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比過往更需要通才」:讀《博學者與他們的時代》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首刊於Readmoo閱讀最前線,特此致謝

連結:https://news.readmoo.com/2024/07/16/240716-the-polymath/

博學者走向何方?

這本《博學者與他們的時代》是我近來讀到最精鍊的、目標明確、廣泛的蒐集並列舉具代表性的資料的研究著作之一。本書開頭就說得很清晰:作者柏克(Peter Burke)的目標不是要蒐集盡歷史上每一個或大多數的「博學者」的故事;而是要把目光聚焦在「時代」:什麼樣的時代氛圍,什麼樣的環境,有利於孕育出「博學者」的存在?或者,相反的,什麼樣的時代氛圍(如今天),容易讓人們傾向於批評博學者「貪多務得,不務正業」?[1]在我們這樣的時代,博學者常常被批評為「浪費了很多時間在瞭解非本行的知識,卻無法專注的在一個領域中做出成績」。而此時代的因素對博學者的影響,正是這本《博學者與他們的時代》試著去解答的問題。

顯然,會問出這樣的問題,很可能已經不只是一種歷史的興趣,而是關於這個問題本身,就已經包含了作者對於我們自己所生存的這個時代、也就是「現代」的關懷。

現代:已專業化的時代,在專家與通才之間「猶疑」的時代

讓我們從「現代」說起。

我們今天的這個時代,是個充滿對立、但也相對多元的時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見、發聲的機會;不一定有某種觀點能贏得大多數人同意。大多數人所「贊同」的觀點,背後也未必有什麼道理,只能用人數的統計去摸索它。

這便是這個時代的缺點:「重量不重質」;人們不太在乎,或不願深想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而只在乎別人怎麼想(所謂的「風向」)。但這個時代的優點也在於:沒有一個定於一尊的最高觀點;當有不同意見的人,想要追求更高的真理時,(一般來說)沒有人會去阻止他。大多數合法的人,都是各信自己的宗教,各過自己的生活就罷。

而我們再把這樣的時代處境,帶回「博學者」的這個問題來看:我們更會看到這個時代多元觀點的特別之處。「今天」的意見是:在要培育出「專家」或是「通才」的問題中,沒有一個主流的意見;或者說,「主流」的意見可能不是固定不動的、講得出某個確切的道理的,也許今天大多數人投票支持「通才教育」,過個幾天,因為某些偶然的、沒有決定性的新聞報導,同一批人又轉為投「專業教育」一票。不過,若是某個人想要成為專家或是通才,我們也會認為那是各自的選擇,而不會有人去阻止他(或許他的親朋好友除外)。

但過去,不論是古典或是近代,都並不是這個樣子。

「通才」的時代:古典時期

在近代,尤其是19世紀末-20世紀中期這段期間,人們幾乎是一面倒的批評「博學者」沒有在一個特定的領域做出成績,主張要將各個學科專業化、領域化。這樣的想法也延續到今天,現在仍然有很多偏向於培育「專家」、而誤以為「通才」往往對社會貢獻不大的想法和心態存在。

相反的,文藝復興以降一直到17世紀結束,人們則難以想像不是「通才」的知識分子。知識分子只有一個可能的形象,那就是通才。被後來的史家歸類於某個特定領域的「專家」的學者,在當時,往往對於許多領域都有廣泛的研究(至於研究的精不精彩,準不準確;那又是另一回事了)。這是決定於這幾百年來人們的希臘式教育理念:掌握比較全面的、關於「人」的各方面知識,也就是所謂「自由七藝」(Artes liberales,另一個常見的譯名為「博雅教育」)的學者,才能夠成為一個更整全的人。[2]如果我們做一個跨文化的對比,我們會發現中國儒家傳統也要求「君子」要能夠瞭解「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並且這同樣也是為了要培育出一個整全的人。[3]看來這是在不同文化中,古典教育理念的相通之處。

