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表達情感與克服逃避行為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不擅長表達情感是至今我發現也常見現象,這可能源於多種因素,包括童年經歷、社會文化影響以及個人性格特徵、人與人相處經歷所造成。


許多不擅長表達情感的人,往往在童年時期經歷了「情感忽視」。當照顧者未能滿足孩子情感需求時,孩子可能學會了隱藏自己情緒,這種行為在成年後仍然延續。這使他們在面對負面情緒時,選擇「沉默或偽裝」,而不是直接表達出來。


不表達情緒只會增加問題解決難度


越在意事物越是逃避現象,來自心理防衛機制。這些機制是我們為了避免痛苦而自我保護反應,當面對困難或情感挑戰時,我們會選擇逃避,而不是直面問題、直面情緒。

這種「不表達」「缺乏溝通」的觀念使人們在關係中感到孤獨,因為缺乏真實情感連結會阻礙彼此理解,導致「自身思考太多」。


心理防衛機制是一種反射性行為,暫時緩解當前的痛苦。


這些行為雖然能夠讓我們在短期內感到舒適,但長期來看卻阻礙我們成長和自我認知。正如心理學家Donald Meltzer所言:「一切防衛機制,都是我們為了逃避痛苦而向自己撒的謊。」


問題都是自身想像、反射出來的恐懼


當面對強烈情感(如失去、焦慮等),許多人選擇麻痺自己、忽視問題,這樣行為會導致情感持續消耗。某些想法、感受使人們選擇逃避,以避免內心矛盾和不安。


如何應對逃避行為、與自欺欺人態度


問自己真正抗拒的是什麼,試著理解這些情感背後需求,並誠實面對自我,傾聽自己內心狀態。試著與自身溝通,而不急於下定論。

例如:可以試著拿筆跟紙寫下內心太多瑣碎事情累積,可以分析事物本質。例如:工作倦怠,是什麼原因使近期感受產生倦怠?家庭因素?個人情緒?還是經濟壓力?睡眠不足?從中找出原因,並對症下藥。

