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痛苦 | 垃圾情緒也有它的價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製造快樂的第一步,是走進痛苦。

這話千萬別被叔本華聽到。他在《人生智慧箴言》主張,

人不應專注於快樂,而是要盡量避免痛苦。更指出「約束造就幸福」,表示一個人若見識越廣,其操心、願望與恐懼也隨之增加;而一個人若見聞越少,則越幸福。

當然,趨樂避苦是人性之一,但逃避不應被作為幸福學格言。安慰時我們常聽到:「別想那麼多」這話實透露叔本華精神。然而,不去想,只是痛苦暫被遺忘,表面看似癒合,實是隨便找塊布將傷口蓋上。你看,他舉杯乾下能發揮失憶的液體,說是排毒妙方以驅逐體內痛苦。而他呢,視交友軟體上的配對為聖光,虔誠地向每一個對話框許下:「願你能消除我的匱乏」。

包括我,也曾以為「不去想」是治痛苦的特效藥,是到了很後來才發現,我只是把扭曲變形的自我,硬生生地塞在一個看似正常的皮囊裡,用社會期待的大人樣,不讓情緒濺到與我有關或無關的人類衣領上。於是尋求刺激、讓自己分心,以為將「痛苦」閉關,「自我」就能免於其害。結果我錯了,痛苦和自我並不能分開,他們都是同一個我;逃避痛苦的別稱,是自我逃避。


「嗶—」走進健身房,這裡簡直痛苦的平行宇宙。相較於那些習慣逃避痛苦的人,這裡反而提倡花錢受苦——不,是享受苦。他們牙根繃緊,表情扭曲,一心想改善或追求更完美的身型,明明肌力已達臨界點,竟將自己再次推向極限。有那麼一瞬間,彷彿畫面以慢速度播放:捲腹,坐姿划船,硬舉,引體向上⋯⋯人們雖動作不一,整體卻呈現某種和諧的氛圍,像一場另類演奏會,身體負責表演,器材負責彈奏呼吸:舒壓區小聲而緩慢,跑步區快而規律,重訓區必須一鼓作氣才能成為全場亮點。就說,健人是奇特生物,他們不只樂於健身,還甘於煉苦。

適量痛苦有益健康。因此這次我決定不掉頭走開,嘗試在混亂的思緒中分裂出理性的自己,正面與痛苦較量,以下是我的作法:

走進痛苦 3 steps

1. 中性覺察

於痛苦風暴,即便思緒如洗衣機脫水後的衣物纏在一起,我仍留一部分的理智,身兼第一和第三人稱視角,像空拍機那樣去覺察生理和心理:感知心跳、皮膚、體溫或胃口等變化,也感受自己的低頻情緒。雖偶爾還是會想藉由刺激逃避不愉快的心情,沒關係,不批評自己做的決定。

2. 理性分析

若說覺察是空拍機,那麼分析則像潛水相機。這階段不容易,因為得在「身陷情緒旋渦」的過程,覺察並喚醒理智層層剖析。例如憤怒當下,不是只知道「我正在生氣」,而是要深挖背後原因

「這是第一次因這樣的事生氣嗎?」
「是什麼點讓我生氣?」
「而我為何又有這樣的期待?」

負面情緒如被垃圾覆蓋的礦山,而裡頭藏大量的「自我金礦」。關於你是誰,他人只能就你的外在評價,只有自己才能審視別人看不見的內在本質。耐心解讀憤怒或悲傷攜來的訊息,讓垃圾情緒發揮它的價值。

3. 有意識地轉移

強調有意識,是因無意識地轉移痛苦等於自我逃避。若痛苦是一場暴雨,那麼無意識的逃避像躲進屋頂漏水的屋裡,雖躲過一時,但屋頂漏水問題可能衍伸為長期心病。反之,一個人若有意識地轉移痛苦,無論是藉運動、書寫或和朋友抒發,這樣的覺知是即便暴雨濕透了褲管和襪子,自己仍能感受小腿的冰涼和腳掌的濕潤,如健身精神,與痛苦共處是鍛鍊的必經之路。