這將會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對比:或許能夠幫助我們瞭解在過去的社會中,有什麼是超越於文化差異,讓人們都希望「通才」誕生的理由;以及那個理由,在今天還適不適用。

不過,通才的全盛時期卻斷在19世紀末。

專家的興起:知識爆炸

本書作者柏克說了一句很中肯的話:

面對知識爆炸,當時的主要回應便是專門化,以減少需要精通的資訊量。專門化可說是一種防衛機制,對抗資訊氾濫的一堵堤防。

[4]這句簡潔精要的話,便告訴了我們今天身處的這個「專業化時代」是怎麼到來的。「專業化」首先是人們對於「知識爆炸」的回應。因為知識太多了,一個人往往無法再瞭解大多數的知識;於是,讓一個人在某個特定的學科中,完整的瞭解、做出新的成績,似乎才是知識分子報效社會最好的方式。

造成知識爆炸的原因,最主要的兩個便是:一開始是印刷術的發明;再者,是電腦在近一百年內的誕生與廣泛運用。於是,「專業化」隨著「知識爆炸」,在我們今天的這個電腦時代達到高峰。

結語

以上是對於「通才」與「專家」之爭,其背後的歷史背景做一個簡短的回顧。至於更細膩、更詳盡的內容,當然還是要回到我們這本(中譯本)約400頁的《博學者與他們的時代》來閱讀。不過,關於我們今天應該像古典一樣選擇「通才」,或是像近代一樣選擇「專家」呢?這可能並沒有一個簡單的答案。「跨領域」是近幾年來高等教育興起的一種方式,希望能夠兼收「通才」與「專家」的長處,讓學術研究能做得既全面、又細緻。但我個人以為那還是太偏向「高等」的作法,未必是每個人的時間、財力、和天資條件所能夠負荷的。如果照古典的理想,我們相信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整全」的人,那我們應該可以找出一個更普遍適用的辦法。

註解:

[1]彼得.柏克著,賴盈滿譯:《博學者與他們的時代:通才是如何煉成的?從達文西到桑塔格,文藝復興到當代最詳盡的知識人文化史》(臺北:麥田出版,2022年),頁18。

[2]彼得.柏克著,賴盈滿譯:《博學者與他們的時代:通才是如何煉成的?從達文西到桑塔格,文藝復興到當代最詳盡的知識人文化史》,頁49。

[3]吳經熊:〈孔子內心生活的三部曲〉,《內心悅樂之泉源》(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3年),頁67。不過吳經熊此文僅以「詩、禮、樂」作為舉例,並沒有直接提及六藝。

