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戴蒙的人生回顧:療癒過去,展望未來

2024/04/09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感謝時報出版綠活線的邀請,讓我可以閱讀這本豐富我人生的好書。


閱讀此書,讓我在內心產生好奇,心裡產生些疑惑?作者為什麼在人生的下半場,要進行探索之旅?


作者是位史丹佛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他是美國當今最重要的發展心理學家,曾負責主編《兒童心理學手冊》,他在心理學上的貢獻在於強調「目的」對人類發展的重要性,並出版過暢銷名著《邁向目的之路》。


所以我相信作者可以帶領我們檢視過往,和自己的過去連結,對於未知的將來可以大步向前行。


作者威廉·戴蒙在上大學前,他對父親的了解只有我對父親的了解只有「在二戰中失蹤」,以為他是在某個無名的歐洲戰場上陣亡的。


後來,作者在念大學期間,從與母親一次簡短談話中,他聽到了一些神秘的訊息。


但當時,不管聽出了什麼,他都沒興趣去追查任何關於失蹤父親的消息。他貫注在我的課業,接著是我的事業,然後是我自己建立的家庭。


直到作者接到瑪麗亞(作者女兒)的電話時,他的女兒在網路上找到和爺爺有關的家庭資料,並展開一段旅程:這段從加州到開普敦的旅行,感覺就像漫步在街區一樣。


事實證明,這趟旅程讓作者回到童年時代,然後更深入地踏人二十世紀及存在於其中的偉大事件。


作者父親的失蹤,除了對我的人生產生深切影響外,還與二戰、冷戰、六〇年代民權運動中的傳奇故事密切相關,甚至還牽涉到戰後美國在世界各地促進民主的外交任務。


就像所有的生命一樣,我們的人生也是由所經歷的歷更時期所形塑的。他還有一個更深刻的主題要研究:作者父親的人生,如何反映了他所經歷的時代,以及他如何以微小,但重要的方式做出了貢獻。


作者希望藉由此書,讓人們更加了解過去和現在的自己,家庭重要成員在我們的生命中缺席造成的失落,還有療癒過去的創傷和遺憾,再次肯定自己被賦予的生命。


就我的生命回顧,我的父親年輕時是個職業軍人的身份,需長期在外駐兵,而顯少回家,而我幾乎是我的母親把我們扶養長大,我能稍稍理解作者心中對於父親了解的渴望。


❤️在自我整合中與過去和解


對於進入人生後半場的人們來說,生命回顧具有特殊的吸引力。


在這個時期,我們很自然地會去探索生命的意義、思考自己從哪裡來、到過哪裡、現在身在何方以及希望歸向何處。


現在是總結和重新思考如何度過餘生的時候了。為了完成這項任務,我們可以利用人生故事來修改和重建個人身分以及由此而生的目的。


生命回顧讓你能有意識地選擇並講述人生故事。將人生片段整合成一個連貫的故事後,就能肯定自己的過去並為自己指引未來。


正如有句諺語「知道走過的路,才能看清要去哪𥚃」生命回顧就是回首過去、檢視現在、展望未來,將你所想到的一切整合成一幅連貫的、有意義的願景,它包括了賦予生命意義的一切:核心價值、重要的關係、個人的貢獻與成就、精神信仰。


我們不能改變過去,可是我們可以學習「放下」,放下對於過去的執念;放下對於過去自己曾經的誤解。


❤️生命回顧法,活出意義來


生命回顧法是由著名精神科醫生羅伯特•巴特勒(Robert Butler)首先提出的。巴特勒長年關注年老患者的憂鬱症狀,他認為,這些問題是出自於他們漫無目的地回憶過去。


因此,他想出一套程序來幫助人們進行「生命回顧」,特別是聚焦在往日所追求的重要目的。巴特勒相信,找出過往達成的正面成果(包括那些當時看似不幸的經歷),人們便可以肯定自己生命的價值,並規劃一條充滿希望的未來道路。他寫道:「人生不一定要符合一般意義上的『成功』。只要盡力而為,就得以感到自豪……有時,光是從可怕的苦難中存活下來,就很了不起了。」


