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的不務正業,讓我找到一生的志業

Sho 的路上觀察手記-avatar-img
發佈於找人生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18 歲那年,我愉快地拎起行李踏入某大學校園,進入設計相關科系就讀。跟我一起搬行李的父母則是憂心忡忡。
家姐是真真正正設計學系科班畢業,然而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她追求設計之路,為她在父母「唯有公務員高」的信仰中,殺出一條「我命由我」的道路。對那時的我來說,「學設計」等於自由。然而,當時我並不知道自己到底愛不愛設計,我只知道,我總是從敲鍵盤中獲得療癒。

從設計師職位中找到溝通之樂

大四時我憑藉手腳快又耐操的工夫,將原本維持二個月的暑期實習設計師,順利延長到大四一整年的半工半讀,最後一畢業就在廣告公司就業,當別人還在找工作時我已經在領薪水。可我的設計天賦不高,重點是對設計沒有愛。然而一年半的實習生涯裡,我卻發現自己非常喜歡跟人討論「你想要什麼」,並且在每次做稿的過程中,我忍不住想,「如果文案這樣改會不會比較好?」「這個稿該怎麼賣給客戶,比較好賣?」「客戶的 TA 既然是 OO 的話,那應該用什麼切角來規劃?」當我思考的越多,我就越明白,設計師不是我想要的職涯。同樣的,當我越主動幫 AE 前輩們寫企劃想文案,他們也成為我轉職的推手,更是我一生的好友。
後來我向公司毛遂自薦,在當時主管以及所有合作過的前輩力挺下,轉換跑道成為業務執行(AE),一路向上從 AE 做到 AD,現就任軟體公司執行副總。

社群活動觸發外文熱情

當我還在廣告業界時,幾間獨立公司很喜歡舉辦國際化工作坊,類似軟體界的「Hackthon」。略有外文基礎的我也數次參加,從一開始是學員,後來開始擔任活動義工。在某次聽大師的演講中,我拜見了專業口譯如何流暢地轉譯大師們的話語,到所有會眾都能理解的表述。我不只拜服專業口譯的技巧上,更為口譯能成為交流橋樑的價值而感到嚮往。
於是,我開始了自我口譯訓練生涯。
2年內拿到 N1 證照。
花了 10 年時間訓練自己,成為國際研討會口譯,也參加了不少展會,不斷磨練自己臨場應變和外文表達、瞬間腦內轉譯的能力。

語言x行銷中的消費者洞察力,跨界產品管理

擁有了語言、翻譯、行銷、溝通、創意發想能力,某次我的 Linkedin 跳出了來自東京某大型集團的面試邀約。在幾次面試後,我順利加入,成為該集團台灣分公司產品部門的負責人。
我一進公司就負責部門重整、人力招聘、產品策略定向、產品優化,這次產品目標還是全新的業界。陪業務出國調查客戶使用心得、因為沒有足夠宣傳預算,所以不斷開始學習異業宣傳...等等。我開始不設限地對每個機會 say yes,接住每個跨界的機會,拓展新的視野。

看似無關的每一步,帶我走向人生志業

乍看我的職涯經驗,看似每一步都無關,但是每一步都推我走向人生中幾個重要的節點。
  1. 在工作坊中認識了啟發我職涯的大師:原野守弘老師。
    因為我嚮往口譯而開始自我訓練的翻譯技能,讓老師對我青眼,得以獲得翻譯他第一本著作《創意入門:用喜歡改變世界》。我永遠記得我跟原野老師討論中文書名時,我一個一個用日文解釋「喜歡」和「喜愛」微妙的語感差異,最後我們一起定下這本書名。
  2. 因為轉職當 AE 獲得的策略思考能力和企劃撰寫技能,加上自己因為興趣而進修的文字天賦,使我能夠順利推動各種計畫進行。
  3. 在陪伴業務深入國外客戶辦公室調查產品體驗的時候,我從他們身上學到業務開發的正確心態。於是,我開始思考如何將興趣更近一步發展,開始將每年的出國旅遊轉換成創作取材,順利開發到島根與奈良的觀光交流單位,協助我與神社寺廟合作取材,出了第一本自己的電子書:《旅型書:跟著古神話遊島根》。
  4. 今天我發現,曾幾何時,在這裡的專欄訂閱已經滿 400 人。雖然付費者雙手數得出來,但是只要有一個人還想看,我會繼續寫下去。而回顧我過去的作品,我也在這二三年的筆耕中,慢慢磨出自己的風格。
雖然不敢說自己現在成績有多好,但到了這兩年,我終於確認自己的人生志向:「橋樑」。
我想成為台灣與國外的橋樑。
我想成為開發者與使用者之間的橋樑。
我想成為理性與感性間的橋樑。

