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不懂尊重的合作對象,別預期他會改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遠離不懂尊重的合作對象,別預期他會改變〉2025-07-31

 

  在工作合作上,有沒有什麼情況特別容易讓你生氣?對我來說,最無法接受的事情就是「不尊重」。這不是談論禮貌或說話方式,而是從我的角度看來,有一些工作錯誤的存在,根本地直指了這個人面對事情與他人的糟糕態度。

  

不尊重別人,也是不尊重自己

   所謂不尊重,最明顯卻又最常見的表現方式是「不尊重別人的時間」與「不尊重自己的承諾」。譬如說,一週前分配好的事情,三天後提醒他(我甚至多做了一點他的部分),卻說要下禮拜才有空處理;又或者早就應該處理的事情,到了最後一刻才找你幫忙,把本來時間很充裕的事情,變成十萬火急,需要別人更改自己行程去救火的工作。

 

  這種人之所以把事情處理得一團亂,不是因為任何一件個別的事超出他的能力範圍,而是他根本沒有認真看待工作、團隊裡的其他人、以及他自己。會發生一次這種狀況的人,往往還會發生無數次。

 

  如果他覺得這件事情時間不夠或他做不來,應該要在分配工作的時候就說;如果是對需要完成的時間有疑問,也應該要在分配工作的時候就問,而不是一再地拖延,別人詢問時隨便講一個時間,然後繼續一拖再拖。

 

  就算真的是承接工作的時候判斷錯誤,那也應該是在發現自己做不完時主動、即時向其他人說明情況、尋求幫助,而不是別人已經忍不下去出聲提醒後,才用藉口掩飾自己根本還沒做的事實。

 

  作為團隊的成員,這種失職不只是讓自己失去信用,也會連累到整體團隊成員對外的信用。這不只是不尊重對方、不尊重工作,也是對自己的絕對不尊重。因為你用行動證明了自己是一個糟糕的人,而這將會讓所有認清事實的人離你遠去,你會在往後的人生承受自己行為的全部惡果。

  

習慣性失信的人,別預期他會改變

   火上澆油的是,這樣的人的道歉,經常會用一種「我非常抱歉」的態度,搭配一些「跪」或「哭」的符號與貼圖。我不確定是否有人會因為這種道歉方式而覺得氣氛和緩,但看到這種道歉的時候,往往會讓我更加生氣。

 

  或許這樣道歉的人是想用這種方式拉近距離、讓對方心軟,但我並不會因此把你當作朋友,尤其當你用糟糕的工作態度給人帶來困擾的時候。我一點也不會感覺比較輕鬆或被安撫,這種文字、語氣與貼圖只是讓我覺得你根本不重視任何事情,不是可以溝通合作的對象。

 

  在我看來,能力或經驗都是可以培養、累積的,但如果缺乏做事情的態度、對他人以及對自己的基本尊重,這樣的人無論工作了多少年,都不可能成為一個專業人士。而是會不斷經歷「犯錯」、「被罵」、「道歉」、「繼續犯錯」的循環,根本不會如他們對你道歉時說的「一定會反省改變」。

 

  如果是一個每一犯錯之後會真正面對、好好改變的人,根本不會養成這種「軟道歉」習慣。也不會想要在犯錯時假裝拉近關係,而是會好好地沉澱下來思考問題出在哪裡,審慎說明自己未來會怎麼避免這件事情再次發生。

 

  當一個人已經習慣性地失信於別人時,去責備他們、要求他們調整對我來說都是沒有多大意義的事,除非我是整個工作的負責人,不然我不認為自己有責任替他們收拾爛攤子,更沒有義務去照顧或「教育」這樣的人。只會在每一次合作之後,思考如何在未來離這樣的人愈遠愈好。

 

