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行為前的理性運用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人格行為前的理性運用〉2023-07-17


  我們對一切經驗與經驗對象的理解需求,為我們設立了一套理性人與理性經驗的世界觀。我們實際上會根據(過往)經驗對(新)經驗做出判斷。這意味著,我們的經驗必須要具有可提供判斷的內容,對於許多哲學家而言,這代表經驗本身就需要包含有概念性。也就是說,我們從未知覺到任何匿名的、純粹的雜多,理性與概念性從最開始就是涉入的。


  德雷福斯(Hubert Dreyfus)對這樣的先驗理由並不買帳,他認為我們應該要問:「什麼是理性?」,去思考是「理性是必須的」還是「理性應該要是必須的」。也就是說,在實踐活動中,我們並不總是需要去做那些判斷。我們並不總是需要去將經驗體驗為包含有概念內容。德雷福斯相信當大師行使專業技能時,他並不處在一個需要去帶著批判距離行使理性的狀態。去以一種理性主義的方式相信理性瀰漫於這些活動之中,是一種理性主義者為其添加上去的「哲學責任」。



  諾以(Alva Noë)指出,德雷福斯的觀點是去過分將理性限縮在一種特定的使用方式上。的確,當大師在行使專業技能,或我們熟悉地執行自己的日常活動時,我們並不顯題地去將事物放在意識面前去考慮。但之所以我們的這些工作得以流暢運行,它並不僅僅是發生在--如習慣用語裡面所謂的--「肌肉記憶」,它包含了一種概念框架的內化。


  藝術鑑賞的例子是顯著的。透過反覆聆聽一張專輯、反覆觀賞美術館裡的畫,透過去研讀、去與人討論這些作品,我們對它們的直接的知覺發生了變化。就像鴨兔圖,我們並不優先看到一些線條並選擇去看到鴨子或兔,而是我們首先看到了鴨或兔。我們能夠藉由某種不完全主動也不完全被動的視角轉換去看見另一種形象,那僅在另一種架構與另一種世界中存在的對象。


  行動也是如此。這不僅僅因為我們的行動總是對著世界中某些可知覺的對象施行,更因為我們的行動是要在世界中落實某些可被理解的後果。在這個意義上,當一系列身體動作被體認為是一種行動時,它就必須要是可被理解的。基於這一理由,行為人與他行使的行動,被相信蘊含有理性。



  然而這是一個歧意的陷阱。行為可以被理解不意味著行為是基於理性做出。在「流暢行動時,行為者不需要對此有顯題的意識」這一點上,德雷福斯的論點掌握到了部分重要的洞見。即便一個人事後能夠給出理由,如Sean Kelly的比喻,「妳隨時去看冰箱燈它都是亮的,並不表示它總是亮的」,那些可被理由地理解的內容即便處在那裡,也不意味著行動者是基於它們來行動,尤其不意味著他們主動地基於這些理由來行動。


  每個人或多或少能夠體察到,在我們的一生裡面,我們是如此經常性地將行動權交付給非顯題的意識。手機、鑰匙、錢包幾乎是自然而然地在出門前被收進背包或口袋,以至於你忘記拿的那幾次和你忘記自己已經拿的那幾次在感受上有如此高的共通性。


  一方面這帶給我們便捷,讓我們可以將生活中大量的瑣事交付給習慣,將注意力放置在更需要關注的事情裡。但另一方面,這也讓我們更難改掉一些積年累月的壞習慣。也包含讓一些長時間有特定行為的人,甚至能夠屢次對他人造成傷害而完全沒有印象。


  在這個意義上,有意識地去注意自身行為是重要的。這一對德雷福斯而言是妨礙的「撤離的反思」的確打斷了我們流暢的非反思日常行為。但這種將自身活動對象化的理性活動,是一個人得以去建築自身行為框架的首要工作。





延伸閱讀:

