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2|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擅長潑冷水而無法和孩子成為朋友的長輩

〈擅長潑冷水而無法和孩子成為朋友的長輩〉2024-11-02

 

  看到一則網路上流傳的對話截圖,背景是子女在公司努力一陣子後好不容易升職,不到三十歲便成為公司最年輕的主管,她和爸爸分享她的喜悅,但爸爸的回應卻是「少年得志非好事,要小心」。雖然隔了一陣子之後,爸爸又補了一句「不過,爸覺得你們會更好」,但前面潑的那句冷水,還是讓發文者非常難過。

 

  網路上的一些討論將這件事理解為「亞洲父母不擅於稱讚、或者稱讚過於含蓄」的一個例子。一定程度上,我明白有這種現象,但具體來說,我不太能夠設身處地的想像,為什麼一個人在別人開心和你分享喜訊時,非要說出「非好事」這樣的話。

 

 

  毫無疑問,從子女的角度來說,她和爸爸分享喜悅,絕對不是為了聽這個「機會教育」的。她或許沒有多想,只是想告訴家人自己的努力有了回報。就算不是「我為你感到驕傲!」,一句「恭喜你」、「滿厲害的喔」都可以讓她收穫更多的信心和鼓勵,而不是感到挫敗。

 

  在這個發文者的例子裡,那名爸爸看起來其實是為子女的表現感到開心的。但他不願意好好地表達出這種開心,而是選擇第一時間把自己放在一個「傳統家長」的高度,奉勸她注意,不要過於得意忘形。

 

  當然,對這名爸爸而言,他或許真的是「為了她好」,所以才會給出這樣的提醒。但這種回應方式帶來的結果,很可能是孩子愈來愈不會想要跟他分享生活,將兩人的關係推得更遠。

 

  在這名爸爸的心中,孩子永遠是孩子,永遠需要他來「提醒」;但對孩子來說,我都已經自立自強,甚至當上主管了,還要聽這樣的機會教育嗎?為什麼就不能好好地為我感到開心呢?

 

 

  很多當過家長的人相信,孩子到了一定年紀之後會進入「叛逆期」。的確,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有幾個階段不那麼願意完全按照父母的意思去做,會有更多的主見和自己想要嘗試的其他做法。

 

  但是,將這種狀況稱之為「叛逆」卻是建立在一個非常有問題的預設上,認為:孩子應該要完全聽從父母的指示。可是,作為一個獨一無二的個別的人,孩子本來就會、也應該要會有他自己的意見。

 

  當然,孩子的意見有時會是一些思慮不周的意見,而你確實可能會知道相同事情上面更好的處理辦法。但是,一個我們同樣必須明白的事情是,孩子之所以不會和你用相同的方式考慮問題,不是因為他「想要反抗你」,而是因為他沒有經歷過那些你經歷過的--那些使你如今這樣思考的事情。

 

  所以這個時候,如果你僅僅是給出你的結論,而沒有給予他具有說服力的理由。那他感受到的,就只會是你在用權威來壓他。那麼,做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他當然必須反抗。很多時候,孩子之所以會表現出「我不要聽你的」,是因為你給他的形象是「我要你聽我的」。

 

 

  所以,與其將那些孩子展現主見的成長階段理解為「叛逆期」,更好的做法或許是將那段時間理解為「可以和他們成為朋友的關鍵期」。在那些他們特別有主見的時候,我們應該要做的事情是給予他們更多對等的互信與尊重,一邊聽他們的意見,一邊用分享的方式,講出自己的經驗與從中學到的教訓。

 

  「我以前也是這樣想的」這句話可以是一個雙面刃,我們必須不讓聽者感受到「因為你沒經歷過這些事情才會那樣想」,而是,去把自己以前吃過的虧、犯過的傻誠實地展露給對方聽。去表達出「如果可以,我會想要更早知道我現在知道的事情」,以此來讓他知道,他有機會借助你的經驗少走一點彎路。他才更有可能樂意地從你這裡學到你想要傳達的訊息。

 

 

  一開始的那段對話中的子女一定程度上是願意把自己的爸爸當作朋友,所以和他分享喜訊。但爸爸卻像是沒有接到那個邀約,沒有理解到雙方其實早就應該成為一個更加平等關係中的同伴,而始終將自己放在更高的「長輩」位置。這種自我定位,讓他們長久地失去了一些寶貴的、同甘共苦的機會。對我來說,這顯然是比「年少得志」更需要小心避免的憾事。





延伸閱讀:

〈致「新時代」(一):語言、人際與責任〉

〈什麼是「乖」、什麼是「害」?--中文裡的「本質化」與「道德化」積習〉

〈孩子為什麼好像不願意「溝通」?〉

〈國際不打小孩日:不走看起來最簡單的路〉

〈禁止孩子上課喝水有道理嗎?「不專心」或許不是孩子的問題〉

〈隔壁餐桌,沒什麼大不了的「家務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