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感到憂鬱,表示你活在過去;
如果你覺得焦慮,說明你活在未來;
如果你處之泰然,證明你活在當下。
--摘自《過去留下的憂鬱,未來帶來的焦慮》
這本書的作者為韓國臨床心理專家金雅拉,她認為「憂鬱」是沉溺於無法改變的過去,「焦慮」則是擔心尚未實現的未來。
而我覺得書中提出面對過去的自我照顧之道,或許也適用於親子關係,因為我們也是在過去的親子關係與自我照顧的基礎下,才能在此時此刻創造出新的親子互動模式。
行為活化三階段
書中提出「行為活化」是面對憂鬱的有效方法,而第一步就是「找出自己能體驗到快樂與成就感的活動」,而第二階段的目標是「減少引發憂鬱和無力感的活動」,第三階段則是「對自己的行為給予獎勵」。
身為家長忙碌於各種角色之中,雖然不至於憂鬱但也長時間處在壓力與疲憊之中,缺乏個人空間和時間的無力感,或許也與憂鬱狀態有幾分相似,若以書中提出「行為活化」應用於親子關係與自我照顧,我覺得可以延伸為以下三個階段:
成為一個快樂的媽媽
我們常說:「一個快樂的媽媽,才能教育出幸福的孩子。」身為家長常常因為婚姻或孩子而犧牲了自己喜愛的興趣或休閒活動。
雖然孩子在嬰兒時期,的確需要父母許多的關注和照顧,但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家長或許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參與自己過去喜歡的活動,一方面培養親子間的歸屬感,另一方面也讓孩子與自己都能感覺自信、幸福與快樂,創造彼此共好的家庭氛圍與互動。
減少無效的教養方法與互動模式
我們常用自己被愛的方式去愛孩子,雖然過去的家庭經驗中一定有不夠完美之處,但我相信過去經驗一定也有愛的存在;透過自我覺察與省思的過程,我們可以在未來的親子關係中,留下過去感受到愛的互動方式,而減少無效且複製的教養模式。
練習肯定自己也肯定孩子
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可能充滿挫折,因為孩子不斷地成長與改變,而我們也必須不斷調整自己的心態與方法;唯有練習自我肯定,才能勇於面對自己的不足而觸發自己和孩子的改變;當孩子不再討愛之後,或許負面的情緒與行為也會產生變化。
為人父母
或許是一個勞心又長遠的歷程,
有時候父母只能把手機交給孩子,
才能得到一些短暫的自我照顧,
然而許多家長
好像常在這個難得的自我照顧時間,
拿起了另一支手機?!
如何才能真正的放下負面情緒呢?
或許如同書中所言,
當我們停止情緒內耗,
「專注當下」才是解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