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7/1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職場人的工作焦慮和應對策略

隨著工作要求和職場競爭的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職場人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壓力,更帶來 #工作焦慮,這種焦慮不僅影響著他們的工作表現,更侵蝕著個人的倪靜和幸福感。

職場的人際誰讓你最焦慮?一般人應該都會回答是「老闆」。挑剔、缺乏安全感和自我效能感低,想要控制身邊的人,就很難建立真正強大的團隊,工作效能1+1大於2。


工作中的負面內心小劇場

有很多朋友說,他們遇到的慣老闆不僅要求很高又極度挑剔,做的事沒有一件能讓他滿意,沒有批評就是天下太平,酸言酸語雖然不舒服,但又沒有證據能提告職場霸凌,每天都想換工作。

有的人後來看到老闆甚至會「皮皮剉」,報告時腦袋一片空白、雙手直冒冷汗,因為動輒得咎,一個小錯誤就無限被放大,卻又不知道該如何求助或跟誰求救。

惜得的無助感是惡性循環,可能因不斷地自我負面對話,陷入災難性 思考漩渦,又因戴上偏光鏡,戒慎惶恐地內捲,其實不斷反芻負面經驗是最不健康的。

焦慮是你的優勢:平凡的人害怕焦慮,卓越的人善用焦慮》書中提到 反芻思考,這些念頭通常其中在過去發生的負面事件上這是巨大的焦慮放大器,會破壞情緒,工作表現和生產力。


自我效能感 低落

高功能焦慮症,但不等於高產能,鞭打自己,自己成為最嚴厲的批判者,膨脹自己的負面經驗,認為自己是失敗者。

REBT (理情行為治療)及CBT(認知行為療法)是調適嚴重焦慮症的有效方法,因為認知決定了我們的情緒和行為。

「暫停一下,仔細聆聽,你可能會發現你內在的聲音有很多話要說,一但你能辨識出你的負面自我對話,你就可以開始面對、質疑他。你可以問:我告訴自己的情節或者我對自己的觀察是真實的嗎?」

反問自己這是真的嗎?最糟的後果會是什麼?最好的後果會是什麼?八成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有沒有任何證據顯示我想的不會是真的?在筆記本上整理,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客觀一些。



拖延症

就是計劃和行動沒有成正比,書中提到,有兩種形式的自我對話常會導致拖延:1.這事一定很煩人,以及2.我可能做得不好。

運用1、3、5法則,一天開始選擇一件最大、最重要的事,和三件中等強度的事,及5件幾分鐘之內就可以完成的事,成為當天的待辦清單,會比較有方向感。

不要怕 #慣老闆,可以請他將期待或指示具體化,多加溝通,了解自己和老闆的想法差異,雖不合意,但越來越接近,與他建立正向關係。


直球對決工作焦慮

在我們的職場生活中,工作焦慮就像是刺,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表現,但也可以是激勵的動力,驅使我們提早準備、妥為因應 。經驗的累積,可以給我們更好的直覺,真正面對自己的焦慮來源,讓自己更有選擇。

面對焦慮不能逃避,就算在沒有安全感的工作環境,老闆也有他的焦慮和情緒,但是不要把自己的也「反饋」給他。

聽到指令就變成執行事項,有困難和狀況就立刻回報,將資訊做個整理,化繁為簡並提出建議的解決方案,「為對方著想」,是最重要的生存法則。

職場的四大痛點,就是時間、資訊(事件)、溝通、情緒。經營自己、管理自己,讓自己更有底氣、更能選擇。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