[4]彼得.柏克著,賴盈滿譯:《博學者與他們的時代:通才是如何煉成的?從達文西到桑塔格,文藝復興到當代最詳盡的知識人文化史》,頁204。

2024/05/29

avatar-img
68會員
142內容數
對有興趣的哲學論題進行科普,希望吸引大家來一起討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傅元罄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的確,珍貴的東西在任何時代,都可能遭受磨難;但是,我們又怎麼可能跨越他們實際生存的時代,實際生活的處境,來理解任何一個人、一件事物的生命、悲傷和價值呢?
4/5過於喧囂的孤獨
其實不只是口中說出的是語言,從我們嘴裡吃進去的,也是語言。「食物」也可以作為一種語言。
5/5吃飯沒?:探訪全球中餐館,關於移民、飲食與文化認同的故事
我借用Kac一句精彩簡潔的話,來作為本文結論:「在數學中,邏輯是一種牢固的制約,只能提供『不可避免性』的結論,但是『驚奇』的要素必須來自邏輯的外部,透過想像力與洞察得到。」
去搜索其他同樣流落在社會上、卻有獨立的成績的知識分子(古今不論),我想這是我給自己近期暫定的一個目標。
對他來說,那個人既是倚靠,也是枷鎖。
本文主要探討鍾肇政小說《怒濤》所涵的語言觀與文學風格。首先以語言認同為標準,梳理《怒濤》中不同角色與群體的相互關係。再基於此,歸結出小說中的「重要情節-結論」發展路徑。最終推論鍾肇政的語言觀為:藉以習得的語言(日語)作為一種載體,可以與所承載的內容(青年知識分子的價值理想)分開。
5/5鍾肇政的小說《怒濤》
的確,珍貴的東西在任何時代,都可能遭受磨難;但是,我們又怎麼可能跨越他們實際生存的時代,實際生活的處境,來理解任何一個人、一件事物的生命、悲傷和價值呢?
4/5過於喧囂的孤獨
其實不只是口中說出的是語言,從我們嘴裡吃進去的,也是語言。「食物」也可以作為一種語言。
5/5吃飯沒?:探訪全球中餐館,關於移民、飲食與文化認同的故事
我借用Kac一句精彩簡潔的話,來作為本文結論:「在數學中,邏輯是一種牢固的制約,只能提供『不可避免性』的結論,但是『驚奇』的要素必須來自邏輯的外部,透過想像力與洞察得到。」
去搜索其他同樣流落在社會上、卻有獨立的成績的知識分子(古今不論),我想這是我給自己近期暫定的一個目標。
對他來說,那個人既是倚靠,也是枷鎖。
本文主要探討鍾肇政小說《怒濤》所涵的語言觀與文學風格。首先以語言認同為標準,梳理《怒濤》中不同角色與群體的相互關係。再基於此,歸結出小說中的「重要情節-結論」發展路徑。最終推論鍾肇政的語言觀為:藉以習得的語言(日語)作為一種載體,可以與所承載的內容(青年知識分子的價值理想)分開。
5/5鍾肇政的小說《怒濤》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每個人小時候都有一堆興趣,這個也想試,那個也想學。結果長大後,社會就開始教育你: • 「不要分心,專注一件事才有前途。」 • 「你學那麼多亂七八糟的東西,能拿來幹嘛?」 • 「學術界只要專家,不要興趣太廣的人。」 說白了,社會就是想把你打造成一台單功能機器,結果我們這些碩博士生真的
每年,學術界這座宏大的殿堂都需要新鮮的血液,吸納年輕的專業人才來共同建設這個龐大的知識體系。這些年輕的學者們常抱有一個願景:通過幾年的努力,能夠達到學術成就的巔峰,獲得豐厚的回報。然而,現實往往與他們的幻想相去甚遠。 ▋專業工人的角色 年輕的學術工人們專注於自己擅長的領域,投入大量精力進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文章探討了企業內專才與通才的區別。專才在某一領域有深厚專業知識,起步快但風險高,因技術變遷可能被取代。通才具多方面知識,適應力強,後期管理潛力大,但起點低,需持續學習與堅持。建議成為專業型通才,同時在多個領域達到前25%,以應對未來挑戰。
Thumbnail
以歷史科系為例,從三個基本面向討論:求知識、論定位、找職缺。 1. 求知識:常見的出發點,就是歷史可知曉過去,判斷未來。 2. 論定位:歷史故事很有趣。 3. 找職缺:歷史直接相關工作有限,延伸機會較多。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中國文學的歷史和開卷有益的意義,指出對於現代人而言,這個標語的意義已經偏離古代的含義。文章中提到了陶淵明和古代文學作品,突顯了開卷有益的文學限定和當代讀者的現狀。