鍛鍊「痛苦」肌肉,有助於認識自己

實測證明,走進痛苦是我的快樂良方。聽起來似乎有點變態,但其實不難理解,我只是把痛苦當成肌肉,加以鍛鍊自己的耐痛度。就好比烈日和冷氣房,我若因討厭流汗而不出冷氣房,自己將成為一個「既怕熱亦不耐熱」的人。因此,為了維持情緒在相對平穩的震盪值,我選擇偶爾將冷氣關掉,真真切切地感知烈日帶給我的不適,邊適應邊生活。

如遇失控,閱讀通常是我的解方。或者,我會打開視窗,將腦裡的控訴無聲地流向鍵盤釋放。雖偶爾也會轉移注意力,但相較於「一直不去想」,我會盡可能地覺察和用理性去轉化,像大腦裡有一台重複播放的錄音機,反覆地自我對話。

想起《沒有女人的男人們》的一段話:

「在任何情況下,知勝於無知。即便承受劇烈痛苦,仍須認知事實。唯有了解真相,人才能變強。」
是啊,無知不等於幸福。


痛苦的根源往往是對自己一無所知,走進痛苦,才能更完整地認識自己。否則人一旦迷失,容易對一切妥協,而妥協到最後將失去自我。到頭來,你花了一輩子去成為「什麼」,結果你什麼也不是。

raw-image



*"In every situation, knowledge was better than ignorance. However agonizing, it was necessary to confront the facts. Only through knowing could a person become strong." - 《 Men Without Women》




和這篇有關,你可能會想看

情緒 | 少了焦慮、悲傷、憤怒,人真的會更快樂嗎?還是只是無知且快樂地活著?

