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夠好的性,為修復和整合提供了普遍的效用。想要達到此目的,伴侶雙方都必須具有能夠交流愛、關心和慾望的能力。」(Zeitner, 2012)
你多久沒有在長期的關係裡,想過自己想要些什麼、自己能給對方什麼、對方有沒有回應到自己的需要了?
不怕關係吵吵鬧鬧,只怕一切變得習以為常!吵完沒有所以然,鬧完啥也沒改變,二人都沒有反思與察省「彼此之間」到底出了什麼問題而作出調整。
因此,我引用精神分析師 Richard Zeitner 的這句話,並不是重複古典精神分析把「性」視為根本的論調,倒是指出「性」之所以能夠成為關係的保養劑,甚者令關係錦上添花,其先決條件是在於伴侶(不論是否已經結婚、也不論異性同性、是否同居)之間能否去愛、去關心、去慾望彼此。換言之,他們有沒有在永續照顧與經營他們的「彼此之間」。
過去我們是怎樣檢視一段關係的破裂的?順著時間走,坐看錯誤何時冒現!
一開始人們因著生理或心理的吸引,對對方產生興趣,而且高度理想化(idealize)了對方,所以我們不只放大對方各方面的好、忽略壞的部份,更投射(project)了許多我們以為對方有的特質到他(她)身上,即我們把自己幻想著對方總能滿足自己的慾望都腦補起來,活在浪漫的泡泡裡。
然而,粉紅泡泡終究會被戳破。隨時間推移,我們必然會看見對方更為真實的樣子,那些沒有被滿足的幻想與慾望,也迫使我們發現對方並沒有我們想的那般完美。當然,對方也可能這樣看待我們。
大家都很清楚,理想化越大,失望往往就越大,並埋下了分手的伏筆,待哪天痛苦像屋頂的積雪般塌下來,我們便往往拋出一句「當初算我瞎了狗眼!早就應該知道我們是不適合的!」。若是二人逐漸貼近本來面目,但彼此仍能接受與相處,就會來到所謂的磨合期,抱怨與修正、調整與接受,都在這階段長期上演。
現在,讓我們換一個檢視關係的視角!從順著時間走,改為反過來思考(假設)許多關係在一開始(至少頭一年)其實已經找到一個「彼此之間」的平衡 [註1],由理想化或投射之類所造成的問題其實早已消退,因此我們可以改為去問:
你可能會問,改用這個水平動態視角(為何平衡?何故失效?)跟以往的直線因果視角(關係的失敗在於現實與缺點的浮現),最大的差別是什麼。最大的差別,就在於我們先懸置今天主流兩性心理學,以及雞湯文學般來來去去都實際上差不多的 Youtubers 或 Podcasters 論調:
這些論調並非沒有道理,而是只在「個人」層面去思考──上面四句耳熟能詳的句子,其實都在說「個人缺點」在關係中隨時間呈現,才致使問題出現──卻忽略了這是一段「關係」,是二人「彼此之間」的代誌。
因此,當大家說「焦慮型依戀—逃避型依戀」的關係早晚會出事,在於二人都有各自的焦慮、投射、陰影、不安全感(即不夠「完整」)的時候,我們已一再暗示「唯有」安全型依戀的人才能夠得到成熟和夠好的愛。
那顯然,這種調論並沒有考慮到狀態好的非安全型依戀人士,也能夠以他們的方式去交流愛、關心和慾望,還彷彿把這些能力都視為安全型依戀的人才獨有。
有人傾向逃避,有人願意去追,即使二人都很焦慮,但如果二人都能夠在某種「互動模式」中得到滿足,其實他們的「彼此之間」就有一個有效的平衡存在。
這種千百種人相互搭配出的千萬種關係景緻,不才是社會的真實面嗎?
我們不是都落在「健康—病態」光譜上的某個位置上嗎,即佛洛伊德說的,每個人都是某種精神官能症患者?
我們何時變得拿著一種《DSM》(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看誰沒有診斷、用XX派理論看誰沒有投射/夠安全型/夠完整,彷彿小學生一般在找「標準答案」般才能夠談戀愛?
換言之,我們懸置「健康」的定義,以及「健康」與「好的關係」的必然關連,因為在「二人」的「關係」角度,我們無法只從個人角度去問問題(當然如果能同時考量兩人的個人層面是有幫助的),卻要從二人相互構成的、獨一無二的「彼此之間」的平衡中去著手。
許多「焦慮型依戀—逃避型依戀」的組合其實能夠自成一國,享受一段長時間的浪漫。原因在於,他們各自投射出自己的理想與慾望、也在對方身上捕捉到所互補的功能、也知道在關係中要有一些付出和照顧、有合意的性關係等等,如此,即使他們(在心理學家面前)人格或情緒不夠成熟,但此系統仍能在最低度以上滿足二人的關係需求,「彼此之間」的意識與潛意識層面也就得到平衡。
而在「彼此之間」失衡或失效的時候,如果我們先放下缺點或陰影那一套,就會用上別的問題切入角度:
同理,心理學家們都不樂見的「自戀型—討好型」的共依存(Codependent)組合,也可以在愛與痛的邊緣繼續享受柔情,端看他們之間的有效平衡是如何化做失效失衡的,我將在下一篇以此做例子。
有時候,確實是「清官難斷家務事」,只要不出太大身心問題、沒有家暴虐待、欺詐或重大事故而需要即時介入與中斷,兩個人的關係,往往自有他們的「舞步」。但當二人突然變得不斷踩到對方的腳,並來到諮商室裡頭,我們就有機會去探索當中發生了什麼動力的改變,二人又願意為彼此之間重新建構些什麼。
【愛的練習曲 Ch.1-6】是以佛洛姆「愛的藝術」作為我的臨床思考延伸,以此為基底,【愛的練習曲 Ch.7-12】則藉用流行曲的歌詞力量,分析一對戀人從相識、相愛、相恨、相別,到找到第二春的中年心態(歌曲為麥浚龍及謝安琪合唱之〈羅生門〉及系列專輯《the album part one》的七首歌),勾勒出每一階段中人們的複雜心態。
而包含本篇及後面的【愛的練習曲 Ch.13-18】,會回到當代精神分析的理論及臨床層面,看如何為伴侶或婚姻關係中的問題,找出新的切入點與解方!
最後,再次提醒我的讀者,如2023年底【終將結束的書寫(上)】裡說的,這一刻我已確定「以2024年底作為暫停更新方格子的付費專題」的心態,繼續書寫【愛的練習曲】和【心理師不筆記】。而【終將結束的書寫(下)】將於近月內公告,擬出「沙龍」未來方向,並讓讀者知道我2024年以後的書寫計劃。
註1:「彼此之間」是我為書寫目的採用的詞,取自 Richard Zeitner 的「自體二元組」(selfdyad),這個概念又取材於自體心理學的「自體客體」(selfobject)概念,又得益於互為主體性(intersubjectivity)的當代精神分析對二人關係的思考。
※ 記得「給心+分享+留言」,及追蹤我的 FB、IG、Threads │若有心理諮商需求與相關疑問,可電郵至【psy.couch.harri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