〈前概念的行動背景:Dreyfus 談熟習的非概念應對〉

〈白噪音般的意識狀態:讓一切得以真正彰顯的「不假思索」〉

〈行動出的知覺:從Noë的「直接經驗論」談起〉

〈主體如何應對實際生活世界:從Schneider案例談起〉

〈超越超越性〉

〈理性抽離的迷思〉


49會員
630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圖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前沿的科技經常背負著更高效率的目標,然而,這是與人的創造與遊戲的本性背道而馳的。我們之所以需要那些工具去幫助我們更有效率地去完成某些事,是為了讓我們能更無效率地去沉浸地體會生命與我們真正熱愛的活動。自動戰鬥與自動巡路的網遊和手遊之荒謬就在於:它明白地展示了自己非遊戲的本性,它是一份痛苦的勞動。
  日常是一種特殊的狀態。它的特殊在於,它既不是風平浪靜的海面、也不是狂風暴雨。它是這一氣候狀態的持續、是我們對這一狀態之平衡的熟悉。
  每一次我們在路程中看到7-11時,這一清晰的「可以去的地方」之圖像就已經建立起來了。這使它不只自身容易映入眼簾,也成了對其他地方而言的門檻。要去規劃一個吃飯地點時,就必須要克服(比7-11要更遠的)距離問題與位置問題;價格、口味、CP值上也是,7-11是已知的,也被看不見的手確認過合理價值範圍。
  孩子與孩子在公園裡交會,不同的教育方針也於此處相互碰撞。孩童們並不總是知道自己身上乘載的規約,氣氛允許,他們想要一起玩。在遊戲中,他們理當要有著一樣的規則,但在遊戲的邊界,有人的衣服是不能弄髒的、有人不能朝別人丟東西(弄到別人眼睛怎麼辦)、有人原來就認識且交好、有人想要融入社群。
  社群另一個對我來說重要的作用是:它或許能給予更多有想說些什麼的人討論的空間。譬如在前面的文章裡面,曾有人和我提過文章段落長度的問題,無論是用手機還是電腦,在社群軟體上閱讀長文還是有很多讓人難以舒適的基本版面限制。所以每一段的行數最好有所控制,雖然我並未硬性去限制,但有在那之後做一定程度的調整。
  去與孩童接觸是一種對我而言最舒適的練習。雖然部分的孩童會很自然地稱呼我們為「老師」,但隨著她漸漸知道我們和她平時遭遇的老師「不太一樣」,即便口語上一時沒辦法調整,態度也會完全不一樣。至少能先有一些不是權威的老師,然後就有可能更把我們當成與之平等的人。
  最前沿的科技經常背負著更高效率的目標,然而,這是與人的創造與遊戲的本性背道而馳的。我們之所以需要那些工具去幫助我們更有效率地去完成某些事,是為了讓我們能更無效率地去沉浸地體會生命與我們真正熱愛的活動。自動戰鬥與自動巡路的網遊和手遊之荒謬就在於:它明白地展示了自己非遊戲的本性,它是一份痛苦的勞動。
  日常是一種特殊的狀態。它的特殊在於,它既不是風平浪靜的海面、也不是狂風暴雨。它是這一氣候狀態的持續、是我們對這一狀態之平衡的熟悉。
  每一次我們在路程中看到7-11時,這一清晰的「可以去的地方」之圖像就已經建立起來了。這使它不只自身容易映入眼簾,也成了對其他地方而言的門檻。要去規劃一個吃飯地點時,就必須要克服(比7-11要更遠的)距離問題與位置問題;價格、口味、CP值上也是,7-11是已知的,也被看不見的手確認過合理價值範圍。
  孩子與孩子在公園裡交會,不同的教育方針也於此處相互碰撞。孩童們並不總是知道自己身上乘載的規約,氣氛允許,他們想要一起玩。在遊戲中,他們理當要有著一樣的規則,但在遊戲的邊界,有人的衣服是不能弄髒的、有人不能朝別人丟東西(弄到別人眼睛怎麼辦)、有人原來就認識且交好、有人想要融入社群。
  社群另一個對我來說重要的作用是:它或許能給予更多有想說些什麼的人討論的空間。譬如在前面的文章裡面,曾有人和我提過文章段落長度的問題,無論是用手機還是電腦,在社群軟體上閱讀長文還是有很多讓人難以舒適的基本版面限制。所以每一段的行數最好有所控制,雖然我並未硬性去限制,但有在那之後做一定程度的調整。
  去與孩童接觸是一種對我而言最舒適的練習。雖然部分的孩童會很自然地稱呼我們為「老師」,但隨著她漸漸知道我們和她平時遭遇的老師「不太一樣」,即便口語上一時沒辦法調整,態度也會完全不一樣。至少能先有一些不是權威的老師,然後就有可能更把我們當成與之平等的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探索人格特質與HIV風險行為的關聯,了解五因素模型如何預測高風險行為,並探討個性化健康干預措施。揭示神經質、開放性、外向性、宜人性和盡責性對HIV感染風險的影響
Thumbnail
網路上的酸民、喜歡在留言區亂噴別人,可能反應這個人有暗黑人格,最新的德國研究這麼說。
Thumbnail
在當今快速變化的職場環境中,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正從單一專業技能轉變為對具有多元能力和廣泛知識的人才的追求。T型人格,一詞源於其形狀,橫條代表廣泛的知識和興趣,而直條則象徵深厚的專業技能,成為了企業中的熱門話題。本文將深入探討T型人格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如何培養成為一名頂尖的T型人才。
Thumbnail
