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常常覺得無法進步,總是卡在某個點上?然後一直認為問題在於是自己努力不夠,或許,其實是完美主義在限制你的行動。
我將詳細介紹完美主義對生活影響,並說明要如何更好的運用它,讓你的生活變得更順利!
我最近看了一本叫做「鬆綁你的完美主義」的書,它提到了一些有趣的觀點,我會用自己的主觀經驗和想法,來延伸討論這個問題。
大多人對完美主義的既定印象都是負面的,甚至是個缺點,雖然這個觀點是沒有錯,如果是以錯誤的方式來使用它的話,它確實會在不知不覺中會帶來「焦慮」的影響,來控制你的整個生活。
所謂的負面完美主義=追求完美,卻會自我否定,否定努力的自我,也過度放大對他人評價的關注:
就算對方講的話是認真的,也會認為他只是單純講場面話,禮貌性的客氣一下而已,不認為自己有那樣的條件。
如果對方說了一句否定的話,就算是開玩笑的,也會把它當真,而以此為戒,改掉這項習慣。
最後很容易形成自我破壞循環:
對自己設定過高的標準>無法達到後的自我批評>對他人評價的過分關注>無法看見錯誤與缺點以外的事物>加強自我批評>拖延>對自己設定過高的標準
沒有盡頭的路
其實這樣有點像冒牌者症候群:擁有客觀的成就、職位,但仍然會強懷疑自己的能力,害怕被他人識破自己是一個「冒牌貨」,沒有那個能力。
最後會把成功歸因於運氣、時機、或其他外在因素,而非自己的能力。
有一個公司職員他叫做小張,他因為工作能力非常優秀,而被提拔到了主管的職位,但他卻並未因此感到開心,反而很焦慮,因為他始終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坐在主管的位置,把升遷原因歸功於運氣、老闆心情好、時機是對的,然後害怕總有一天會被別人拆穿,就像冒牌貨一樣,每天都提心吊膽的生活著。
如果我們是以這些模式在職場、日常裡生活的話,我們會活得非常痛苦,因為你會因為永遠都無法達到,自己對自己設的高標準,而感到氣餒。
畢竟,你在追求一項不太可能的任務,如果你不這麼認為的話,可以實際舉例一下自己的終極目標,並做以下的測試。
☐這項目標時常會因為他人對你的三言兩語而改變。
☐這項目標並沒有明確的內容、完好的一張流程圖,通常是散亂的。
☐這項目標並不是因為自己想做才做的,是因為他人。
如果有符合其中一個的話,那麼這項目標就會是浮動、模糊、容易被更改,你會永遠無法追求的盡頭,而在自我破壞中,慢慢的失去了自信。
我們以剛剛的小張作為例子。
小張在下週有一場會議要開,這次是由他開始報告,他因此感到非常緊張、慌亂,所以為這次的會議,他拚了命的收集各種資料,甚至連在家時也在做簡報、資料。
慢慢地,他的性格變的十分敏感,重心完全放在了簡報上,就連平常必須要做的工作也耽擱了起來,因為他不容許有一丁點錯誤在他的報告上,以免會對他的評價造成影響,最後他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在排版、訂正文法錯誤、修正小細節,以及美觀的身上。
到了報告的這天,他戰戰兢兢的上台,講完了這場報告,但在最後結尾時,不小心口吃了一下,雖然說對整場下來的影響並不大,甚至不會有人會記得,但他卻因此耿耿於懷,認為這場簡報的經驗就是一場極大的恥辱,並責怪自己的愚笨,久久不能釋懷。
很明顯的小張並不是為了自己而做的,他是為了追求他人的認可、稱讚、評價,而做出的行為,並以他人的價值觀,來定義自我的整個人生。
小張最壞的情況可能會因此變的過度自卑,更加在意他人說的話,甚至在往後的一次次失敗的打擊中,無法振作起來,也無法接受自己的存在,最後變得憤世嫉俗,選擇躺平在家裡頹廢的生活著,像是變了個人。
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以自卑為核心創作了「自卑與超越」
所以所謂的負面完美主義=在追求一項沒有盡頭的目標,又因為達不到這種目標,而自我否定,謾罵自己的能力不夠,變的更加不自信。
為了不變成這樣,我們該如何正確的利用完美主義呢?有以下三種方法。
1.把重心擺在自我,理解自己。
別人對你的三言兩語,不管為否定還是肯定,他都不代表你的自我本身,你最後的任何失敗與結果也不等於你的自我價值,唯一能定義你的人,只有你自己。
2.追求自己內心的信念
追隨自己想要的價值觀與理想,並將它們轉化為具體行動。例如:設定小目標來逐步實現自己的心中理想,並尊重自己在過程中的每一小步進展,持續改進及進步。
3.找一個你服氣的人為榜樣。
如果目前沒有明確的目標的話,想一個你仰慕的人吧!不管他是你的長輩、師長、歷史人物也好,只要他是你崇仰的人,你想變成他的樣子,學習他的價值觀,最後轉變成屬於你自己的運作模式!
如果負面完美主義讓你焦慮不已。
找一個你喜歡的Podcast或音樂、喜歡的興趣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也可以利用冥想、放鬆、自我覺察讓自己的整個人動作都慢下來,不管是說話及動作。
隨著你的心安靜了下來,你的焦慮也會減緩許多。
我自己並不認為完美主義是一項壞事,我本身也是個完美主義的人,很常被他人說是個內心戲很多,且又多愁善感的人。
我也很認同作者說的:「完美主義不是一種病,是讓自己變的更有競爭力的模式。」
如果這社會當中都沒有所謂的完美主義的話,那這世界就會變成「差不多主義。」
我寫了份報告>但是差不多就好。
我在外面買了份午餐>廚師說:「我不知道味道怎樣,但差不多能吃就好。」
你的另一半和你表白,但是是以差不多的心情訴說的,我相信沒有人想要這樣的生活,完美主義並不是一種疾病,我更認為這是一項優勢,只是我們用錯了使用方法。
當我們試著以另一個種視角去運用它時,會發現自己的能力遠超於其他人,做出許多自己都不敢相信的結果,所以,完美主義只要用對方法,它就會是你超越其他人的強大武器,我們應該以接納自己為最重要的目標。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內容!
重點精華圖
圖片來源:由德文維基百科的Ixitix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