是他的損失 | 失戀了怎麼辦?這才是真正有效的自救指南

資遣|謝謝你把我一腳踢開,否則我無法遇見喜歡的工作

avatar-img
68會員
46內容數
如果你除了文章也想看一些日常的我,那就加入沙龍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Ree 的思想角落 的其他內容
每到過年,我希望我是一條狗。 過年期間,人們即便放假也有好多事可忙:大掃除,祭祖,吃團圓飯,發紅包,買刮刮樂,打牌,玩骰子,回娘家,走廟,去親友家拜年,出遊走春。而我呢,我的生活沒太大的改變,繼續聞電線桿,辨認稍早殘留的氣味是否是一隻發情的狗;繼續窩在沾滿自己氣味的墊子上,在聽到門鎖正在被開啟時
去年 10 月從高雄搬回台北後,首要之務就是重新整頓居住空間,特別是我那過去 20 幾年來厭惡的房間。 我丟了很多東西,屬於我的、不屬於我的。除了物品,我也下定決心丟掉陪我一路長大的鵝頭牌木書桌,以及父親生前使用的大辦公桌。然而下決策的是我,母親卻比我還糾結。在預告要丟那書桌後,她不只一次透露「好
《白色聖誕節》是《黑鏡》第二季的特別篇,該劇的黑科技是一種植入人體的「智能眼」。而智能眼其中一個功能是能「封鎖」現實中的任何人,一旦按下封鎖鍵,被封鎖者和你都會化為人型糊影,聲音也會被屏蔽為無法辨識的回音,彼此看得見但不得其貌,聽得見但不得其音,連含有你的所有影像對方也都看不見。更狠的是,被封鎖者也
尊重一個人很難嗎?對有些人來說,不是難不難的問題,而是他們根本不理解何謂尊重。 根據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的解釋,尊重是:「敬重、重視」。又根據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尊重是待人的一種態度…… 基於人人平等的觀念,任何人都應尊重他人,因為自己也要得到別人同樣的尊重。」換句話說,尊重就是重視一個人身而為
五年前收到姊姊送的水藍色精裝日誌,封面簡約印著燙銀 LESS is MORE 字體,心想這麼美絕不能辜負它。結果到現在,完美病不僅讓我「一字無成」,更讓我錯過了與自我對話的時光。 除了日誌,我的完美主義也體現在簡報上,像是字型和字體是否一致、標題和內文是否對齊、排版是否閱讀舒適、內文是否簡潔、
我有兩套個人管理系統,一個是手機用的 Google Calendar,一個是放電腦裡的自製年度計劃表。Google Calendar 負責較瑣碎或即時的行程,自製年度計劃表則是記較長遠的規劃和已完成的事項。 如此自律非與生俱來。自製表的原創,其實是出自一位我曾經非常著迷的對象;一個很有抱負且在學術
每到過年,我希望我是一條狗。 過年期間,人們即便放假也有好多事可忙:大掃除,祭祖,吃團圓飯,發紅包,買刮刮樂,打牌,玩骰子,回娘家,走廟,去親友家拜年,出遊走春。而我呢,我的生活沒太大的改變,繼續聞電線桿,辨認稍早殘留的氣味是否是一隻發情的狗;繼續窩在沾滿自己氣味的墊子上,在聽到門鎖正在被開啟時
去年 10 月從高雄搬回台北後,首要之務就是重新整頓居住空間,特別是我那過去 20 幾年來厭惡的房間。 我丟了很多東西,屬於我的、不屬於我的。除了物品,我也下定決心丟掉陪我一路長大的鵝頭牌木書桌,以及父親生前使用的大辦公桌。然而下決策的是我,母親卻比我還糾結。在預告要丟那書桌後,她不只一次透露「好
《白色聖誕節》是《黑鏡》第二季的特別篇,該劇的黑科技是一種植入人體的「智能眼」。而智能眼其中一個功能是能「封鎖」現實中的任何人,一旦按下封鎖鍵,被封鎖者和你都會化為人型糊影,聲音也會被屏蔽為無法辨識的回音,彼此看得見但不得其貌,聽得見但不得其音,連含有你的所有影像對方也都看不見。更狠的是,被封鎖者也
尊重一個人很難嗎?對有些人來說,不是難不難的問題,而是他們根本不理解何謂尊重。 根據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的解釋,尊重是:「敬重、重視」。又根據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尊重是待人的一種態度…… 基於人人平等的觀念,任何人都應尊重他人,因為自己也要得到別人同樣的尊重。」換句話說,尊重就是重視一個人身而為
五年前收到姊姊送的水藍色精裝日誌,封面簡約印著燙銀 LESS is MORE 字體,心想這麼美絕不能辜負它。結果到現在,完美病不僅讓我「一字無成」,更讓我錯過了與自我對話的時光。 除了日誌,我的完美主義也體現在簡報上,像是字型和字體是否一致、標題和內文是否對齊、排版是否閱讀舒適、內文是否簡潔、