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會因為天生個性,以及後天的環境逐漸建立起往後的人格特質。所以在陪伴孩子時,教養的方式便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若在與孩子相處時,運用正確的鼓勵行為,便有助於健全孩子的人格發展。 一個良好的鼓勵行為,對孩子的發展能夠產生無數的正向效果,例如: 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Thumbnail
A型人格違常的特徵是會做出讓他人感到奇特的行為,可是這並非他們願意的,他們很容易產生妄想與自我封閉的特質,什麼意思呢
Thumbnail
這兩天的新聞,你看了嗎?我…看了影片,覺得很難過…😢 ​ 不管網路上網友們對於哪一方的評論,都有各自的觀點,也都有各自想維護的立場與恐懼,都值得被傾聽。🙂 ​ 而我比較在意的點,其實是「肇事者的心生病了」這件事…😓 ​ 這種事件的發生,其實誰都不樂見,然而若是能從根本源頭,及早處理,或許多少能
Thumbnail
尋找自己的標籤 用一句話篩選出自己最常出現的行為模式(請以過去、未社會化的自己) 進階篩選:透過提測選出自己的性格(很可能會有2-3個都很像自己的現象) 聽聽別人怎麼說:透過他人的觀察,或許有更多客觀、自己未察覺的面向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成長的背景會影響一個人未來會長成什麼樣子,但你有想過為什麼會這樣嗎? 追根究底,其實這一切都是為了生存⋯⋯
Thumbnail
立法院於21日三讀通過《刑法》第222條條文修正案,新增加重強制性交罪的構成要件,即性侵案件發生的同時,進行錄影、錄音、直播或再加以散布,將重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
Thumbnail
從推特、臉書風行以來,許多心理學家與資料科學家不斷做各種研究,看是否能從人類的網路行為,來預測這個人的智能、社經地位、工作、人格特質、政治傾向與宗教。最近八月底剛發表的研究則說,藉由人工智慧的分析能力,我們可以從社交網站上的行為模式,預測某個人的人格特質與心理狀態。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探索人格特質與HIV風險行為的關聯,了解五因素模型如何預測高風險行為,並探討個性化健康干預措施。揭示神經質、開放性、外向性、宜人性和盡責性對HIV感染風險的影響
Thumbnail
網路上的酸民、喜歡在留言區亂噴別人,可能反應這個人有暗黑人格,最新的德國研究這麼說。
Thumbnail
在當今快速變化的職場環境中,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正從單一專業技能轉變為對具有多元能力和廣泛知識的人才的追求。T型人格,一詞源於其形狀,橫條代表廣泛的知識和興趣,而直條則象徵深厚的專業技能,成為了企業中的熱門話題。本文將深入探討T型人格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如何培養成為一名頂尖的T型人才。
Thumbnail
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會因為天生個性,以及後天的環境逐漸建立起往後的人格特質。所以在陪伴孩子時,教養的方式便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若在與孩子相處時,運用正確的鼓勵行為,便有助於健全孩子的人格發展。 一個良好的鼓勵行為,對孩子的發展能夠產生無數的正向效果,例如: 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Thumbnail
A型人格違常的特徵是會做出讓他人感到奇特的行為,可是這並非他們願意的,他們很容易產生妄想與自我封閉的特質,什麼意思呢
Thumbnail
這兩天的新聞,你看了嗎?我…看了影片,覺得很難過…😢 ​ 不管網路上網友們對於哪一方的評論,都有各自的觀點,也都有各自想維護的立場與恐懼,都值得被傾聽。🙂 ​ 而我比較在意的點,其實是「肇事者的心生病了」這件事…😓 ​ 這種事件的發生,其實誰都不樂見,然而若是能從根本源頭,及早處理,或許多少能
Thumbnail
尋找自己的標籤 用一句話篩選出自己最常出現的行為模式(請以過去、未社會化的自己) 進階篩選:透過提測選出自己的性格(很可能會有2-3個都很像自己的現象) 聽聽別人怎麼說:透過他人的觀察,或許有更多客觀、自己未察覺的面向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成長的背景會影響一個人未來會長成什麼樣子,但你有想過為什麼會這樣嗎? 追根究底,其實這一切都是為了生存⋯⋯
Thumbnail
立法院於21日三讀通過《刑法》第222條條文修正案,新增加重強制性交罪的構成要件,即性侵案件發生的同時,進行錄影、錄音、直播或再加以散布,將重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
Thumbnail
從推特、臉書風行以來,許多心理學家與資料科學家不斷做各種研究,看是否能從人類的網路行為,來預測這個人的智能、社經地位、工作、人格特質、政治傾向與宗教。最近八月底剛發表的研究則說,藉由人工智慧的分析能力,我們可以從社交網站上的行為模式,預測某個人的人格特質與心理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