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與家人或朋友交談時,話還沒說完,對方就不耐煩地反駁或批評你?
我們對親近的人往往不太注意禮貌,習慣直言不諱、言辭犀利,因為覺得「說實話」是為了對方好。結果,我們無意中將話語的尖銳部分毫不保留地說出,卻忽略了對方可能默默承受的壓力和情緒。
前兩天的會議中,主管提到:「其實我發現,越親近的人,反而越要注意禮貌。有些傷害即使道歉也無法完全彌補,心裡多少還是會留下疙瘩。」
聽完這番話,我深有感觸。因為他說的並非關於敬老尊賢的傳統禮貌,而是在人際關係中,對親近的人更應該細心關照。對關係不深的人,我們通常不太會在意他們的批評,甚至會覺得無所謂;但與親近的人一旦說錯了話,就可能讓我們感覺像是萬箭穿心。
回想起過去的一些衝突,當時的情感仍然會在心頭泛起,內心隱隱作痛。即使是接受過專業訓練的心理師,也無法完全避免焦慮、憤怒和悲傷等情緒的湧現。作為普通人,我們當然也難免會陷入情緒的低谷。
對親近的人直言不諱,出發點通常是善意的。如果我們能更多地學習同理心,對他人多一些尊重與愛護,而不僅僅是堅持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就能避免在他人心中留下傷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