我有兩套個人管理系統,一個是手機用的 Google Calendar,一個是放電腦裡的自製年度計劃表。Google Calendar 負責較瑣碎或即時的行程,自製年度計劃表則是記較長遠的規劃和已完成的事項。 如此自律非與生俱來。自製表的原創,其實是出自一位我曾經非常著迷的對象;一個很有抱負且在學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追求的幸福嗎? 剛剛好有人留言以前作品 我也趁著機會看一下以前寫的! 那篇講述「幸福」⋯ 所以「幸福」究竟是什麼呢? 快樂跟他好像⋯也許可以拿來解釋吧! 最近看的戲說「快樂」是痛苦累積造成的⋯ 所以我們還是愛得是⋯「痛苦」? 其實我不覺得⋯ 人的心態都會「規避風險」 怎麼可能主
Thumbnail
這本書用正向心理學去討幸福,其中選取書中一部份內容,以及寫出我的心得,提供大家參考
Thumbnail
在人世間受苦或者是受很多違緣、逆境的時候,都會想:「受苦要受到什麼時候?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就算人世間的苦暫時過去,也還沒到頭!人世間本來就有很多痛苦的本質,蓮花生大士開示:「世間上的快樂,它的本質都是痛苦。」所以,一定要有一個究竟安樂、永恆的歸處。
Thumbnail
生活很無聊,世界很有趣,看你用什麼樣的心態過日子。 分解情緒,拿回心情自主權
Thumbnail
在討論幸福之前,我們得先了解「什麼是幸福?」而今天這本《打造你要的人生》則是從人類天性的論點出發,討論幸福的迷思。本文分享了作者的幸福科學研究和教學,從三種營養素可以觀察,享受、滿足、目標裡,我們都無法避免不快樂的情緒產生。下一篇文章將分享獲取幸福感的祕訣,在於全然接受不快樂、學會如何管理不快樂。
Thumbnail
「不想苦一輩子,請你讓自己苦一陣子。」這句話源自已故的日本「經營之聖」稻聖和夫對年輕人所提出的勸勉。    話講得一針見血,直指人生能否成功的核心關鍵。運動怕腿痠,你就避不了血栓。念書怕考試,你就學不到知識。工作怕加班,你就升不上領班。做事怕麻煩,你就去不掉心煩。這個道理人人皆懂,但
Thumbnail
不快樂一部份是由於社會制度,一部份是由於個人心理,後者是本書裡想談的。作者集中在一般不受著外界苦難的人身上,提出治療日常煩悶的方法。
追逐理想本身,就會擁有快樂;追逐快樂本身,遲早擁有理想。 才發現! 自己已經在良性循環裡,如果不在良性循環裡,那麼透過「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就能讓世界擁有這樣的循環。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追求的幸福嗎? 剛剛好有人留言以前作品 我也趁著機會看一下以前寫的! 那篇講述「幸福」⋯ 所以「幸福」究竟是什麼呢? 快樂跟他好像⋯也許可以拿來解釋吧! 最近看的戲說「快樂」是痛苦累積造成的⋯ 所以我們還是愛得是⋯「痛苦」? 其實我不覺得⋯ 人的心態都會「規避風險」 怎麼可能主
Thumbnail
這本書用正向心理學去討幸福,其中選取書中一部份內容,以及寫出我的心得,提供大家參考
Thumbnail
在人世間受苦或者是受很多違緣、逆境的時候,都會想:「受苦要受到什麼時候?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就算人世間的苦暫時過去,也還沒到頭!人世間本來就有很多痛苦的本質,蓮花生大士開示:「世間上的快樂,它的本質都是痛苦。」所以,一定要有一個究竟安樂、永恆的歸處。
Thumbnail
生活很無聊,世界很有趣,看你用什麼樣的心態過日子。 分解情緒,拿回心情自主權
Thumbnail
在討論幸福之前,我們得先了解「什麼是幸福?」而今天這本《打造你要的人生》則是從人類天性的論點出發,討論幸福的迷思。本文分享了作者的幸福科學研究和教學,從三種營養素可以觀察,享受、滿足、目標裡,我們都無法避免不快樂的情緒產生。下一篇文章將分享獲取幸福感的祕訣,在於全然接受不快樂、學會如何管理不快樂。
Thumbnail
「不想苦一輩子,請你讓自己苦一陣子。」這句話源自已故的日本「經營之聖」稻聖和夫對年輕人所提出的勸勉。    話講得一針見血,直指人生能否成功的核心關鍵。運動怕腿痠,你就避不了血栓。念書怕考試,你就學不到知識。工作怕加班,你就升不上領班。做事怕麻煩,你就去不掉心煩。這個道理人人皆懂,但
Thumbnail
不快樂一部份是由於社會制度,一部份是由於個人心理,後者是本書裡想談的。作者集中在一般不受著外界苦難的人身上,提出治療日常煩悶的方法。
追逐理想本身,就會擁有快樂;追逐快樂本身,遲早擁有理想。 才發現! 自己已經在良性循環裡,如果不在良性循環裡,那麼透過「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就能讓世界擁有這樣的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