值得討論的議題,卻礙於文章發文無法即時討論的受限,而讓這個平台一直比較像是「我說你聽」的狀態。但是,其實比起單方面輸出,一直以來我更喜歡和別人討論想法,把自己當成一塊海綿,不斷吸收不同觀點以後,最後淬鍊成自身獨有的價值觀,我想這是創辦此處最大的意義,所以各位親愛的朋友們,請友善地留下寶貴的想法吧!
溫柚榕聊聊天的其他內容
2025/03/04
每個人都有堅強和脆弱的兩面,社會常只肯定堅強的一面,忽略脆弱。然而,脆弱讓我們更懂得愛與同理心。過度追求正能量反而可能造成壓力,壓抑負面情緒。我們需要接納自己的脆弱,允許自己悲傷,給予自己空間療癒,才能成為完整、自信的自己。
Thumbnail
2025/03/04
每個人都有堅強和脆弱的兩面,社會常只肯定堅強的一面,忽略脆弱。然而,脆弱讓我們更懂得愛與同理心。過度追求正能量反而可能造成壓力,壓抑負面情緒。我們需要接納自己的脆弱,允許自己悲傷,給予自己空間療癒,才能成為完整、自信的自己。
Thumbnail
2024/10/31
隨著網紅的興起,心靈課程成為許多人尋求情緒支持與靈性成長的管道。本文探討網紅分享的心靈課程經驗以及社交媒體如何放大他人的幸福感,造成內心的匱乏和焦慮。透過剖析心靈課程的吸引力及其背後的心理因素,提供對於人際關係、自我認同及生活價值的深入反思。最終,強調回歸真實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呼籲大家珍惜身邊的人。
Thumbnail
2024/10/31
隨著網紅的興起,心靈課程成為許多人尋求情緒支持與靈性成長的管道。本文探討網紅分享的心靈課程經驗以及社交媒體如何放大他人的幸福感,造成內心的匱乏和焦慮。透過剖析心靈課程的吸引力及其背後的心理因素,提供對於人際關係、自我認同及生活價值的深入反思。最終,強調回歸真實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呼籲大家珍惜身邊的人。
Thumbnail
2024/10/13
《荒野機器人》,一部改編自同名小說的電影,在我介紹它以前,先看一下得獎紀錄: ★ 美國《紐約時報》排行榜暢銷書 ★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年度選書 ★ 美國獨立書商聯盟排行榜暢銷書 ★ 美國《柯克思書評》中年級年度最佳童書 這部電影不僅適合成人觀賞,亦推薦與孩子共同探討相關主題,提供更深刻的思考與感受。
Thumbnail
2024/10/13
《荒野機器人》,一部改編自同名小說的電影,在我介紹它以前,先看一下得獎紀錄: ★ 美國《紐約時報》排行榜暢銷書 ★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年度選書 ★ 美國獨立書商聯盟排行榜暢銷書 ★ 美國《柯克思書評》中年級年度最佳童書 這部電影不僅適合成人觀賞,亦推薦與孩子共同探討相關主題,提供更深刻的思考與感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中文成語裡有一個詞彙叫做「心照不宣」,指的是兩個人彼此心靈相通,即使沒有說出口,也能理解對方想表達的內容。 很多人將這種心靈契合的狀態,認為是人與人之間最高的等級,的確我也這麼認同,要是有一個人能在你尚未做任何解釋前,就替你思考並且明白你的想法,確實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 不過......
Thumbnail
中文成語裡有一個詞彙叫做「心照不宣」,指的是兩個人彼此心靈相通,即使沒有說出口,也能理解對方想表達的內容。 很多人將這種心靈契合的狀態,認為是人與人之間最高的等級,的確我也這麼認同,要是有一個人能在你尚未做任何解釋前,就替你思考並且明白你的想法,確實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 不過......
Thumbnail
這幾年,我在進行夫妻諮商的過程中,碰過最棘手的狀況就是:來談者不講話。 基本上,EFT取向的治療是談話性的治療,凡是談話性的治療,若個案不講話,那基本上,絕對就沒戲唱了!碰到任何一方的來談者不講話的狀況,身為諮商師的首要任務就是:先讓他感覺到環境是安全的,是可以開口講話的。
Thumbnail
這幾年,我在進行夫妻諮商的過程中,碰過最棘手的狀況就是:來談者不講話。 基本上,EFT取向的治療是談話性的治療,凡是談話性的治療,若個案不講話,那基本上,絕對就沒戲唱了!碰到任何一方的來談者不講話的狀況,身為諮商師的首要任務就是:先讓他感覺到環境是安全的,是可以開口講話的。
Thumbnail
在一個流浪靈魂的寂靜深處, 渴望一個真正了解的人。 不需要言語,一個眼神,一個微笑, 跨越千里的相互理解。
Thumbnail
在一個流浪靈魂的寂靜深處, 渴望一個真正了解的人。 不需要言語,一個眼神,一個微笑, 跨越千里的相互理解。
Thumbnail
★從會議室到臥室,「共鳴式說話術」對各種人際關係都管用!
Thumbnail
★從會議室到臥室,「共鳴式說話術」對各種人際關係都管用!
Thumbnail
「我不說他怎麼知道?」老實說,要在情緒衝腦時想起這句話,實在不容易。但值得慶幸的是,這就跟任何技能一樣,這是可以練習的。具體而言,在接受彼此不會通靈後,該如何在關鍵時刻也能夠想起「我不說他怎麼知道」,而不是被情緒拖著走呢?我試著拆解幾個對我與伴侶相處有益處的思考面向,期望能夠帶給需要的人一點靈感。
Thumbnail
「我不說他怎麼知道?」老實說,要在情緒衝腦時想起這句話,實在不容易。但值得慶幸的是,這就跟任何技能一樣,這是可以練習的。具體而言,在接受彼此不會通靈後,該如何在關鍵時刻也能夠想起「我不說他怎麼知道」,而不是被情緒拖著走呢?我試著拆解幾個對我與伴侶相處有益處的思考面向,期望能夠帶給需要的人一點靈感。
Thumbnail
我們強迫不會通靈的另一半,必須穿透皮肉看見我們的內心時,實在是很為難人。在關係裡,你我從來都不是為了為難對方而走在一起的。覺知到自己正在「為難」對方,並且停下來,讓緊繃的關係放鬆下來,我想是每個人都想要給彼此的溫柔。
Thumbnail
我們強迫不會通靈的另一半,必須穿透皮肉看見我們的內心時,實在是很為難人。在關係裡,你我從來都不是為了為難對方而走在一起的。覺知到自己正在「為難」對方,並且停下來,讓緊繃的關係放鬆下來,我想是每個人都想要給彼此的溫柔。
Thumbnail
「 我們都在一起這麼久了!他應該要懂我吧!」和一位老友久違的見面,她一坐下來便氣呼呼的說著。 五分鐘前,剛和男友鬧得不愉快,我在來的路上,聽他在通訊軟體上說了一點。 大致上是覺得,對方的思考邏輯跟自己不一樣,同樣的問題,對方怎麼會得出,她完全不理解的結論? 跟她想要的,背道而馳。 我問了問:「那你不
Thumbnail
「 我們都在一起這麼久了!他應該要懂我吧!」和一位老友久違的見面,她一坐下來便氣呼呼的說著。 五分鐘前,剛和男友鬧得不愉快,我在來的路上,聽他在通訊軟體上說了一點。 大致上是覺得,對方的思考邏輯跟自己不一樣,同樣的問題,對方怎麼會得出,她完全不理解的結論? 跟她想要的,背道而馳。 我問了問:「那你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