而我過去所做過的一切,不論是專案經理、商務開發、行銷、翻譯,從來都不脫「橋樑」這個角色。

所以說,如果我被問,總覺得自己不務正業怎麼辦?
我想我會回答,只有不務正業才有辦法做正業。
一起走下去吧,不務正業之路。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從文化分享到社會觀察,商業觀點接軌到行銷策略,我寫那些繽紛燦爛的,也寫那些緊湊燒腦的。歡迎閱讀我的文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聊聊息事寧人對身心的毒害,以及處理方式。
有人是嘴上說說「我就爛」,時而要討拍。有些人是真的覺得自己很爛,聊聊什麼是真的爛吧。
為什麼我們成長中的教育裡,都不教「正確」(或者該說不冒犯)的兩性互動呢?在此提供幾點從女性角度來看,維持健康互動的招數,給大家參考。不論男生或女生,我想都很適用。
上一篇《人間觀察|你掉的是金朋友還是瓷朋友?》裡,我們聊到「與朋友一起工作」是一個血淋淋的試金石。這篇我將分享幾個能順利和好友工作的小技巧,讓大家享受好友+好戰友的hybrid 人際關係。
母親有一種原因不明的暈眩症,她在發作時,被亡兄救了一命。
日文有一句形容戀人心意相通的詞,叫做「両思い」。我一直覺得這是愛最美的境界。
聊聊息事寧人對身心的毒害,以及處理方式。
有人是嘴上說說「我就爛」,時而要討拍。有些人是真的覺得自己很爛,聊聊什麼是真的爛吧。
為什麼我們成長中的教育裡,都不教「正確」(或者該說不冒犯)的兩性互動呢?在此提供幾點從女性角度來看,維持健康互動的招數,給大家參考。不論男生或女生,我想都很適用。
上一篇《人間觀察|你掉的是金朋友還是瓷朋友?》裡,我們聊到「與朋友一起工作」是一個血淋淋的試金石。這篇我將分享幾個能順利和好友工作的小技巧,讓大家享受好友+好戰友的hybrid 人際關係。
母親有一種原因不明的暈眩症,她在發作時,被亡兄救了一命。
日文有一句形容戀人心意相通的詞,叫做「両思い」。我一直覺得這是愛最美的境界。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博後,博士後研究員的簡稱。也就是已經取得博士學位,在研究機構工作的研究員。 我的大學、研究所、博士班,一不小心一直留在同一個學校。畢業後當了幾年工程師,又回到同一所學校當博後。那幾年常最常被問的問題就是:你什麼時候要去上班?
斜槓是一場馬拉松,我們得學會玩這一場無限賽局而不是爭個輸贏。前往非凡成功的平凡道路是一段旅程,一段需要耐心、堅持和專注的旅程。有三個關鍵行動可以提醒自己。
記得小時候寫的「我的志願」大概不脱畫家、作家這種很吃才華但看起來不怎麼接地氣的工作。稍微懂事後,看了一些影集和書籍,對於追求正義感和為人打抱不平這件事有點興趣,於是我的志願變成律師;一直要到再大一點,基於當時對於哲學的喜愛,以及以為自己熱愛研究知識,目標又變成大學教授。
博後,博士後研究員的簡稱。也就是已經取得博士學位,在研究機構工作的研究員。 我的大學、研究所、博士班,一不小心一直留在同一個學校。畢業後當了幾年工程師,又回到同一所學校當博後。那幾年常最常被問的問題就是:你什麼時候要去上班?
斜槓是一場馬拉松,我們得學會玩這一場無限賽局而不是爭個輸贏。前往非凡成功的平凡道路是一段旅程,一段需要耐心、堅持和專注的旅程。有三個關鍵行動可以提醒自己。
