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的生產與生長:不僅僅作為傳遞與說服的「表達」

前圖紙-avatar-img
發佈於公民社會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觀點的生產與生長:不僅僅作為傳遞與說服的「表達」〉2023-12-18


  在一種素樸的想法裡,「表達」就是傳遞訊息,把一段話從這個人的嘴巴,透過空氣振動傳到另一個人的耳裡。在這個意義下,人們關心的是所謂的「口條」--口齒清晰、言談順暢、語句段落分明。


  在這樣的架構下,傳統的正音訓練或咬字訓練成為一種主要的,「增進表達能力」的方式。對於聲音類專業人士,譬如主播、聲優、相聲演員,這是重要的。但在其它的日常實踐中,一些時候,過於精確標準的口音,反而在說話者與聽話者之間拉起了某種距離感,令人感覺不那麼「真」;相反的,不那麼清晰的咬字,有時卻給人帶來親切感或留下印象。即便是歌手這樣似乎應該要咬字清晰的職業,"mumble"般的歌唱有時反而能成為某個人不可取代的特色。


  另一方面,這種傳統還延伸出了一種重視抑揚頓挫的學生演講比賽。那之中自然包含了很多技術,甚至包括台風、手勢、特定的掃視台下方式。但很顯然的,作為其核心的語言使用方式在實踐場域中並不適用。與一些更加重視套路展現而非實戰的「武術」相似,在「演講」是「講」之前,它首先是演。



  第二種理解「表達」的角度是說服。這方面的技巧也有許多,且同樣不乏表演的成分。可能是透過語速的變化、轉折詞與停頓的使用、情緒渲染以及一系列專門的辯論術,來讓自身話語更具有說服力,更好地將產品或觀點推銷出去。


  在很多時候,這方面的技巧研究比前述的口條來得「科學」與「現代」。賈伯斯在蘋果發表會上的舉止當然不是最日常的自然表達,但比起「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式的演說方式,那顯然更在現代世界中「有用」。



  這兩種技巧很大程度反映了過去東方與西方對於「演講」的兩種截然不同思考。在階級與禮教嚴明的傳統東方語境之下,需要被重視的「講話」若不是上對下的宣講,就是下對上的報告。因此,這之中不需要包含所謂「說服」,而是往清晰與形式感的方向邁進;西方傳統的演講則更大程度來源於古希臘透過辯論來取得政治地位的制度,所以,一種不論怎樣的立場都要有辦法說到讓其他人買單的能力,成為這類技巧重視的關鍵要點。


  然而,這兩種技巧所關心的似乎都並不真正關心「表達」的核心。也就是,那需要被從一個人裡面說出來的,獨一無二的關懷與見解。



  表達的核心既不是單單的「傳遞」也不是純粹的「說服」。而是一個人將自己所見所想形構與落實在實際世界中的過程,換句話說,表達不是「對產品的展示與推銷」,而是一組觀念產生的過程。


  一個真正的表達不能是某種無視對象的、獨我論式的侃侃而談。而必然需要有某個(真實或想像中的)聽者作為交流的對象。那一聽者必然會不事先認識部分你將要表達出的內容,但也必須與你在某些共同的基礎背景之中。


  他必須聽得懂你的語言,即便一切從你口中說出的字句是第一次以如此方式在世界中被組合。但他卻能夠將之理解為一段有意義的表達。這與咬字是否清晰無關,也與演說技巧無關。談話中因懷疑或斟酌而做出的停頓具有意義,即便那並非預先設計,卻因此更是真實表達中的部分。



  於是乎,表達超出了某種「僅僅作為工具」的素樸想像。它讓那些來自特定視角觀點的意見得以被原先不可能處於另一視角的人認識到;另一方面,聽者的眼神、回應、批判甚至無視,都是一種與說者的表達相呼應的,讓這一語言的傳接球得以在文化世界中持續進行的再表達。


  這種「表達-再表達螺旋」讓所有參與者的意見得以在溝通與對話中得到發展;同時,透過這一對於表達可能性的探索,說話者也得以在表達行動、以及對象的反應回饋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並進一步朝相關的知識領域尋求補充。



  精確、清晰、具說服力固然是「說話」上很重要的部分。但在那之上,「有確切的觀點」、「能清晰地說出自己的觀點」、「能用對方聽得懂且可以接受的方式說出這些觀點」,才讓「說話」得以完成為「表達」。才讓人與人之間的語言互動--而不僅僅是利用語言來互動--成為可能。





延伸閱讀:

