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適能的重新定義:別再只追求健康,設定你的專屬目標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根據維基百科的定義體適能為身體適應外界環境的綜合能力;但其實這是一個比較大方向的說法,它還可以拆解成一般狀況跟特殊狀況。 一般狀況講的是「健康」很多人剛開始運動的時候通常會把目標設定在希望身體健康,然而健康是一個很空泛的說法,舉例來說有很多不菸不酒的人得到肺癌或是口腔疾病,這應該算是健康還是不健康呢?又或者在職業運動員身上,有著相當優秀的運動能力;但是有椎間盤凸出、有體重超標或是其他血液數據不合格,那麼這算是健康嗎? 特殊狀況談的則是專項能力,以網球來說球場的材質有硬地、草地、紅土等等,然而即便是稱霸網壇數十年的Big 3 也各自有擅長跟比較容易贏得比賽的場地,Roger Federer是溫布頓草地之王、Rafael Nadal是法網紅土之王、Novak Djokovic則是澳網墨爾本之王;但這會造成三位選手的評語是不優秀嗎?只是每個人的打球風格、模式、遇到的對手等等會受到場地的影響。 因此回到一般人的狀況來說,如果運動的目標是要健康,其實那不見得是要透過運動才能達成,作息穩定睡眠正常、三餐飲食均衡、補充足夠的營養素跟適合的營養品、保持心情愉悅、有好的人際關係跟社會支持等等,其實都是一個人健康的象徵、相信去做健康檢查時指數也都是不錯的,所以如果真的打算運動的話,不妨給自己設定目標是「提升某個能力,並且可以越來越好」 很好的體適能力、專項能力,並不代表一定要往選手邁進;但是如果可以運用在生活裡,那也會提高生命(活)品質,所以在走進運動場前,不妨想想自己想要增進甚麼樣的體適能力吧。

avatar-img
19.5K會員
264內容數
相信運動是好的、相信閱讀是好的、相信開放心態是好的,在這邊會分享關於運動、教育跟心理的相關內容,歡迎一起來聊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鍛煉身體可以讓自己的身體強壯、靈活、身體健康。無論您進行何種類型的體育鍛煉,您都可以使用觀想和正面肯定語幫助自己從中獲得最大的收益和享受。這篇文章介紹了一些體育鍛煉的方法和心靈上的收穫。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肌力與體能訓練的起源及其與健美、健力、舉重的異同,以及肌力與體能訓練如何用於競技運動表求。 而這個訓練體系不僅適用於競技運動,也對一般健身及日常生活有著正面的影響。
Thumbnail
就產業觀察來說,找上門尋求教練協助的客戶,多半是減肥或改善外觀,一部分是看到各種健檢成績單滿江紅想來挽救,想變強的人是有但佔比又更少 簡單來說普遍備受注目的動機焦點很單一 體態 彷彿這是投入運動唯一容易勾起動機的面相 為了減肥或符合相對應的審美觀,甚至有人能把健康擺放在很
Thumbnail
飲食均衡對健康的益處相信已經是大眾共識,而對於運動方面的均衡我想提出一些個人的見解 身體在運動時要具備的能力很多元 1)活動度與穩定度 2)肌力 3)肌耐力 4)能量系統(有氧心肺) 5)爆發力(速度+肌力) 6)速度 7)敏捷 8)協調
Thumbnail
在現今對於運動風氣的潮流下,許多投入健身的人動機的優先順序不是健康,而是好看。本文探討了運動員思維與健身風氣的關係,以及運動者與普通運動愛好者對競技與健康的理解差異。
你的「心」還好嗎?   現在的人越來越重視健康,近年來運動風氣盛行,健身房和運動中心林立。 許多人開始踏入運動的行列,坊間也越來越多人推廣著各樣的保健療程和食品,但是常常忽略「心理健康」也是維持生活品質很重要的一環。     (圖片出處:https://stock.adobe.com/h
Thumbnail
不論你是什麼原因終止了運動習慣,都建議再重新開始運動之前,先建立正確的心態,並且在增加運動負荷前先建立健康基礎,避免造成傷害。
Thumbnail
運動科學與傳統體感式訓練的碰撞和爭議,對於運動表現和身體健康有著不同的看法,本文探討了運動科學與傳統體感式訓練的優劣以及對選手的影響,建議從選手的身體素質、心理狀態和運動的社會風氣等方面進行綜合性考量。
Thumbnail
關於健身,你了解了多少呢,難道真的深蹲不能超過腳尖嗎,還是做太重就會變得太壯呢。 這些以往世俗的觀念在這裡通通不成立啦!我們強調的是一個把自己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覺得自己太胖了:所以健身,覺得自己太瘦了:所以健身,覺得自己跳不高:所以健身,甚至為了保護自己的家人:所以健身 這些想讓自
Thumbnail
鍛煉身體可以讓自己的身體強壯、靈活、身體健康。無論您進行何種類型的體育鍛煉,您都可以使用觀想和正面肯定語幫助自己從中獲得最大的收益和享受。這篇文章介紹了一些體育鍛煉的方法和心靈上的收穫。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肌力與體能訓練的起源及其與健美、健力、舉重的異同,以及肌力與體能訓練如何用於競技運動表求。 而這個訓練體系不僅適用於競技運動,也對一般健身及日常生活有著正面的影響。
Thumbnail
就產業觀察來說,找上門尋求教練協助的客戶,多半是減肥或改善外觀,一部分是看到各種健檢成績單滿江紅想來挽救,想變強的人是有但佔比又更少 簡單來說普遍備受注目的動機焦點很單一 體態 彷彿這是投入運動唯一容易勾起動機的面相 為了減肥或符合相對應的審美觀,甚至有人能把健康擺放在很
Thumbnail
飲食均衡對健康的益處相信已經是大眾共識,而對於運動方面的均衡我想提出一些個人的見解 身體在運動時要具備的能力很多元 1)活動度與穩定度 2)肌力 3)肌耐力 4)能量系統(有氧心肺) 5)爆發力(速度+肌力) 6)速度 7)敏捷 8)協調
Thumbnail
在現今對於運動風氣的潮流下,許多投入健身的人動機的優先順序不是健康,而是好看。本文探討了運動員思維與健身風氣的關係,以及運動者與普通運動愛好者對競技與健康的理解差異。
你的「心」還好嗎?   現在的人越來越重視健康,近年來運動風氣盛行,健身房和運動中心林立。 許多人開始踏入運動的行列,坊間也越來越多人推廣著各樣的保健療程和食品,但是常常忽略「心理健康」也是維持生活品質很重要的一環。     (圖片出處:https://stock.adobe.com/h
Thumbnail
不論你是什麼原因終止了運動習慣,都建議再重新開始運動之前,先建立正確的心態,並且在增加運動負荷前先建立健康基礎,避免造成傷害。
Thumbnail
運動科學與傳統體感式訓練的碰撞和爭議,對於運動表現和身體健康有著不同的看法,本文探討了運動科學與傳統體感式訓練的優劣以及對選手的影響,建議從選手的身體素質、心理狀態和運動的社會風氣等方面進行綜合性考量。
Thumbnail
關於健身,你了解了多少呢,難道真的深蹲不能超過腳尖嗎,還是做太重就會變得太壯呢。 這些以往世俗的觀念在這裡通通不成立啦!我們強調的是一個把自己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覺得自己太胖了:所以健身,覺得自己太瘦了:所以健身,覺得自己跳不高:所以健身,甚至為了保護自己的家人:所以健身 這些想讓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