  當然,如果我是主要的負責人,他們根本不會出現在團隊裡面。我們沒有理由拖自己陪著去面對那種糟糕的循環。吃過一次虧之後,我們最應該做的事情是體面地跟他說再見,然後,最好能不要真的再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09會員
963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30
  無論是作為家長還是教育者,我們本來就應當要有更多的耐心,本就該不論結果地接納孩子。然而,作為一個人,我們不可能完全不對「難以有效溝通」這件事情產生挫折,仍需要有正向回饋的存在,整個教育與陪伴的循環才能更順暢地運轉。
2025/07/30
  無論是作為家長還是教育者,我們本來就應當要有更多的耐心,本就該不論結果地接納孩子。然而,作為一個人,我們不可能完全不對「難以有效溝通」這件事情產生挫折,仍需要有正向回饋的存在,整個教育與陪伴的循環才能更順暢地運轉。
2025/07/29
  要真正面對這些問題,我們需要認識到:失去家園的人不只是一些新聞畫面與數據,而是活生生的人、與你相關的人。當這個人是與你相關的人時,你對這些敘事的理解就不會僅限於「科學知識」,而能夠開始從具實踐關懷的角度進行思考。
2025/07/29
  要真正面對這些問題,我們需要認識到:失去家園的人不只是一些新聞畫面與數據,而是活生生的人、與你相關的人。當這個人是與你相關的人時,你對這些敘事的理解就不會僅限於「科學知識」,而能夠開始從具實踐關懷的角度進行思考。
2025/07/28
  這種只將選舉看作零和輸贏的視角並不是憑空出現的,從小,我們就一直被灌輸「少數服從多數」這樣的口號。然而,民主全然不是這麼回事。「少數人必須無條件服從多數人」並不叫做民主,而是「多數暴政」(tyranny of the majority)。
2025/07/28
  這種只將選舉看作零和輸贏的視角並不是憑空出現的,從小,我們就一直被灌輸「少數服從多數」這樣的口號。然而,民主全然不是這麼回事。「少數人必須無條件服從多數人」並不叫做民主,而是「多數暴政」(tyranny of the majority)。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職場中,我們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同事。無論是否與他們合得來,我們都應該學會尊重他人,而不用強迫自己去喜歡每個人。這種態度並非疏遠,而是一種理性且成熟的應對方式。
Thumbnail
在職場中,我們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同事。無論是否與他們合得來,我們都應該學會尊重他人,而不用強迫自己去喜歡每個人。這種態度並非疏遠,而是一種理性且成熟的應對方式。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尊重不是別人給的。
Thumbnail
尊重不是別人給的。
Thumbnail
職場萬年難題中,溝通絕對是榜上有名的問題之一。溝通不良有很多原因,可能是表達能力不好、態度口氣讓對方覺得不開心等,各種狀況導致溝通無效。 這篇文章要來探討的其中一種是,有些人會一直批評同事很難溝通,但實際上他根本沒有在溝通。
Thumbnail
職場萬年難題中,溝通絕對是榜上有名的問題之一。溝通不良有很多原因,可能是表達能力不好、態度口氣讓對方覺得不開心等,各種狀況導致溝通無效。 這篇文章要來探討的其中一種是,有些人會一直批評同事很難溝通,但實際上他根本沒有在溝通。
Thumbnail
從工作模式、飲食模式再到看清一些人事物。 我想疫情的到來是必然要發生的。沒有這件事,不會有後面接二連三的事發生。
Thumbnail
從工作模式、飲食模式再到看清一些人事物。 我想疫情的到來是必然要發生的。沒有這件事,不會有後面接二連三的事發生。
Thumbnail
因著喜歡強調團隊共事的產業 ... 以後看到,個人會優先刪除遞交履歷。
Thumbnail
因著喜歡強調團隊共事的產業 ... 以後看到,個人會優先刪除遞交履歷。
Thumbnail
你有遇過那種抱怨個不停,遇到什麼事情都唱衰,又不提出解決方案的同事嗎?還是總是覺得自己什麼都懂,超愛打斷別人講話卻拒絕聆聽的同事?這還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那種嘴巴上答應你會完成工作,卻故意擺爛放著不做,害你們團隊整個開天窗的人? 遇到這種同事大家都怎麼應對呢?以前我如果遇到難相處的同事,都會秉著
Thumbnail
你有遇過那種抱怨個不停,遇到什麼事情都唱衰,又不提出解決方案的同事嗎?還是總是覺得自己什麼都懂,超愛打斷別人講話卻拒絕聆聽的同事?這還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那種嘴巴上答應你會完成工作,卻故意擺爛放著不做,害你們團隊整個開天窗的人? 遇到這種同事大家都怎麼應對呢?以前我如果遇到難相處的同事,都會秉著
Thumbnail
在職場中,不公平待遇是一個令人沮喪的現象。有時候,我們可能會遇到情緒勒索,或者冷漠不友善的語言對待, 這讓我們感到無助和受傷。尤其是遇到溝通不良的直屬主管, 就像親密關係中一樣令人受傷, 如何可以轉換逃離這種負面情緒
Thumbnail
在職場中,不公平待遇是一個令人沮喪的現象。有時候,我們可能會遇到情緒勒索,或者冷漠不友善的語言對待, 這讓我們感到無助和受傷。尤其是遇到溝通不良的直屬主管, 就像親密關係中一樣令人受傷, 如何可以轉換逃離這種負面情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