記得小時候寫的「我的志願」大概不脱畫家、作家這種很吃才華但看起來不怎麼接地氣的工作。稍微懂事後,看了一些影集和書籍,對於追求正義感和為人打抱不平這件事有點興趣,於是我的志願變成律師;一直要到再大一點,基於當時對於哲學的喜愛,以及以為自己熱愛研究知識,目標又變成大學教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這輩子無意間顯化了非常多東西, 甚至很多常人覺得不可能的事情都發生在我身上了。 喜歡的人都喜歡我。 我當年讀的是普通高中,當時不愛讀書,填志願之前也沒做功課,填志願之後才發現我其實想做工業設計的,還覺得沮喪了一陣子,後來想想算了室內設計也行,結果很碰巧的,去上課的時候發現雖然科系名稱不是工業設
Thumbnail
大學畢業後的故事,挑選一份非常規的工作。從正式員工到年度簽約工作,挑戰自己的穩定性觀念。不確定未來,卻也見到另一種平衡和可能。焦慮不安,卻又充滿期待與挑戰。
我想我找到自己可以努力的方向了。 我大學讀的是數位多媒體設計動畫組,原本以為進入夢寐以求的科系,到了大四才發現我根本不想從事動畫製作相關工作,我喜歡設計故事、角色、畫插畫,但我不喜歡用軟體將動畫製作出來的複雜過程(建模、rigging、剪輯、配音效等等的),也不太喜歡花很多的時間在團隊合作,我
最近在引導孩子選填志願一事上備感困擾,到底是依從興趣,還是依從分數的強項,到底怎樣選才對呢? 姊夫分享"工作應該是你能力的強項,不一定是自己很喜歡的事。自己很喜歡的事是嗜好,不是工作。 只有很少幸運的人的嗜好也是工作。 "我老公她從小愛打電動,長大成了寫game的工程師
繼續讀《用夢想設計你的人生》,書中提到一份我從來沒有聽說過的職業:人生設計師。 原來人生設計甚至是一個學科,真是長知識了。 作者在四十五歲那年迎來失業,然後徹底轉換跑道,所以看了他的故事後,實在不能再說自己年紀大不能作出任何改變,因為想要改變的話,只要行動就可以了,其他都是籍口。 今天的摘
職業生涯是一段很長的路,有些人就是註定要用工作來養家活口。而有些人,是用工作來鍛鍊自己的能力,發現自己的不足。那麼我們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行業,我們以實際的案例來襯托,工作的意義。 西方教育培養先天跨界。 我曾經在逢甲大學的3D Solid work製圖班遇到一位這樣的同學。他們家算還可以,就小
Thumbnail
因為在個人 IG、LinkedIn 都有稍微分享生涯設計師,身邊也有些朋友對這件事情感到好奇,想說趁著記憶猶新,就來分享一下成為生涯設計師的這段小故事🌟 這篇文章會分享以下內容: 生涯設計師是什麼?我當初如何得知生涯設計師,以及為什麼我想成為生涯設計師呢?成為生涯設計師然後呢?對我來說的優缺點?
一位喜歡繪畫生活的女性,因幼時對繪畫藝術美學設計產生興趣,而從職校護理走向長期照護管理系畢業後,勇闖跨領域職涯生活......
回顧這第一份工作,帶給我的不僅是紮實行銷經驗的啟蒙,更在職涯規劃上提供了相當的養分,即使已經離開多年,至今仍感謝不已 ……
Thumbnail