〈「好好說話」與對更好社會的想像力:關於苗博雅與統神的對談〉

〈給新時代年輕人的演講〉

〈觀看視角的編排與再現:「描述」作為一種最關鍵的表達〉

〈如何說服/或如何不去說服〉

〈「理解和表達的腳本」與一個更溫柔的社會〉

〈他第一個會講的詞是"Light"〉




avatar-img
86會員
750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圖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同美式足球一樣,透過選舉,全民的「共識水平」應當會10碼、10碼地向前推進,如此生活,一邊準備做下一次決定。個人的,日常性的思辨不會需要、也不該因為選舉而「大局為重」地被放下。但在這些制度層面上的,對於「哪些理念將在未來更有機會被落實」,我們需要去更加地進入一種共同體之中思考。
  我很願意相信學生不是被規定要畫這個主題,但這名未成年的畫作作者,在生活中的多數時候應該主要會是行人(或乘客)而非駕駛。我們很難想像他有這樣的觀念想要表達,是完全出自自己的體驗。也就是說,台灣瀰漫著的行人不友善觀念,讓他在還沒有駕駛經驗的時候就接受了這種「大家都在等行人,行人權利過大」的思想。
  在那個奇幻世界中,的確,魔族被給定是惡的,或至少對人類與其他主要種族而言是惡的。從整體的社會考量來說,我們必須團結起來,並且時刻地對這樣危險的、虎視眈眈的敵人保持戒心,並需要在世界局勢的層次上壓制住它們。但作為一個個體,那名年幼的魔族,想要的或許僅僅只是安穩的、不被憎恨地活下去。
  工業劇烈發展的時期,也是許多對於人的控制研究受到重視的時期。譬如說,人一天能夠工作多久、最好每工作多長時間稍作休息、維持一個成人基本存活需要多少熱量、以及要讓一個家庭內的成員剛好夠獲得這些熱量,需要支付多少工資。一個好的班表讓工廠得以成為一個巨大的、不停運轉中的機器,並以此建構了整個現代世界。
  在她的演說中,中華文化是全世界最好、甚至是唯一好的文化。一方面,她宣稱「世界上沒有一個民族有這麼多浩如煙海的傳統文化經典」,並以「韓國人拼了老命在爭孔子是韓國人」這個早已被闢謠的虛構說法,來說明中國文化有多麼搶手。對她而言,減少文言文會讓孩子降低競爭力、缺乏民族尊嚴與文化自信,甚至變得道德敗壞。
  台灣媒體對網紅的報導遠超過了這些事情本應該被關注的程度。網紅在影片、直播或社群網站上的一言一行,在那些惡質媒體從業者的眼中,彷彿是無窮無盡的素材庫。他們並不在乎那些事情是否值得公眾知道、甚至不關心給出的內容是否真實,只要能讓標題與內文變得更聳動,斷章取義、挑撥衝突,都成了台灣娛樂媒體的日常工作。
  如同美式足球一樣,透過選舉,全民的「共識水平」應當會10碼、10碼地向前推進,如此生活,一邊準備做下一次決定。個人的,日常性的思辨不會需要、也不該因為選舉而「大局為重」地被放下。但在這些制度層面上的,對於「哪些理念將在未來更有機會被落實」,我們需要去更加地進入一種共同體之中思考。
  我很願意相信學生不是被規定要畫這個主題,但這名未成年的畫作作者,在生活中的多數時候應該主要會是行人(或乘客)而非駕駛。我們很難想像他有這樣的觀念想要表達,是完全出自自己的體驗。也就是說,台灣瀰漫著的行人不友善觀念,讓他在還沒有駕駛經驗的時候就接受了這種「大家都在等行人,行人權利過大」的思想。
  在那個奇幻世界中,的確,魔族被給定是惡的,或至少對人類與其他主要種族而言是惡的。從整體的社會考量來說,我們必須團結起來,並且時刻地對這樣危險的、虎視眈眈的敵人保持戒心,並需要在世界局勢的層次上壓制住它們。但作為一個個體,那名年幼的魔族,想要的或許僅僅只是安穩的、不被憎恨地活下去。
  工業劇烈發展的時期,也是許多對於人的控制研究受到重視的時期。譬如說,人一天能夠工作多久、最好每工作多長時間稍作休息、維持一個成人基本存活需要多少熱量、以及要讓一個家庭內的成員剛好夠獲得這些熱量,需要支付多少工資。一個好的班表讓工廠得以成為一個巨大的、不停運轉中的機器,並以此建構了整個現代世界。
  在她的演說中,中華文化是全世界最好、甚至是唯一好的文化。一方面,她宣稱「世界上沒有一個民族有這麼多浩如煙海的傳統文化經典」,並以「韓國人拼了老命在爭孔子是韓國人」這個早已被闢謠的虛構說法,來說明中國文化有多麼搶手。對她而言,減少文言文會讓孩子降低競爭力、缺乏民族尊嚴與文化自信,甚至變得道德敗壞。