試著與信任的人學會真實表達想說的話,誠實說出每句話感受,使彼此都淺顯易懂、讓話題、情緒都能延伸。


我相信每份好的關係,都是彼此都能接得住對方情緒和所有。學會說出自身脆弱和感受,代表你已經長大了。如何讓他人理解你、讀懂你,首先要做一個讓他人懂的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食物過敏是免疫系統對食物成分的不正常反應,導致從輕微不適到嚴重過敏性休克等多種症狀。這篇文章探討了食物過敏的類型,包括隱性過敏和顯性過敏,並提供檢測與治療的建議。臺灣有相當高的食物過敏率,許多人不自覺地受到影響。瞭解過敏原及其病因至關重要,以預防和管理此健康問題。
本文深入探討幾部印度知名影片,包括《三個傻瓜》和《我的冠軍女兒》,以及近期獲得高討論度的《誰偷走垃圾桶》。這些故事不僅提供娛樂,更挑戰社會觀念,揭示教育體系、性別歧視、家庭暴力等問題。透過角色的堅持與努力,影片引發觀眾對於家庭、社會及個人價值的深入思考,並探討如何在逆境中尋找希望。
5/5誰偷了垃圾桶?
我們分為四種類型型態的人,視覺型、聽覺型、觸覺型和體覺型。 每一種類型都有它固定偏好,能更好理解他人說話方式。 視覺型的人擅長記憶圖像,通常會在腦中描繪畫面。 他們喜歡使用顏色和形狀詞彙來表達想法。這類型的人在學習時更傾向圖表、圖片等看得見事物。
四面佛是印度教神明梵天的化身,擁有四面孔,代表不同的祝福與庇護。在泰國文化中,拜訪四面佛需遵循特定儀式,信徒相信這能帶來靈驗與財富。文章探討四面佛的背景、儀式的意義,以及信奉者為何認為祭拜能夠實現願望的原因,並深入分析集體信仰與吸引力法則的關聯,期望帶給讀者關於身心健康和人生的祝福。
恐龍曾經主宰地球,但在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完全滅絕。科學家通過化石證據確定了這一點。現代鳥類被認為是恐龍的後代,隨著盤古大陸的分裂和生態位的多樣化,恐龍在不同大陸獨立演化。小行星的撞擊被認為是恐龍滅絕的主要原因,並引起了劇烈的環境變化。本篇文章探討了恐龍的演化歷史及其滅絕原因。
本文章探討了小熊軟糖的主要成分及其來源,包括明膠、色素和其他動物源性成分。從糖果到啤酒,再到高端奢侈品,這些成分在食品和美容產品中的應用廣泛,讓人對我們日常消費的產品有更深入的理解。瞭解這些成分的來源和特性,有助於消費者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食物過敏是免疫系統對食物成分的不正常反應,導致從輕微不適到嚴重過敏性休克等多種症狀。這篇文章探討了食物過敏的類型,包括隱性過敏和顯性過敏,並提供檢測與治療的建議。臺灣有相當高的食物過敏率,許多人不自覺地受到影響。瞭解過敏原及其病因至關重要,以預防和管理此健康問題。
本文深入探討幾部印度知名影片,包括《三個傻瓜》和《我的冠軍女兒》,以及近期獲得高討論度的《誰偷走垃圾桶》。這些故事不僅提供娛樂,更挑戰社會觀念,揭示教育體系、性別歧視、家庭暴力等問題。透過角色的堅持與努力,影片引發觀眾對於家庭、社會及個人價值的深入思考,並探討如何在逆境中尋找希望。
5/5誰偷了垃圾桶?
我們分為四種類型型態的人,視覺型、聽覺型、觸覺型和體覺型。 每一種類型都有它固定偏好,能更好理解他人說話方式。 視覺型的人擅長記憶圖像,通常會在腦中描繪畫面。 他們喜歡使用顏色和形狀詞彙來表達想法。這類型的人在學習時更傾向圖表、圖片等看得見事物。
四面佛是印度教神明梵天的化身,擁有四面孔,代表不同的祝福與庇護。在泰國文化中,拜訪四面佛需遵循特定儀式,信徒相信這能帶來靈驗與財富。文章探討四面佛的背景、儀式的意義,以及信奉者為何認為祭拜能夠實現願望的原因,並深入分析集體信仰與吸引力法則的關聯,期望帶給讀者關於身心健康和人生的祝福。
恐龍曾經主宰地球,但在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完全滅絕。科學家通過化石證據確定了這一點。現代鳥類被認為是恐龍的後代,隨著盤古大陸的分裂和生態位的多樣化,恐龍在不同大陸獨立演化。小行星的撞擊被認為是恐龍滅絕的主要原因,並引起了劇烈的環境變化。本篇文章探討了恐龍的演化歷史及其滅絕原因。
本文章探討了小熊軟糖的主要成分及其來源,包括明膠、色素和其他動物源性成分。從糖果到啤酒,再到高端奢侈品,這些成分在食品和美容產品中的應用廣泛,讓人對我們日常消費的產品有更深入的理解。瞭解這些成分的來源和特性,有助於消費者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尤其「有限度的社交」「思考和談話方式不同」「羞恥感」超級有感😭看到第三點差點掉淚...
Thumbnail
探討在童年時期隱藏自我感受的經歷,透析對父母關注的渴望及情感缺失。講述在遭遇困難時,雖得到幫助卻無法獲得所需的情感支持,並通過與貓的互動,發現內心渴望愛與被愛的情感。這段回憶不僅影響了作者的成長,也讓其在面對情感困境時,更加理解自身的需求。
Thumbnail
對自己的內心進行一次溫柔的對話,不要過於苛刻。體察自己的心情,並給予自己溫柔和支持。我們一起來看看自己,好嗎?