我認為能在一開始就承認:「自己不知道要做什麼」,遠勝過於:「我以為自己適合做什麼」。 如果有了解我的轉職故事的話,會知道在我在大學畢業以前,非常篤定自己「很適合走語言」這條路,這讓我在遇到機會時出現一個很不可取的思維:「反正我都要走語言相關的路,我幹嘛還要花時間去嘗試毫不相關的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這輩子無意間顯化了非常多東西, 甚至很多常人覺得不可能的事情都發生在我身上了。 喜歡的人都喜歡我。 我當年讀的是普通高中,當時不愛讀書,填志願之前也沒做功課,填志願之後才發現我其實想做工業設計的,還覺得沮喪了一陣子,後來想想算了室內設計也行,結果很碰巧的,去上課的時候發現雖然科系名稱不是工業設
Thumbnail
大學畢業後的故事,挑選一份非常規的工作。從正式員工到年度簽約工作,挑戰自己的穩定性觀念。不確定未來,卻也見到另一種平衡和可能。焦慮不安,卻又充滿期待與挑戰。
我想我找到自己可以努力的方向了。 我大學讀的是數位多媒體設計動畫組,原本以為進入夢寐以求的科系,到了大四才發現我根本不想從事動畫製作相關工作,我喜歡設計故事、角色、畫插畫,但我不喜歡用軟體將動畫製作出來的複雜過程(建模、rigging、剪輯、配音效等等的),也不太喜歡花很多的時間在團隊合作,我
最近在引導孩子選填志願一事上備感困擾,到底是依從興趣,還是依從分數的強項,到底怎樣選才對呢? 姊夫分享"工作應該是你能力的強項,不一定是自己很喜歡的事。自己很喜歡的事是嗜好,不是工作。 只有很少幸運的人的嗜好也是工作。 "我老公她從小愛打電動,長大成了寫game的工程師
繼續讀《用夢想設計你的人生》,書中提到一份我從來沒有聽說過的職業:人生設計師。 原來人生設計甚至是一個學科,真是長知識了。 作者在四十五歲那年迎來失業,然後徹底轉換跑道,所以看了他的故事後,實在不能再說自己年紀大不能作出任何改變,因為想要改變的話,只要行動就可以了,其他都是籍口。 今天的摘
職業生涯是一段很長的路,有些人就是註定要用工作來養家活口。而有些人,是用工作來鍛鍊自己的能力,發現自己的不足。那麼我們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行業,我們以實際的案例來襯托,工作的意義。 西方教育培養先天跨界。 我曾經在逢甲大學的3D Solid work製圖班遇到一位這樣的同學。他們家算還可以,就小
Thumbnail
因為在個人 IG、LinkedIn 都有稍微分享生涯設計師,身邊也有些朋友對這件事情感到好奇,想說趁著記憶猶新,就來分享一下成為生涯設計師的這段小故事🌟 這篇文章會分享以下內容: 生涯設計師是什麼?我當初如何得知生涯設計師,以及為什麼我想成為生涯設計師呢?成為生涯設計師然後呢?對我來說的優缺點?
一位喜歡繪畫生活的女性,因幼時對繪畫藝術美學設計產生興趣,而從職校護理走向長期照護管理系畢業後,勇闖跨領域職涯生活......
回顧這第一份工作,帶給我的不僅是紮實行銷經驗的啟蒙,更在職涯規劃上提供了相當的養分,即使已經離開多年,至今仍感謝不已 ……
Thumbnail
我認為能在一開始就承認:「自己不知道要做什麼」,遠勝過於:「我以為自己適合做什麼」。 如果有了解我的轉職故事的話,會知道在我在大學畢業以前,非常篤定自己「很適合走語言」這條路,這讓我在遇到機會時出現一個很不可取的思維:「反正我都要走語言相關的路,我幹嘛還要花時間去嘗試毫不相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