  台灣媒體對網紅的報導遠超過了這些事情本應該被關注的程度。網紅在影片、直播或社群網站上的一言一行,在那些惡質媒體從業者的眼中,彷彿是無窮無盡的素材庫。他們並不在乎那些事情是否值得公眾知道、甚至不關心給出的內容是否真實,只要能讓標題與內文變得更聳動,斷章取義、挑撥衝突,都成了台灣娛樂媒體的日常工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培養更多元的角度、更高的接受度, 你會發現,所有的好事或壞事,都是有意義的事。
好的溝通 清楚 表述完整 快狠準 沒有情緒 讓人聽的懂 直接 同理 不能只有情緒發洩 開放 尊重 直來直往 互相傾聽確認彼此意思 信任 平等對談 互相感到善意的氛圍 壞的溝通 語速 對方表情不對 沒有共識 無言 聽不懂彼此的話 一直重複沒有共識的詰問
Thumbnail
唯有親身體驗和實踐,才能真正理解事物。沒有經歷過的觀點,都只是複製而來的資訊,全盤相信或否定他人的觀點,都無法讓我們從中學習真正的知識。
Thumbnail
常常聽到大家的對話,不經意說著「他/她應該.......」、「你/妳應該.......」,乍聽下這樣的對話是帶著關心建議,但若拆解語言背後的結構,是經由說話人的潛意識消化後,所拋出的鏡像語言。   基本上「應該」這二字本身就帶著自己的觀點、期許,而個人觀點的形成,是建構在生命過去經驗的內化,以及
Thumbnail
★幾乎所有的關係衝突都源自誤解。 而誤解,往往是因為沒有表達自己真正的需求。
Thumbnail
事實無須證明,只要落筆,即為真實發生。
Thumbnail
體驗的過程是為了找到意義 ●體驗的定義? 體驗是人透過五官、身體感官感觸周圍事物事件的一種過程,需再透過反覆思考,進行更深層的反饋,並對此經歷後給予記憶,並試圖記錄下來,方便未來串連成自己的人生藍圖,找到人生的意義...
Thumbnail
在人類圖裡,所長分享了告知的重要性,讓事情有心理準備發生。除了顯示者以外,其他人也喜歡發起事情,但結果能否承受就看個人了。所以在執行非自己策略時,告知與發起就成了重要的議題,可以為非顯示者類型的人帶來更多機會。告知也許是一種方法,讓我們更認識自己。
Thumbnail
對於渴望提升溝通和寫作技巧的人來說, 了解論證的本質是關鍵。 論證不僅是一種言論形式, 更是一種藝術, 它影響著我們如何表達和理解爭議性問題。 本文將揭示論證的三大核心關係, 幫助你在任何溝通場合都能更有效地傳達自己的立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培養更多元的角度、更高的接受度, 你會發現,所有的好事或壞事,都是有意義的事。
好的溝通 清楚 表述完整 快狠準 沒有情緒 讓人聽的懂 直接 同理 不能只有情緒發洩 開放 尊重 直來直往 互相傾聽確認彼此意思 信任 平等對談 互相感到善意的氛圍 壞的溝通 語速 對方表情不對 沒有共識 無言 聽不懂彼此的話 一直重複沒有共識的詰問
Thumbnail
唯有親身體驗和實踐,才能真正理解事物。沒有經歷過的觀點,都只是複製而來的資訊,全盤相信或否定他人的觀點,都無法讓我們從中學習真正的知識。
Thumbnail
常常聽到大家的對話,不經意說著「他/她應該.......」、「你/妳應該.......」,乍聽下這樣的對話是帶著關心建議,但若拆解語言背後的結構,是經由說話人的潛意識消化後,所拋出的鏡像語言。   基本上「應該」這二字本身就帶著自己的觀點、期許,而個人觀點的形成,是建構在生命過去經驗的內化,以及
Thumbnail
★幾乎所有的關係衝突都源自誤解。 而誤解,往往是因為沒有表達自己真正的需求。
Thumbnail
事實無須證明,只要落筆,即為真實發生。
Thumbnail
體驗的過程是為了找到意義 ●體驗的定義? 體驗是人透過五官、身體感官感觸周圍事物事件的一種過程,需再透過反覆思考,進行更深層的反饋,並對此經歷後給予記憶,並試圖記錄下來,方便未來串連成自己的人生藍圖,找到人生的意義...
Thumbnail
在人類圖裡,所長分享了告知的重要性,讓事情有心理準備發生。除了顯示者以外,其他人也喜歡發起事情,但結果能否承受就看個人了。所以在執行非自己策略時,告知與發起就成了重要的議題,可以為非顯示者類型的人帶來更多機會。告知也許是一種方法,讓我們更認識自己。
Thumbnail
對於渴望提升溝通和寫作技巧的人來說, 了解論證的本質是關鍵。 論證不僅是一種言論形式, 更是一種藝術, 它影響著我們如何表達和理解爭議性問題。 本文將揭示論證的三大核心關係, 幫助你在任何溝通場合都能更有效地傳達自己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