兒童發展心理學家發現,小時候曾感到被父母拋棄的孩子,會長期害怕自己會消失。


艾瑞克森稱此為「基本信任」,也就是說,如果人生早年沒有建立信任感,你就會不断地去維護自身存在的穩定性和連續性。他寫道,基本信任的基礎是在安全的親子關係中建立的。


在進行生命回顧,作者在回顧的過程中,他看到我那素未謀面的父親是如何影響了我的人生,尤其是他的父親為國家的奉獻與服務,更是觸動了他。


在作者對他的人生有一些了解後,也就更明白為何他父親沒回到我和母親身邊。


他在尋根之旅中,得知他的父親生前患有多發性硬化症,患者無法行走、說話,視力也會大減。他的父親生前的二十年日子中臥床不起。


他在尋找與了解父親的過程中得知父親是一名出色的高爾夫球玩家。是他找到的第一份有關父親的文件。作者非常開心,且感到遺憾的是,他永遠没有機會和他一起打球了。


人生路上,老天有時會幫助我們彌補一些遺憾的,像作者在他六十多歲時,回到家後,收到一份包裹,裡面是他父親在一九五〇年代抵達泰國後拍攝的老舊黑白照片。


其中有一張是他父親在泰國高爾夫球場上的照片,身穿白色殖民時期服裝,周圍環繞著年輕的泰國球僮。


照片捕捉到他的父親正用他的挖起桿全力揮桿,他剛擊出了切球,空中還懸掛著一團草和泥土。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父親的姿勢。他在擊球前,低頭術看球所在的位置。如果你是高爾夫球玩家,一定知道這有多麼困難,也明白這秘訣有多重要。


人們都想要用眼睛追隨球的飛行軌跡,看看自己是否打出了不錯的一擊,並看看高爾夫之神是否給了你一個極佳彈跳。擊球時保持低頭能增加擊球成的功率,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培養紀律、專注力、意志力、身體控制力和良好的揮桿習慣等美德,才能打好這項費時費力的運動。


作者的例子,是在寄來的照片中,父親展現出絕佳的球技,這是作者從他父親那裡得到的唯一門課,而且也學起來了。


他把這張照片烙印在腦海中,往後他在擊球時就很少抬頭了。從那時起,他差點下降了兩桿,這都要歸功於父親他在半世紀前那張照片。


作者透過「高爾夫」和他父親產生連結了,起因是他父親是位高爾夫好手,且對於這項運動,他們有相同的感受。


在我的人生中,我也從我的小孩身上,看見我父親的影子,我的小孩小時候熱愛圍棋,就如同我父親一生都鍾愛下圍棋,這種微妙的動作,讓我產生了情感的連結。


❤️感恩重建失落的補償


作者在生命回顧中發現父親的缺席讓他學會自己想辦法過日子,如果父親在自己身邊照顧他,他可能就没那麽獨立了。


從童年時期起,高爾夫就一直是作者的興趣和快樂的泉源。他很重視自己的運動表現。


依這項高爾夫運動中,作者得到如此的啟發,並應用在生命回顧中。他用類似的方式來檢視自己的過去和現在。


所謂有失必有得—有些是客觀的,有些是主觀的。體認到這些補償作用,人們更加深信,人生值得感謝的事情很多。這股信念很重要。生命回顧的目標是更新身分認同,為正向的未來,做好準備,而這些都取決於感恩的心。


最後,誠摰邀請大家進入自己生命的探索之旅,從自己的過往,認識自己,真實去感受自己。作者在書上提到,他遺憾没有早一點進行生命的回顧,可以早點改善他的家庭關係。


希望大家都能對於自己的過去好好去了解,並勇敢向前行,不帶遺憾度過我們的一生。



#威廉·戴蒙

#李伊婷

#人生和解

#時報文化

#珍妮老師真心推薦

#2024第26本閱讀筆記

#珍妮閱讀筆記坊



6會員
25內容數
大家好! 我是珍妮閱讀筆記坊粉專經營者 我是珍妮老師 熱愛閱讀 熱愛寫閱讀筆記 興趣是唱歌、看電影、畫畫、聊天……. 歡迎大家多跟我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