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客戶,看到他們開心,我就開心了,我沒有一定要得到什麼」。
最近跟主管在「時間分配」上有了岐見,在我們目標相似的情況下,選擇走的路卻不一樣。我一再重申我的原則,他表示他清楚,但言談中還是流露著『希望妳跟我一樣這麼做』的暗示,當然也有可能他是明示。
這陣子我最常接收到的資訊 的其中一條是『時間就是金錢,在沒還沒有龐大財力的現在,最重要的是做好時間管理。』
在大人學Podcast EP241,首次知道Giver(給予者)、Taker(索取者)、Matcher(互利者)的概念。這本由亞當、格蘭特所著的『Give & Take』﹙譯:給予: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中提到Giver的兩個類型包辦了收入金字塔的頂端與底層。
這兩個類型的Giver(下面會稱給予者),一樣都有著助人的心,但因為行為與決策上的不同造就了上述的結果。在我聽完Bryan對這兩種給予者的解說,以及他分享自身過往是如何幫助職場同事的經歷時,我覺得還是回歸到了“怎麼使用時間“的話題上。
我們將金字塔底層的給予者稱為第一類,頂端的稱為第二類。
第一類給予者
在面對他人提出協助的需求時,通常是有求必應,且近乎隨時候隨地,全天候的提供服務。
這類的給予者因為把時間都分給別人,常常落得自己的事都沒做,可能得加班熬夜。在職場裡不好一點的情況,還有可能因為事情沒做好被上級、主管責罵。
第二類型給予者
對於尋求他們協助的人,會制定一些規範也可以稱為『遊戲規則』,唯有依循他們規則的人才能得到幫助。
他們可能會告訴同事,每週三到週四下午三點之後到下班前的時間,若有工作上有需要協助的人,可以把問題準備好在那個時間段去找他們。而其餘的時間,都是他自己的,誰都不能打擾。這樣的作法,相較第一類的給予者,一樣都是幫助人,也同時確保自身的責任與發展都有好好的進行。
某次R提到正在協助他的朋友管理財務,R認為對方對“金錢“的知識需要加強,一邊跟我描述情況,一邊還偷偷抱怨。
「他都在沒錢了,還在那邊給我捐錢。」
「捐很多嗎?」我接著問。
「沒有啊,就幾百塊。」
由於R的朋友財務狀況是極度吃緊的情況,所以我們都認為『個人經濟狀況不佳時,應該先支付自己(存款或提升自己)。等到有一定的積累時,助力較大且更能長久的協助需要的族群』。
其實這個概念跟第二類給予者的做法很像,先確保自己能持續的發展與成長,才能更長久的給予他人協助。
本身待過的公司不多,大部分也都是人數較少的公司,不確定是不是特殊情況。
在前一份工作的職場環境裡,新人時期我若主動向公司前輩請教或攀談,通常都能得到友善的回應。但很離奇的是,在當時主動分配事務給我的前輩非常少。
即便小主管重申多次,希望同辦公室的大家可以輪流帶著我,或是撥一些小任務給我,還是僅有那一成的前輩會分配事務給我。說實在的,那個時期真的很無聊,但幸運的是,公司從事的是我沒接觸過的產業。在沒有人給我事情做的情況下,我就一直去找公司過去的資料或是材質資訊來看,也就這樣撐到了有屬於自己的客戶需要處理時,情況才緩解。
直到我的年資也算是半個老鳥的時候,辦公室迎來了一個新人,無獨有偶的,我身上發生過的事,也在他身上發生。可能是他的個性較有特色,當時的情況甚至有點像是被“孤立”,除了小主管是因為負責帶他一定會跟他對話之外,辦公室裡可以說是沒有人主動跟他說話。
本著不想讓一樣的事再重演,在我有餘裕的時候,我會請他幫我處理簡單的東西,或是協助我出貨。
我理解,有些時候真的是『自己做,比再教一個人快』。更別說教人其實是一種輸出,需要整頓自身的知識後,才有可能好好的傳達給對方。但是,教一個人新人,某個層面上來說是種『投資』。
股票的獲利有分長線或是短線,以我來說,教新人我看的是長線。
先撇開個人資質不一及個性不同的因素,教一個新人,在一開始是需要花很多時間是事實,但是教好他對我來說未來在公事上是絕對有幫助的。而前期投入的那些時間,就像我選了個標的入場所要支付的金錢。
前面有提到『時間就是金錢,在沒還沒有龐大財力的現在,最重要的是做好時間管理。』
在許多專家給予理財新手的建議中,不乏『先支付自己』這個概念,通常是指將一定比例的收入存下或是用以增進自己。能力更好,收入更高的族群,當然可以分別設定預算,沒有規定只能二擇一。
而上面提到的第二類給予者的行為,也是依循這個概念,先將“時間”優先分配給自己,之後才是將剩下的時間投入在“協助他人”。
回到開頭,我向主管表達我不喜歡正在專心投入工作的時候,被客戶立即的需求、緊急的電話打斷。在提出這點前,我很清楚我的主管一直是以『我讓我的客戶總是能找到我,且總是回覆的很快速,是我最驕傲的事』這樣的價值觀在職場奮鬥。
因為我是個很懶的人,所以我一直以來的工作習慣是,把性質類似的工作集中在同一個時間段處理,那會比較節省時間。在先前的工作,除非剛好有空間時間或是需要轉換心情,不然我不會一收到客戶訂單就進行處理。
所以,在我與現在主管理念相差甚大的情況下,那次的談話並沒有達到任何的共識。但我想,我有表達出我的想法就好,對方接不接受我的價值觀就不是我能控制的了。
當然,我很慶幸我現在的主管是個熱情的給予者。除了我們常常為了彼此價值觀爭論之外,在工作事務方面,他總是給我很好的支援,也因此希望主管有比現在更好的成就。在溝通未果的情況下,我告訴自己『只要現在的他,沒有覺得過得不好、不舒適,就這就是他現在最好的生活方式』。
你呢?不論金錢或時間,你優先的支付對象是誰呢?