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回你的力量:放下從別人身上得到什麼的期待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剛剛聽唐綺陽的最新一集 podcast,說她這陣子寫星座分析的進度被耽誤。原因?「農曆年陪伴家人,陪伴一天,自我療癒三天」。聽到這句話,我笑了。


農曆新年家族聚會


我家親戚很多,但我媽媽在我年紀很小的時候,就跟她的兄弟姊妹斷絕往來。以往,農曆新年是我最討厭的節日,因為我家從來沒有人來拜年。來我家按門鈴的人,一律吃我媽的閉門羹。

二舅母一直充當家裏的「和事婆」,想要把失聯的家人再次串聯起來。近十年,每逢農曆新年,她都約家人出來吃飯團聚。過去七年我不在香港,無緣參與。

今年農曆年初七,一眾家人出來團拜,不妙的事情發生了 (正如唐大師所言,陪家人一天,療傷不只三天…)。主要是我媽說的一句話,讓我這個女兒感覺,無論我做得再好,永遠得不到她的肯定和認同。



起初,我以為自己沒有什麼情緒。但上星期跟生命教練說到這件事時,竟然悲從中來。

從沒獲得媽媽肯定與讚賞的我,到了 46 歲,還是渴求媽媽的看見與認同。很不幸的,媽媽從小也被外婆忽視,沒得到過外婆的愛與肯定,她的內心也一直等待着外婆、我爸、我,還有我弟對她的肯定與看見(我沒當過母親,不知道原來母親也會想從孩子身上得到認同 -- 這是生命教練告訴我的)。

可以想像這個畫面嗎?兩個女人,互相等待着彼此的肯定與認同。只要對方沒有給出自己期待的東西,就心生怨恨、憤怒定罪


from iStock

from iStock


針對這個情況,生命教練說了一句話:「你給我的感覺是,你還在等待媽媽的認同。但你要知道,媽媽不是不想愛你,而是無法愛你,因為她對愛沒有認知。你試圖從一個對愛沒有認知的人身上得到愛,你覺得呢?

這句話彷彿醍醐灌頂,我瞬間醒悟。我不禁問自己:我也太蠢了吧?為什麼到現在才明白這個道理?

乍看之下,這個頓悟好像是種心死:無奈+放棄。但當我細心思考,只要我還想從媽媽身上得到什麼,我就一定不快樂。這個道理,也可延伸到其他人身上,包括伴侶。

放下想要從他人身上得到什麼的期待吧這份放下,來自一個深層的領悟:只要一天你還在「等待」、「期待」,你就把力量給予他人。你讓他人評價你,決定你是否有價值,是否值得被愛。如此,你一定會患得患失,惶恐不安。



自從經營自媒體後,我發現,我對瀏覽數、按讚數、愛心數、會員數等等,過分在意。總是渴望從讀者身上得到認同,這也是一種想要從他人身上得到什麼的期待

經過生命教練的引導後,我告訴自己:不用再去注意那些數字了。每寫完一篇文章,我都給自己按讚,我都鼓勵、肯定自己。這是我以往沒有做過的事。這麼多年來,我只知道批評自己、打擊自己,從來沒有肯定過自己。



去年一位朋友曾問我:「假如你送我禮物,我接受了,但我真的不喜歡那個禮物。你會有什麼反應或感覺?」我說:「很傷心啊」。朋友回:「為什麼傷心呢?你送禮物,是因為「你想送」,你想表達一份心意。這個目的已經達成了。我喜不喜歡這份禮物,重要嗎?還是,你在期待我給你什麼,而我沒有給出你想要的,所以你不開心呢?」


