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冥想的習慣。
在我的瀏覽器裡,最左邊的那一個分頁已經放在那裡近半年了。那是一部Youtube影片(其實只有聲音,畫面一直是一張圖:一名站在海邊岩石上,表情稍稍有點詭異的瑜珈女子),主題是「早晨冥想」。標題還包含一些感恩、正能量之類的詞彙,播放數34.5萬。
每天買完早餐之後,如果時間允許的話,我會播放它。但我並不會閉上眼睛、不會停下手邊的事。十多分鐘的影片,通常我只會播三到五分鐘。一方面是我已經都知道她要說什麼,另一方面,其實我們也往往不需要知道她在說什麼。
一段咬字並不標準的親切聲音從耳機裡傳入,她替我從支撐我整晚的床鋪開始感謝,一路感謝到身邊的、以及陌生的所有的人。在聲音的提醒下,我會隨意伸展一下我的手臂、不怎麼認真地調整一下呼吸。然後「繼續開始」一天的日常。
這便已經是有益的了。很大程度上,我認為光是去將這樣一部影片放在分頁欄裡就已經是有益的了。一方面,我得到了一個調整用的「開關」。作為人類這樣無比容易被暗示的物種,很多時候自我催眠需要的儀式並不是任何特定的內容,而僅僅是一件可以去做的簡單行動--
「▶︎」。
按下播放鍵。給出一個「我做了一件即將讓我放鬆的事」的訊息,你便已然開始放鬆。
在這段包含了種種愛與感謝對象的聲音中,她甚至提及了「我愛我的自由意志」。這標示出了除了「一個放鬆的按鈕」之外,這類所謂的「冥想」活動給出的另一種益處:她提醒聽者去意識。去意識到自己可以,且應該要更加有意識地度過接下來的一天。
於是這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行動者框架構成契機,且它能反覆地發生在每一個早晨。你開始去有意識地將自己理解為一個更有自我覺知能力的人、一個能自己決定自己一天要活成什麼樣子的人。
那裡不需要有什麼玄幻的「能量」或「吸引力法則」,而是你能夠以一個充滿主動性和豐盈的、具「賦予-獲得」結構的世界觀面對這個世界。去將世界理解為一個能夠給予你益處、且你也有機會讓它變得更好的交互主體,一個能支持並協助你落實自身意志的隊友。於是,一些事情便真的彷彿變得比較好。
當然,狗屁倒灶的事情還是狗屁倒灶,但它們完全可以按照你的意志,不作為你生命的主要基調。它們將很快便被推到後頭,因為你有你前進的方向。
「❚❚」。
我們也不需要那麼多「正能量」,夠用就好。
回到實際生活之中,依然沒有冥想的習慣。但那段旅程之中有不少方法是好的吧。所以,何不挑些你需要的拿來用呢?
延伸閱讀:
〈”Three good things”--一個簡單的正向心理學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