Thumbnail
我們以前都曾在某個時候聽過這些話: “公主就忍住吧!” “做個男人吧!” “別再哭了”、“克服它”、“別那麼敏感”、“臉皮要厚點!” 雖然這些話可能是無意地有意對我們造成長期傷害,但它們卻指出了我們社會中一個普遍且不可否認的悲劇事實:表達自己的情緒是軟弱的表現,而不是力量的表現。
前幾天分享處理人的心情的貼文,得到大家很好的回饋,很多人問我說,如果身邊的人總是倒負面情緒給自己,問我有什麼看法? 最近我看到身邊的人因為遇到不如意的事,就亂發脾氣、一直陷入迴路中,其實我也一樣,有時候心情不好也會把負面情緒帶給身邊親近的人,甚至負面情緒卡得太深,讓自己一直陷入所謂「被害者」的
Thumbnail
透過各種案例探究為什麼他人言行會造成自身痛苦,解析其心理狀態,進而維繫健全的人際互動。 生活中最難熬的往往都是人際關係,正確洞察他人內心,就能提升所有人的生存能力。
Thumbnail
      你們有沒有遇過這種人,當你心情不好時,他看起來感覺想安慰你,但是說出來的話聽起來就像是挖苦、嘲諷你,讓你心裡感覺更難受。讓你有種想要痛扁他,把他的嘴縫起來的想法。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憂鬱的青少年生活的文章,內容描述了一位青少年被診斷患有憂鬱症後的生活狀況,藥物治療所帶來的影響以及在家庭、學校和人際關係中的困境。文章最後透露了作者內心最深的痛苦和無助。整篇文章充滿了憂鬱的情感和絕望的描述。
在高三,我確診重度憂鬱症。 病發前,我一直是個不敢和人交流的人。曾經我深信所有人都終將離開自己,不肯和任何人敞開心扉。對我而言,展露自己的脆弱或享受他人的給予都會帶來不安。我也深信和他人之間的鴻溝不會消失,並做好了一直一個人的覺悟。 在生病後,周遭的人給了我很多支持。和自己相當生疏的
Thumbnail
我們的心會受傷,會試到傷透心為止,絕望之後便不敢再伸出去了 受傷的心第一類來自童年,被父母或照顧者「情感疏忽照顧」,他們不理你,忽視冷漠不回應,你會以為自己不好或做不好,責怪自己。此匱乏並將延伸到成人的不安全依附關係 受傷的心第二類是「關係裡的互動」,是真心換絕情
Thumbnail
——尤其「有限度的社交」「思考和談話方式不同」「羞恥感」超級有感😭看到第三點差點掉淚...
Thumbnail
探討在童年時期隱藏自我感受的經歷,透析對父母關注的渴望及情感缺失。講述在遭遇困難時,雖得到幫助卻無法獲得所需的情感支持,並通過與貓的互動,發現內心渴望愛與被愛的情感。這段回憶不僅影響了作者的成長,也讓其在面對情感困境時,更加理解自身的需求。
Thumbnail
對自己的內心進行一次溫柔的對話,不要過於苛刻。體察自己的心情,並給予自己溫柔和支持。我們一起來看看自己,好嗎?
Thumbnail
我們以前都曾在某個時候聽過這些話: “公主就忍住吧!” “做個男人吧!” “別再哭了”、“克服它”、“別那麼敏感”、“臉皮要厚點!” 雖然這些話可能是無意地有意對我們造成長期傷害,但它們卻指出了我們社會中一個普遍且不可否認的悲劇事實:表達自己的情緒是軟弱的表現,而不是力量的表現。
前幾天分享處理人的心情的貼文,得到大家很好的回饋,很多人問我說,如果身邊的人總是倒負面情緒給自己,問我有什麼看法? 最近我看到身邊的人因為遇到不如意的事,就亂發脾氣、一直陷入迴路中,其實我也一樣,有時候心情不好也會把負面情緒帶給身邊親近的人,甚至負面情緒卡得太深,讓自己一直陷入所謂「被害者」的
Thumbnail
透過各種案例探究為什麼他人言行會造成自身痛苦,解析其心理狀態,進而維繫健全的人際互動。 生活中最難熬的往往都是人際關係,正確洞察他人內心,就能提升所有人的生存能力。
Thumbnail
      你們有沒有遇過這種人,當你心情不好時,他看起來感覺想安慰你,但是說出來的話聽起來就像是挖苦、嘲諷你,讓你心裡感覺更難受。讓你有種想要痛扁他,把他的嘴縫起來的想法。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憂鬱的青少年生活的文章,內容描述了一位青少年被診斷患有憂鬱症後的生活狀況,藥物治療所帶來的影響以及在家庭、學校和人際關係中的困境。文章最後透露了作者內心最深的痛苦和無助。整篇文章充滿了憂鬱的情感和絕望的描述。
在高三,我確診重度憂鬱症。 病發前,我一直是個不敢和人交流的人。曾經我深信所有人都終將離開自己,不肯和任何人敞開心扉。對我而言,展露自己的脆弱或享受他人的給予都會帶來不安。我也深信和他人之間的鴻溝不會消失,並做好了一直一個人的覺悟。 在生病後,周遭的人給了我很多支持。和自己相當生疏的
Thumbnail
我們的心會受傷,會試到傷透心為止,絕望之後便不敢再伸出去了 受傷的心第一類來自童年,被父母或照顧者「情感疏忽照顧」,他們不理你,忽視冷漠不回應,你會以為自己不好或做不好,責怪自己。此匱乏並將延伸到成人的不安全依附關係 受傷的心第二類是「關係裡的互動」,是真心換絕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