  啟蒙時代一方面是這種「全人典範」的高峰,也幾乎是它終結的時候。宗教改革、啟蒙運動與科學革命一方面形構出了一種現代人的主體性,卻同時剝除了過往支撐人們活下去的前現代意義與願景。我們的世界逐漸變得「數值清晰」,文明的保守性取代了冒險的樂趣。人類的專業知識總額得到指數性的積累,卻更加侷限在自己的圈圈。
Thumbnail
即將大學畢業,可能很多人會開始思考到底要不要考研究所?考了研究所,下一步可能會想要不要考博士?一直以來我們都被灌輸有高學歷等於有好工作,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過去在學校只為了應付考試而選擇性學習十分的可惜。閱讀科技產業動態和趨勢是有趣又具有價值的,因此需要培養閱讀理解能力。知識背後的insight比起知識本身更為重要,閱讀歷史可以讓人從過去學習未來。本文談及科技產業的動態和趨勢,及古時期至當今的科技發展重要的大歷史框架。
Thumbnail
錢穆在〈中國學術思想之分期〉與〈兩漢博士家法考〉裡提出「王官學」與「百家言」的先秦學術二分模式,如今的人文學科也回到了王官學與百家言的情況⋯⋯
培根的原意是追求知識,就是追求上帝給予人類的力量。不過這句話在今天已然變成「擺脫傳統、擺脫蒙昧」的金句,連脫離宗教信仰的無神論者也朗朗上口。難道我們要說不信上帝的人,就不能說「知識就是力量」?那也太狹隘了。
每個人小時候都有一堆興趣,這個也想試,那個也想學。結果長大後,社會就開始教育你: • 「不要分心,專注一件事才有前途。」 • 「你學那麼多亂七八糟的東西,能拿來幹嘛?」 • 「學術界只要專家,不要興趣太廣的人。」 說白了,社會就是想把你打造成一台單功能機器,結果我們這些碩博士生真的
每年,學術界這座宏大的殿堂都需要新鮮的血液,吸納年輕的專業人才來共同建設這個龐大的知識體系。這些年輕的學者們常抱有一個願景:通過幾年的努力,能夠達到學術成就的巔峰,獲得豐厚的回報。然而,現實往往與他們的幻想相去甚遠。 ▋專業工人的角色 年輕的學術工人們專注於自己擅長的領域,投入大量精力進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文章探討了企業內專才與通才的區別。專才在某一領域有深厚專業知識,起步快但風險高,因技術變遷可能被取代。通才具多方面知識,適應力強,後期管理潛力大,但起點低,需持續學習與堅持。建議成為專業型通才,同時在多個領域達到前25%,以應對未來挑戰。
Thumbnail
以歷史科系為例,從三個基本面向討論:求知識、論定位、找職缺。 1. 求知識:常見的出發點,就是歷史可知曉過去,判斷未來。 2. 論定位:歷史故事很有趣。 3. 找職缺:歷史直接相關工作有限,延伸機會較多。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中國文學的歷史和開卷有益的意義,指出對於現代人而言,這個標語的意義已經偏離古代的含義。文章中提到了陶淵明和古代文學作品,突顯了開卷有益的文學限定和當代讀者的現狀。
  啟蒙時代一方面是這種「全人典範」的高峰,也幾乎是它終結的時候。宗教改革、啟蒙運動與科學革命一方面形構出了一種現代人的主體性,卻同時剝除了過往支撐人們活下去的前現代意義與願景。我們的世界逐漸變得「數值清晰」,文明的保守性取代了冒險的樂趣。人類的專業知識總額得到指數性的積累,卻更加侷限在自己的圈圈。
Thumbnail
即將大學畢業,可能很多人會開始思考到底要不要考研究所?考了研究所,下一步可能會想要不要考博士?一直以來我們都被灌輸有高學歷等於有好工作,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過去在學校只為了應付考試而選擇性學習十分的可惜。閱讀科技產業動態和趨勢是有趣又具有價值的,因此需要培養閱讀理解能力。知識背後的insight比起知識本身更為重要,閱讀歷史可以讓人從過去學習未來。本文談及科技產業的動態和趨勢,及古時期至當今的科技發展重要的大歷史框架。
Thumbnail
錢穆在〈中國學術思想之分期〉與〈兩漢博士家法考〉裡提出「王官學」與「百家言」的先秦學術二分模式,如今的人文學科也回到了王官學與百家言的情況⋯⋯
培根的原意是追求知識,就是追求上帝給予人類的力量。不過這句話在今天已然變成「擺脫傳統、擺脫蒙昧」的金句,連脫離宗教信仰的無神論者也朗朗上口。難道我們要說不信上帝的人,就不能說「知識就是力量」?那也太狹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