放下想要從他人身上得到什麼的期待吧!真正的力量並非來自他人的認可,而是自己對自己的肯定。感謝媽媽送我的「禮物」,讓我學會對自己說出,那些長久以來我渴望聽見的讚美



2024年,我選擇放下無盡的等待與期待,我開始嘗試給予自己認同與肯定。

Allie,你很棒!💖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按愛心和留言讓我知道,

並持續追蹤我的最新内容。




6.7K會員
121內容數
自從學習日本和諧粉彩,就愛上了圓形。「圓」代表合一、圓滿、和諧。也是我此生追求。 而「圓」的日語發音,同「緣」。願在此與有緣份的朋友認識連結,相互陪伴,共同成長。 在這裡分享我的所思所想,藝術創作,還有走過的路。願這個小宇宙能為您帶來溫暖的感覺。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llie 的圓宇宙 的其他內容
本文探討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之間的密切關係,通過具體例子展示了心理狀態對生理健康的影響,並分享了香港心聆舉辦的活動以及心理健康支援服務。文中呼籲人們重視心理健康,並提供對於精神疾病的正確認識。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經常需要與人合作,無論是小規模的合作還是大型團隊的合作。良好的合作關係能提高效率、增強創造力。但為什麼很多時候,我們寧願單打獨鬥,都不想與人合作呢?今天我們來聊聊這個話題。
週日,從港澳碼頭,沿着行人天橋往國際金融中心 IFC 的方向走,沿途看到「奇異」的週日香港中環景觀。
需要是一種索求;需要並不是愛 愛是給予,是一種付出 你願意給自己,你需要的情感支持嗎?
在親密關係中,「缺乏安全感」是很多人都有的普遍現象。缺乏安全感的人,難以信任伴侶,經常猜疑妒忌、情緒不穩定,也會透過不斷索求伴侶以取得安全感,過度依賴伴侶,失去自我。這篇文章探討缺乏安全感背後的原因。
本文以數位遊牧凱若還有作者的自身經驗作為例子,說明認識自己、發揮天賦、勇敢創造、接受自己的人生角色,是活出美好人生的關鍵。
本文探討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之間的密切關係,通過具體例子展示了心理狀態對生理健康的影響,並分享了香港心聆舉辦的活動以及心理健康支援服務。文中呼籲人們重視心理健康,並提供對於精神疾病的正確認識。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經常需要與人合作,無論是小規模的合作還是大型團隊的合作。良好的合作關係能提高效率、增強創造力。但為什麼很多時候,我們寧願單打獨鬥,都不想與人合作呢?今天我們來聊聊這個話題。
週日,從港澳碼頭,沿着行人天橋往國際金融中心 IFC 的方向走,沿途看到「奇異」的週日香港中環景觀。
需要是一種索求;需要並不是愛 愛是給予,是一種付出 你願意給自己,你需要的情感支持嗎?
在親密關係中,「缺乏安全感」是很多人都有的普遍現象。缺乏安全感的人,難以信任伴侶,經常猜疑妒忌、情緒不穩定,也會透過不斷索求伴侶以取得安全感,過度依賴伴侶,失去自我。這篇文章探討缺乏安全感背後的原因。
本文以數位遊牧凱若還有作者的自身經驗作為例子,說明認識自己、發揮天賦、勇敢創造、接受自己的人生角色,是活出美好人生的關鍵。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不要懷疑,相信自己。 “我”說過你收得到我的聲音。 你想體驗的都體驗得到。 你相信宇宙豐盛就給你豐盛。 你想拿回曾經屬於你的ㄧ切, 就能拿回去。 因為你已經懂了“我”的道理。 不役於物,懂了善用我給你的ㄧ切, 去做服務,去做利他。 相信“我”相信你,所有ㄧ切都會到位。 拿回你的力
有些準備進入職場的新鮮人,在我問他們為什麼要報考這個科系時,他們的回答是:當初因為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感到很迷茫,所以就聽爸爸(或媽媽、朋友、親戚......)說這個畢業以後可以去OO業(科技、財金、航空、醫院......),錢賺得很多......。 "所以現在畢業了,你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了嗎?"
Thumbnail
美好的生活,是每一天都用你的優勢去創造真實的快樂和豐富的滿足感 正向心理學首先要回答的問題是:什麼最能讓我們感到快樂?研究結果發現,財富、學歷、青春等對快樂的幫助都有限,反倒是周圍親友的支持、與是否有維持長久的興趣讓我們感到快樂。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豐饒但精神不豐饒的時代,這句話看似繞口令但卻隱含我
Thumbnail
所有人生的大哉問,都回到兩個核心關鍵:「認識自己」、「創造自己」 你有多認識自己,你就能夠正確且充分的運用自己。今天要跟你完整報告「如何正確使用自己」,拿回屬於你自己的「使用說明書」!
Thumbnail
有志於大學專題、攻讀碩博學位的人,在進入學術界前務必鉅細靡遺閱讀此書;身在學界外的讀者,也可閱讀此書,感同身受之餘,面對身旁攻讀碩博學位的人時,能夠多一份同理;正在學界中的從業者,不論是順風順水,還是夕惕若厲,此書必能開啟不同視角,進而重新觀照自身。
Thumbnail
生在台灣,幾乎每個人的學生時代,都曾被長輩耳提面命,要上大學,要讀名校,能讀到碩博士或出國留學更好。頭銜與地位,能擁有的話誰會說不好?但往往這些叮嚀、鼓勵、或是催促你取得更高文憑的人,並沒有告訴你這條路上要付出什麼,畢竟他們大多數人也不知道。
Thumbnail
有兩個碩士學位之後,除了家慈對這種無助於提升薪水的行為頗有微詞之外,不乏有問起啥時念個博士。說不想是騙人的,但真的也沒有想要在國內念就是了。一方面想要出國放洋,覺得新鮮、炫砲,另一方面不能否認的是喝過洋墨水還是高級一點。 10年不只是陳姓港星的一首歌(因為舔共過姑隱其名,更可能是一段豪賭之後ABD
Thumbnail
一聲聲老師,代表的是對學者的景仰尊重,對學術知識的追求,可早在《去你的博士學位:文憑掰掰,我要重新拿回人生主導權》之前,就久聞崇高的學府裡充斥威權教育與奴役制。該是訓練批判性思考和養成獨力思辨能力的高等學府,服從反而變成求學的根本,霸凌研究生、勞役時有所聞,多數研究生因文憑在他人手上,淪為魚肉,敢怒
Thumbnail
斜槓的誕生與本質,來自於對現有工作生態的反思 受夠了當朝九晚五、做著貌合神離的工作、每天過著行屍走肉般的生活?打從心底想當個看似自由、無拘無束的自由工作者,幻想著如果工作可以結合興趣和嗜好,每天工作就像玩樂一樣有趣,那該有多好?該如何兼得工作和夢想,或只是將兩者拉近一點,一點點也好?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不要懷疑,相信自己。 “我”說過你收得到我的聲音。 你想體驗的都體驗得到。 你相信宇宙豐盛就給你豐盛。 你想拿回曾經屬於你的ㄧ切, 就能拿回去。 因為你已經懂了“我”的道理。 不役於物,懂了善用我給你的ㄧ切, 去做服務,去做利他。 相信“我”相信你,所有ㄧ切都會到位。 拿回你的力
有些準備進入職場的新鮮人,在我問他們為什麼要報考這個科系時,他們的回答是:當初因為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感到很迷茫,所以就聽爸爸(或媽媽、朋友、親戚......)說這個畢業以後可以去OO業(科技、財金、航空、醫院......),錢賺得很多......。 "所以現在畢業了,你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了嗎?"
Thumbnail
美好的生活,是每一天都用你的優勢去創造真實的快樂和豐富的滿足感 正向心理學首先要回答的問題是:什麼最能讓我們感到快樂?研究結果發現,財富、學歷、青春等對快樂的幫助都有限,反倒是周圍親友的支持、與是否有維持長久的興趣讓我們感到快樂。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豐饒但精神不豐饒的時代,這句話看似繞口令但卻隱含我
Thumbnail
所有人生的大哉問,都回到兩個核心關鍵:「認識自己」、「創造自己」 你有多認識自己,你就能夠正確且充分的運用自己。今天要跟你完整報告「如何正確使用自己」,拿回屬於你自己的「使用說明書」!
Thumbnail
有志於大學專題、攻讀碩博學位的人,在進入學術界前務必鉅細靡遺閱讀此書;身在學界外的讀者,也可閱讀此書,感同身受之餘,面對身旁攻讀碩博學位的人時,能夠多一份同理;正在學界中的從業者,不論是順風順水,還是夕惕若厲,此書必能開啟不同視角,進而重新觀照自身。
Thumbnail
生在台灣,幾乎每個人的學生時代,都曾被長輩耳提面命,要上大學,要讀名校,能讀到碩博士或出國留學更好。頭銜與地位,能擁有的話誰會說不好?但往往這些叮嚀、鼓勵、或是催促你取得更高文憑的人,並沒有告訴你這條路上要付出什麼,畢竟他們大多數人也不知道。
Thumbnail
有兩個碩士學位之後,除了家慈對這種無助於提升薪水的行為頗有微詞之外,不乏有問起啥時念個博士。說不想是騙人的,但真的也沒有想要在國內念就是了。一方面想要出國放洋,覺得新鮮、炫砲,另一方面不能否認的是喝過洋墨水還是高級一點。 10年不只是陳姓港星的一首歌(因為舔共過姑隱其名,更可能是一段豪賭之後ABD
Thumbnail
一聲聲老師,代表的是對學者的景仰尊重,對學術知識的追求,可早在《去你的博士學位:文憑掰掰,我要重新拿回人生主導權》之前,就久聞崇高的學府裡充斥威權教育與奴役制。該是訓練批判性思考和養成獨力思辨能力的高等學府,服從反而變成求學的根本,霸凌研究生、勞役時有所聞,多數研究生因文憑在他人手上,淪為魚肉,敢怒
Thumbnail
斜槓的誕生與本質,來自於對現有工作生態的反思 受夠了當朝九晚五、做著貌合神離的工作、每天過著行屍走肉般的生活?打從心底想當個看似自由、無拘無束的自由工作者,幻想著如果工作可以結合興趣和嗜好,每天工作就像玩樂一樣有趣,那該有多好?該如何兼得工作和夢想,或只是將兩者拉近一點,一點點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